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必须搞定

来源 :品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会时代,人们的每日行程中有太多客户会议、公司内部会议及展示个人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估,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非常的珍贵。如何在众多机会中拔得头筹?如何在最少时间内抓住重点一击即中?想在工作中获得他人关注,你必须掌握这样的绝招:善于利用热情、直接的陈述,15秒抓住对方的眼球,搞定一切!
  不能输在第一眼
  第一印象就是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对新人作出有关“第一印象”的结论,其实仅需短短的3-158)时间;早在远古时代,先人们就练就了一副好眼力,在瞬间就可判断出眼前的人是敌还是友,因为这一点攸关性命,人类便在逐步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第一印象”的判断力。在面试时,表现得令人愉快往往比具备相关的资格条件和工作经验更为重要,而这只需15-60秒钟!
  案例:15秒钟获得“免死金牌”
  无论是创业项目还是个人背景,Ray绝对算不上出众,但他以独特的出场方式让评委眼前一亮,挑剔、苛刻的评委齐刷刷地给出了“YES”的免死金牌。
  Ray是个80后,他深知要让理性理智的50、60后评委接受自己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若以就事论事的方式陈述创业项目,必定会招来一连串的“考问”。于是,他决定用感性、热情点燃评委们的情绪。他穿着鲜艳的红绿搭配服装,以边说边唱Hip-HopY式走上舞台,一扫评委对500强公司白领中规中矩形象的认知,就这样,Ray用15秒点燃了评委的兴趣,用30秒拉近了与评委的距离,用60秒阐述清楚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Ray之所以能获得“免死金牌”是因为有效利用了“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彭巴效应”。很多人以为把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同时放进冰箱里,先结冰的一定是冷水。其实不然,实验证明,温度高的液体反而比温度低的液体先结冰。由此可见,不输在第一眼或在15秒内搞定对象,你必须拥有很强的规划力和对人的理解力。
  职场活用15秒法则
  法则1:KISS法,与老板、上司沟通必杀技
  用15秒改变世界,绝非易事,你还得掌握其他的技能,如沟通力。面对惜时如金、日理万机的大老板,你如何推销自己的解决方案?——让KISS法则帮你搞掂BOSS!
  面对老板、上司时,你传递的信息必须具备简单易懂、简短直接、即时回馈的特点,即:Keep it Stupid、Short and Simple。如果你再配合使用视觉图像、工具的话,那绝对锦上添花。
  案例:8张PPT。让全球CEO记住她
  Kathline是一家美资上市公司的HRD,在她上任之前,中国区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工作状况一直得不到总部的认可。她总想着如何扭转总部的定式思维,终于逮到全球CEO来中国视察工作的机会。在上司的安排下,她有了与全球CEO开小会的机会,向他介绍中国区领导团队构成和发展潜力。
  Kathline从上司口中获悉,自己只有10分钟沟通时间,而中国区领导团队有8位高管,她决定平均45秒介绍一位成员,这样可以为其中两位重要人选争取到60秒的时间,最后2分钟用于回答全球CEO的提问。基于这样的策略,她采用“相亲模式”图文并茂地制作了这8位高管的符号型介绍,渚如:个人近照、上任时间、上年度绩效等级、今年绩效目标、个性特征、职业生涯周期、发展优劣势、继承人选等。
  正如Kathline所料,8位高管的介绍仅用了不到8分钟,但全球CEO和她的交谈超过了30分钟,其他时间都用在了解Kathline的过往工作背景和中国区HR工作规划等。
  法则2:三段式,搞定傲慢客户
  所有的表达和演讲都可以利用三段式来实现,开头、中间、结尾,并彼此呼应。你可以向诉讼律师学习,开口第一句话就亮出你的观点,一下子就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你的身上;中间部分一定要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运用专家观点、实证数据等,总之,论据要清晰、有条理;结尾要突出重点,在保持与开场观点相呼应的同时,给出强有力的行动建议。
  案例:强烈对比形成的气场
  站在你面前的Joe,第一眼你绝对看不出小儿麻痹症带给她的说话及动作不畅,更多的是被她两度创业的精神所吸引。
  那天,她向挑剔的风险投资家推销自己的创业项目,一开口她就这样自我介绍道:一个有成功经验的创业者和可以预期的创业项目……在风投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投资,就是投入!Joe在15秒内,用一句话就吸住了风投的眼球。接着,她将公司北京直营店开业以来的月销售收入用柱状图表现出上升的态势,然后展示了上海直营店的装修图和成都直营店的租赁合同。最后,她提出了对公司未来三年的收入预测及发展愿景。
