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植物志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段时间,我比较迷莎士比亚。
  先是买了一套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朱生豪译本。才读完三篇,又买回一本,不过这回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而是有关他作品中的植物盘点,书名叫《莎士比亚植物志》。
  小开本的《莎士比亚植物志》,200多页,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搭配了彩色花卉插图,读来不费脑力,我便先读完了这本。
  这本书的作者是玛格丽特·威尔斯。看过简介,才知她在伦敦东部有一座自己的花园。她应该是一个植物爱好者。通常,我们喜欢什么就会留意什么,所以,她读书时会特别留意到植物也就十分好理解了。
  玛格丽特得出的结论,是莎士比亚对植物学非常熟悉,无论花卉、草木、水果或蔬菜。比如,《冬天的故事》第四幕第三场,整整一场讲的都是花卉。又比如《哈姆雷特》,大量介绍了花卉与香草。在《理查二世》中,特别提到了水果杏。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里他开起了胡萝卜和卷心菜的双关玩笑……
  莎士比亚何以拥有如此渊博的植物知识呢?玛格丽特认为这首先和莎士比亚的出身有关。莎士比亚出生在英格兰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必然有机会漫步在沃里克郡的乡间,所以他懂得各种野花的名字,将三色堇称作“爱懒花”,将毛茛称作“杜鹃芽”……
  其次,植物学家们确信莎士比亚大量的植物知识来源于书籍,最起码参考了杰拉德的《植物志》。由此可见,艺术家作品难免会呈现出个人生活印记,而任何一个大家恐怕都受过别人的影响。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提到了哪些植物呢?有一些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苹果、杏、卷心菜……但莎翁都赋予了它们特别的象征意义。拿苹果来说,莎士比亚就写过约翰苹果、粗皮苹果、野苹果、“羽毛外套”(这是一种金褐色的苹果),还有考斯塔德(这也是一种大苹果)……
  有些植物我们平时很少见,比如乌头,《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自杀使用的就是这一种毒性植物;耧斗菜的法文谐音意为忧愁,因此莎翁选择用它来代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的哀慟;《冬天的故事》里,莎翁提到冠花贝母,这是一种原产中东的异国天然花卉,于1580年前后被引入欧洲;《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还提到榅桲,十六世纪时,西方婚庆有一习俗,就是新郎新娘同寝前要先吃一个榅桲,因为榅桲有助受孕……
  此外,我还学到了一些植物别名:鸢尾花又叫泽兰,芸香的另一个名字叫恩典香草,雏菊又称清晨之眼……这些植物的习性以及用途,书里也都一一作了介绍。当然,对我来说,《莎士比亚植物志》的最大价值就是使我燃起对莎士比亚更为强烈的好奇。读完此书,我马上重新捧起莎士比亚戏剧集。玛格丽特提醒我,读书要关注细节,莎士比亚的世界着实有趣有味得很。
  编辑 王若宇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他身高20米,高耸入云,气度非凡,确是树中的伟丈夫,千百年来一直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阅尽人间春色。  他那直径约2米的树干呈灰褐色,粗犷而坚韧,干燥而有力,我觉得那就是他如世外高人一般历经风霜的坚强骨骼。他那枝繁叶茂的华盖结满了沉甸甸的杏果,那肯定就是他清高脱俗的思想内核了。  关于他的历史,我一直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品读;对于他的一生,我始终怀着十分虔诚的态度去仰望。一直到今年国庆长假的一个下
期刊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個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期刊
