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理论的演进逻辑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li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理论经历了从改革实践中来,又回到改革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指导改革实践,从而形成中国改革理论。既不能认为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没有任何理论准备,又不能认为一提出改革开放就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改革理论,它必须从改革实践中来,又回到改革实践中去,并以新的理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
  中国改革实践与改革理论相互推动、相得益彰。中国改革的直接动因是摆脱贫困,缩小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帷幕,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到五年,就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多年来没能解决的农村温饱问题。之后,我们党在总结农村改革的基础上,适时地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在总结改革开放近十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尤其是我们党在深刻反思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后,鲜明地提出改革不能停步、改革要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系统总结以往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发表了一系列具有规律性认识的论述。比如,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为重要指導思想,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等重要关系;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等。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40年改革开放实践和成功经验基础上,已经形成由六大理论支撑的中国改革理论体系即“改革六论”,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改革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重要论述的提炼和概括。改革目标论——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这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在改革目标上的生动体现。改革动力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矛盾,但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改革主体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依靠力量。要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也就是说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条件论——推动改革开放需要有安定团结的社会条件。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这既是我国40年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原因,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条件。改革保障论——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改革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是关于怎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途径的理论,是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顺利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我国40年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理论和改革探索良性互动等,这都属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范畴。
  中国改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一定要而且能够为人类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所决定的。正因如此,深刻领会和客观介绍中国改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向全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应有之义。首先,中国改革的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又不能对西方现代化模式顶礼膜拜;既要融入时代潮流,又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决不照搬国外模式。其次,中国改革开放为当今世界作出的重要贡献既包括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贡献,还包括无法用数字来表达的贡献即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卓越的智慧就是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最卓越的方案就是“一带一路”倡议,这些都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的贡献。
其他文献
《林产工业》:[烟台瓦鲁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厂商。在实际应用中。[烟台瓦鲁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能为林木机械制造和木材加工行业
摘要:为弥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心理委员制度应运而生。高校中设立心理委员有其理论基础和实际需要。就高职院校设立心理委员的必要性、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心理委员素质的要求和角色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心理委员;朋辈辅导;心理健康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当前虽然大多数本科及以上院校都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却缺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难以从制度要求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高校用人机制和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新变化。如何防范高校违法用工是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值得探讨的课题。防范和化解高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从世界范围来说,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重大发展、重大
分析并回顾我国‘十一五'期间人造板和木材工业用胶黏剂主体—"三醛"胶的产业发展状况,并阐述了我国木材工业用胶黏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将激励理论引入高校媒体学生记者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学生记者管理创新的迫切需求,是巩固高校纸媒主流地位的有力举措。构建高校学生记者激励机制应遵循公平、适度、多样化的原则。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是前提;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新闻艺术性是关键;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是重要途径;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是可靠保障。  关键词:学生记者;激励机制
"逆全球化"背后反映出的是全球治理赤字问题。全球治理的民主赤字、分配赤字、责任赤字等,是当前"逆全球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事实上,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逆
摘要:工学结合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根据豫西区域和本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院系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几年来在工学结合的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与实践,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好评。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共育人才    近几年,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完善“岗位主导、项目带动式”特色人才培养规划,坚持“校企合作为前提,工学结合为途径,实训基地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