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上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入教师个人网站的“秋实文学”栏目,浏览习作,学习发表评论,将习作指导课与信息技术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写作态度。
关键词:习作指导 信息技术 发表评论 写作态度
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偏重于习作前的指导,偏重于写作技法的传授,如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却忽视了对学生积极的写作态度的培养。我认为,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写作技法的传授不是第一位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写作态度,应当放在第一位。有了良好的态度,人的技能和经验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抱着敷衍了事、交差应付的态度去写作,再聪明的孩子也写不出好作文。
积极的写作态度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是敢于写作。孩子们觉得写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愿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其次是善于修改。孩子们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修改自己的习作。一个善于修改自己习作的孩子,一定是个写作的有心人,进步一定会很快,而且会越写越好。第三是乐于自赏。孩子们很珍惜自己的习作,懂得欣赏自己的习作,喜欢将自己的习作捧在手里看了又看,读了又读。
去年9月,学校安排我担任五(5)班的语文课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将习作指导与信息技术课结合起来,竟然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注册用户:拥有习作家园
“大江东流”是我的个人网站,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秋实文学”,里面收录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习作近400篇。以前,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都会把自己的网站地址告诉学生,让学生关注“秋实文学”栏目。如何提高这个栏目的利用率,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一直让我感到困惑。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参与到“秋实文学”栏目中来。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绝佳的机会,是一次“习作革命”的新尝试!
我先教学生在“大江东流”网站注册新用户。为了便于识别,用户名必须是自己的真实姓名。哪些学生在24小时内登录过我的网站,以及登录的时间和次数,我都能在“管理后台”查询到。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我总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光顾“秋实文学”,这个栏目总算有了“用武之地”,既可供学生阅读欣赏,又可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这些网上习作,因为都出自我的学生之手,学生阅读起来会更亲切,也迫切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发表在网站上,让同伴也能讀到自己的习作。
二、上传习作:建立个人文集
以往,批阅完学生的习作,一些优秀的习作如何发挥它们的效益,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朗读习作。以教师朗读为主,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二是张贴习作。教师把优秀的习作张贴在教室的墙上,或者黑板上,下课时,学生涌上来观赏。三是发表习作。帮学生投稿发表在报刊上,难度较大,数量也有限,大部分优秀习作是发表在我的网站上。
于是,我再教学生在“大江东流”网站发表文章。之后,批阅学生的习作,遇到优秀的习作,我就让作者在家里将习作输入电脑,然后自己登录网站,自己上传习作。如果这一天刚好有信息技术课,也可以在课上输入并上传。
我的任务就是在网站的“管理后台”审核学生上传的习作。通过审核的习作,便能在主页上显示出来。这对发表习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我还跟学生说,除了老师点名上传习作外,你如果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不错,可以不经老师同意自行上传。
学生打开网站主页,在“文章搜索”中输入自己的用户名进行搜索,就能看到自己的“个人文集”,目录中的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全部排列出来,点击题目就能看到这篇习作。“个人文集”就像一本书,一本学生自己写的书,也许现在还很薄,里面才几篇习作,但是时间长了,上传的习作多了,这本书就会变得厚实起来!
三、发表评论:搭设交流平台
以前发表在“秋实文学”中的习作,很少有人发表评论,看了就过去了,没有利用好“发表评论”这项功能,现在我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给习作“发表评论”,把这项功能好好地利用起来。
最后一步我教学生“发表评论”。上传习作涉及到学生的不多,而发表评论却是每个学生都要做的“作业”,学生的兴致特别高。起先,教师不必提要求,学生可以自由评论,可长可短,让学生的操作熟练起来,体验到“发表评论”的乐趣。第二节课,教师再提要求,所写评论尽量在两行字以上,可以从优点、不足、修改建议等方面写评论。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多从“写作”的角度来发表评论,这是一次重要的“评论提升”。有不少学生评论时总喜欢说“你写得真好”之类的话,至于“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就没有“下文”了。最直接、最管用的办法,就是给学生看看教师写的“习作点评”。
让学生来给习作写评论,也许比教师给习作写评语更有效果。教师写习作评语也就三两句话,虽有侧重,但不一定很全面,所写的评语更多的还是从成人的视角看待习作。学生来写评论,就不一样了,可以寥寥数语,也可以洋洋洒洒;一篇习作下面可能有十几条评论,也可能有几十条评论;多条评论汇集在一起,各抒己见,就比较全面;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动交流,彼此学习;学生能够从孩子的视角来评论习作,有些想法是成人想不到的;对于习作的作者,他也特别喜欢想听听(看看)同学对自己习作的评论;同学的表扬、鼓励、建议有时会比老师的更有效果。
这样的习作指导,使得每次习作在时间的跨度上有了延伸,改变了以往“写好了,改好了,过去了”的短时状态。每一个孩子的优秀习作都是习作教学的宝贵资源,都应该在“习作家园”中得到共享。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同伴的习作中看到榜样、取长补短,这远比读那些乏味的“作文选”要好得多。
习作指导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的这一探索实践,还不到两个学期,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孩子们每周盼望的一堂课。这一堂课里,我和孩子们在网络习作家园里一起漫步,一同分享。许多孩子的写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敢于写作、善于修改、乐于自赏,正慢慢地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6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 312046
关键词:习作指导 信息技术 发表评论 写作态度
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偏重于习作前的指导,偏重于写作技法的传授,如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却忽视了对学生积极的写作态度的培养。我认为,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写作技法的传授不是第一位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写作态度,应当放在第一位。有了良好的态度,人的技能和经验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抱着敷衍了事、交差应付的态度去写作,再聪明的孩子也写不出好作文。
积极的写作态度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是敢于写作。孩子们觉得写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愿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其次是善于修改。孩子们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修改自己的习作。一个善于修改自己习作的孩子,一定是个写作的有心人,进步一定会很快,而且会越写越好。第三是乐于自赏。孩子们很珍惜自己的习作,懂得欣赏自己的习作,喜欢将自己的习作捧在手里看了又看,读了又读。
去年9月,学校安排我担任五(5)班的语文课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将习作指导与信息技术课结合起来,竟然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注册用户:拥有习作家园
“大江东流”是我的个人网站,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秋实文学”,里面收录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习作近400篇。以前,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都会把自己的网站地址告诉学生,让学生关注“秋实文学”栏目。如何提高这个栏目的利用率,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一直让我感到困惑。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参与到“秋实文学”栏目中来。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绝佳的机会,是一次“习作革命”的新尝试!
