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长江

来源 :时代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长江是神奇的,也有人说长江是温情的,更有人说长江是雄性奔放的,在男人的眼中,长江无疑是一位温柔美丽多情的姑娘,那蓝色幽静的江水,不就是姑娘含情脉脉的眸子?叫人如何不心旌摇荡?
  在女性专注的眼光中,长江无疑是一位伟岸的男子,那奔腾的江面,不就是男子坚实的胸膛!叫人如何不柔情万种?
  许多朋友,都在长江边孕育爱情,在长江边收获爱情。有位当年成就非凡的年轻科技领导干部,被下放劳动,于最困难之际,结识了长江下游养猪场的一位姑娘,他说他看到姑娘的第一眼,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而那位原本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姑娘,也承认从第一眼起,就爱上了脸上和眼里写满忧郁的他。
  那时人与人之间情感不敢外露,除了两双眼睛深情注视着对方,他们更多的时候只能在江边悄悄走走,连拉一下手,也做贼似的怕人看见。
  有时他和姑娘好几天不能见面,心里特别想她,只能一个人在江边默默地走着,慢慢地走着,甚至一走好几个小时,甚至,直到天完全黑了也不停止。
  夜里睡不着,他会悄悄从床上爬起来,一个人来到江边,呆呆地望着长江,想着那位美丽的姑娘,蓝色的水面给了他多少遐思多少慰藉,令他至今难忘。
  后来他终于回到了城里,到了重要工作岗位,报到的当天下午,他便要了一辆车来到长江边的养猪场,接走了姑娘。
  如今两鬓染霜,已然功成名就的他,每年都要携夫人也就是当年的那位养猪姑娘,一起回去看看长江。望一望那醉人的蓝色,只要来到了江边,他们就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他们的爱情与长江一样美丽又缠绵,似陡江的水,日夜不停地向前延伸。
  笔者的一个朋友,其刻骨铭心的恋情也发生在长江边。当年朋友曾在老家担任领导,后因家庭生活失意,也因不善官场事务,便辞了职务,把家产留给了前妻,转而成了一位游走大江南北的文人。
  在美丽的长江边,他认识了一位文姓女士。用朋友的话说,文女士的眼睛像长江的水,百看不厌。他们每天都在长江边约会,畅谈对人生的理解,畅谈对理想的追求,畅谈对未来的设计……惟独就是无法开口言爱。终于有一天,朋友要离开江城。那个夏日黄昏,他用小竹棍在江边沙滩上写了“我爱你”三个字。文女士看了那三个触目惊心的大字,立时羞红了脸庞,那羞红的脸宛如天边的彩霞,如水的眼睛永远定格在朋友的心里。
  文女士深情地看着他,转身专注地望着奔流的江水,回过身,在沙滩上写下了三个大字:“留下来”。
  共同的爱好和理想,对人生对事业的追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们有了迫切重组一个幸福家庭的欲望。
  那时她在事业上非常成功,在当地也算得上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而且是一个签约作家,在某刊物有固定的工作,在市里有自己新装好的房子,而他,则只是一个流浪者,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浪文人,两个地位和经济状况无比悬殊的人,要想走到一起,并不容易。
  更要命的是,他比她大了十二岁。在他曾经英俊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而她,刚三十有四,正处于女人最美的时段。
  现实是残酷的,面包和房子,毕竟比爱情重要,没有了稳定的物资基础,有什么资格谈情说爱?一个连起码生存能力都不具备的人,有能力爱吗?
  她的家人,上司和下级,亲朋好友们都对他嗤之以鼻,都说她大脑进水了,都这个年代了,本身已是较为成功的作家了,每天邀其讲学、作报告的都难以应对,还会痴迷所谓的在文学创作上比翼齐飞。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谁还会相信所谓纯真的爱情?
