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打造7年的时尚元素灌注她的全身,使她显得美丽而出位。她以散文起步,以小说跨入文坛,以报告文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独特的文学灵性、柔美的文学气质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眼前的她,就是能够同时兼备雄浑而又大气、婉约而又清雅,并且是玩弄过很前卫实验小说的作家王晓云。
走出巴山汉水的年轻女孩
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她在一个汉水充盈的小城写了一些美丽的诗歌,还有轻倩的散文。
几年以后,这个叫王晓云的女孩来到了上海,来到了一家时尚杂志驻上海的办事处工作——写稿,以及各种文员工作,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期间,王晓云不忘给自己充电,曾到上海交大,专门学习办公自动化。
开始时生活极为艰难,不认识路的她平时一般只好不出门;高昂的房租,使她每个月底都心怀戚戚;很多商店都不能进去,因为买不起任何一件东西……她常常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差点哭出来,会打退堂鼓,希望回到小城去过悠闲的日子。内心在这样矛盾的时候,写作成了惟一的慰藉。
一天,在茫茫的人海之间,在喧闹的车来车往间,王晓云突然看到书报亭里高高悬着的一本叫《上海小说》的杂志,就在那本杂志的封面上,有着同乡作家李春平的名字,还有他写的小说《城市的一个符号》。欣喜之余,她买了这本纯文学杂志。
为何不尝试变换一种写作方式?已经在包括《安康日报》《陕西工人报》等报刊发表过诸多散文的王晓云,决定完成一次转换和过渡,她开始尝试小说的写作。
不久,王晓云写出了她的第一篇中篇小说《别人住过的房子》。很快,小说在《上海小说》杂志发表。不多久,文章引来了反响,包括美编和校对都赞不绝口。一个多星期以后,谢晋影视公司的一位策划就给责任编辑打电话,说他们看中了这篇小说。
虽然后来因种种原因,小说未能投拍,但是一个年轻女子的首篇中篇小说就获得中国知名影视公司的如此青睐,足见小说故事结构的不俗。
2002年,王晓云在《小说界》杂志发表了中篇小说《城市表情》,这篇小说后来还被西安的一家报纸连载,“城市表情”变为了一个报刊栏目的熟语。
从此,一发不收拾,她的《汉水渡》《流水风物》《海》《赵小姐》等小说,在一些重量级的纯文学杂志接踵亮相,备受关注。
“漂”生活中捕捉世间的真实
一篇小说,故事犹如树干,细节好比浓密的枝叶,新颖的故事情节与丰富的细节相交织,小说就会呈现出一种枝繁叶茂的厚实感。这样的小说读起来也会令人兴致昂然。王晓云显然熟谙此中的艺术原理,在小说中把细节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这也显示出了她观察生活的细致和捕捉生活细节的敏锐。
2001年冬天,长篇小说热潮风行未艾,王晓云也和别人一样,渴望创造出一个动人的长篇。那是一种能让人产生阵痛的感觉,写了两个1万多字的开头,但是一直不能找到创作应有的感觉。
那个时候,王晓云全身心的沉溺于文学,文学就是她的空气,就是她的面包、她的蔬菜。她阅读了大量关于描写这个时候情状的世界名著,看了大量各种媒体的各种关于现实情状的描述,她还去到江南深部,走进传说的女儿国。
结果,一年多时间过去,她的长篇小说《梅兰梅兰》脱稿了。一经问世就赢得了读者及评论界的广泛好评。其中,著名评论家李星说:“能将肮脏与清洁,沉沦与拯救,卑贱与高贵,肉体与精神这些完全对立的因素统一在一个出卖肉体的青年女子身上,这是王晓云这篇小说的成功,也是她的文学的深刻之处,独到之处。”
王晓云塑造的“梅兰”和她的姐妹们指出了一类真实的存在,她们的故事每天晚上在每个城市里都在上演。一切的原因不过是为了生存,为了在越来越窄的夹缝里生存。王晓云冒着被有色眼神误读的危险力图写出这样一群被忽略的女子,而且她是如此认真、严肃地用细腻、感伤的笔调来叙述的,足见她的诚恳。王晓云以她独立的个人经验,勇敢地在文本上闯入梅兰她们中间,筑造了自己的文学理想。
西部的她“读懂”浦东
到上海的几年内,王晓云的创作成果斐然。这时,人们开始期待王晓云能有一次更新的突破和超越,也就是在这时,王晓云再一次淡出人们的视线。她究竟在干什么?去了什么地方?2005年初春,王晓云再一次回答了自己、回答了关心和支持她的朋友。
自从1990年4月18日,中央宣布正式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转眼间已经过去了15年。在这15年中浦东究竟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15年内感人的事和人太多太多,上海浦东开发区希望通过文字来承载和纪念为浦东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上海浦东开发区宣传部通过上海市作协找到了王晓云,给予期待和厚望。
2004年,王晓云接手纪念浦东15周年有关纪实文学的写作。有人说这是一次挑战,有人说这是一次蜕变。写小说成名的王晓云很快找到了纪实文学与小说的相通之处,对写好这部纪实作品充满自信。
王晓云开始恶补纪实性写作的知识,开始关注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尝试着用写实的文笔揭示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的本真面目。在学习和采访的过程中,王晓云体味到快乐。
