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陈元寿,是第三代华侨。我爷爷陈德发先生于1937年离开家乡福建福清新厝蒜嶺村,漂洋过海来到印尼谋生创业。我父亲陈子兴先生,出生在印尼。我在印尼出生,在香港长大,目前在台湾定居,而事业中心在中国大陆。
父亲虽然是印尼籍华人,但他受家庭教育以及在华文学校上学时所接受的是华文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很深。他对我们的教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父亲要求我们,在家里要说普通话,因此当我2001年回国创业的时候,由于没有语言障碍,很快就能适应。
三代人各有事业
父亲对我的教导,我都铭记在心。他常说:“做人要谦卑,做事情要认真,对长辈要尊重。”这几句关于做人做事态度的教诲,对我人生观的形成影响非常深刻。当我开始筹划创业时,父亲再三叮咛:“公司不在大小,关键要能挣钱。办企业更重要的前提是,要诚信经营,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履行社会责任。”
从此,诚信和社会责任便一直在我公司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得到贯彻。
我的家族企业可能跟其他家族企业有点不一样。爷爷、父亲和我虽然都是企业家,但我们三个都是各自创立自己的公司。爷爷是从事贸易、金融和汽车代理;父亲则是从事摩托车代理、金融、酒店,还有房地产行业。而我是从事房地产、酒店、餐饮和文化媒体。
其实,我所继承的“家族企业”,是父亲对祖国、对家乡捐赠的公益事业。爷爷和父亲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密切关注家乡的发展,他们当时并没有回来创业,主要是捐赠,做公益,帮助家乡搞建设。他们在省内外多个地方,尤其是在福建家乡,捐建了许多社会公益事業设施,如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地、乡村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设施,还包括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寺庙(如莆田二相祠等)。
其中,父亲为捐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从1980年起至2003年,23年时间累计捐资达八千多万元,这所学校占地四百余亩,在校生规模三千多人,建校至今已培养了近三万名毕业生。
我父亲当时说“多建一所学校,就等于少建五所监狱”。受爷爷和父亲爱国爱乡、热心公益善举的影响,在我2001年回国开始创业至今,先后在上海、山东、福建等地参与许多社会公益活动,为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此外,我还在福建和香港担任了许多社团的社会职务:在国内的主要工作是凝聚世界各地青年华侨华人对祖国增加感情和认知;在香港的工作重点是为捍卫国家“一国两制”的制度,我愿意为这些社团奉献微薄之力。
我的创业之路有父亲的影子
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对下一代的成长和栽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有很多企业家,因为长期在外地,就把孩子留给家里人照顾。有很多情况是把孩子留给他们的爷爷、奶奶来抚养,一年只回去几次跟孩子相处。孩子在这样环境长大,很难继承老一代的优良传统。对于在海外长大的小孩,除了不能够继承父母的价值观,也会逐渐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概念感到陌生。我觉得目前在海外(包括境外:如香港)的第二、第三代,对中华文化和对祖国的认知感越来越淡薄。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小时候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有这方面的感触。
虽然,我不是直接继承我父亲的企业,但是在我创业的过程当中,也有许多父亲创业的“影子”。
记得小时候,在暑假期间经常跟着我父亲到他上班的办公室。那时我所接触的,是一片又一片施工中的住宅和办公楼。这段经历对我日后创业有很大的影响。我喜欢在一个已有的空间里进行改造与创作。不管是一块地,一个毛胚的空间,或者是需要改造的单元,我从第一次看到这里时,就会想象到它将来的面貌。
当然,最终的结果会通过跟专业人士多轮的沟通后,经反复修正、调整而构成。构思的过程中,要将我自己的理念、加上使用者或客人的舒适性、还有以后的操作性等几种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能给我很大的满足感。
创业的过程当中,会遇到许多的挫折。由于我父亲英年早逝,在我踏入社会没多久,就离开了我。也正因为这样,在我事业上遇到什么困难或问题时,无法向他老人家请教。我就只能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出他在我成长过程中所给予的教诲和心得。
父亲留给我的,不单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十分难得的人脉资源,在我创业的过程当中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使我少走许多弯路。
在上大学时候,我曾对自己说过踏入社会之后,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路,不想借助父亲的影响力。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想法。在残酷的商业社会里,所有的商人都会想尽办法,利用好自己的资源,让自己拥有最佳的发展前景。很多时候,靠自己的资源还不一定够,还要进行资源整合,跟理念相同的人共事,向共同的目标前进。
狼若回头,必有原因
我刚刚所提的,只是社会方面的资源,要经营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管理团队。我记得父亲曾经对我说,选员工尤其是物色中、高层管理人员,德行最重要,能力是其次,当然有德才兼备者最好。