我先教学生在“大江东流”网站注册新用户。为了便于识别,用户名必须是自己的真实姓名。哪些学生在24小时内登录过我的网站,以及登录的时间和次数,我都能在“管理后台”查询到。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我总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光顾“秋实文学”,这个栏目总算有了“用武之地”,既可供学生阅读欣赏,又可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这些网上习作,因为都出自我的学生之手,学生阅读起来会更亲切,也迫切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发表在网站上,让同伴也能讀到自己的习作。
二、上传习作:建立个人文集
以往,批阅完学生的习作,一些优秀的习作如何发挥它们的效益,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朗读习作。以教师朗读为主,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二是张贴习作。教师把优秀的习作张贴在教室的墙上,或者黑板上,下课时,学生涌上来观赏。三是发表习作。帮学生投稿发表在报刊上,难度较大,数量也有限,大部分优秀习作是发表在我的网站上。
于是,我再教学生在“大江东流”网站发表文章。之后,批阅学生的习作,遇到优秀的习作,我就让作者在家里将习作输入电脑,然后自己登录网站,自己上传习作。如果这一天刚好有信息技术课,也可以在课上输入并上传。
我的任务就是在网站的“管理后台”审核学生上传的习作。通过审核的习作,便能在主页上显示出来。这对发表习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我还跟学生说,除了老师点名上传习作外,你如果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不错,可以不经老师同意自行上传。
学生打开网站主页,在“文章搜索”中输入自己的用户名进行搜索,就能看到自己的“个人文集”,目录中的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全部排列出来,点击题目就能看到这篇习作。“个人文集”就像一本书,一本学生自己写的书,也许现在还很薄,里面才几篇习作,但是时间长了,上传的习作多了,这本书就会变得厚实起来!
三、发表评论:搭设交流平台
以前发表在“秋实文学”中的习作,很少有人发表评论,看了就过去了,没有利用好“发表评论”这项功能,现在我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给习作“发表评论”,把这项功能好好地利用起来。
最后一步我教学生“发表评论”。上传习作涉及到学生的不多,而发表评论却是每个学生都要做的“作业”,学生的兴致特别高。起先,教师不必提要求,学生可以自由评论,可长可短,让学生的操作熟练起来,体验到“发表评论”的乐趣。第二节课,教师再提要求,所写评论尽量在两行字以上,可以从优点、不足、修改建议等方面写评论。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多从“写作”的角度来发表评论,这是一次重要的“评论提升”。有不少学生评论时总喜欢说“你写得真好”之类的话,至于“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就没有“下文”了。最直接、最管用的办法,就是给学生看看教师写的“习作点评”。
让学生来给习作写评论,也许比教师给习作写评语更有效果。教师写习作评语也就三两句话,虽有侧重,但不一定很全面,所写的评语更多的还是从成人的视角看待习作。学生来写评论,就不一样了,可以寥寥数语,也可以洋洋洒洒;一篇习作下面可能有十几条评论,也可能有几十条评论;多条评论汇集在一起,各抒己见,就比较全面;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动交流,彼此学习;学生能够从孩子的视角来评论习作,有些想法是成人想不到的;对于习作的作者,他也特别喜欢想听听(看看)同学对自己习作的评论;同学的表扬、鼓励、建议有时会比老师的更有效果。
这样的习作指导,使得每次习作在时间的跨度上有了延伸,改变了以往“写好了,改好了,过去了”的短时状态。每一个孩子的优秀习作都是习作教学的宝贵资源,都应该在“习作家园”中得到共享。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同伴的习作中看到榜样、取长补短,这远比读那些乏味的“作文选”要好得多。
习作指导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的这一探索实践,还不到两个学期,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孩子们每周盼望的一堂课。这一堂课里,我和孩子们在网络习作家园里一起漫步,一同分享。许多孩子的写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敢于写作、善于修改、乐于自赏,正慢慢地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6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 3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