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的沪指行情大起大落,当月14.34%的跌幅,创6年来最大月跌幅。不过在此背景下,军工板块整体却逆势大涨55%,成为反弹行情的一大亮点。从盘面上来看,继核心军品重组上市、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后,军工行业的“民参军”浪潮迅速升温,并成燎原之势。多家分析机构认为,下半年“民参军”是军工板块布局的重点,尤其是进入军品核心层的民企将更有优势。
军民共享时代已来临
近年来,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体系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我国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其中在已实现军品收入和存在具备与军方合作预期的上市企业也已经接近100家。由于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在不断提高,在行业标准共用性强的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都表现积极。而其他领域由于需求规模、技术水平和进入门槛的限制,进入的民营企业较少。
但我国军民融合度依然不高,2014年7月底国防大学公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军民融合度在30%上下。从国家政策上,军民融合依然在被积极推进。西南证券军工分析师庞琳琳认为,作为军民融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参军”领域产业政策持续稳步推进,军民领域的产业壁垒正在逐步消除。“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新兴技术的特殊性已经很难被认为是单纯的民用技术或是军用技术,技术成果军民共享的时代已经来临。”
“民参军”业务向核心层推进
由于国防工业具有高科技特性并涉及军事机密与国家安全,长期以来军工行业具备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和资质壁垒,这让民企“参军”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但随着“民参军”政策的推进,国防工业体系从外围业务开始逐级向核心业务开放,“民参军”的资质壁垒逐渐消除,技术优势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华创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李佳分析说:“‘民参军’的核心是进入军品核心层。随着军品业务逐步向核心层面推进,军工业务的技术壁垒逐级提高,技术优势带来的议价和盈利能力将愈发突出,进入军品核心层的民营企业将更加获利。其中在某一细分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的民企,或是进入军品供应体系较早、有一定军品供应经验的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具备先发优势,进入军品核心层面的机会更大、分享高盈利的机会更大。”
新技术领域民企或弯道超车
就目前“民参军”企业来看,虽然民营企业在传统武器装备领域,相比老牌国有企业不具备技术和研发优势,但是随着一些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民营企业凭借在自身行业的专利积累和技术优势纵向发展,将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后,有望从弯道超车,成功切入军工体系。数据显示,近两年进入军品供应体系的上市民营企业中接近50%从事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设备领域。例如,国内机器人行业龙头机器人,凭借在民用机器人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成功切入军用特种机器人领域,多次成功斩获特种机器人订单。自今年5月12日因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至今的高德红外,作为国内首批具备军工产品科研生产资质的企业,2014年就成为首家进入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领域的民营企业。在“军民融合”长期战略布局背景下,公司已形成在红外及其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和新型完整武器系统领域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借力科研院所实现优势互补
在近期持续火热的军工板块行情中,军工集团科研院所改制一直是被炒作的理由之一。虽然民营企业无法直接受益于军工院所的改制预期,但不少“民参军”企业通过与军工院所以及高校合作的方式来建立研发平台和技术优势,以此实现优势互补。
早在去年12月,具备惟一CAP1400爆破阀阀体生产技术的上市公司应流股份就公告,全资子公司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和化学研究所等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从事中子吸收材料产业化及相关材料和产品的滚动开发。应流股份表示,本次投资有助于公司借助国家重点综合性科研单位雄厚的科研和创新实力,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和业务范围。
今年1月份,海特高新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简称“中电科29所”)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就航空机载及检测设备开展联合立项、研制、联合生产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此外,海特高新还是混合所有制中民企控股典范,在从事高端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研制的公司嘉石科技股权构成中,海特高新与中电科29所全资子公司四威电子分别持有52.91%、36.61%的股份,海特高新为嘉石科技的控股股东。
此外,金信诺今年2月3日也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设宁波中物东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宁波中物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所金信诺光通信技术研发中心”,围绕新一代光子通信技术等开展创新性研究及产品工程化。金信诺8月5日因筹划的重大事项终止复牌,复牌后连收俩涨停板,7日尾盘发力大涨9.85%。分析可以发现,相较于其他军工板块个股,金信诺存在补涨需求。一是7月7日开始停牌的金信诺,遗憾地错过了7月9日以来的军工反弹行情,二是其中报业绩预计上涨40%~70%,预期乐观。
