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年”“守”“艺”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杨志滨
  采访人:山 己
  杨志滨:我通过一段时间对于“岩彩”进行研究,感觉收获是比较大的。传统的“岩彩画”当中也非常重视线条的运用,同时还有平面化的处理方式,画面的意境。在我看来,“年画”同“岩彩”之间的气场上是相通的,如果非要用语言表述出来是很困难的事情,虽然“年画”被国家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则重点放在了如何刻板,印刷上,对于“年画”的创作方面并不是非常重视。我个人认为作为新一代的年画传承人应该将创作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年画传承人的责任。所以我萌生了拓展“年画”创作的想法,包括在材料上,技法上,题材上的拓展。
  SHMJ:一直以来,你在“年画”领域的创作经验以及体会都有哪些,能否分享一下?
  杨志滨: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观摩父母印制“木板年画”的整套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熏陶我自然而然对“年画”产生了不能割舍的情感。其中很大程度是来自家族的影响,小时候很喜欢画画,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潍坊市“杨家埠木板年画社”工作。“杨家埠木板年画社”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珍藏了我们杨家埠的大量“年画古板”,从最初我只了解自家的版画到终于可以接触我们整个村子的版画,纵观杨家埠年画的历史。至明代、清代、民国以来,再到共和国建立50年代到90年代每个历史时期的雕刻技法,画面构成形式都有微妙的差别。
  我这一代传承人如果还跟过去的老艺人画的东西一样,那肯定是有问题的。我曾拜年画社的季乃仓先生为师,他常年从事“杨家埠年画”的创新工作,我在他那里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一般来讲,想要进入年画创作必须得有5年到10年的积淀,外行人看“年画”感觉很简单,就那几根线条、几种颜色而已,其实它其中的“线”全是经过提炼的“线”,它的色彩也是经过无数的民间艺人历代传承下来的。为什么是“黑”和“白”,“红”和“绿”,“黄”和“紫”这三组对比色?原因是过去的老房子内部光线比较昏暗,只要“年画”一上墙屋里顿时显得明亮起来了。
  传统“年画”的制作形式有几种:纯木板套印,纯手工绘制,半印半绘制。纯木板套印的“年画”属于批量生产,针对普通民众消费阶层;家庭条件稍微好的消费阶层可能会选择半印半绘的;经济条件更好的消费阶层会买纯手工绘制的“年画”。可以说,传统“年画”创作结合了工笔、写意、版画等综合手法。
  SHMJ:“年画”在我国历史悠久,从全国范围来看“年画”艺术自然形成不同的流派传承,与地域文化相对应的风格也确立了起来。
  杨志滨:“年画”的萌芽可以最早追溯的汉代,不同的时代“年画”的载体不一样,宋代的年画都是手绘的,到了明代、清代雕版印刷术达到了一定程度,艺人们就将印刷术与“年画”相结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的民间艺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宗教题材制版印刷。更值的注意的是杨家埠“年画”中隐约可见古代人物绘画的造型手法,既有工笔的也有写意的,民间艺人模仿当时绘画的手法,转嫁到木板这个载体上。
  我真正接触“年画”的创作是从“新年画”开始。二十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经下达文件——“关于改革潍北旧年画的指示”,随后“新年画”的创作在60年代一度中断了,直到80年代才得以复苏,杨家埠的“新年画”作品曾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获得银奖。
  SHMJ:你接触到“岩彩”材料以后,如何将它与“年画”创作相结合的?技法层面上都做出了哪些尝试?
