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节选】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①,惟汝贤。”
——《尚书·大禹谟》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怠忽荒政……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周官》
【原文释义】
舜说:“来,禹!洪水危急时,你履行诺言,完成治水,只有你最贤能;勤劳于国,节俭于家,为人不自满自大,只有你最贤能。”
周成王训诫百官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说:“呜呼!凡我居位任职之百官,要恭敬严肃地对待你们的职责……怠惰疏忽会荒废政务。……我告诫你们,功德之崇高在于立志,事业之广大在于勤勉。”
【原文节选】
子张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重点注释】
1.子张,即颛孙师(公元前503-?),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贱,且犯过罪,经孔子培育而成“显士”。孔子逝后,儒分为八,子张创“子张之儒”。
【原文释义】
子张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答:“身居官位不懈怠,并且忠实地践行。”
【原文节选】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曰 :“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①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②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③,董生垂帷④。不勤道艺⑤,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⑥。”
——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
【重点注释】
1.蜃,古代神话传说的一种海怪,形似大蛤蛎。
2.上古取火之器具。
3.相传苏秦苦读,欲睡时则以锥刺其腿。
4.董仲舒,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擢为江都王相。专心治学,三年目不窥园,讲学时垂下室内帷帐,弟子以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人甚至未见其面。
5.学问与技能。
6.懿德:美德。
【原文释义】
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秉持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这好比蜃的本性含水,但要待海上有月光时才能吐水气而成楼阁之状;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待燧石的敲打才能燃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但要通过学习,才能臻于完美。因此,历史上才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垂下帷帐讲学之美谈。不勤勉学习学问和技能,则不会建立功名。”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但情致却有所别,必须用学习来培养它,才能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难成器皿,人不学习就不会懂道理。’故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
【原文节选】
“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之体也。”
——唐太宗《帝范·君体篇》
【原文释义】
作为一国之君,其行止应如泰山般高耸峻拔,临危不乱……恭谨勤勉、兢兢业业,以国事为重,以德教为先。要以国家和人民为根本。
【原文节选】
“夫人臣之于君也,犹四肢之载元首,耳目之为心使也。……上下协心,以理国事。不俟命而自勤,不求容而自亲,则君臣之道著也。”
“古之忠臣事其君也,尽心焉,尽力焉。……竭力尽劳而不望其报,程功积事而不求其赏。……人之事君也,使无难易,无所惮也;事无劳逸,无所避也。其见委任也,则不恃恩宠而加敬;其见遗忘也,则不敢怨恨而加勤。险易不革其心,安危不变其志。”
——武则天《臣轨·至忠章》
【原文释义】
臣子要与君主同体,共安危、同休戚。臣子对于君主而言,犹如四肢与头、耳目与心。……君臣同体,上下协心,治理国事,自我勤勉,尽忠职守,才能彰显君臣之道。
古之忠臣辅佐君主,尽心尽力。尽心竭力而不望回报,累积功绩而不求赏赐。忠臣事君,不怕难易,勤劳不倦,乐而为之,不加抱怨,不以安危险易而改变其心志。
【原文节选】
“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嗟尔在位,禄厚官尊,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冰壶是对,炯诫犹存,以此清白,遗其子孙。”
——姚崇《五诫·冰壶诫》
【原文释义】
冰壶的特点是清洁无暇,澄净透澈,玉润冰清。君子的品德应就如冰壶一样,洁净透澈润泽。……为官者身居其位,享有优厚的俸禄,享有尊贵的职位,原本就应当尊崇廉洁勤勉的气节,堵塞贪贿攀比之路径。以冰壶之洁净澄澈为鉴,将清白廉洁的品德留给子孙后代。
【古今联读】
勤而不倦勤而不怨
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中,已经把勤俭作为治国治家的重要品德。相传禹受帝舜之命治水,躬亲劳苦,与百姓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经过艰苦卓绝的勤勉努力,终于完成治水业。帝舜对大禹勤勤恳恳,尽心国事,功成而不自满、不自大之贤德极为赞赏;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成为千古佳话;大禹克己奉公,孜孜不倦,忧心苦思的精神,亦垂范后世。孔子把为政者勤于政务,认认真真,永不倦怠作为儒家的为官之道与从政之基。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俭朴节约,任贤纳谏,宽厚爱民。在其率先垂范下,大臣们廉洁奉公,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现象非常少见。君臣共勉,和衷共济下,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成就“贞观之治”。姚崇,历事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诸朝,屡任地方长官,三居相位,辅佐君主,以身作则,尽心尽力,勤勉图治,被誉为“救时宰相”,为“开元盛世”勋臣。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这些勤勉事迹与箴言,更为后人萦怀与追慕。特别是当今社会,为了实现祖国强大与人民幸福,我们党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为此,现今比任何时代都迫切地要求我们上下齐心,兢兢业业,各自做好职责分内之事。可以说,勤奋工作,勤而不倦,勤而不怨,自觉勉励,是每个公民为了实现这一盛世之梦所必须作出的承诺与努力。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①,惟汝贤。”
