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某1.5 L增压直喷发动机及搭载相应机型的整车,开展了带汽油机颗粒过滤器(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GPF)的后处理系统台架快速老化试验研究.将两套相同的后处理系统样件在发动机台架上基于标准台架循环(standard bench cycle,SBC)分别进行等效整车20万km耐久里程的快速老化.其中一组试验中只考虑热老化,老化过程中燃油为正常状态;另一组试验中将热老化与机油灰分影响进行了耦合,老化过程中将整车20万km消耗同等量的机油加入到燃油中进行掺烧.分别测量了两组样
【机 构】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州51143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某1.5 L增压直喷发动机及搭载相应机型的整车,开展了带汽油机颗粒过滤器(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GPF)的后处理系统台架快速老化试验研究.将两套相同的后处理系统样件在发动机台架上基于标准台架循环(standard bench cycle,SBC)分别进行等效整车20万km耐久里程的快速老化.其中一组试验中只考虑热老化,老化过程中燃油为正常状态;另一组试验中将热老化与机油灰分影响进行了耦合,老化过程中将整车20万km消耗同等量的机油加入到燃油中进行掺烧.分别测量了两组样件在老化过程中的灰分累积量、GPF压差、催化剂性能、整车排放等.结果表明:两组试验中,等效20万km耐久里程老化后,两套GPF灰分累积量分别为12.1 g和38.9 g,灰分主要集中在GPF载体底部中间区域;GPF压差在前2万km~5万km上升较快,随后平稳上升;掺烧机油老化会加速前级三效催化转化器(three ways catalyst,TWC)催化剂性能劣化,对后级GPF催化剂性能影响不明显;掺烧机油进行老化后样件的排放劣化程度相对较大;两组台架老化后样件分别搭载整车进行世界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WLTC)排放测试,结果都要差于实车耐久的排放结果,其中总碳氢(total hydrogen carbon,T HC)和CO排放结果差异较小,NOx排放结果差异较大;掺烧机油进行老化的GPF在很短等效里程中就能获得很高的颗粒物捕集效率.
其他文献
以某款双行星排混合动力公交车为样车,针对控制变量柴油机转速的离散控制和连续控制分别提出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learning,DDQN)和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s,TD3)的能量管理策略,并使用优先级经验回放对策略进行优化.仿真研究了样车在C-WTVC工况下的能量管理特性.通过与动态规划策略(dynamic programming,DP)进行对比发现:DDQN和TD3策略收敛速度快
以氟锗酸镁掺杂四价锰离子(Mg28 Ge7.5 O38 F10:Mn4+,MFG:Mn4+)为磷光剂,建立了基于高速摄影的激光诱导磷光衰减寿命法测温试验系统,并探究了激发光通量和磷光涂层厚度对磷光测温结果的影响.利用该方法测量了预混丁烷火焰撞壁时一维壁面温度分布,并与薄膜热电偶测温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激光诱导磷光测温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温度低于265.3℃时激发光通量在0~1.02 m J/cm2内对测温结果无明显影响,温度高于265.3℃时磷光衰减寿命随激发光通量增大而延长,1.02 m J/cm2
基于48 V起动发电一体式电机(belt-driven starter generator,BSG)的起动机和发电机双重功能,在全球轻型车测试循环(world light-duty test cycle,WLTC)起始阶段,控制BSG电机行使发电功能,在飞轮端输出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提升发动机总功率,从而快速提升排气温度;利用BSG电机的快速起动功能,在WLTC循环的怠速工况关闭发动机,避免出现低温排气流,从而起到后处理保温作用.结果显示,在WLTC循环过程中,涡轮后排温达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起燃温度(预设为
为对内燃机正常工作下气缸盖内壁火力面进行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成像的气缸盖内壁影像检测技术,通过采集气缸盖底板内壁热场分布及气缸盖底板外壁总热量,利用两组数据间的联系进行关联运算间接地重构出气缸盖内壁的影像.通过不同工况下气缸盖内壁的温度变化规律,得到了内壁区域的热场,从理论上推测了应用关联成像技术的可行性.运用数据模拟的方法对单缸双气门、单缸四气门和双缸双气门气缸盖进行影像重构,重构影像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标分别可达66.79 dB、0.427.结合气缸盖内壁缺陷区域结果分析,该技术可清晰呈现气
基于一台带有预燃室的点燃式单缸试验机,开展了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 jet ignition,T JI)模式下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试验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T JI对天然气发动机动力性能、排放及燃烧特性的影响,并与火花塞点火(spark ignition,SI)模式进行对比;其次,在稀燃条件下分别探究了进气增压和预燃室喷氢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优化作用.结果表明:T JI的使用可有效拓展天然气发动机的稀燃极限,且燃烧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均更短,放热率更高;过量空气系数1.5为甲烷TJI最
为优化永磁活塞机械电力发动机的电动力结构,在分析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其工作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以输出电流最大和损耗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电动力结构的设计优化模型.基于ISIGHT优化设计框架集成ANSOFT Maxwell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电动力结构进行多目标设计优化.结果表明:电动力结构的输出电流和损耗值受多个尺寸影响,其中动子永磁体的尺寸影响最大,且存在最优值.优化后空载电势有效值为11.28 V,提高了27.75%;电流有效值为0.80 A,提高了26.
将传统定涡轮相继增压系统的主增压器替换为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完成VGT相继增压(sequential turbo charging,STC)系统改造及其开度控制装置设计.通过试验,研究0%、10%、25%、40%、55%、70%、85% 和100% 这8种开度对STC-VGT增压柴油机分别以单/双涡轮运行的性能影响建立多目标灰色决策模型,通过主客观赋权的方法计算得出单/双涡轮运行时,各研究负荷所对应的最佳VGT开度,并根据燃油经济性最
基于一台压缩比可变的单缸热力学发动机,使用自主开发的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在全负荷条件下开展了活塞式航空煤油发动机性能优化及爆震抑制的试验研究.探究了采用双点火、降低压缩比及使用CO2辅助喷射对航空煤油发动机的性能及爆震抑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点火可以有效提高航空煤油火焰传播速率,提高燃烧相位,降低循环波动,并且有抑制爆震的作用;通过降低压缩比有效实现了爆震抑制,解决在较高压缩比下航空煤油发动机只能运行在低负荷区间的难题,压缩比降至6,发动机实现全负荷运行,动力性、经济性较好,且不易发生爆震;采用CO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当量比燃烧天然气发动机的Rh基三效催化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TWC)整体模型,研究了排气温度和组分对TWC系统次生污染物N2 O和N H3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2 O主要在起燃和低温(400 K~605 K)阶段通过CO还原N O反应生成;高温状态下(>850 K)N H3通过H2还原N O反应生成,H2来源于蒸汽重整(steam reforming,SR)和水煤气变换(water gas-shift,WGS)反应.H2体积分数的增加促进了N
基于轻型柴油机台架,加装一套排气管喷油的主动再生系统,探究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le filter,CDPF)在发动机怠速时的主动再生性能.研究发现:CDPF压降受来流空速、温度和炭载量的影响.来流空速、炭载量越高,压降斜率越大.压降与来流温度呈线性关系,实际情况中炭载量的判断需考虑来流空速和温度的影响.主动再生时,当来流空速一定,来流温度越高,达到主动再生目标温度(≥500℃)的喷油量越小.CDPF入口温度的变化率在1.74℃/(mg·s-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