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基于某些假设下的逻辑推演,而科学是和道德无关的。秋天,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可能刚好砸到一个抢劫犯头上,也有可能恰好砸到了一个追赶匪徒的见义勇为少年头上。
十多年前,经济学家樊纲和作家梁晓声之间有关经济学与道德问题的论争,曾引起广泛关注。彼时,樊纲指出,“经济学家是不管道德的,讨论道德的经济学家是不务正业”。
事实上,不讲道德的是经济学,而非经济学家。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基于某些假设下的逻辑推演,而科学是和道德无关的。秋天,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可能刚好砸到一个抢劫犯头上,也有可能恰好砸到了一个追赶匪徒的见义勇为少年头上,我们不能因此认为苹果是歹毒的或是善良的。物理学家用万有引力的假说,可以解释和推导这个现象。在没被证伪前,这个假说就是有效的,或者说,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约束条件,能使得假说有效就足够了。
物理学假设存在万有引力,树上的苹果熟透了,受地球引力作用,会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空飞。苹果掉下来砸到人了,没谁会怪罪于物理学家。而经济学家的挨骂,源于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人本身,即便是人性自私这个假说都会引发不少批评和反驳。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和经济学家自己没处理好价值观与逻辑分析有关。
经济学家是人,当然会有自己的价值观的。而经济学家说的是经济学,所以推理一定要符合经济学的逻辑。比如,经济学家说的这些话“不应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福利国家模式不是好榜样”、“价格管制无助民生”⋯⋯其实就是价值判断。经济学家在论述时也会难以避免自己的价值观。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混进逻辑分析中,获将两者混为一谈是非常有必要的。最起码的要求,是在表达价值判断之时,不应违反经济学逻辑。说“中国不应走福利国家模式,那样会导致人们好吃懒做,走的是平均主义路子。”前一句是价值判断,后一句就是经济学逻辑。当然,经济学家也完全可以说“中国应该走福利主义道路,这样可以使得人们收入更为均等。”这句话逻辑也是没问题的。但“走福利主义道路,这样可以提高社会效率”这样的话则是违反了经济学逻辑的。
民众对经济学家的价值观而非经济逻辑有期盼,这也导致一些人一味去迎合民众的价值观,置基本的经济逻辑于不顾,夸夸其谈,满纸荒唐言。比如农产品价格上涨,就说是“是炒家垄断了货源,大肆炒作,从而在农产品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些一味迎合民众、大搞阴谋论毫无逻辑的人,也堂而皇之博得“经济学家”的大名。
而一些人在谈论经济学当中,一味着重抨击他人的价值观。科学、宗教、文学、艺术是不同的体系,以经济学之名对之妄加批评,以经济学效率去要求别人,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僭越。因为效率更好是否是好事,属于价值观的范畴。说不准有人就是喜欢懒洋洋的工作,拿少一点钱。有一则很多人都听过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富人在沙滩看到一个穷人在晒太阳,就质问他为什么不去工作。穷人问为什么要去工作。富人说只有辛勤工作才能赚到很多钱,变成一个富人,能有时间悠闲地在沙滩晒太阳。穷人反诘“我现在不是正在这晒太阳么?”
你认为赚了很多钱然后去沙滩晒太阳是一种享受,我认为安逸地晒太阳是一种常态——这是不同人的主观感受。如果经济学家对类似这些问题也试图以“效用”之名纳入经济分析的范畴,但因为这样的词是偏向了价值观体系,引入到经济学之中,其实流弊不少。
回顾看来,当年樊纲和梁晓声的对话其实是“鸡同鸭讲”,作为经济学家的樊纲说的是逻辑规律,作为文学家的梁晓声说的是道德正义。两者无法找到共同点,不过都有一个共同对象“人”,这也是经济学难以为民众理解之原因、以及经济学和其他科学的区别所在。
十多年前,经济学家樊纲和作家梁晓声之间有关经济学与道德问题的论争,曾引起广泛关注。彼时,樊纲指出,“经济学家是不管道德的,讨论道德的经济学家是不务正业”。
事实上,不讲道德的是经济学,而非经济学家。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基于某些假设下的逻辑推演,而科学是和道德无关的。秋天,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可能刚好砸到一个抢劫犯头上,也有可能恰好砸到了一个追赶匪徒的见义勇为少年头上,我们不能因此认为苹果是歹毒的或是善良的。物理学家用万有引力的假说,可以解释和推导这个现象。在没被证伪前,这个假说就是有效的,或者说,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约束条件,能使得假说有效就足够了。
物理学假设存在万有引力,树上的苹果熟透了,受地球引力作用,会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空飞。苹果掉下来砸到人了,没谁会怪罪于物理学家。而经济学家的挨骂,源于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人本身,即便是人性自私这个假说都会引发不少批评和反驳。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和经济学家自己没处理好价值观与逻辑分析有关。
经济学家是人,当然会有自己的价值观的。而经济学家说的是经济学,所以推理一定要符合经济学的逻辑。比如,经济学家说的这些话“不应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福利国家模式不是好榜样”、“价格管制无助民生”⋯⋯其实就是价值判断。经济学家在论述时也会难以避免自己的价值观。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混进逻辑分析中,获将两者混为一谈是非常有必要的。最起码的要求,是在表达价值判断之时,不应违反经济学逻辑。说“中国不应走福利国家模式,那样会导致人们好吃懒做,走的是平均主义路子。”前一句是价值判断,后一句就是经济学逻辑。当然,经济学家也完全可以说“中国应该走福利主义道路,这样可以使得人们收入更为均等。”这句话逻辑也是没问题的。但“走福利主义道路,这样可以提高社会效率”这样的话则是违反了经济学逻辑的。
民众对经济学家的价值观而非经济逻辑有期盼,这也导致一些人一味去迎合民众的价值观,置基本的经济逻辑于不顾,夸夸其谈,满纸荒唐言。比如农产品价格上涨,就说是“是炒家垄断了货源,大肆炒作,从而在农产品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些一味迎合民众、大搞阴谋论毫无逻辑的人,也堂而皇之博得“经济学家”的大名。
而一些人在谈论经济学当中,一味着重抨击他人的价值观。科学、宗教、文学、艺术是不同的体系,以经济学之名对之妄加批评,以经济学效率去要求别人,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僭越。因为效率更好是否是好事,属于价值观的范畴。说不准有人就是喜欢懒洋洋的工作,拿少一点钱。有一则很多人都听过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富人在沙滩看到一个穷人在晒太阳,就质问他为什么不去工作。穷人问为什么要去工作。富人说只有辛勤工作才能赚到很多钱,变成一个富人,能有时间悠闲地在沙滩晒太阳。穷人反诘“我现在不是正在这晒太阳么?”
你认为赚了很多钱然后去沙滩晒太阳是一种享受,我认为安逸地晒太阳是一种常态——这是不同人的主观感受。如果经济学家对类似这些问题也试图以“效用”之名纳入经济分析的范畴,但因为这样的词是偏向了价值观体系,引入到经济学之中,其实流弊不少。
回顾看来,当年樊纲和梁晓声的对话其实是“鸡同鸭讲”,作为经济学家的樊纲说的是逻辑规律,作为文学家的梁晓声说的是道德正义。两者无法找到共同点,不过都有一个共同对象“人”,这也是经济学难以为民众理解之原因、以及经济学和其他科学的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