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精神家园 挑起教育担当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表明,归属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回家的感觉也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要。如果这种归属需要永远不能实现,那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由得对三峡移民致以崇高的敬礼!对汶川灾区人民的那种生活勇气投以无比的敬佩!
  “家”在人们的脑海里往往更容易表现为物象结构,如独特的地理环境、血缘关系等可以物化的物质具象。但人除了物象这个“家”外,还有一个“可移动的家”,那就是“精神家园”,它也可以固有的地缘、亲缘为基础,但更主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培植起来的文明和文化的血脉关系。正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可移动的家”,山川可以改变,河流可以断流,高楼大厦也可以重建,甚至长期定居异国他乡,我们照样会有一种可以归属的“精神家园”。就像列宁曾经在纪念《国际歌》作者的文章中说过的那样,“一个共产党人无论走到哪里,即使在异国他乡,只要听到了《国际歌》,就找到了自己的同志”。这是《国际歌》的认同功能,我们的“精神家园”也具有这种身份认同功能。“中华民族的子民,无论身处何方,即便是天涯海角,每逢佳节倍思亲,到了中秋节、春节,一定会在心灵深处升腾起爱国之心、恋乡之情,体验作为中华子民的一种情结和民族的认同感”?穴刘魁立?雪。也正因为这种精神上的伟大凝聚力量更重要,在史上少有的大地震灾害后,温总理及时地作出了“关于保护羌族特有文化遗产”的指示,其意蕴不言而喻。
  灾区人民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们失去了物象“家园”,幸运的是他们在政府各界的帮助下,不仅重建了物象家园,而且还努力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面对灾区人民,感觉似乎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物象家园没有遭受损失。然而,我们要反问到,我们真的很幸运吗?哦!当我们可以随时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似乎已失去它的意义;当我们可以习惯地用键盘来书写的时候,书法好像是离生活很遥远的艺术;当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发短信、可以通过网络QQ轻松地寻找到朋友,甚至爱人的时候,写信仿佛成了陌生的事;当我们的孩子大多对肯德基、麦当劳喜欢得不得了,却很少听说谁家的孩子迷上了红薯、豆汁儿的时候,我们难道没发现,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变?!而且这巨变不亚于地震!确实,面对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非常快捷的交通,互联网的无限空间,物质财富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或者忽略的是我们的文化日益趋于一体化。我们拼命学外语、考托福、进外企、拿绿卡、出国门,恨不得一下子能成会说英语不说汉语的“中国籍某外国人”。也许我们的主流文化受冲击的程度要相对小一些,但与上层文化表现为典籍等有形的形式易于传承并多受到官方的庇护不同,民族民间文化大多是无形的,它们就没这么幸运了。它们的传承方式往往是口耳相传,自生自灭地繁衍。如果我们不刻意地保留,我们民族民间文化的某些内容就会不可避免地消亡。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消亡是永远无法恢复的,意味着某些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如此下去,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活性生态将逐渐被摧毁,导致“集体记忆”失却,后果不堪设想。马尔克斯在小说《百年孤独》中虚构了一个村民失去记忆的故事。也许能为我们有可能面临的“惨象”做一个形象性的演示说明。故事的描写是这样的:“一个叫马贡多的小村庄?熏遭遇到一种奇怪的瘟疫,致使村民失去记忆。银匠布恩地亚甚至连他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砧子该怎样称呼实在想不起来,于是他发疯似地给家里的每样物品、村子里的动物和植物贴上标签。为防止谁也想不起来每件东西的用途?熏他的标签写得非常仔细:这是母牛,每天早晨必须挤奶才能产奶,牛奶必须在煮开后加入咖啡才能配制牛奶咖啡……”。当然,全球化下的社会现实不仅仅中国这样,也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现实。也许有人对此并不以为然,恐龙灭绝了,我们不是照样生活得很好嘛?!甚至有人会认为,学习“先进的东西”跟国际接轨有什么不好?跟国际接轨当然好,一个人、一个民族、大到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富有创造力,无非两条道路:一是向外部学习;一是向自己的历史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在确认我们自己的身份后跟国际接轨才更有意义。否则,我们不是“接轨”而是只能跟着别人后面“跑腿”。