我对他这句话记得特别牢,在选择我的团队时,特别注意观察应征者的道德观念与工作态度。聘请一位品行好、忠诚度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永远比一位只有能力而无人品的人更为有利。一个对公司忠诚度低的员工绝不会跟公司同甘苦共患难,还很有可能为了蝇头小利而离开公司,甚至做出一些对公司不利的事情。
我曾经聘请过一个能力很强的职业经理人,因为他不能接受公司的一些管理制度,所以离开了。过了几年之后,此人又主动跟我联系,要求重回公司工作。那时公司要扩展业务,就决定再次聘用他。没想到,时隔几年,这个人的心态完全改变,每做一件事情总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中心。因此,我相信这句话:“狼若回头,必有原因,不是报恩,就是报仇”。
近年来,我逐渐认识到,要寻找十全十美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办好公司有一个比业务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教育。在教育方面,中国的老祖宗有五千年的智慧,是我们进行团队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比较缺少道德教育。他们的人生非常迷惘,不知道人与人应当如何相处,不懂得义和利之间应当如何取舍。有许多不自觉地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认为现代企业家要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任何人进入公司,我们都要将他视如自己的子弟,加以关心、爱护,并施以中华美德的教育,使他找到幸福人生的方向,帮助他在公司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未来发展方向,使之工作有动力,发展有目标,与公司同进步,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工作单位和谐与社会和谐。
今后,我们准备引进传统文化老师,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加大力度,将公司建成有文化传统的企业,努力成为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
我个人认为,要成为一位成功的第二、第三代家族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意识到他们继承或将来要继承的,不仅仅是财富,而是一种理念和态度。这种理念不单单是在商业上的管理或经营之道,同时也包含了中华文化传统的美德。
因此,对祖国、对社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明白“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继承下来的平台做扎实,做稳固,永续经营,回馈社会,不辜负父辈、祖宗之重托,无愧炎黄子孙这一光荣的身份。
父亲虽然是印尼籍华人,但他受家庭教育以及在华文学校上学时所接受的是华文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很深。他对我们的教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父亲要求我们,在家里要说普通话,因此当我2001年回国创业的时候,由于没有语言障碍,很快就能适应。
三代人各有事业
父亲对我的教导,我都铭记在心。他常说:“做人要谦卑,做事情要认真,对长辈要尊重。”这几句关于做人做事态度的教诲,对我人生观的形成影响非常深刻。当我开始筹划创业时,父亲再三叮咛:“公司不在大小,关键要能挣钱。办企业更重要的前提是,要诚信经营,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履行社会责任。”
从此,诚信和社会责任便一直在我公司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得到贯彻。
我的家族企业可能跟其他家族企业有点不一样。爷爷、父亲和我虽然都是企业家,但我们三个都是各自创立自己的公司。爷爷是从事贸易、金融和汽车代理;父亲则是从事摩托车代理、金融、酒店,还有房地产行业。而我是从事房地产、酒店、餐饮和文化媒体。
其实,我所继承的“家族企业”,是父亲对祖国、对家乡捐赠的公益事业。爷爷和父亲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密切关注家乡的发展,他们当时并没有回来创业,主要是捐赠,做公益,帮助家乡搞建设。他们在省内外多个地方,尤其是在福建家乡,捐建了许多社会公益事業设施,如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地、乡村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设施,还包括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寺庙(如莆田二相祠等)。
其中,父亲为捐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从1980年起至2003年,23年时间累计捐资达八千多万元,这所学校占地四百余亩,在校生规模三千多人,建校至今已培养了近三万名毕业生。
我父亲当时说“多建一所学校,就等于少建五所监狱”。受爷爷和父亲爱国爱乡、热心公益善举的影响,在我2001年回国开始创业至今,先后在上海、山东、福建等地参与许多社会公益活动,为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此外,我还在福建和香港担任了许多社团的社会职务:在国内的主要工作是凝聚世界各地青年华侨华人对祖国增加感情和认知;在香港的工作重点是为捍卫国家“一国两制”的制度,我愿意为这些社团奉献微薄之力。
我的创业之路有父亲的影子
