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如何达到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教学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点切实可行:
一、创设情境,以趣取胜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首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其次要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让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在《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这节课中,我把自己的数码相机带到课堂上,先让学生互相拍照,采集数字化图像。同学们很高兴,纷纷拍照。我把这些照片传到共享文件,让他们浏览。然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照片的背景怎么样?”“不好。”“你们想不想改变背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好,现在老师教你们怎么做。”通过创设情境,这节课效果非常好。许多学生当堂完成了图片的加工,有的同学站在塔顶,有的同学藏在花蕊中,有的学生手托地球……我惊讶于学生的想象力如此丰富。
二、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去年九月底,学校要举行国庆文艺汇演,同学们经过紧张的初赛,进入了复赛。有不少同学来找我,让我下载一个伴奏,有的同学跳街舞,需要把几首歌串在一起。《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一节《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用简单的数字音频软件Cool Edit Pro对音频进行截取、混合、改变效果、转换格式等加工。于是,我有一个想法,何不把这部分内容先讲,让学生自己处理加工?在进行这部分授课时,学生认真听讲,努力实践,有不少同学做出了满意的效果,学生的成就感很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技术,要与其他课程整合,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去。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育教学工具。
数学(必修三)第二章是流程图的设计,其中有判断闰年的一道题,学生感到没能理解,我首先用Excel演示,在B1列中输入:
“=IF(MOD(A2,4)<>0,"平年",IF(MOD(A2,100)<>0,"闰",IF(MOD(A2,400)<>0,"平年","闰年")))”,如图1:
例如,在A2单元格中输入“2018”, B列中显示“平年”,如图2;若输入“1996”则显示“闰年”,如图3。
利用VB编程也可以解决。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x%,m%
x=Val(Text1.Text)
Select Case x Mod 4
Case Is<>0
Print"x"&"不是闰年"
Case 0, x Mod 100<>0
Print"x"&"是闰年"
Case 0, x Mod 100=0, x Mod 400<>0
Print"x"&"不是闰年"
Case 0, x Mod 100=0, x Mod 400=0
Print"x"&"是闰年"
End Select
End Sub
在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掌握技术,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实施课程整合,突破难点、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完善的。
一、创设情境,以趣取胜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首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其次要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让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在《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这节课中,我把自己的数码相机带到课堂上,先让学生互相拍照,采集数字化图像。同学们很高兴,纷纷拍照。我把这些照片传到共享文件,让他们浏览。然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照片的背景怎么样?”“不好。”“你们想不想改变背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好,现在老师教你们怎么做。”通过创设情境,这节课效果非常好。许多学生当堂完成了图片的加工,有的同学站在塔顶,有的同学藏在花蕊中,有的学生手托地球……我惊讶于学生的想象力如此丰富。
二、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去年九月底,学校要举行国庆文艺汇演,同学们经过紧张的初赛,进入了复赛。有不少同学来找我,让我下载一个伴奏,有的同学跳街舞,需要把几首歌串在一起。《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一节《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用简单的数字音频软件Cool Edit Pro对音频进行截取、混合、改变效果、转换格式等加工。于是,我有一个想法,何不把这部分内容先讲,让学生自己处理加工?在进行这部分授课时,学生认真听讲,努力实践,有不少同学做出了满意的效果,学生的成就感很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技术,要与其他课程整合,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去。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育教学工具。
数学(必修三)第二章是流程图的设计,其中有判断闰年的一道题,学生感到没能理解,我首先用Excel演示,在B1列中输入:
“=IF(MOD(A2,4)<>0,"平年",IF(MOD(A2,100)<>0,"闰",IF(MOD(A2,400)<>0,"平年","闰年")))”,如图1:
例如,在A2单元格中输入“2018”, B列中显示“平年”,如图2;若输入“1996”则显示“闰年”,如图3。
利用VB编程也可以解决。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x%,m%
x=Val(Text1.Text)
Select Case x Mod 4
Case Is<>0
Print"x"&"不是闰年"
Case 0, x Mod 100<>0
Print"x"&"是闰年"
Case 0, x Mod 100=0, x Mod 400<>0
Print"x"&"不是闰年"
Case 0, x Mod 100=0, x Mod 400=0
Print"x"&"是闰年"
End Select
End Sub
在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掌握技术,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实施课程整合,突破难点、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