与军工研究院所相同,高等院校技术研发平台同样是民营企业获得不断技术支持的途径之一。目前A股涉及军工业务的民营企业中,43%的民营企业具备与高校的合作平台。典型代表如川大智胜,依托四川大学的两个重点实验室,建立空管系统产品的研发平台,建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军民共享时代已来临
近年来,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体系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我国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其中在已实现军品收入和存在具备与军方合作预期的上市企业也已经接近100家。由于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在不断提高,在行业标准共用性强的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都表现积极。而其他领域由于需求规模、技术水平和进入门槛的限制,进入的民营企业较少。
但我国军民融合度依然不高,2014年7月底国防大学公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军民融合度在30%上下。从国家政策上,军民融合依然在被积极推进。西南证券军工分析师庞琳琳认为,作为军民融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参军”领域产业政策持续稳步推进,军民领域的产业壁垒正在逐步消除。“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新兴技术的特殊性已经很难被认为是单纯的民用技术或是军用技术,技术成果军民共享的时代已经来临。”
“民参军”业务向核心层推进
由于国防工业具有高科技特性并涉及军事机密与国家安全,长期以来军工行业具备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和资质壁垒,这让民企“参军”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但随着“民参军”政策的推进,国防工业体系从外围业务开始逐级向核心业务开放,“民参军”的资质壁垒逐渐消除,技术优势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华创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李佳分析说:“‘民参军’的核心是进入军品核心层。随着军品业务逐步向核心层面推进,军工业务的技术壁垒逐级提高,技术优势带来的议价和盈利能力将愈发突出,进入军品核心层的民营企业将更加获利。其中在某一细分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的民企,或是进入军品供应体系较早、有一定军品供应经验的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具备先发优势,进入军品核心层面的机会更大、分享高盈利的机会更大。”
新技术领域民企或弯道超车
就目前“民参军”企业来看,虽然民营企业在传统武器装备领域,相比老牌国有企业不具备技术和研发优势,但是随着一些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民营企业凭借在自身行业的专利积累和技术优势纵向发展,将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后,有望从弯道超车,成功切入军工体系。数据显示,近两年进入军品供应体系的上市民营企业中接近50%从事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设备领域。例如,国内机器人行业龙头机器人,凭借在民用机器人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成功切入军用特种机器人领域,多次成功斩获特种机器人订单。自今年5月12日因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至今的高德红外,作为国内首批具备军工产品科研生产资质的企业,2014年就成为首家进入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领域的民营企业。在“军民融合”长期战略布局背景下,公司已形成在红外及其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和新型完整武器系统领域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借力科研院所实现优势互补
在近期持续火热的军工板块行情中,军工集团科研院所改制一直是被炒作的理由之一。虽然民营企业无法直接受益于军工院所的改制预期,但不少“民参军”企业通过与军工院所以及高校合作的方式来建立研发平台和技术优势,以此实现优势互补。
早在去年12月,具备惟一CAP1400爆破阀阀体生产技术的上市公司应流股份就公告,全资子公司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和化学研究所等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从事中子吸收材料产业化及相关材料和产品的滚动开发。应流股份表示,本次投资有助于公司借助国家重点综合性科研单位雄厚的科研和创新实力,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和业务范围。
今年1月份,海特高新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简称“中电科29所”)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就航空机载及检测设备开展联合立项、研制、联合生产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此外,海特高新还是混合所有制中民企控股典范,在从事高端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研制的公司嘉石科技股权构成中,海特高新与中电科29所全资子公司四威电子分别持有52.91%、36.61%的股份,海特高新为嘉石科技的控股股东。
此外,金信诺今年2月3日也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设宁波中物东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宁波中物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所金信诺光通信技术研发中心”,围绕新一代光子通信技术等开展创新性研究及产品工程化。金信诺8月5日因筹划的重大事项终止复牌,复牌后连收俩涨停板,7日尾盘发力大涨9.85%。分析可以发现,相较于其他军工板块个股,金信诺存在补涨需求。一是7月7日开始停牌的金信诺,遗憾地错过了7月9日以来的军工反弹行情,二是其中报业绩预计上涨40%~70%,预期乐观。
与军工研究院所相同,高等院校技术研发平台同样是民营企业获得不断技术支持的途径之一。目前A股涉及军工业务的民营企业中,43%的民营企业具备与高校的合作平台。典型代表如川大智胜,依托四川大学的两个重点实验室,建立空管系统产品的研发平台,建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