——《尚书·大禹谟》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怠忽荒政……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周官》
【原文释义】
舜说:“来,禹!洪水危急时,你履行诺言,完成治水,只有你最贤能;勤劳于国,节俭于家,为人不自满自大,只有你最贤能。”
周成王训诫百官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说:“呜呼!凡我居位任职之百官,要恭敬严肃地对待你们的职责……怠惰疏忽会荒废政务。……我告诫你们,功德之崇高在于立志,事业之广大在于勤勉。”
【原文节选】
子张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重点注释】
1.子张,即颛孙师(公元前503-?),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贱,且犯过罪,经孔子培育而成“显士”。孔子逝后,儒分为八,子张创“子张之儒”。
【原文释义】
子张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答:“身居官位不懈怠,并且忠实地践行。”
【原文节选】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曰 :“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①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②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③,董生垂帷④。不勤道艺⑤,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⑥。”
——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
【重点注释】
1.蜃,古代神话传说的一种海怪,形似大蛤蛎。
2.上古取火之器具。
3.相传苏秦苦读,欲睡时则以锥刺其腿。
4.董仲舒,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擢为江都王相。专心治学,三年目不窥园,讲学时垂下室内帷帐,弟子以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人甚至未见其面。
5.学问与技能。
6.懿德:美德。
【原文释义】
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秉持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这好比蜃的本性含水,但要待海上有月光时才能吐水气而成楼阁之状;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待燧石的敲打才能燃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但要通过学习,才能臻于完美。因此,历史上才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垂下帷帐讲学之美谈。不勤勉学习学问和技能,则不会建立功名。”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但情致却有所别,必须用学习来培养它,才能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难成器皿,人不学习就不会懂道理。’故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
【原文节选】
“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之体也。”
——唐太宗《帝范·君体篇》
【原文释义】
作为一国之君,其行止应如泰山般高耸峻拔,临危不乱……恭谨勤勉、兢兢业业,以国事为重,以德教为先。要以国家和人民为根本。
【原文节选】
“夫人臣之于君也,犹四肢之载元首,耳目之为心使也。……上下协心,以理国事。不俟命而自勤,不求容而自亲,则君臣之道著也。”
“古之忠臣事其君也,尽心焉,尽力焉。……竭力尽劳而不望其报,程功积事而不求其赏。……人之事君也,使无难易,无所惮也;事无劳逸,无所避也。其见委任也,则不恃恩宠而加敬;其见遗忘也,则不敢怨恨而加勤。险易不革其心,安危不变其志。”
——武则天《臣轨·至忠章》
【原文释义】
臣子要与君主同体,共安危、同休戚。臣子对于君主而言,犹如四肢与头、耳目与心。……君臣同体,上下协心,治理国事,自我勤勉,尽忠职守,才能彰显君臣之道。
古之忠臣辅佐君主,尽心尽力。尽心竭力而不望回报,累积功绩而不求赏赐。忠臣事君,不怕难易,勤劳不倦,乐而为之,不加抱怨,不以安危险易而改变其心志。
【原文节选】
“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嗟尔在位,禄厚官尊,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冰壶是对,炯诫犹存,以此清白,遗其子孙。”
——姚崇《五诫·冰壶诫》
【原文释义】
冰壶的特点是清洁无暇,澄净透澈,玉润冰清。君子的品德应就如冰壶一样,洁净透澈润泽。……为官者身居其位,享有优厚的俸禄,享有尊贵的职位,原本就应当尊崇廉洁勤勉的气节,堵塞贪贿攀比之路径。以冰壶之洁净澄澈为鉴,将清白廉洁的品德留给子孙后代。
【古今联读】
勤而不倦勤而不怨
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中,已经把勤俭作为治国治家的重要品德。相传禹受帝舜之命治水,躬亲劳苦,与百姓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经过艰苦卓绝的勤勉努力,终于完成治水业。帝舜对大禹勤勤恳恳,尽心国事,功成而不自满、不自大之贤德极为赞赏;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成为千古佳话;大禹克己奉公,孜孜不倦,忧心苦思的精神,亦垂范后世。孔子把为政者勤于政务,认认真真,永不倦怠作为儒家的为官之道与从政之基。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俭朴节约,任贤纳谏,宽厚爱民。在其率先垂范下,大臣们廉洁奉公,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现象非常少见。君臣共勉,和衷共济下,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成就“贞观之治”。姚崇,历事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诸朝,屡任地方长官,三居相位,辅佐君主,以身作则,尽心尽力,勤勉图治,被誉为“救时宰相”,为“开元盛世”勋臣。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这些勤勉事迹与箴言,更为后人萦怀与追慕。特别是当今社会,为了实现祖国强大与人民幸福,我们党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为此,现今比任何时代都迫切地要求我们上下齐心,兢兢业业,各自做好职责分内之事。可以说,勤奋工作,勤而不倦,勤而不怨,自觉勉励,是每个公民为了实现这一盛世之梦所必须作出的承诺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