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无疑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是对我们以往的一些陈旧的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一定将大大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很多主要精神就体现在它的一些重要理念上。比如,师生平等的理念、合作学习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创新的理念等等。这些理念可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它们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甚至一些具体做法。这些理念中,师生平等,共同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基础,师生的合作交流相互探讨是主要方式和具体体现,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方法。
一、创新,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已经为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重大历史事件所证实;当今的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也越来越依赖创新;经济发展中创新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正如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的:“面对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的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并强调:“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出创新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在本次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已经把创新人材的培养和其关键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到了首要位置——也即能力发展的理念。其它一些重要理念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
著名学者何克抗教授指出,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适用于集体的重要方法主要是讨论、交流等等。常见的“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法”等等。关键因素都是发挥集体的思维优势。为了调动每位成员思维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教师之间得到充分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在交流中发展能力、在交流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师生的合作交流是最佳的学习形式
师生的合作交流。也就是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是创新、探索的要求。创新是艰苦的劳动,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会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也不例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就是必需的。正是由于创新是艰苦的劳动,我们就必须营造平等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试想在高压的精神状态下,又有多少人会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物理课程标准语)呢?又有多少创造性思维会发挥出来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轻松和谐的氛围,可以大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出大脑最大潜能,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合作学习要求我们多采用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无论哪一种适用于集体的创新方法都要求我们这么做。例如“头脑风暴法”中有一基本原则是“延迟批判原则”:“集思广益法”要求:不否定他人的意见,等等。因此,教师不应该随意地批评学生,要充分理解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的困难(特别是一些后进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扬鼓励,充分肯定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的理念。合作学习要求我们重视每一位成员的作用,特别要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后进学生,保证他们能跟上集体的步伐,不至于落后。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他们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从中找出闪光点,使他们在学习、探究活动中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舍作学习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责职越来越少地体现在知识的传授,而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引导,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上。合作学习要求我们让学生充分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中心、是权威,是“知识的垄断者”。原来我们的基本做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们参与某一活动时,参与程度愈深,其心理体验也愈深。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他们在学习的各个方面,认知,识记理解,应用等等都将愈加深刻。同时要求学生参与也是创新思维的要求。试想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有谁能替代呢?
以上这些学习方式上的基本理念,必须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
三、合作学习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平等
师生的相互平等,是客观现实的要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我们每个班有几十个(不止三个)聪明、可爱(绝对胜过臭皮匠)的学生呢?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惠。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
师生的相互平等也是我们教师对事业的最高追求的要求。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如果学生能超过我们教师,那将是我们教师的最大荣幸。只有在和老师平等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快地提高,更快地超过我们教师。
师生的相互平等也是学生学习心理的基本要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平等”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学生也不例外。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往往会形成心理上的对立,使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及注意力明显下降。地位上的不平等,也会造成师生交流上的障碍,使教与学形成两个孤立的层面发生矛盾,甚至处与对立状态。课堂效率可想而知,还谈什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师生的相互平等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要求。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心,扼杀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的积极性,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进行必要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消除学生的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专心于学习、探究活动。
创新、合作、平等的三大理念是有机的整体。即: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绝对不能割裂开来,应当把它们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燕山中学)
一、创新,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已经为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重大历史事件所证实;当今的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也越来越依赖创新;经济发展中创新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正如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的:“面对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的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并强调:“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出创新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在本次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已经把创新人材的培养和其关键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到了首要位置——也即能力发展的理念。其它一些重要理念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
著名学者何克抗教授指出,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适用于集体的重要方法主要是讨论、交流等等。常见的“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法”等等。关键因素都是发挥集体的思维优势。为了调动每位成员思维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教师之间得到充分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在交流中发展能力、在交流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师生的合作交流是最佳的学习形式
师生的合作交流。也就是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是创新、探索的要求。创新是艰苦的劳动,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会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也不例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就是必需的。正是由于创新是艰苦的劳动,我们就必须营造平等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试想在高压的精神状态下,又有多少人会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物理课程标准语)呢?又有多少创造性思维会发挥出来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轻松和谐的氛围,可以大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出大脑最大潜能,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合作学习要求我们多采用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无论哪一种适用于集体的创新方法都要求我们这么做。例如“头脑风暴法”中有一基本原则是“延迟批判原则”:“集思广益法”要求:不否定他人的意见,等等。因此,教师不应该随意地批评学生,要充分理解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的困难(特别是一些后进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扬鼓励,充分肯定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的理念。合作学习要求我们重视每一位成员的作用,特别要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后进学生,保证他们能跟上集体的步伐,不至于落后。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他们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从中找出闪光点,使他们在学习、探究活动中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舍作学习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责职越来越少地体现在知识的传授,而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引导,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上。合作学习要求我们让学生充分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中心、是权威,是“知识的垄断者”。原来我们的基本做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们参与某一活动时,参与程度愈深,其心理体验也愈深。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他们在学习的各个方面,认知,识记理解,应用等等都将愈加深刻。同时要求学生参与也是创新思维的要求。试想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有谁能替代呢?
以上这些学习方式上的基本理念,必须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
三、合作学习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平等
师生的相互平等,是客观现实的要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我们每个班有几十个(不止三个)聪明、可爱(绝对胜过臭皮匠)的学生呢?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惠。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
师生的相互平等也是我们教师对事业的最高追求的要求。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如果学生能超过我们教师,那将是我们教师的最大荣幸。只有在和老师平等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快地提高,更快地超过我们教师。
师生的相互平等也是学生学习心理的基本要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平等”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学生也不例外。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往往会形成心理上的对立,使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及注意力明显下降。地位上的不平等,也会造成师生交流上的障碍,使教与学形成两个孤立的层面发生矛盾,甚至处与对立状态。课堂效率可想而知,还谈什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师生的相互平等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要求。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心,扼杀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的积极性,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进行必要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消除学生的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专心于学习、探究活动。
创新、合作、平等的三大理念是有机的整体。即: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绝对不能割裂开来,应当把它们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燕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