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而数学教学往往以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的形式出现,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斯卡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那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办法。因此,我经常利用课间活动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2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1借助媒体创设新奇情境,激发好奇心。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屏幕上那些缤纷的色彩、可爱的造型、动态的画面和声效,就足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首先用课件显示:一支拴在木桩上的羊在草地上吃草的动画场面,且用课件勾勒出羊能吃到的最大面积是一个圆的教学情景,接着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 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个什么图形?
  B、 圆的面积你们会求吗?
  C、 你们想知道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吗?
  设计“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个什么图形?”这样一个极具趣味性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学习圆面积知识的实际应用,而且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2.2通过设置疑问,激发探究兴趣。
  在教学中,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问题,会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调动学生
  学习热情,改变学生由被动地学改为主动地学。 如在教学《年、日、日》时,提出这样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创设这样的问题就使学生产了疑惑:12岁应该过12个生日,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呢?学生自然就想办法探究这是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以“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这时教师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3利用认知冲出,激发求知欲。
  认知冲突往往会使人处于一种内部失调状态,而这种内部失调是促使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陷入矛盾、冲突的认知情境中,求知欲便会大大增强,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在教学中,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求知欲最强.此时是智力发展的最佳状态,所以新课导入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疑点创设思维情境。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得到的启示尝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但受平行四边形先剪后移再拼的影响,学生一开始可能用这种方法,发现很难将之转化为已学图形。这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如何将之转化为已学图形成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不难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这一发现解决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应是伸手就摘桃,也不宜是再跳也摘不到桃,而是要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2.4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参与热情。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眼,让他们切实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每个学生把长方体纸盒的六个面沾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粘同样的纸,先让学生观察,老师再提问,因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学生都能有条理的把观察到的结果叙述出来,在此基础上,老师又用准确、简洁的数学用语做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轻松地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5创设应用情景,引导学生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运用于生活,为我们服务。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要有目的的布置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如在教学了《元、角、分》以后,让学生在周末时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超市买一些小商品,熟悉元、角、分,会利用多种方法付款。
  高年级学习了正方体和长方体以后,让学生在家里实际测量家具、房屋等物体的面积或体积,尤其是装修房屋时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使他们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在学用结合上激发学习兴趣。
  2.6利用游戏,活跃学习气氛。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孩子,游戏是他们忠实的伙伴。我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具的操作与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数学游戏。学生在数学游戏中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理解概念、掌握法则、发展思维,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如在教学《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在学生观察、触摸、联想等一系列活动之后,我安排了一个数学游戏——“看谁摸得准”。内容是这样的,准备了两个纸箱,第一个纸箱里装有:正方体木块、长方体纸盒、易拉罐、三菱柱、圆锥体等。第二个书纸箱里装有:正方体木块、正方体纸盒、长方体学具、圆柱体等。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各选一名代表按教师要求从书包里摸长方体(或正方体),其他同学一方面为本组代表出主意,一方面担任裁判。哪组代表摸得又准又快,哪组为优胜。在游戏过程中,随着老师说出的形体名称,学生就会在头脑中想象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形状、特征。各组代表根据头脑中保留的表象通过手摸,排除大小、质地(纸、木、铁)等非本质属性,判断并选择出指定的形体。全班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思索。这项数学游戏活动,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比起学生反复死记图形特征,效果要好得多。   2.7利用学习竞赛,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我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恰当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比赛活动,尽可能的使全班同学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竞争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统计》时,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哪组表现好或答对问题就奖励一朵小红花,最后看哪组的红花多,哪组就为获胜队。最后比赛结果又形成一幅统计图,让其回到这堂课的主题上来。比赛贯穿整节课,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都想为自己组赢得更多小红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直观教具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应当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思索的问题。在教学《认识物体》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物和模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述出各种物体的形状。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又发展了个性。