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对下一代的成长和栽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有很多企业家,因为长期在外地,就把孩子留给家里人照顾。有很多情况是把孩子留给他们的爷爷、奶奶来抚养,一年只回去几次跟孩子相处。孩子在这样环境长大,很难继承老一代的优良传统。对于在海外长大的小孩,除了不能够继承父母的价值观,也会逐渐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概念感到陌生。我觉得目前在海外(包括境外:如香港)的第二、第三代,对中华文化和对祖国的认知感越来越淡薄。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小时候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有这方面的感触。
虽然,我不是直接继承我父亲的企业,但是在我创业的过程当中,也有许多父亲创业的“影子”。
记得小时候,在暑假期间经常跟着我父亲到他上班的办公室。那时我所接触的,是一片又一片施工中的住宅和办公楼。这段经历对我日后创业有很大的影响。我喜欢在一个已有的空间里进行改造与创作。不管是一块地,一个毛胚的空间,或者是需要改造的单元,我从第一次看到这里时,就会想象到它将来的面貌。
当然,最终的结果会通过跟专业人士多轮的沟通后,经反复修正、调整而构成。构思的过程中,要将我自己的理念、加上使用者或客人的舒适性、还有以后的操作性等几种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能给我很大的满足感。
创业的过程当中,会遇到许多的挫折。由于我父亲英年早逝,在我踏入社会没多久,就离开了我。也正因为这样,在我事业上遇到什么困难或问题时,无法向他老人家请教。我就只能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出他在我成长过程中所给予的教诲和心得。
父亲留给我的,不单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十分难得的人脉资源,在我创业的过程当中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使我少走许多弯路。
在上大学时候,我曾对自己说过踏入社会之后,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路,不想借助父亲的影响力。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想法。在残酷的商业社会里,所有的商人都会想尽办法,利用好自己的资源,让自己拥有最佳的发展前景。很多时候,靠自己的资源还不一定够,还要进行资源整合,跟理念相同的人共事,向共同的目标前进。
狼若回头,必有原因
我刚刚所提的,只是社会方面的资源,要经营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管理团队。我记得父亲曾经对我说,选员工尤其是物色中、高层管理人员,德行最重要,能力是其次,当然有德才兼备者最好。
我对他这句话记得特别牢,在选择我的团队时,特别注意观察应征者的道德观念与工作态度。聘请一位品行好、忠诚度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永远比一位只有能力而无人品的人更为有利。一个对公司忠诚度低的员工绝不会跟公司同甘苦共患难,还很有可能为了蝇头小利而离开公司,甚至做出一些对公司不利的事情。
我曾经聘请过一个能力很强的职业经理人,因为他不能接受公司的一些管理制度,所以离开了。过了几年之后,此人又主动跟我联系,要求重回公司工作。那时公司要扩展业务,就决定再次聘用他。没想到,时隔几年,这个人的心态完全改变,每做一件事情总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中心。因此,我相信这句话:“狼若回头,必有原因,不是报恩,就是报仇”。
近年来,我逐渐认识到,要寻找十全十美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办好公司有一个比业务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教育。在教育方面,中国的老祖宗有五千年的智慧,是我们进行团队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比较缺少道德教育。他们的人生非常迷惘,不知道人与人应当如何相处,不懂得义和利之间应当如何取舍。有许多不自觉地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认为现代企业家要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任何人进入公司,我们都要将他视如自己的子弟,加以关心、爱护,并施以中华美德的教育,使他找到幸福人生的方向,帮助他在公司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未来发展方向,使之工作有动力,发展有目标,与公司同进步,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工作单位和谐与社会和谐。
今后,我们准备引进传统文化老师,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加大力度,将公司建成有文化传统的企业,努力成为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
我个人认为,要成为一位成功的第二、第三代家族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意识到他们继承或将来要继承的,不仅仅是财富,而是一种理念和态度。这种理念不单单是在商业上的管理或经营之道,同时也包含了中华文化传统的美德。
因此,对祖国、对社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明白“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继承下来的平台做扎实,做稳固,永续经营,回馈社会,不辜负父辈、祖宗之重托,无愧炎黄子孙这一光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