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患有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或牙周炎的104例患者(108颗患牙)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2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的疼痛情况和临床短期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患牙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随访半年发现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的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短期疗效与传统治疗水平相当,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且一次性治疗省时省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266【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64-02
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和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1],这三种病变呈递进顺序。目前临床上治疗这些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即为根管治疗,此时控制根管感染成为治疗的关键[2]。近年来,有报道提出了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感染根管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为了探讨研究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的短期疗效,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患有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或牙周炎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我院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患有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或牙周炎的10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8.2±2.1)岁,共有患牙108颗。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牙痛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术前对所有患者的患牙进行X线检查,并进行常规处理:去龋、开髓、去髓顶、拔髓,然后扩大更开口,根据患牙情况准备合适的根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在准备工作基础上封CP棉捻,然后对患牙情况观察一周,在确定患牙无叩击痛和无根管渗出物的情况下可进行充填,也可继续换药并观察后再行充填。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先对患牙根管进行彻底消毒,待其充分干燥后立即进行充填。所有患者均使用根充糊剂和牙胶尖用测压的方法进行填充。
1.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MohdSulong疼痛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等级(2、3级是术后疼痛),0级:无疼痛;1级:轻微疼痛;2级:疼痛但术后缓解;3级:疼痛伴有肿胀。术后6个月对患者随访,患牙不适感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则为治愈;患牙不适感消失,功能尚可,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则为缓解;患牙不适感没有消失甚至加重,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患牙疼痛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患牙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患牙疼痛情况对比[例(%)]
疼痛分级对照组(n=54)实验组(n=54)P值020(37.04)21(38.89)>0.05118(33.33)17(31.48)>0.05214(25.93)15(27.78)>0.0532(3.07)1(1.85)>0.05术后6个月时,对患者随访,分析其短期治疗有效率,結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随访半年发现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总患牙数治愈缓解无效有效率(%)对照组543417394.44实验组543317492.593讨论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4],其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疼痛。牙髓坏死是牙髓炎发展而来的,当牙髓发生退行性变时,牙齿血供不足而发生牙髓坏死。而细菌等微生物常常定植在坏死的牙髓组织中,治疗不及时将导致牙周炎。牙周炎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目前主要应用且最为有效的治疗为根管治疗。本文探究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结果显示: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的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短期疗效与传统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孙峰.超声清洗消毒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32
[2]肖丹,张德辉.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2):57-60
[3]林南雁,姜毅.一次性根管治疗对老年人感染根管的疗效[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2):135-137
[4]郑建华.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术后疼痛的观察[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2):150
关键词: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266【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64-02
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和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1],这三种病变呈递进顺序。目前临床上治疗这些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即为根管治疗,此时控制根管感染成为治疗的关键[2]。近年来,有报道提出了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感染根管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为了探讨研究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的短期疗效,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患有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或牙周炎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我院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患有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或牙周炎的10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8.2±2.1)岁,共有患牙108颗。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牙痛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术前对所有患者的患牙进行X线检查,并进行常规处理:去龋、开髓、去髓顶、拔髓,然后扩大更开口,根据患牙情况准备合适的根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在准备工作基础上封CP棉捻,然后对患牙情况观察一周,在确定患牙无叩击痛和无根管渗出物的情况下可进行充填,也可继续换药并观察后再行充填。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先对患牙根管进行彻底消毒,待其充分干燥后立即进行充填。所有患者均使用根充糊剂和牙胶尖用测压的方法进行填充。
1.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MohdSulong疼痛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等级(2、3级是术后疼痛),0级:无疼痛;1级:轻微疼痛;2级:疼痛但术后缓解;3级:疼痛伴有肿胀。术后6个月对患者随访,患牙不适感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则为治愈;患牙不适感消失,功能尚可,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则为缓解;患牙不适感没有消失甚至加重,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患牙疼痛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患牙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患牙疼痛情况对比[例(%)]
疼痛分级对照组(n=54)实验组(n=54)P值020(37.04)21(38.89)>0.05118(33.33)17(31.48)>0.05214(25.93)15(27.78)>0.0532(3.07)1(1.85)>0.05术后6个月时,对患者随访,分析其短期治疗有效率,結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随访半年发现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总患牙数治愈缓解无效有效率(%)对照组543417394.44实验组543317492.593讨论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4],其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疼痛。牙髓坏死是牙髓炎发展而来的,当牙髓发生退行性变时,牙齿血供不足而发生牙髓坏死。而细菌等微生物常常定植在坏死的牙髓组织中,治疗不及时将导致牙周炎。牙周炎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目前主要应用且最为有效的治疗为根管治疗。本文探究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结果显示: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的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短期疗效与传统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孙峰.超声清洗消毒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32
[2]肖丹,张德辉.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2):57-60
[3]林南雁,姜毅.一次性根管治疗对老年人感染根管的疗效[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2):135-137
[4]郑建华.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术后疼痛的观察[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