  杨志滨:学习“岩彩”一般都从临摹“壁画”开始,“壁画图案”和“年画图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民间艺人的集体创造。我在杨家埠的“老版”和“老画”中找到了某种“肌理感”,“壁画”由于时间的侵蚀同样也会产生“肌理感”,我是在这样的一个层面上尝试着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我作为70后的年画传承人首先得有责任感,“年画”的创作要与当下社会审美的方方面面相适应,矿物质色当中有无数的“中间色”可以被画家选择,另外还有洒、磨、刮……等技法手段为创作而服务,我希望能通过综合性的手法呈现绘画。就矿物质颜色特点而言,必须一层层在画面上叠加,因此,画家有充分的修改余地,也给予“年画”创作很大的发挥空间。
  我的作品想表现的内涵同传统“年画”一脉相承,假如把传统完全抛弃,那么我的作品就没有根基了!我感觉自己和其他画家不同点在于,我的根就在杨家埠,它是民间美术的巨大资源,也是我个人的特色。我的创作可以尝试跟任何一种形式去结合,但是我的精神主旨是同传统“年画”一脉相连的。我之所以拓展“年画”创作的媒材,是因为传统的“年画”制作和当下社会的发展不太合拍了。我有一个很大胆的设想,将来是否能够出现“岩彩年画”这种形式,当然,现阶段仅仅还是个设想,需要通过时间去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SHMJ:二者在技术层面的嫁接并不是一件难事,它们同样历史久远,而在文化内涵上它们是否存在彼此交融的可能性呢?
  杨志滨:我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我把每天的感受都密密麻麻的记录下来,甚至于把别人对于绘画和艺术的观点也客观的记录下来,在我短短接触“岩彩”的时间里从文化层面去思考创作是非常有难度的,得慢慢的消化。我接触“岩彩”是从感性引入的,通过技法的训练,体会了这整个过程,理清了我的认识,可以说是一波五折。开始当然很兴奋,接下来就是茫然,脑子里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只好强逼着自己投入进去。有时候“年画传承人”的标签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同时也给予我许多东西,不管怎么说它是我血脉里流淌的物质,它也是杨家埠历代民间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久前去了“法海寺”考察壁画,在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里拿着手电才能看清楚壁画,屋子里还有某种气味和杨家埠“年画老版”的气味一摸一样,一般人体会不到这一点我却感到十分熟悉。通过对于壁画的考察不仅仅学会了怎样欣赏古代壁画,同时领略到了其中所承载的宗教、伦理、美学、工艺等等内涵。“岩彩”与“年画”都是来自传统,怎样将它们融入于当下,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以“年画”形式去承载当下真实的民间文化有些势单力薄了。有些民间艺人问我关于现在的杨家埠“年画”是怎样的发展状态,我的想法是每个人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踏踏实实的走下去总比夸张的描述要实际的多。目前,杨家埠“年画”的传承方式有两种:家庭式的传承,单位式的传承。我个人介于两者之间,这几年我还在思考“年画”可否以个性化来传承,它是基于每个创作者对于“年画”的不同理解作为前提的,也是每个有心于“年画”创作的年轻人的共同财富。
  SHMJ:你对于“岩彩”本身是否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理解?
  杨志滨:使用“岩彩”的过程就像是人生,绘画步骤从“打底子”开始,而人生同样要“打底子”。人生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得认认真真去完成,第一件事做不好,往下肯定是要出问题的,我相信,一个人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SHMJ:许多当代的画家在作品中借用“年画”符号,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杨志滨:是的,画家顾黎明的作品就体现了你说的这一点,他使用的是画布油彩,作品语言是成功的。我所处的角度跟顾黎明不太一样,我是土生土长的“年画艺人”,对于传承抱有个人的敬畏之心,我的方式是在尽量保持传统形式的前提下,去探寻与肌理、材料、构成因素的结合方式。我去尝试“岩彩”完全是个人的想法驱使,我的作品还是侧重传承的因素,以传承为主,适当的加入新鲜的东西在其中。杨家埠有许多着像我一样的传承人,每个人守着自己的一块领域,我可能和他们在想法不太一样,我选择的这条路尽管有一些艰辛,但是我希望能坚持走下去。
其他文献
地震发生的刹那,川籍童书作家杨红缨远在韩国。尽管在国外就已通过种种渠道得知家乡的惨剧,而且得知地震消息之后第一时间里,她就通过成都的媒体朋友代为捐款20万元,但是当她真正站到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心里还是难以形容的震颤,随后便是一片一片撕裂开来的痛,透彻心扉。      我看到了感恩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杨红缨熟悉的土地。作为地道的成都人,作为孩子们喜欢的童书作家,杨红缨曾经多次来到这里,
期刊
