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是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指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过程。它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活动形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初中语文 活动课 综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72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力图通过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进而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活动课为桥梁,不断优化课堂活动形式,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经过教学实践探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语文课堂活动。
一、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语文课堂活动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要求学生围绕课文主题,自主寻找相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故事进行课前演讲。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之前,轮到演讲的学生就找了篇《手捧空花瓶的孩子》的文章作为课前讲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这个故事,再进一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后,更明白了“谎话使人荒唐,诚实使人收获”的道理,既锻炼了学生的查找资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挖掘教材的趣点
课文内容中,有重点、难点,如果能把这些重点、难点转化为学习的趣点的话,那么将更有效地促进学习。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理想》一课的学习中,开头处的几个顶真修辞的句子写得很好,而顶真也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在这课,我设计了用成语接龙的游戏让他们感受“顶真”的修辞方式,并且进行了仿写的练习,将这几句既有比喻,又有顶真的句子模仿写了一次,每个同学印象至深。
(三)朗读是个好活动
语文课之所以越来越沉闷,其中一点与朗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有很大的关系。语文之所以为语文,它是语言的天下,美的语言把它读出来就是很好的享受、欣赏。所以,对于优美的文章我们应该让学生尽量多读,还可以设置个人读、分组比赛读、男女声分读等;对于以对话描写为主的一些文章,特别建议分角色朗读。例如学习《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时,我班进行了分角色朗读的活动,不但以此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还从中分析了人物的语音、语调和人物性格,以此可见,朗读并不是表面的,它应该是深入理解的一个引子,理解后再读,又是一次学习的加强。
(四)表演更锻炼能力
《核舟记》一文,我在上课中就加入了让学生自己表演船头所坐三人的神态,准备时间是5分钟,学生踊跃进行了表演,表演得各有所长,我顺势问他们,这种姿式是否难做,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答了“难”。我吃了一惊,以为他们说容易。于是,抓住他们的这点体会因势利导,进入更深层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雕刻者技艺的高超。通过此课堂活动,同学们不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而且更深刻领悟了文章主题。
二、结合综合探究开展语文课堂活动
我们现在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针对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而在以往这部分的内容往往是以老师整理资料,然后用课件一一讲述为主,最多也只是设置些抢答题,让学生“意思意思”地活动了一下,远远背离了“综合性活动”的实质,严重一点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如此地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才会导致他们对于语文的失去兴趣。结合综合探究开展语文课堂活动,有主题,有目标,有指引,应充分利用好。如,可以开展“手抄报活动”“小组课件成果展示活动”,还可以设计“主题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模拟招聘”“主题文学创作比赛”“采访调查报告”等活动。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多样的课堂活动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它能让学生在课堂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发展,它能提升课堂艺术与教学质效。
三、结合名著阅读开展语文课堂活动
(一)开展名著故事课前讲活动
对于一些篇幅较短而又篇目较多的名著,适合开展此类活动来加强阅读理解。例如《伊索寓言》,我就是以开展课前讲寓言故事的活动来促进阅读交流。学生通过讲和听,更一步加强了“看”的效果,并在故事讲完以后谈启发,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思”,加强了对各则寓言所含有的寓义的理解,促使“读”得更为理解、难忘。
(二)建立读书卡片,定期进行交流
学生将自己阅读名著的积累及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并且通过与同学互换互看,从更多方面了解这部名著,既完成了自己的阅读积累,也更多地吸取了別人的阅读积累。例如七年级下册推荐阅读的名著《昆虫记》,就较为适合于用这种方式,每个同学感兴趣及积累到的“昆虫卡片”各有不同,通过交流,则了解更多,而交流的形式也使阅读更富有趣味。
(三)分话题交流阅读心得
对于情节较复杂,人物较众多的名著,则更适合于分话题交流阅读心得。例如进行九年级上册的推荐名著《水浒》的阅读时,我就运用分话题交流阅读心得的课堂活动。我指导学生围绕“主题理解”“重点人物分析”“情节勾连”等话题开展交流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大大加强了对名著的记忆和理解。
(四)小组汇报阅读成果
对于一些人物比较集中,情节比较有趣的名著,我们还可以开展小组汇报阅读成果的语文活动。例如进行八年级下册的《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时,我便使用了这个方法。我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要完成四个任务:“海底图片展示”“讲述精彩故事”“海底知识抢答”“本组阅读感受”。各组学生一起查找资料,选派代表,共同设置难题,一起准备好阅读感受,既展现了个人阅读的积累,也展示了小组合作的能力,个人融入小组的准备工作中,通过讨论、交流、制作课件、课堂展示,不但深化了对名著的理解,而且还锻炼多种能力。
总之,活动课教学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又焕发了勃勃生机。我们相信,只有我们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才能使语文教学上出精彩,体现本色。
参考文献
[1]徐利英初中语文活动课模式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6期.
[2]赵晓玲浅议新课程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散文百家》
2013年10期.