  在Joe陈述项目时,投资人能够清晰感受到她说话的不流利和畸形左手的不便,于是投资人问了很多有关Joe个人的问题,诸如:为何选择创业,第一个项目成功推出后为何不拿着几千万过安逸的生活……而对于第二个项目的资金需要、用途等投资细节,投资人倒问及的不多,Joe也没向投资人提出要融资多少钱。
  就这样,Joe仅用了15秒就完成了自我营销:三段式+强烈对比法,最终获得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资金
其他文献
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Alex Edmans对美国公司的—项新的研究心得是:员工越快乐,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越优。剑桥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Felicia A,Huppert也佐证:快乐已被科学证明能够让我们活得更久、更健康,工作得更成功。对于企业而言,让员工快乐,就是最有效的激励工具,也是留住核心员工的最有力手段。  快乐是和一群聪明人创造历史  比利时人Bob有着东方文化和经济学硕士双学位,普通话练得
期刊
眼看今年的年终奖即将到账,不犒劳一下自己实在说不过去。只是除了反复血拼之外,这笔钱还可以花得更有价值。除了消费,理财也不能怠慢,不如象征性地给自己买点小礼物,把剩下的钱“理”起来,享受每天闭上眼睛就能听到银行户头里钱币掉落的,快感。新、奇、特,玩转奖金,就从今年的年终奖开始。  年终奖消费亦有道  ●商学院+进修课程  不断地向自己“投资”,才能为年终奖创造无限的上升空间。《福布斯》中文版今年第五
期刊
1 北京国贸  热播剧《北京爱情故事》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吴迪对着想要跳楼的林夏大喊:“这可是国贸,你要是从这儿跳下去可就全国出名了!”此话一点不假,作为北京城CBD的核心,“国贸”的知名度绝对不是虚的。这样一座恢弘的“城中城”,是众多跨国公司和国际时尚品牌进驻北京的首选之地。就连酷爱时尚的贝嫂前不久也现身国贸,来为自己的品牌走秀。虽然行程匆匆,但她临走之前还不忘抽空吃了川菜和观赏国粹“变脸”。能够满
期刊
OL们总是不免在冬季循环变差,刷上再厚的粉也只能是苍白无血色,况且如此做法绝非《品位》提倡的自然优雅美。学习用腮红膏,简单4步就能打造像是从肌底透出的健康红晕,面如桃花,人气也能UP UPC  Skill Note:  ●如果肤色本身偏黄,可以选择橘色提亮肤色。而肌肤偏冷色调,则可以选择粉红色系。  ●膏状腮红还能当作眼影使用,淡淡的粉红色在眼褶间隐约显现,人气也会旺很多。
期刊
车,总是和女超人有着不解之缘,争分夺秒在车上换个造型,好应对下一场会议,或去邂逅下一段浪漫,而到了12月的浪漫派对季,车更是你变身派对女士的最佳道具,优雅上路,你准备好了没?  壁花是什么?  派对女王才是你的角色!  1 不用太在意底妆的色调,该留意的是光泽度。油性肌选择水润型,干性皮肤赶紧用上含珍珠提亮光泽的粉底液。  2 除了T区继续保持平滑光洁外,颧骨、鼻根、眉弓这些部位都应该闪亮起来。如
期刊
2011年全法票房冠军《碰不得的人》是一部让人潸然泪下又捧腹大笑的佳片。电影中,跨越阶级的友情发生在四肢瘫痪患者菲利普和生活护理阿伯代尔之间。阿伯代尔不懂艺术,嘲笑上流社会的故作姿态;他相信暴力最能解决问题;无论开车还是开公司,他从不守规矩;他坐过牢,也有一群狱友……“他让人受不了,虚荣,骄傲,粗鲁,无常,但很有人情味。没有他,我会腐烂而死。他是我的护身魔鬼。”  但你必须读过《第二次呼吸》,才能
期刊
形散神聚的中式loft  为了将家和艺术无限靠近,沈其斌在几年前租下了军工路一创意园中近800平方米的老厂房,将其中两层改造成了现代感十足的画廊,他故意将厂房打通而不设太多的间隔,在四周墙面挂上近来颇受推崇的当代艺术家的画作,将其作为艺术品展示空间,整个空间显得空旷高挑、粗犷前卫,大片的留白让人感到心底沉静了,正如沈其斌自己所言,“更多的空间可以让视觉和思想有旋转的余地,呼吸也会变得无比顺畅。”在
期刊
“旅行”两个字一出,所有年轻的头脑中马上会蹦出自由、享受、艳遇等充满了美好向往的词,如果再在这个词语前加一个定语“一个三十而立的大龄男青年同老妈一起的销售之旅”。这样一来,所有美好幻想便戛然而止了。  这个定语正是Barbra Streisand(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最新电影《纠结之旅》(The guilt trip)的内容简介。越是可以一句话概括完的电影,越考验编剧、导演、演员的功力。Barb
期刊
绒面高雅金  Ashley Greene以一袭裸金色服装现身,而搭配的妆容更是可圈可点,雾面底妆很有秋冬的温暖感。深邃的眼眸最适合金棕色系的眼妆,而眼尾扫上黑色眼影打造略微上扬的小烟熏,眼神愈发勾人。不得不说裸色唇蜜的选择实在是明智,温婉而又高贵的气质似乎就在这简单一抹间实现。  兰蔻携手以艺术家Andrew Yang跨界合作定制限量版手工娃娃  娃娃风正席卷时尚界,兰蔻本次跨界携手风靡全球的知名
期刊
猎头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行业,成功的职场女性常常会接到猎头的电话,对方会用充满诱惑的条件让你心动,“亚太区的VP,百万年薪!”等等。电话接得多了,Emmy自己也产生了幻觉,认为自己有“待价而沽”的好筹码,价钱成为最吸引人和唯一判断的因素。因此,当她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往往第一句话就是问:“你们能给什么样的Package?”她确实以现在三倍的年薪骄傲地跳槽,但得到了最为严厉的业绩考核标准,她没能在设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