采访、采访、采访,在整个浦东大地穿梭,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了解各种各样的情况,就这样,经过好几个月的采访,两个月的伏案写作,一部28万字的纪实文学《读懂浦东》终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写作中,她注重浦东开发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写,笔下的陆家嘴集团、东方明珠集团、通用汽车、浦东软件园、盛大网络等,都是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来呈现各自在创业和发展中的缤纷异彩。这本《读懂浦东》以亮点结构的形式,全方位地勾勒浦东现在的状况、发展的历程和未来的方向,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立体的浦东、一个全方位的开发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经济高地,提供了一个关于浦东的非官方的真实纪录文本。
“海归”作家难了的乡情
2006年初春,偶然原因,王晓云的《读懂浦东》被重庆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一位官员看见,他十分激动,通过有关途径与王晓云取得了联系。为此,王晓云开始了纪实文学《重庆人在上海》的采访与写作。
中国最具代表力的两个城市时空对话,改革开放30年人群流动的民间调查。这是个大气的题材,那些风起云涌的故事给人们以鼓舞。超40万字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重庆人在上海》既有历史和地理的梳理与分析,也有大量个体的现身说法,所描述的温热故事激励着那些永远对生活有梦想的人。
王晓云的创作成果一直被家乡人默默关注着。2007年底,在上海打拼得像模像样的王晓云作为人才引进回到了家乡陕西安康。
甫一回来,王晓云就为家乡的发展尽智尽力。家乡盛大的龙舟节庆典、央视“欢乐中国行”、文化名人论道安康……一个个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的背后,都有一个柔弱女子的不懈努力,策划主题、约请嘉宾诸方面,她鞠尽心智。
回到家乡不久,她出席了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及由中国作协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随后成为陕西省首届签约作家,紧接着获得陕西省首届柳青文学奖。如今,她已是安康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用自己的方式拥抱安康、宣传安康。
无论从作品的思想力和艺术把握上,王晓云都达到了一定的创作高度,显露出良好的思想素养和艺术才情。王晓云对待文学的态度是执著的、坚守的。有理由相信,阅尽沧桑的她已读懂似水年华,读懂自己,会展开自由的翅膀,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眼前的她,就是能够同时兼备雄浑而又大气、婉约而又清雅,并且是玩弄过很前卫实验小说的作家王晓云。
走出巴山汉水的年轻女孩
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她在一个汉水充盈的小城写了一些美丽的诗歌,还有轻倩的散文。
几年以后,这个叫王晓云的女孩来到了上海,来到了一家时尚杂志驻上海的办事处工作——写稿,以及各种文员工作,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期间,王晓云不忘给自己充电,曾到上海交大,专门学习办公自动化。
开始时生活极为艰难,不认识路的她平时一般只好不出门;高昂的房租,使她每个月底都心怀戚戚;很多商店都不能进去,因为买不起任何一件东西……她常常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差点哭出来,会打退堂鼓,希望回到小城去过悠闲的日子。内心在这样矛盾的时候,写作成了惟一的慰藉。
一天,在茫茫的人海之间,在喧闹的车来车往间,王晓云突然看到书报亭里高高悬着的一本叫《上海小说》的杂志,就在那本杂志的封面上,有着同乡作家李春平的名字,还有他写的小说《城市的一个符号》。欣喜之余,她买了这本纯文学杂志。
为何不尝试变换一种写作方式?已经在包括《安康日报》《陕西工人报》等报刊发表过诸多散文的王晓云,决定完成一次转换和过渡,她开始尝试小说的写作。
不久,王晓云写出了她的第一篇中篇小说《别人住过的房子》。很快,小说在《上海小说》杂志发表。不多久,文章引来了反响,包括美编和校对都赞不绝口。一个多星期以后,谢晋影视公司的一位策划就给责任编辑打电话,说他们看中了这篇小说。
虽然后来因种种原因,小说未能投拍,但是一个年轻女子的首篇中篇小说就获得中国知名影视公司的如此青睐,足见小说故事结构的不俗。
2002年,王晓云在《小说界》杂志发表了中篇小说《城市表情》,这篇小说后来还被西安的一家报纸连载,“城市表情”变为了一个报刊栏目的熟语。
从此,一发不收拾,她的《汉水渡》《流水风物》《海》《赵小姐》等小说,在一些重量级的纯文学杂志接踵亮相,备受关注。
“漂”生活中捕捉世间的真实
一篇小说,故事犹如树干,细节好比浓密的枝叶,新颖的故事情节与丰富的细节相交织,小说就会呈现出一种枝繁叶茂的厚实感。这样的小说读起来也会令人兴致昂然。王晓云显然熟谙此中的艺术原理,在小说中把细节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这也显示出了她观察生活的细致和捕捉生活细节的敏锐。
2001年冬天,长篇小说热潮风行未艾,王晓云也和别人一样,渴望创造出一个动人的长篇。那是一种能让人产生阵痛的感觉,写了两个1万多字的开头,但是一直不能找到创作应有的感觉。
