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中学生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维持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主要以学科相互渗透的方式在中学开展环境教育。从较早在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欧、美、日发达国家,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些国家的教育界已经明确指出,环境教育是情感教育,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认知教育,环境教育所强调的是情感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认知事物,从而形成了中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如德国各洲的教学大纲和计划都明确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热爱、理解的信念。让每个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起责任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中学环境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的效果。
从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实践看,长期以来,中学的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环境价值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其实,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学在中学的环境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三门峡市开展的一项“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调查发现,随着年纪的增长,学生对有关环境的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同步增长。但同时,学生的环境意识普遍较弱,缺乏自觉的环境性,存在着严重的“知、能、行”脱节的现象。
为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不能局限于环境知识的传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全部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环境教育效果,而要是环境教育重要培养学生环境价值观的理念,在化学教学中得到应用,必须坚持“贴近性、直观性、参与性、示范性”四个设想。
1坚持贴近性设想
所谓贴近性设想,就是指在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选题和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本土化。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越是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总体上要立足于本市,围绕灵宝市的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和讲解。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比如,讲到水的污染时,可以结合灵宝水资源污染的情况,让学生了解灵宝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城市,是由于矿山的开采,金矿石的氰化,造成了人为污染;在讲解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时,让学生了解灵宝就是一个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了解酸雨对灵宝工农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危害,从而使学生有所触动。
2坚持直观性设想
所谓直观性设想,就是指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形成,要体现直观性,要以具体的事实让学生了解,认识环境破坏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现在,一些教师为了应付中考中有关环境问题的试题,往往在环境教育中大量介绍化学原理,使环境理论化、抽象化、枯燥无味,弱化了环境教育的效果。我认为,在进行环境教育时,除了结合教学讲解一些相关的、简单的化学原理外,要少用文字叙述,多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从图表、照片、录像资料、实物等为载体,以生动和真实的案例,向学生展示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要通过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感觉,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
3坚持参与性设想
所谓参与性设想,就是指要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在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建立环保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自由探究和行动,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结合化学教学中研究型课程的开展,对真实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环境教育的效率。可以本着“从可以解决的问题做起”的原则,引导学生发现在教室、学校、家庭、社区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和解决。其中,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型课程,鼓励学生探究如何用最少的药品,获得最佳的效果,改善实验环境,减少化学废弃物的污染,就是非常具有操作性的选题。
4坚持示范性设想
所谓示范性设想,就是指教师以自己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收到“身教胜于言教”的效果。化学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在环境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环境教育主要不是为了传授环境知识,而是重在培养环境意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自身环境意识不强,行为不符合环保要求,那么就是教学开展的再好,也难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在课堂教学中,在和学生交流时,都要始终表现出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以自己的言行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教育。
将环境教育落实到化学教学中,不仅是改革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深信,《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改进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康健迈向2010年。
从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实践看,长期以来,中学的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环境价值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其实,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学在中学的环境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三门峡市开展的一项“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调查发现,随着年纪的增长,学生对有关环境的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同步增长。但同时,学生的环境意识普遍较弱,缺乏自觉的环境性,存在着严重的“知、能、行”脱节的现象。
为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不能局限于环境知识的传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全部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环境教育效果,而要是环境教育重要培养学生环境价值观的理念,在化学教学中得到应用,必须坚持“贴近性、直观性、参与性、示范性”四个设想。
1坚持贴近性设想
所谓贴近性设想,就是指在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选题和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本土化。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越是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总体上要立足于本市,围绕灵宝市的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和讲解。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比如,讲到水的污染时,可以结合灵宝水资源污染的情况,让学生了解灵宝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城市,是由于矿山的开采,金矿石的氰化,造成了人为污染;在讲解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时,让学生了解灵宝就是一个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了解酸雨对灵宝工农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危害,从而使学生有所触动。
2坚持直观性设想
所谓直观性设想,就是指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形成,要体现直观性,要以具体的事实让学生了解,认识环境破坏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现在,一些教师为了应付中考中有关环境问题的试题,往往在环境教育中大量介绍化学原理,使环境理论化、抽象化、枯燥无味,弱化了环境教育的效果。我认为,在进行环境教育时,除了结合教学讲解一些相关的、简单的化学原理外,要少用文字叙述,多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从图表、照片、录像资料、实物等为载体,以生动和真实的案例,向学生展示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要通过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感觉,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
3坚持参与性设想
所谓参与性设想,就是指要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在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建立环保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自由探究和行动,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结合化学教学中研究型课程的开展,对真实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环境教育的效率。可以本着“从可以解决的问题做起”的原则,引导学生发现在教室、学校、家庭、社区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和解决。其中,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型课程,鼓励学生探究如何用最少的药品,获得最佳的效果,改善实验环境,减少化学废弃物的污染,就是非常具有操作性的选题。
4坚持示范性设想
所谓示范性设想,就是指教师以自己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收到“身教胜于言教”的效果。化学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在环境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环境教育主要不是为了传授环境知识,而是重在培养环境意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自身环境意识不强,行为不符合环保要求,那么就是教学开展的再好,也难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在课堂教学中,在和学生交流时,都要始终表现出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以自己的言行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教育。
将环境教育落实到化学教学中,不仅是改革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深信,《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改进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康健迈向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