  “传统是一条河”,也许我们今天无法看到祖辈们住过的茅草屋,看不到“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亲热景象。但是,祖辈们唱过的歌还一息尚存。我们依稀还可以循此去查找我们的文化基因和“家谱”,确证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的那条“热河”。倘若我们有一天真的说不清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什么“血”的时候,我们将以何颜面面对我们的子孙呢?!我们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其他公民,我们真的还能有底气吗?“轨”还能接得牢吗?显然,一个失去活的传统的文明是无根的文明,它注定是没有纵深的,是平面的,不能给我们以前行的持久动力。如此,我们也只能躲在狭窄的精神空间里,像浮萍一样漂流。令人忧虑的是,这种活的文化断裂的现象正不断发生,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语)。因此,如何守住精神家园,不迷失自我,随时能找到“回家”的感觉,是全球化时代在文化反思上亟待回答的重大的国际性命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与它都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它的生死存亡对每个人都休戚相关。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制度,自此,一场席卷全球的“守住精神家园”的“非遗”保护运动全面展开。我国政府也积极参与,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是一项长久的大工程,需要全球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留住一些记忆。作为社会一员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勇于挑起教育担当,完成自己的使命。因为,一是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之根本也在于言传身教。二是教育现象是普遍的,涉及到每一个人,没有哪个行当能如此广泛地影响公众群体。三是教育是“无成本的”(相较其他而言)。不管其他哪个行当,参与“非遗”保护,必然对一些人、财、物另有所考虑,甚至在利益上有所图。教育当然也涉及一些人、财、物,但是,教育的使命就是文化传递,是自己分内之事,不必另作安排。教育只能出于文化本身去行动,较少受现实利益干预而操作。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到处充斥着西方式的基础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等内容。尽管许多学者对此已经提出了许多足够分量的批评,也尽管我们对民族民间音乐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受异文化训练的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对传统已经很淡漠了,靠这些人来传承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说能进行“正宗”的传承。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本体特征(律、调、谱、器)缺乏欣赏能力的观众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口味”。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从专业、普及层面上做长期艰苦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教育工作。好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已陆续展开。专业层面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研究机构与学校正在或者打算招收攻读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博士、硕士生;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院校已开设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课程;新疆艺术学院对新疆木卡姆的专业传承教育被有些学者称为“成功的探索”;广西艺术学院等广西的几所院校对侗族大歌的专业传承富有特色;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对蒙古族长调的专业传承教育已开展多年……。普及层面: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开展多年,其中就包含昆曲等一些民族音乐的内容;前不久进行的“京剧进课堂”实验又“一石激起千层浪”;福建南音进课堂活动也已开展多年;中央音乐学院对古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件开发以及数据库建设的重要课题项目的成功研制;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都进行不同程度的“进课堂”尝试;一些职业学校还结合职业特点进行开发性教学;一些关于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传承专题性研究课题纷纷被立项。但是,在这众多的探索性实践与研究中,至今还没有一本针对普及教学使用的教材。基于此,我们尝试着编写这本教材,聚焦大学生群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关于“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普及教育宣传工作。
  
  ?眼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重大项目阶段研究成果之一(《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一书序言)(06JJD760005),也是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课题研究成果之一(09SJD760019)。?演
  
