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处理器性能的测试方法也算是百花争鸣,各有各的路数,但数值是冰冷的,只有与实际应用挂钩才真正对用户有意义,特别是目前的轻薄本市场,8代、14nm 10代和10nm 10代混杂,价格也基本是互相交错,让很多读者朋友产生了疑惑:究竟我该如何选?实用性能到底如何判断优劣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打算简单为大家分析的主题。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散热相同的情况下,买8代不如买10nm 10代,14nm 10代与8代在使用上拉不开距离。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轻薄本九成九的应用都是基础应用,比如Office办公、浏览器、社交甚至一些简单的编程,而这些应用比拼的,是单核性能,以10nm Core i7 1065G7为例,虽然它的单核看起来只有3.9GHz,但在应用场景覆盖和处理器指令调用很具代表性的GeekBench 5测试里,它的单核分数可以跑到1300分以上,而14nm 10代处理器如Core i7 10510U,在频率足足高出0.9GHz的情况下却几乎无法超过1300分。即便是要比较多核,也基本是10nm胜出,所以從日常性能的角度来看,10nm 10代处理器无疑是第一选择,而且现在的价格也并不夸张。
而且从指令集的角度来说,支持AVX512并且明显提升了AVX/AVX2的IPC,所以如果仅仅看Cinebench R15这种老指令集测试的话Core i7 1065G7和Core i7 10510U或许拉不开差距,但10nm显然在未来应用里会更具优势。以游戏为例,育碧的新游戏基本都用上了AVX指令集,随着接下来英特尔Embree API的铺开,高宽度的AVX指令集在未来还是很有市场,所以新处理器很多时候还是在战未来。更重要的是10nm制程还能同步降低运行功耗,并结合新的动态调节2.0电源策略,学习用户使用习惯并自动调整PL级别和TDP,这也是很有趣的技术。
而14nm的10代与8代采用相同的架构,虽然有高频的优势,但在日常应用中很难兑现,考虑到它的产品价格往往比对应等级的8代处理器机型更高,在其余配置类同的情况下就不如考虑8代了。所以再次总结:对于普通轻薄本用户来说,我们的建议是要么选10nm的10代机型,要么就从性价比的角度选8代机型,过渡性质的14nm 10代机型除非在其他方面很有特点,或者你喜欢的品牌就只有这个平台,否则基本可以不考虑。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散热相同的情况下,买8代不如买10nm 10代,14nm 10代与8代在使用上拉不开距离。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轻薄本九成九的应用都是基础应用,比如Office办公、浏览器、社交甚至一些简单的编程,而这些应用比拼的,是单核性能,以10nm Core i7 1065G7为例,虽然它的单核看起来只有3.9GHz,但在应用场景覆盖和处理器指令调用很具代表性的GeekBench 5测试里,它的单核分数可以跑到1300分以上,而14nm 10代处理器如Core i7 10510U,在频率足足高出0.9GHz的情况下却几乎无法超过1300分。即便是要比较多核,也基本是10nm胜出,所以從日常性能的角度来看,10nm 10代处理器无疑是第一选择,而且现在的价格也并不夸张。
而且从指令集的角度来说,支持AVX512并且明显提升了AVX/AVX2的IPC,所以如果仅仅看Cinebench R15这种老指令集测试的话Core i7 1065G7和Core i7 10510U或许拉不开差距,但10nm显然在未来应用里会更具优势。以游戏为例,育碧的新游戏基本都用上了AVX指令集,随着接下来英特尔Embree API的铺开,高宽度的AVX指令集在未来还是很有市场,所以新处理器很多时候还是在战未来。更重要的是10nm制程还能同步降低运行功耗,并结合新的动态调节2.0电源策略,学习用户使用习惯并自动调整PL级别和TDP,这也是很有趣的技术。
而14nm的10代与8代采用相同的架构,虽然有高频的优势,但在日常应用中很难兑现,考虑到它的产品价格往往比对应等级的8代处理器机型更高,在其余配置类同的情况下就不如考虑8代了。所以再次总结:对于普通轻薄本用户来说,我们的建议是要么选10nm的10代机型,要么就从性价比的角度选8代机型,过渡性质的14nm 10代机型除非在其他方面很有特点,或者你喜欢的品牌就只有这个平台,否则基本可以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