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水利水电工程也在不断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核电站的修建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文章就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自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发展例如长江三峡大坝、核电站等的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人民的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工程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水库的泥沙淤积、江河湖泊的水文情况发生变化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文章就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先建设的规划阶段、施工阶段和管理阶段,规划阶段的意思就是在确定修建水利工程时,首先要确定这个工程的规模,其涉及到整个水资源的规划目标,进而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对以后施工阶段对环境影响很大;施工阶段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壤、水文、生物造成的破坏;管理阶段就是指修建完成之后没有对工程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破坏周围的环境。总而言之,对其环境的破坏贯穿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之中,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1对土壤的影响
首先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料堆砌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一般这些废料都是不易降解的化学物质,造成土壤的污染;另外进行大量的开采活动,也导致地表的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水利水电工程中修建的堤坝、水库等容易引起土地发生浸没、盐碱化,从而破坏土壤。例如在水库区的浸没地段,由于土壤长时间不能与外界进行换气,导致土壤中微量的微生物减少甚至死亡,只留下一部分厌氧型的微生物,使土壤的肥力严重下降,从而影响周围地区的作物生长,破坏了当地的土壤和庄稼。除了库区的浸没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外,库区的盐碱化也同样引起周围地区的渗透压过高,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修建水库常常引起土地的沼泽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从而浸泡植物的根系,导致植物缺氧而死,严重侵蚀着当地的土壤质量,为农民庄稼的产量带来巨大的威胁。[1]
1.2对水体的影响
修建水库或者堤坝,势必会造成河流中的水停滞,这样就会对航运造成影响,例如水体不流动就会增加过船闸的时间,影响航运的速度;另外水库的温度有可能升高,造成水体的质量发生变化,从而不适应原来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水化现象;水库内的水流速度较外面对的河流速度小,从而水库中的氧气含量就较少,使得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同时施工开挖的过程中或者对骨料进行冲洗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系列悬浮物含量很高的废水和污水,施工单位往往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从而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悬浮物长期堆积在河中,也会早晨金属污染;上面提到的土壤的沼泽化会浸泡大量的植物,这些被淹没的植被和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氧气,从而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无疑增加了温室效应。
1.3对气候的影响
修建大型的水库或者灌溉工程之后,就会改变当地气候,破坏大气的环流,首先是当地降雨量,这是由于大面积的水库蓄水经过太阳的照射,大量的水蒸气引起局部降雨量的增加,除了时降雨量增加之外,还会使降雨地区分部发生改变,水库地区空气较湿润,从而使得地势面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背风面降雨减少;其次是对气温的影响,修建大型的水库或者灌溉工程之后,原先的路面就转化为水面,使得与空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发生改变,使得气温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在冬夏两季更为明显。[2]
1.4对人的影响
首先对于人的健康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据调查显示,许多疾病例如疟疾、霍乱等都与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述中提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则就使得周围的居民的生命受到威胁;除此之外现场施工人员由于施工现场卫生条件差,各种流行病对施工人员也是一个潜在的隐患;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如大型设备的隆隆声、粉尘等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另外一些大型水利水电的修建例如三峡水库,就要使当地的居民进行移民,破坏居民原有的生活狀态,给居民的身心造成伤害。
二、相应的解决措施
现如今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因此生态与环境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既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如此巨大的伤害,应该寻找一定的解决对策尽可能减少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完善《自然保护区条例》,条例中要明确规定对不适合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禁止修建水库、堤坝等,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建设单位进行约束,加强生态保护区的环境建设,切实保护生态与环境,另外对于处在风景名胜区的水电工程意境发现其存在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因素,立即进行审查和评估,必要时予以拆除。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
2.2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系统
在水利水电工程附近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机制,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首先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对工程附近区域的环境问题进行实时地观察,例如可以在中小河流建立互联网监测系统,对其水文地质进行全面地分析,不断进行技术的推广,对周围的环境问题进行预防,把水电工程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2.3目标协调一致
这里指的目标协调一致是开发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相一致,即在确定水电工程开发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和河流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通过流域综合规划进行统筹,协调建设,合理布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基本依据,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目标,达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4因地制宜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水利水电工程,如果周围存在居民和庄稼,应首先考虑是否能够建造水库或者堤坝或者是灌溉工程,可以对当地的土壤含量进行检测,由于水库对土壤的浸没和盐碱化,应该慎重考虑施工方案,把损失降低到最低。另外由于对附近居民的拆迁补偿费用较高,更应该进行因地制宜,秉着保护耕地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地段进行施工,例如,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 %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
【结语】:综上,就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影响水文地质情况,造成水库的泥沙淤积,水生物种减少等,并提出严格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注意保护周围的环境。水利工程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只有把这种破坏降低到最低,才能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帮助。今后的水利水电工程要把重视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经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自然生态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飞燕 .涂兴怀. 刘永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M].水利电力科技,2009
