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l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七内生细菌16SrRNA基因V5~V7区进行序列测定,并对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三七的根、茎和叶中分别获得了 385、206和226个OTU,3个部位中相同的OTU数为167个,占比19.04%.归类物种分类结果表明,叶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6门27纲74目134科222属,优势属为Cutibacterium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分别占28.70%和14.57%;茎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2门20纲58目108科178属,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45.50%;根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9门24纲75目137科202属,优势属为 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 和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分别占24.78%和21.94%.从整体结果看,根部物种的丰度高于茎部和叶部.[结论]三七不同部位的内生细菌含有丰富的群落多样性,但不同部位的丰度不同,整体表现为根>叶>茎,且各部位的优势属并不相同,部分优势属细菌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可进一步的开发利用.通过对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为后续筛选生防菌株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不同农作方式对阿克苏地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单作枣园、枣麦间作园、荒地单作枣园、撂荒地等5种典型的农作方式下的土壤,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其主要物理特性.[结果]与农田小麦地和撂荒地相比,枣园和枣麦间作园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含水量均有相应的提高;不同农作方式下土壤湿筛团聚体组成均以2~0.25 mm的中间团聚体为主,含量达38.95%~53.74%.农田改建为枣园或枣麦间作园后>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P<0.05)
[目的]为明确生物降解穴盘育苗的生产适应性以及喷硒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番茄\'丰收128\'为试材,采用普通塑料穴盘(-J)和生物降解穴盘(+J)2种穴盘类型育苗,在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15 d)后进行叶面喷施浓度分别为0 mg/L(N)和2 mg/L(P)的亚硒酸钠溶液,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2种穴盘类型及不同喷硒浓度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生物降解穴盘及喷硒对番茄幼苗生长初期株高、茎粗、叶面积、下胚轴长、根长、鲜重、干重、壮苗指数和日均干物质增长量(G值)无显著交互作用
[目的]明确广西石漠化地区核桃主要病害种类,为其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天峨县、南丹县、环江县和金城江区等石漠化地区核桃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病害标本进行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观察;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进行离体或活体接种确定其致病性,结合部分病原菌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鉴定主要病害的病原菌.[结果]广西石漠化地区核桃主要病害有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炭疽病,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引
[目的]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病原菌主要引起茶树叶部炭疽病害.为了降低茶树受到炭疽菌的侵害,从而防控茶树炭疽病,作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遗传体系的建立.[方法]对福建省的政和县、福州市、福安市和宁德市不同茶产区的茶树炭疽病病叶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对分离得到的菌株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方法(rDNA-ITS序列)进行鉴定.为深入研究其致病性机理,将含有潮霉的抗性标记基因片段和融合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Histon
[目的]分析健康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和患病生姜样地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组成,为利用微生态调控手段进行姜瘟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桂林、柳州和百色三地姜田的健康和患病生姜根际土壤样品10个(健康生姜土壤样品为KJJ2_S、BMJ1_S、LCJ1_S、FGJ_S和NGJ_S,患病生姜土壤样品为KJB2_S、BMB1_S、LCB1_S、FGB_S和 NGB_S),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田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烟区土壤改良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等氮条件下设置100%化肥氮、20%有机肥氮+80%化肥氮、40%有机肥氮+60%化肥氮、60%有机肥氮+40%化肥氮4个处理,运用常规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化肥减量配施40%~60%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田烟根际土壤脲酶及蔗糖酶活性.而化肥减量配施20%~40%有机肥有利于提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
[目的]高寒湿地生态环境脆弱,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为探究高寒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方法]以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为研究对象,设置CK(0 g/m2)、N2(2 g/m2)、N5(5 g/m2)和N10(10 g/m2)4个水平的氮添加试验.在2019年6-10月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2019年10月取样测定土壤含水量、pH、有机碳、全碳、全氮及无机氮含量,分析氮沉降试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①氮沉降使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pH升高,且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氮沉降使土壤碳
[目的]探究单一及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产生的影响.[方法]基于盆栽试验,通过设置空白对照、施用单一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合菌群4个处理,分析水稻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结果]微生物菌肥的施用可以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其中混合菌群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产量提高了约17.71%.施用微生物菌肥有效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通过对土壤细菌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显著改变了土壤群落组成.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氮素对土壤酶活性
[目的]在耕地分类型差异下,基于“三位一体”保护视角剖析耕地内水旱地在数量质量生态的时空演变轨迹及特征差异,实现数量质量生态共同发展.[方法]以三峡库区江津区为例,应用土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景观格局指数、最近邻指数法等研究水旱地数量、质量、生态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①江津区水田、旱地在空间格局上具有显著聚集性的分布特征,旱地数量分布呈现中高北低,水田分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②质量,水田整体质量等级高于旱地,水旱地呈现出 自中西部向南北两端等别逐渐降低的趋势;③生态
[目的]分析广西龙脊梯田表层土壤的水分空间变异特征,为提高龙脊梯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龙脊梯田典型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土壤(整体、田面外侧和内侧及田坎上侧和下侧土壤)含水量的统计学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利用地统计学理论分析其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龙脊梯田田面整体平均土壤含水量极显著高于田坎(P<0.01,下同),田面外侧和田坎上侧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显著高于田面内侧和田坎下侧.田面和田坎的土壤含水量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