时间:2014年7月12日  地点: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嘉宾:段建伟、段正渠、邰武旗  炎热的夏季并没有消减人们对艺术的热情。围绕着段建伟的作品,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策划了这样一场轻松又不失深度的三人对话。在经过了这场名为“面目”的展览巡礼之后,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了段建伟的艺术历程和创作背后的故事。  邰武旗:你个城里人一开始就画乡下,啥由头?正渠就是个村娃,好说。  段建伟:我学画的时候,农民这种题材
期刊
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已进入了宽阔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画宽阔发展的时期。山水画也不例外,经过上世纪80年代艺术观念的解放和艺术空气宽容的历程,至90年代,中国艺术家的思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开始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引起了风格、语言、形态的个性化取向,出现了真正多元化的面貌。这种状况在新世纪的中国山水画领域结出了丰富多彩的成果,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不仅在80、90年代初步进行的各种探索日渐成熟
期刊
部队美术是中国美术史的一部分,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而带来的一个新的现象。从北伐时期开始,部队美术就已逐渐超出了军队内部的鼓动的意义,而与革命和先进的思想发生了联系。特别是我们在以梁鼎铭为代表的一些北伐历史画家的创作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这种现象,并通过延安美术的进一步升华一直延伸到新中国。但新中国的部队美术是在普及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部队美术一般称之为“士兵美术”,即它是以突出部队美术作为“工
期刊
“古画画意不画形”,所谓的“意”也即象外之意。追求“形意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意趣。历代山水画家无不通过一种“立象尽意”,同时又“得意忘象”的二律背反方式,获得那被庄子称作“象惘”的大道虚空本体。在刘明的山水画中,我也清晰地看到了同样的“得意”的心路历程,作为一位当代的青年山水画家,刘明在继承古圣先贤山水画之“古意”的同时,以自身之笔墨表现所处时代的精神,最终达到二者兼顾
期刊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我有幸拜访了画家石照东先生。他为人随和、诚恳、庄重、健谈,在他画室的墙上,还悬挂着许多笔墨未干的大幅作品,他既是一位军人,又是一位职业的艺术工作者,我们从他的目光中和作品里,不难看出他朴实而刚正的个性。  石照东先生1958年出生于浙江“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浦江,从小就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他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1983年又考入上海戏曲学院舞台美术专科继续深造。
期刊
张明川是海军画家,是在中国山水画界很有影响力的画家,是擅于将山水画创作放进军事主题的画家。  与张明川相识近三十年成了老朋友,在我这个山水画外行眼里看张明川,会有多处不准,但是,对于他在艺术追求上的一些大关系我还是可以把握一二的。明川内秀,大块头的体魄生长着“灵心妙手”,是一位不惜力极其稳健勤奋的艺术创作的“爬坡者”。在他几十年的“爬坡”运动中,越来越凸显着他的力厚功深、才情横溢。  在明川“爬坡
期刊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它是那种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世界实相和人生真谛的艺术化境,也就是说意境产生自意象而又超越于意象,旨在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韵致,最终是心灵的反映。  作为一位青年山水画家,刘明有着对“意境”的仔细体味和把握,善于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构造他梦幻般的山水世界,他极为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将宇宙、山川、太空等作为作品的表现题材,追求古朴清新、雅意天成的笔墨形式,并带有明显地经过
期刊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王俊标  采访人:李 恺  SHMJ:你一直以来坚持“工笔画”创作,“工笔”与“岩彩”有着历史的渊源,对于这样的讲法您是否赞同?  王俊标:正如你所说的,“工笔”是我非常喜爱的绘画形式,不管临摹也好,创作也好,我的作品里“工笔语言”是比较明确的。我曾经临摹过很多传统的东西,现代的东西,而最早知道“岩彩”是通过书籍,但是真正实践它的机会却很
期刊
绘画是从“看”出发的艺术。在图像及其发达的当下,如何在无处不在的形象包围中,重新确立绘画的价值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问题。传统的写实与写意人物画难以激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从根本上是因为其只关注如何具体去画而漠视了如何去看的智慧,由此造成了与外界的隔阂,绘画成为一种样式。  没有预设答案,从认真对待“看”开始,一些年轻人物画家为我们展现了新的人物画图景。强调“镜像”的观照方式,注重幻象与像罔的表达是他们的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