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23日召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那么,在2009年下半年,在坚持取向不变的同时,宏观政策是否会做一些微调?经济回升的“后劲”又将如何?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结构调整 重心或转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汪红驹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在对宏观经济保持适度刺激的同时,其重心或将向结构调整转移,以寻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时间点来看,预计三季度政策将微调,四季度可能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汪红驹说,财政政策调整的一个着力点是,要通过财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资源税制改革已经蓄势待发。近期,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资源品价格呈现疯涨态势,预计在流动性泛滥局面不改的情况下,资源品价格将持续上扬。预计下半年资源税改革将很快出台。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接着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张明,张明提出:“财政政策调整在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加大民生支出。上半年,财政部已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包括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的减免,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但扩内需的根本在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
财政部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此问题上也表示,“财政政策在总量扩张的基础上,会同时进行结构调整。但既定的投资重点不会出现大的改变。”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下半年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方向,应该是落实目前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并调整资金投入领域。要实现有目标的资金投入,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应该在下半年得到实质性的落实。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于2009年7月19日,在友邦保险首届高端财富论坛上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目前基调不变,但随着信贷的高速增长,明年初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面临调整,同时利率会发生改变。随着信贷的高速增长,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在明年初到来,加息也可能随之而至,但政策的调整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利率调整频率要看政策调整后的效果如何。此外,如果下半年经济复苏较好,政策调整步伐可能会快些,频率高些。”
张明说:“下半年银行可能会增加定向票据的发行,以及增强窗口指导。”还有部分专家指出,未来急需调整信贷投放的结构,银行人士认为,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等可能在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项创新业务,并购贷款也将担当起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的重任。
除此之外,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有订单、有利于带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据《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了解,为了使民间投资更快替代政府投资,一个为中小企业解困文件,已经由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起草完毕。目前,该文件正在听取财政部、税务总局、人社部等部门征求意见。
经济回升 “后劲”有争论
虽然中国的经济目前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宝江在由新华社总经理室主办的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讲座上强调,尽管部分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但经济增长的后劲仍然充足。
他说,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较晚,此次次贷危机除了导致部分国企做石油衍生品期货赔钱以外,次贷对中国的影响不过是8万亿美元左右,问题不大。要对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信心。
“后劲充足源于对中华经济的五方面判断:首先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在加速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其次,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在快速升级,拥有巨大的需求;再次,中国的信息、房地产、机械制造等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此外,中国具有充裕的资本、劳动、技术等基本要素;最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韩宝江分析。
对此问题,张明说:“我并不担忧今年下半年经济‘回暖’的后劲,让我担忧的是未来两三年是否还会有强有力的后劲,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可能会带来短期内的经济回升,但是这种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要经受考验。”
汪红驹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虽然经济指标企稳回升,但受外部出口环境依然严峻、内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宏观经济仍然存在较大下行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发展后劲仍稍显薄弱。
“首先,我国对外经济仍处低谷;其次,民间投资信心不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再次,结构不合理仍是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最后,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企业生产。”汪红驹说。
汪红驹继续分析,今年以来虽然工业生产有所“回暖”,但“订单不足”以及“库存增加”等迹象表明企业“回暖”程度依然不佳,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从而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一路走低。与此同时,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也同样出现持续下滑势头,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少企业由于订单减少,对下一步生产缺少信心,有意识的停工限产消化库存,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制约工业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原因。
结构调整 重心或转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汪红驹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在对宏观经济保持适度刺激的同时,其重心或将向结构调整转移,以寻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时间点来看,预计三季度政策将微调,四季度可能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汪红驹说,财政政策调整的一个着力点是,要通过财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资源税制改革已经蓄势待发。近期,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资源品价格呈现疯涨态势,预计在流动性泛滥局面不改的情况下,资源品价格将持续上扬。预计下半年资源税改革将很快出台。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接着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张明,张明提出:“财政政策调整在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加大民生支出。上半年,财政部已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包括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的减免,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但扩内需的根本在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
财政部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此问题上也表示,“财政政策在总量扩张的基础上,会同时进行结构调整。但既定的投资重点不会出现大的改变。”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下半年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方向,应该是落实目前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并调整资金投入领域。要实现有目标的资金投入,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应该在下半年得到实质性的落实。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于2009年7月19日,在友邦保险首届高端财富论坛上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目前基调不变,但随着信贷的高速增长,明年初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面临调整,同时利率会发生改变。随着信贷的高速增长,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在明年初到来,加息也可能随之而至,但政策的调整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利率调整频率要看政策调整后的效果如何。此外,如果下半年经济复苏较好,政策调整步伐可能会快些,频率高些。”
张明说:“下半年银行可能会增加定向票据的发行,以及增强窗口指导。”还有部分专家指出,未来急需调整信贷投放的结构,银行人士认为,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等可能在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项创新业务,并购贷款也将担当起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的重任。
除此之外,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有订单、有利于带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据《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了解,为了使民间投资更快替代政府投资,一个为中小企业解困文件,已经由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起草完毕。目前,该文件正在听取财政部、税务总局、人社部等部门征求意见。
经济回升 “后劲”有争论
虽然中国的经济目前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宝江在由新华社总经理室主办的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讲座上强调,尽管部分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但经济增长的后劲仍然充足。
他说,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较晚,此次次贷危机除了导致部分国企做石油衍生品期货赔钱以外,次贷对中国的影响不过是8万亿美元左右,问题不大。要对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信心。
“后劲充足源于对中华经济的五方面判断:首先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在加速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其次,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在快速升级,拥有巨大的需求;再次,中国的信息、房地产、机械制造等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此外,中国具有充裕的资本、劳动、技术等基本要素;最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韩宝江分析。
对此问题,张明说:“我并不担忧今年下半年经济‘回暖’的后劲,让我担忧的是未来两三年是否还会有强有力的后劲,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可能会带来短期内的经济回升,但是这种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要经受考验。”
汪红驹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虽然经济指标企稳回升,但受外部出口环境依然严峻、内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宏观经济仍然存在较大下行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发展后劲仍稍显薄弱。
“首先,我国对外经济仍处低谷;其次,民间投资信心不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再次,结构不合理仍是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最后,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企业生产。”汪红驹说。
汪红驹继续分析,今年以来虽然工业生产有所“回暖”,但“订单不足”以及“库存增加”等迹象表明企业“回暖”程度依然不佳,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从而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一路走低。与此同时,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也同样出现持续下滑势头,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少企业由于订单减少,对下一步生产缺少信心,有意识的停工限产消化库存,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制约工业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