  可是她看重他的才华,看重流畅于他笔下那些或优美或尖锐的文宁,她坚信,只要有人能帮一把,他定然有可能成为一代大家,她想尽自己的全力帮他。
  他们没能突出世俗的重围,没能走进结婚礼堂,但她却全力而为帮助他,为了他小说和诗集的出版而八方奔走,为了他在江城有一份稳定的职业竭尽全力。
  她拿出自己的积蓄,为他租房,为他购买必要的生活设施,为他在江城筑起了一个虽很简陋但却极度温馨的小窠,终于使他停止了流浪的脚步,在美丽的江边歇了下来。
  当他的小说和诗集终于山版,当他在她全身心的帮助下,终于在美丽的江畔,重新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重新获得了人们的敬重;当他终于在原本陌生的人们面前,证实了自己时,所有的人们都以为她和他将组建幸福的家,他们将拥有无比美好的明天,她却悄悄地离去了。
  她调到了很远的一个城市,在那里的一家刊物担任了领导职务。临走,她没有告诉他,电没有留给他只言片语,有如一缕清风,悄然飘逸而去。
  他疯了似地到处寻觅她的踪影,向所有人打听她的下落,可是所有人都无法告知她的具体地址,于是他明白了,她是真正爱着他的,只不过她的爱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没有一点世俗的挚爱。
  他留在了美丽的江边,继续创作,不断有新作问世。再后来,因为无法忍受对她的极度思念,他再次辞去了工作,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流浪文人生涯,他的心里有一个愿望,走遍祖国的火江南北,在神州大地的某一座城市,再次和她相遇。
  慢慢的他名气大了,在全国各地有了很多的朋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可是不管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却始终未能再见到她。
  和各地的朋友品荣之际,他一次次动情地向朋友们讲述美丽的长江,讲述美丽的文女士……她那超越人们世俗眼光,超越现实的爱,令朋友们感动不已。
其他文献
作者题记:她的人生座右铭是“生命不息,文心不死;一路风雨一路歌,追寻文学梦!在人们的眼中,她是一泓清幽的泉水;她是夏日明快的和风:她是一朵绚丽的云霞;她是播撒爱m的女神;她是搏击风云的海燕——  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她和并不了解,相互间除了原始本能的冲动只有美好憧憬的他,有了人生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他那深沉中有着几许魔力的吻使她迷乱,于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不该发生的故事发生了。  一个错误的不眠夜晚
期刊
中国要“复兴”,正在走一条“复兴之路”,然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却曾放言: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在精神层面过于单薄。  这位“铁娘子”的话虽然有些依据,但却有些偏颇。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一头迷失的雄狮  秦汉以来的中国文明,可被称为“儒家文明”,这种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文明,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思想发展起来的。因为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秩序、人际关系,所以,儒家文明在前期还是非常有活力的,然
期刊
从审计准则的理念来分析,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基础上充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可以达到合理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环境应该包括被审计单位环境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综合影响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身为一名执业八年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历经了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可以说是一个以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但这个行业也是随着
期刊
天翁,几乎所有人听了这个名字,都会当成一个年纪大的人对待,还不仅仅是三四十岁那种,而是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那种,每次网友问起我的年龄,都会出现疑问,为什么叫翁,这是人们对翁的误解,呵呵后来我在博客里写了一段话解释了一下。  天翁的“翁”在此非老人之意,而是指鸟头上的羽毛,身体的最上面,天翁则可以理解为天之上,一种绝对安静,无尘之境,犹如雪域之纯洁,雪域之祥和,他是一种向往,一种理想。所以名字有时候
期刊
张骥良是个弃儿,视力仅0.01,身高只有1.5米;作为记者的他数十次冒险“卧底”,专门揭发不法分子的非法勾当;经他采访的中外名流和演艺明星达七八百名;40多年来,他先后在全国600余家报刊发表各种文章300余万字;他曾接受过数十家媒体的采访,包括CETV和《凤凰卫视》。  张骥良出生不久,无情的病魔就夺去了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视力仅存0.01,是母亲温暖的鼓励和支持,使他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线光明。 
期刊
家乡离重庆很近。仅一百多公里。儿时,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大动荡时期,懵懵的脑子里,装了“一双绣花鞋”之类太多的反特故事,对神秘的大重庆既充满向往也嘘唏不已。  后来,家乡涌来了大批到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的重庆知青,不论大街小巷或乡间田野,到处都能看到血气方刚、穿着很精神的知青。听到了知青偷鸡摸狗大跳丰收舞、和农民发生冲突的很多传言,亲眼目睹了知青在大街上械斗的场面。  其时,正处于饥寒中,最大的愿望就是
期刊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利欲及其腐败的渗入,安全生产情况愈益错综复杂。下面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重点介绍我市安全监管不扎实、执法不严格、失职渎职和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    安全评价“三大怪”现象    安全评价工作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举措,保障企业和职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一次投入多方受益的战略性决策。而我市安全监管部门滥用职权,操控整个
期刊
踏着你的足迹  我来到这里  我折下一只梨花  静静地等你  踏着你的足迹  我来到这里  我闭上朦胧的双眸  默默地想你  曾经海誓山盟的口气  为何倾而问  变成了也许  曾经海枯石烂的痴迷  为何匆匆地  变成了过去  留给我  一段残香  落花一地  为什么  此情无计  为什么  此恨无期  踏着你的足迹  我来到这里  我知道现在你一定会回来  因为我偷看了你的日记  踏着你的足迹  
期刊
凤凰县书画家杨铭远自幼喜爱册水和梅竹,多年从事美术创作,作品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联系电话:13574321763
期刊
关于90后女大学生愿意嫁给黄世仁的话题,是从喜儿自愿嫁给黄世仁的传说派生出来的。网上流传道,喜儿终于想通了,愿意嫁给黄世仁了。于是引来热议。有人说,喜儿贪慕虚荣贪图享受,忘了杀父之仇,应该受到谴责。也有人说,用与时俱进的观点看问题,喜儿愿意嫁给黄世仁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但马上有人站出来避谣说,这完全是对故事的“腰斩”。因为故事新编所说的喜儿愿意嫁给黄世仁,根本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