  4注重师生良好情感关系的建立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往往是从这一学科的老师开始的。如果学生喜欢该学科的任课老师,那么他也会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所以我们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起这一点,用“爱”来激发和维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1生活上关心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崇拜老师,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或者与老师在课堂之外有所交流、接触,学生都会表现的很兴奋,对这一学科也会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在生活中无人体贴和照顾的学生,他们特别需要老师的爱。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一下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使他们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动机。
  4.2学习上帮助差生:
  小学生的数学成绩,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成绩好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表现得很强烈。而对于那些学习很吃力的差生,则会对数学的兴趣表现得越来越消极。所以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我们不仅要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讲课时多注意他们;提供给他们较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对这部分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及时的检查讲解,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对学生存在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表扬、鼓励。这样从点点滴滴中帮助差生,他们就会逐步转变,渐渐喜欢上数学,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好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充分的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合理的渠道,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
  [2]《中国教育创新期刊导读》.2009年第7期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这一任务在数学教学中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注意在“结合”二字上下工夫,通过借助于数学知识载体,进行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较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数据对比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
期刊
农村的学前教育虽然在资源、设备等各方面大大落后于城市,但也有其优点和长处,如果充分加以引导和利用,不一定就比城市差。  很多农村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城市的那一套都是好的,什么都应该向城市学习,却没有注意到农村也有很多独到的、特有的、有利的教育资源。比如同样是学习蔬菜知识,农村的孩子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实地参观,甚至可以在自家的菜地里向家人学习种植蔬菜,然后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城市的孩子最多是在老
期刊
进来网络及各种媒体热切关注的昆明学生打人事件使人震惊,是什么使得11名少年对女同学拳脚相向,是什么让他们毫无顾忌的一日之内对5名同学接连下手,甚至将同学扔进河中。撇开家庭环境等因素,从学校管理层面分析,这应与打人学生所在学校不恰当的分班制度有一定关系。根据记者调查,该校在初三分班时将各班的“差生”集中在一起,人为地形成了一个25人的“差班”。于是,在这25人中就形成了一个11人的小团体,殴打同学,
期刊
环境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中学生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维持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主要以学科相互渗透的方式在中学开展环境教育。从较早在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欧、美、日发达国家,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些国家的教育界已经明确指出,环境教育是情感教育,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认知教育,环境教育所强调的是情感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认知事物,从而形成了中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如德国各洲的教学
期刊
【摘要】在纷繁复杂的二十一世纪,人们所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如何能够让我们新一代人更好地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认真研讨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就像先秦时代的名医扁鹊一样,根据不同的病人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通过“望、闻、问、切”的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四诊法;课程改革;望、闻、问、切  为了进行课程改革,
期刊
1具备数学学科专业素养  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联系包括知识上的联系,智力、能力上的联系,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联系。作为数学教师,提高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已迫在眉睫。具备了一定专业水平,才能为“专业化”提供知识与思维上的保证。才会让教师通过体验、思考和实践,对专业知识进行感悟、内化而成为专业技能。  数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
期刊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以发挥其最大潜力,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学会做人,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觉得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应当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要善待班中的“学困生”,恢复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其次,做班主任还要舍得投入,不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更要
期刊
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而物理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课程。一堂习题课下来之后,我便更坚定了彻底打破“三中心”(教师、课堂、书本)的信心。高中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又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只要我们教师能将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他们就会得出一些教师平时不会去想也想不出的一些观点和有用的结论。  2010年全国百所名校示范卷上有如下一道试题:  离子推进器是利用反冲原理获得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期刊
诗歌中的空间描写是一种“时空合一”的描写艺术,主要体现为诗情与画意的交融。苏轼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评价,不仅说明了王维诗歌的特点,同时也总结了他诗歌创作的经验——诗情和画意交融的浪漫主义精神。空间描写对于表达诗人的情怀有着突出的意义,也使诗歌的审美意境得到更好的体现与发挥。因此,诗歌所展示的空间意识,是一种提升意境升华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  1空间描写场面调度的灵活性,可以使意境鲜明可感  诗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