那个时候,王晓云全身心的沉溺于文学,文学就是她的空气,就是她的面包、她的蔬菜。她阅读了大量关于描写这个时候情状的世界名著,看了大量各种媒体的各种关于现实情状的描述,她还去到江南深部,走进传说的女儿国。
结果,一年多时间过去,她的长篇小说《梅兰梅兰》脱稿了。一经问世就赢得了读者及评论界的广泛好评。其中,著名评论家李星说:“能将肮脏与清洁,沉沦与拯救,卑贱与高贵,肉体与精神这些完全对立的因素统一在一个出卖肉体的青年女子身上,这是王晓云这篇小说的成功,也是她的文学的深刻之处,独到之处。”
王晓云塑造的“梅兰”和她的姐妹们指出了一类真实的存在,她们的故事每天晚上在每个城市里都在上演。一切的原因不过是为了生存,为了在越来越窄的夹缝里生存。王晓云冒着被有色眼神误读的危险力图写出这样一群被忽略的女子,而且她是如此认真、严肃地用细腻、感伤的笔调来叙述的,足见她的诚恳。王晓云以她独立的个人经验,勇敢地在文本上闯入梅兰她们中间,筑造了自己的文学理想。
西部的她“读懂”浦东
到上海的几年内,王晓云的创作成果斐然。这时,人们开始期待王晓云能有一次更新的突破和超越,也就是在这时,王晓云再一次淡出人们的视线。她究竟在干什么?去了什么地方?2005年初春,王晓云再一次回答了自己、回答了关心和支持她的朋友。
自从1990年4月18日,中央宣布正式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转眼间已经过去了15年。在这15年中浦东究竟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15年内感人的事和人太多太多,上海浦东开发区希望通过文字来承载和纪念为浦东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上海浦东开发区宣传部通过上海市作协找到了王晓云,给予期待和厚望。
2004年,王晓云接手纪念浦东15周年有关纪实文学的写作。有人说这是一次挑战,有人说这是一次蜕变。写小说成名的王晓云很快找到了纪实文学与小说的相通之处,对写好这部纪实作品充满自信。
王晓云开始恶补纪实性写作的知识,开始关注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尝试着用写实的文笔揭示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的本真面目。在学习和采访的过程中,王晓云体味到快乐。
采访、采访、采访,在整个浦东大地穿梭,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了解各种各样的情况,就这样,经过好几个月的采访,两个月的伏案写作,一部28万字的纪实文学《读懂浦东》终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写作中,她注重浦东开发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写,笔下的陆家嘴集团、东方明珠集团、通用汽车、浦东软件园、盛大网络等,都是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来呈现各自在创业和发展中的缤纷异彩。这本《读懂浦东》以亮点结构的形式,全方位地勾勒浦东现在的状况、发展的历程和未来的方向,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立体的浦东、一个全方位的开发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经济高地,提供了一个关于浦东的非官方的真实纪录文本。
“海归”作家难了的乡情
2006年初春,偶然原因,王晓云的《读懂浦东》被重庆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一位官员看见,他十分激动,通过有关途径与王晓云取得了联系。为此,王晓云开始了纪实文学《重庆人在上海》的采访与写作。
中国最具代表力的两个城市时空对话,改革开放30年人群流动的民间调查。这是个大气的题材,那些风起云涌的故事给人们以鼓舞。超40万字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重庆人在上海》既有历史和地理的梳理与分析,也有大量个体的现身说法,所描述的温热故事激励着那些永远对生活有梦想的人。
王晓云的创作成果一直被家乡人默默关注着。2007年底,在上海打拼得像模像样的王晓云作为人才引进回到了家乡陕西安康。
甫一回来,王晓云就为家乡的发展尽智尽力。家乡盛大的龙舟节庆典、央视“欢乐中国行”、文化名人论道安康……一个个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的背后,都有一个柔弱女子的不懈努力,策划主题、约请嘉宾诸方面,她鞠尽心智。
回到家乡不久,她出席了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及由中国作协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随后成为陕西省首届签约作家,紧接着获得陕西省首届柳青文学奖。如今,她已是安康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用自己的方式拥抱安康、宣传安康。
无论从作品的思想力和艺术把握上,王晓云都达到了一定的创作高度,显露出良好的思想素养和艺术才情。王晓云对待文学的态度是执著的、坚守的。有理由相信,阅尽沧桑的她已读懂似水年华,读懂自己,会展开自由的翅膀,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