[2] 朱党生.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3] 吴邦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自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发展例如长江三峡大坝、核电站等的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人民的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工程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水库的泥沙淤积、江河湖泊的水文情况发生变化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文章就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先建设的规划阶段、施工阶段和管理阶段,规划阶段的意思就是在确定修建水利工程时,首先要确定这个工程的规模,其涉及到整个水资源的规划目标,进而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对以后施工阶段对环境影响很大;施工阶段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壤、水文、生物造成的破坏;管理阶段就是指修建完成之后没有对工程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破坏周围的环境。总而言之,对其环境的破坏贯穿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之中,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1对土壤的影响
首先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料堆砌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一般这些废料都是不易降解的化学物质,造成土壤的污染;另外进行大量的开采活动,也导致地表的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水利水电工程中修建的堤坝、水库等容易引起土地发生浸没、盐碱化,从而破坏土壤。例如在水库区的浸没地段,由于土壤长时间不能与外界进行换气,导致土壤中微量的微生物减少甚至死亡,只留下一部分厌氧型的微生物,使土壤的肥力严重下降,从而影响周围地区的作物生长,破坏了当地的土壤和庄稼。除了库区的浸没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外,库区的盐碱化也同样引起周围地区的渗透压过高,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修建水库常常引起土地的沼泽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从而浸泡植物的根系,导致植物缺氧而死,严重侵蚀着当地的土壤质量,为农民庄稼的产量带来巨大的威胁。[1]
1.2对水体的影响
修建水库或者堤坝,势必会造成河流中的水停滞,这样就会对航运造成影响,例如水体不流动就会增加过船闸的时间,影响航运的速度;另外水库的温度有可能升高,造成水体的质量发生变化,从而不适应原来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水化现象;水库内的水流速度较外面对的河流速度小,从而水库中的氧气含量就较少,使得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同时施工开挖的过程中或者对骨料进行冲洗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系列悬浮物含量很高的废水和污水,施工单位往往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从而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悬浮物长期堆积在河中,也会早晨金属污染;上面提到的土壤的沼泽化会浸泡大量的植物,这些被淹没的植被和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氧气,从而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无疑增加了温室效应。
1.3对气候的影响
修建大型的水库或者灌溉工程之后,就会改变当地气候,破坏大气的环流,首先是当地降雨量,这是由于大面积的水库蓄水经过太阳的照射,大量的水蒸气引起局部降雨量的增加,除了时降雨量增加之外,还会使降雨地区分部发生改变,水库地区空气较湿润,从而使得地势面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背风面降雨减少;其次是对气温的影响,修建大型的水库或者灌溉工程之后,原先的路面就转化为水面,使得与空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发生改变,使得气温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在冬夏两季更为明显。[2]
1.4对人的影响
首先对于人的健康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据调查显示,许多疾病例如疟疾、霍乱等都与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述中提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则就使得周围的居民的生命受到威胁;除此之外现场施工人员由于施工现场卫生条件差,各种流行病对施工人员也是一个潜在的隐患;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如大型设备的隆隆声、粉尘等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另外一些大型水利水电的修建例如三峡水库,就要使当地的居民进行移民,破坏居民原有的生活狀态,给居民的身心造成伤害。
二、相应的解决措施
现如今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因此生态与环境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既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如此巨大的伤害,应该寻找一定的解决对策尽可能减少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完善《自然保护区条例》,条例中要明确规定对不适合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禁止修建水库、堤坝等,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建设单位进行约束,加强生态保护区的环境建设,切实保护生态与环境,另外对于处在风景名胜区的水电工程意境发现其存在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因素,立即进行审查和评估,必要时予以拆除。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
2.2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系统
在水利水电工程附近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机制,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首先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对工程附近区域的环境问题进行实时地观察,例如可以在中小河流建立互联网监测系统,对其水文地质进行全面地分析,不断进行技术的推广,对周围的环境问题进行预防,把水电工程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2.3目标协调一致
这里指的目标协调一致是开发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相一致,即在确定水电工程开发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和河流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通过流域综合规划进行统筹,协调建设,合理布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基本依据,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目标,达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4因地制宜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水利水电工程,如果周围存在居民和庄稼,应首先考虑是否能够建造水库或者堤坝或者是灌溉工程,可以对当地的土壤含量进行检测,由于水库对土壤的浸没和盐碱化,应该慎重考虑施工方案,把损失降低到最低。另外由于对附近居民的拆迁补偿费用较高,更应该进行因地制宜,秉着保护耕地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地段进行施工,例如,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 %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
【结语】:综上,就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影响水文地质情况,造成水库的泥沙淤积,水生物种减少等,并提出严格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注意保护周围的环境。水利工程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只有把这种破坏降低到最低,才能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帮助。今后的水利水电工程要把重视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经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自然生态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飞燕 .涂兴怀. 刘永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M].水利电力科技,2009
[2] 朱党生.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3] 吴邦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