不少人所陷入的困局,其中多半有自己的一份创造。  曾在同一天,短短三两小时内,便旁观了两段同一主题的人生。  先是一个年轻男人来心理咨询。他渴望去爱一个女人,带着怜惜,带着自我奉献的意愿。遗憾的是,对这些示好,女人选择性接受。  女人接受示好时,男人便受了鼓舞,更加热情地献上礼物,更加频繁地约会。女人感觉男人的热情超出她愿意接受的度了,便冷冷地躲避。男人受伤,赌气,自我疏解,待慢慢有了精神,恢复了
期刊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齐著名诗人谢朓笔下的《入朝曲》把南京描述成了天生的帝王之都,细细品来,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旷达与霸气。而这首诗最早见于《昭明文选》(又称《文选》)。  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章灿看来,在南京成书的《文选》,是南京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也是南京贡献给世界的文化珍宝。  唐以前诗文的经典范本  栖霞藏着南京的一条文脉,早在栖霞寺建造之前就有文人学者在这里隐居讲学,有了寺庙以后
期刊
古觀象台前竺可桢铜像  南京市中心有一个高约60米,周长约5.7公里,山体浑圆,状似鸡笼的小山,古名 “鸡鸣山”。它北依明城墙、玄武湖,西连鼓楼岗,东连覆舟山,是个闹中取静的所在。山上树木繁茂,小径深幽。当斑斓的阳光穿过枝丫洒下来,总让人觉得如在画中行走。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就建馆在此。该馆是国内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在民国时期的气象研究所旧址上建造,以物为证,以史为脉,以微见著,展现中国丰
期刊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说话》,内中说:“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的话,没有说过几句好话。”的确如此,说话容易,但想把话说好,或者是每天都好好说话,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说话,有时是为了传情达意,有时是没有目的性的释放。有些人口无遮拦,逞一时口舌之快,舌头底下像藏着暗器一般,说出来的话比小刀還锋利,“唰唰唰”发出去,伤人无数,犹不自知。  记得上中学时,班
期刊
日光岩海中璞玉  鼓浪屿被誉为“东南亚的一颗海上明珠”。海滩上有一块约2米高、中有洞穴的礁石,受风浪冲击时发出的声音酷似鼓声,被人称为“鼓浪石”,岛也因之得名“鼓浪屿”。  鼓浪屿四面环海,碧波荡漾。全岛不到2平方公里,岛上的路大都用青石铺就,路边是一幢幢风格各异、或白或红色的欧式老房子。  站在日光岩的最高处,放眼望去,鼓浪屿的风光尽收眼底。清晨,整个岛屿仿佛会温柔呼吸,游人也静静地感受着饱含绿
期刊
喀什之秋  这里是中国最具异域风情的城市,漫步其中,会令人产生恍若隔世的奇妙感觉,好像走进了《一千零一夜》时光隧道般的古巷  在新疆,与乌鲁木齐、吐鲁番、库尔勒等日益现代化的城市不同,西南部的喀什,建筑风格纯正,特色显著,更具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喀什的老城区,总让人有种时空错位感,就像是从现代回溯到了古老的中世纪。厚重的土墙挡住了外面的嘈杂,千年的时光被凝固于此。一条条古巷蜿蜒曲折,好似一条条连
期刊
有人问: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回答最多的是:幸福的家庭都不争对错。  看过一个节目主持人提及他76岁的母亲习惯做一件事,屋里灯亮时,只要没人在,母亲就第一时间关掉。  一开始他还告诉母亲,频繁地一开一关会影响灯的使用寿命,有时候只是离开一小会儿,着实没必要关。但在发现母亲每次说“好”,紧接着又关上之后,他再也不和母亲计较这样的小事。  他说:“节约用电已成为母亲的思维定式,不管我怎么说,她也改变不了
期刊
关注水墨画家林曦有好几年了,喜欢她的画作,也喜欢她的文字。林曦的散文集《只生欢喜不生愁》出版后,我第一时间买回阅读。  “只生欢喜不生愁”这句话,出自清代国学经典书籍《养真集》。对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生活常态,只有欢喜没有愁烦是很难抵达的境界。林曦说,选取这句话作为书名,并不是说世上没有愁烦,而是想要表达:面对不如意时,要看自己如何选择。  对于人情往来,她有自己的哲学。她说,把宝贵的精力都用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