  吴跃华 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引子  古乐飘飘的云南丽江古城,走出一位名叫土土的年轻音乐人。他怀着对云南优美音乐文化的追思求索,期待着“云南具有红土风格的流行音乐流行起来,让‘云南风’再次刮响全国”。他的思索和愿望汇聚于《谈谈云南的“流行音乐”》一文。2007年9月21日《光明日报》刊出后,在云南甚至全国乐坛引起了很大反响。  起因于对这篇音乐文章的热情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组队参加央视“青歌赛”而精彩亮相于全国、由于隆重
引子    “海上新梦”原创新作品音乐会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奋力打造的一个品牌。在2007年《海上新梦Ⅰ》成功推出一场音乐会的基础上,今年的《海上新梦Ⅱ》又把两场高水准的原创新作品音乐会奉献给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分别是5月2日晚上演于贺绿汀音乐厅的“民族器乐原创新作品音乐会”和5月7日晚上演于上海音乐厅的“交响乐。声乐原创新作品音乐会”。本届”上海之春”组委会副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陆在易
国民族管弦乐(以下简称民乐)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器乐合奏体裁称谓,自20世纪中叶萌发以来,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沧桑,在乐队规模、乐器改革、器乐教学、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伊始,一批学院派的专业作曲家开始集团化地涉猎民乐作品的创作,改变了此前主要由民乐演奏家自己创作、移植本门类作品的感性状态,为民乐创作注入了更为科学、理性的技术
马东风著《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以下简称《调性》)一书于2007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发行,为作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以来近三十年的论文荟萃。篇篇从现实出发,躬行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不囿于传统音乐理论的束缚,不禁于现代学术思潮的藩篱,在古今中外的知识海洋汲取中,兼容并蓄,独出机杼,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调性》一书共分为两部分,上篇为调性学研究,编入了调性的概念、调的含义与表示法、调式的类别与构成等十篇文
3月16日,林耀基教授逝世的消息令笔者倍感意外和震惊。就在两天前,笔者还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时看到先生。当时林先生正在和别人交谈,笔者不想打扰先生,亦没有上前打招呼。不曾想这一巧遇竟在一夜之后成为永诀,实在令人痛心不已。林耀基教授是中国杰出的小提琴教育家,培养了大批国际级的小提琴演奏人才,为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不幸去世是中国音乐界的一大损失,剧烈撼动着所有
卷年刊、二十春秋、几度波折、多少凄凉。它很年轻,但代表权威,虽为纸质,可内含知良;它仍幼嫩,却饱尝辛酸,虽述往事,然心思后来。短短二十几年,在没有国家经费支持的困境下,它顽强生长,秉承“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明天而记录今天”的办刊理念,遂成为一本音乐研究者、学习者、爱好者都不可回避的史典、工具书、资料库、思想源,它的名字叫作《中国音乐年鉴》(以下简称“年鉴”)。  2010年4月10日,一个温馨得让人
新的脑子要随时装与新的养料,才能向着新的轨上发达。换句话说,脑筋若无正确的思想的培养,任它怎样发达,这发达总是畸形的发达。那末一切的行为都没有稳定的正确的立足点。  ——聂耳  一、千岩万壑不辞劳——向着光明的前途上走去  少年时代的聂耳也曾幻想过“约得几个同志,盖点茅屋,一天研究点学问,弄点音乐,不受外人支配,也不受政府的管辖”,结果受到批评,“青年志望宜远大,不宜作隐逸之想”。当然,作为一名有
关于作品创作年代的种种说法  1.2007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马思聪全集》第二卷第117页的说明:“1954年创作,1956年8月第一届音乐周上]。校订样本: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  2.“……‘大跃进’时期1958年创作的《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马思聪全集》音乐作品录音文字说明第6页,环球音像公司录音,广州新时代音像公司2007年出版。)  3.“马思聪在完成其《第二交响曲
郴州市嘉禾县伴嫁哭嫁歌〔简称伴嫁歌〕,2006年列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朵南岭民歌奇葩,自改革开放以来登上大雅之堂,得到政府相关机构的重视肯定:1993年嘉禾县被授牌湖南省“民歌之乡”,伴嫁歌为主要条件。它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从1995年至今,有过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几篇,对伴嫁歌的艺术特征、内容与形式均做了可贵的探索,对其音乐的特点看法基本一致,大同
引  笔者借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①之地,以一则“新见”并被“疏记”了的赵元任(1892—1982)创作歌曲《奶妈的婆婆之悲歌》(以下简称《悲歌》见谱例1)为切入点,对该歌时代背景、流布过程、产生的影响、创作手法,进行了音乐学分析。作者旨在对赵元任被遗漏、疏记的史料,做进一步补充研究;并对赵元任中国传统音乐、音韵学手法的应用及中西共融的实质与内在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笔者对赵氏各种理念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