[3]孟繁荣初中语文活动课构建探究《教师博览》2015年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活动课 综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72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力图通过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进而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活动课为桥梁,不断优化课堂活动形式,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经过教学实践探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语文课堂活动。
一、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语文课堂活动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要求学生围绕课文主题,自主寻找相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故事进行课前演讲。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之前,轮到演讲的学生就找了篇《手捧空花瓶的孩子》的文章作为课前讲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这个故事,再进一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后,更明白了“谎话使人荒唐,诚实使人收获”的道理,既锻炼了学生的查找资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挖掘教材的趣点
课文内容中,有重点、难点,如果能把这些重点、难点转化为学习的趣点的话,那么将更有效地促进学习。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理想》一课的学习中,开头处的几个顶真修辞的句子写得很好,而顶真也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在这课,我设计了用成语接龙的游戏让他们感受“顶真”的修辞方式,并且进行了仿写的练习,将这几句既有比喻,又有顶真的句子模仿写了一次,每个同学印象至深。
(三)朗读是个好活动
语文课之所以越来越沉闷,其中一点与朗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有很大的关系。语文之所以为语文,它是语言的天下,美的语言把它读出来就是很好的享受、欣赏。所以,对于优美的文章我们应该让学生尽量多读,还可以设置个人读、分组比赛读、男女声分读等;对于以对话描写为主的一些文章,特别建议分角色朗读。例如学习《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时,我班进行了分角色朗读的活动,不但以此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还从中分析了人物的语音、语调和人物性格,以此可见,朗读并不是表面的,它应该是深入理解的一个引子,理解后再读,又是一次学习的加强。
(四)表演更锻炼能力
《核舟记》一文,我在上课中就加入了让学生自己表演船头所坐三人的神态,准备时间是5分钟,学生踊跃进行了表演,表演得各有所长,我顺势问他们,这种姿式是否难做,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答了“难”。我吃了一惊,以为他们说容易。于是,抓住他们的这点体会因势利导,进入更深层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雕刻者技艺的高超。通过此课堂活动,同学们不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而且更深刻领悟了文章主题。
二、结合综合探究开展语文课堂活动
我们现在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针对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而在以往这部分的内容往往是以老师整理资料,然后用课件一一讲述为主,最多也只是设置些抢答题,让学生“意思意思”地活动了一下,远远背离了“综合性活动”的实质,严重一点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如此地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才会导致他们对于语文的失去兴趣。结合综合探究开展语文课堂活动,有主题,有目标,有指引,应充分利用好。如,可以开展“手抄报活动”“小组课件成果展示活动”,还可以设计“主题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模拟招聘”“主题文学创作比赛”“采访调查报告”等活动。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多样的课堂活动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它能让学生在课堂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发展,它能提升课堂艺术与教学质效。
三、结合名著阅读开展语文课堂活动
(一)开展名著故事课前讲活动
对于一些篇幅较短而又篇目较多的名著,适合开展此类活动来加强阅读理解。例如《伊索寓言》,我就是以开展课前讲寓言故事的活动来促进阅读交流。学生通过讲和听,更一步加强了“看”的效果,并在故事讲完以后谈启发,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思”,加强了对各则寓言所含有的寓义的理解,促使“读”得更为理解、难忘。
(二)建立读书卡片,定期进行交流
学生将自己阅读名著的积累及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并且通过与同学互换互看,从更多方面了解这部名著,既完成了自己的阅读积累,也更多地吸取了別人的阅读积累。例如七年级下册推荐阅读的名著《昆虫记》,就较为适合于用这种方式,每个同学感兴趣及积累到的“昆虫卡片”各有不同,通过交流,则了解更多,而交流的形式也使阅读更富有趣味。
(三)分话题交流阅读心得
对于情节较复杂,人物较众多的名著,则更适合于分话题交流阅读心得。例如进行九年级上册的推荐名著《水浒》的阅读时,我就运用分话题交流阅读心得的课堂活动。我指导学生围绕“主题理解”“重点人物分析”“情节勾连”等话题开展交流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大大加强了对名著的记忆和理解。
(四)小组汇报阅读成果
对于一些人物比较集中,情节比较有趣的名著,我们还可以开展小组汇报阅读成果的语文活动。例如进行八年级下册的《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时,我便使用了这个方法。我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要完成四个任务:“海底图片展示”“讲述精彩故事”“海底知识抢答”“本组阅读感受”。各组学生一起查找资料,选派代表,共同设置难题,一起准备好阅读感受,既展现了个人阅读的积累,也展示了小组合作的能力,个人融入小组的准备工作中,通过讨论、交流、制作课件、课堂展示,不但深化了对名著的理解,而且还锻炼多种能力。
总之,活动课教学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又焕发了勃勃生机。我们相信,只有我们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才能使语文教学上出精彩,体现本色。
参考文献
[1]徐利英初中语文活动课模式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6期.
[2]赵晓玲浅议新课程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散文百家》
2013年10期.
[3]孟繁荣初中语文活动课构建探究《教师博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