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WHDF)治疗危重病儿童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作用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收入我院重症监护室的24例合并AKI的患儿进行CVV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48、72 h血肌酐(crea
【机 构】
:
20004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危重病研究所,20004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危重病研究所,20004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WHDF)治疗危重病儿童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作用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收入我院重症监护室的24例合并AKI的患儿进行CVV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48、72 h血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K+、Na+、HCO3-水平的变化,统计住院后28 d病死率.结果 24例患儿均顺利置管并完成CVVHDF治疗,平均持续时间为46h(16 ~142h).CVVHDF治疗前血Cr、BUN水平分别为(340.6±298.2) μnol/L、(31.6±11.3) mmol/L,治疗6h后Cr、BUN明显下降[(196.3 ±112.4) μmol/L、(13.3±8.5) mmol/L](P<0.05,P<0.01);12h后下降更明显[(106.1±84.2)μmol/L、(10.2±9.7)mmol/L] (P<0.01);48h后恢复正常水平.CVVHDF治疗6h后血K+、Na+、HCO3-紊乱状态好转,至24h时恢复至该年龄正常水平.28 d病死率为29.2% (7/24),死亡者均为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儿.结论 CVVHDF治疗儿童AKI可以迅速清除Cr、BUN及多余水分,改善肾功能,纠正体液电解质紊乱。
其他文献
患儿,女,6岁,因"发热4 d,皮疹3 d,嗜睡12 h"收住我科.患儿4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8.0~39.5℃之间,伴鼻塞、流涕,热前时有畏寒、寒战,无抽搐,热退无大汗,有咳嗽,不剧,无气促、发绀,无呕吐、腹泻.近3 d患儿颜面部、躯干、四肢皮肤出现广泛红色斑丘疹,同时双眼睑结膜红肿,边缘有白色膜状物,眼周较多黄白色分泌物,伴畏光、流泪、睁眼困难.曾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阿洛西林针、头孢
第一次查房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3天.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女,1岁3个月,主因"反复腹胀、呕吐1年余,加重伴稀便1月余"收住我院ICU.患儿于入院前1年余(即生后3个月)因发热、咳嗽诊断为"肺炎",体温37~38℃,进而出现腹胀,表现为腹部膨隆,大便干燥,量少,每日1次,并进行性加重,渐进出现纳奶差、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曾有黄色粪汤样物,臭味明显,无明显腹痛表现,就诊于外省市消化内科住
儿童风湿免疫科由县有丰富临床、科研经验的儿童风湿免疫病专业医师组成。主治医师以上临床及实验室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5-28年,平均17年,是全国儿科界从事本专业工作最长的专业科室。专业病房有固定床位30余张。专业门诊在每周一至五下午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应诊。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儿童风湿病相关的各项检查。连续承担国家级儿童风湿免疫病医师继续教育项目。
患儿,女,2岁,主因"发现走路不稳1.5 h,抽搐1次"入院.有可疑误服"氟桂利嗪"史.既往体健.查体:T 35.8℃,P 130次/min,R 26次/min,BP 98/5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质量11 kg。
肥大细胞增生症( mastocytosis,MC)是一种少见的侵犯网状内皮系统的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病理改变为肥大细胞在1个或多个器官异常增生、聚集.本病多为散发,一般无遗传史或家族史,男女比例大约为1.5∶1,但也有家族发病,约占10%,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我科于2010年9月收治了1例新生儿系统性MC,现报道如下.患儿,女,15 h,因生后即发现皮疹而入院.患儿系孕4产2,足月自然娩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早期肾损害诊断的实验室指标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3例多次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进一步检测尿微量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a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尿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y-谷氨酰转肽酶(y-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儿科临床少见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及气流受阻为特点的慢性阻塞性疾病.自1901年Lange首次报道至今,关于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仍未明确.现将我院近年诊断的2例患儿报道如下。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腺苷酸脱氧酶(S-ADA)活性的变化,以评估其细胞免疫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初发的PNS患儿30例,应用免疫学技术测定不同病程阶段患儿的S-ADA活性,分析其变化.结果 激素治疗前,激素敏感组(SS)、激素依赖组(SD)和激素抵抗组(SR)患儿S-ADA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激素足量治疗8周后,SS组、SD组S-ADA活性下
患儿,男,8岁,因"喘息2 d,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半小时"120急救车护送急诊入院.既往曾经有2~3次喘息发作,怀疑哮喘,但未接受规范治疗,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前约半小时口服菠菜籽粉末1茶匙,数分钟后呕吐1次,继之出现呼吸困难伴二便失禁,意识丧失,脸色青紫。
目的 测定手足口病患儿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本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67例,同期门诊随机抽取健康体检儿童15例作为对照.检测两组儿童血中的NSE水平,并观察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NSE水平的变化.结果 67例手足口病患儿血NSE水平为(45.76±34.47)ng/ml,对照组为(12.00±3.67)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