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只有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关键词 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235-01
2011版新课标提出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经验,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目的。因此,我校立足研究语文常态教学模式,在边实践、边反思中,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拓展延伸。
一、我们的思考
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滔滔不绝,教师只是完成自己“教”的任务,这曾经是我们课堂的真实写照。学习效益低下,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是旁观者。学生学习、思考、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被教师用所谓的勤奋讲授无限制地占去,他们自然就变成了学习的旁观者。只有彻底打破原来的课堂结构,改变思维的方式,真正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校在教学实践中摒弃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强调“教什么、如何教”的做法,以学定教,彻底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围绕“学什么、如何学”建构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拓展延伸。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这种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有效课堂模式的有机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既不是对有效教学模式的生搬硬套,更不是传统教学的一成不变,而是在语文课堂上把目光转向学生,关注学生的课堂需求,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我們的做法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将精心设计的预学单在课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提示有目的地独立预学,为探究新知做好心理准备;课堂上,我会围绕文章主旨提出一个或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讨论研究,并根据小组汇报交流,让已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解答疑问;最后,我根据课堂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梳理知识,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带着更深的问题,更新的探究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实践。
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须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教材又要挖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教学内容丰韵起来。我在教语文综合性学习《找秋天》时,打破教材这本“圣经”,不局限于课本上提供的图画,而是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课前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秋天;课堂上引导孩子们从目睹、耳闻、鼻嗅、口尝这四个方面去交流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利用多媒体,引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欣赏田野的秋天,启发孩子感悟秋是美丽的、是甜蜜、是芳香的、是丰收的……
“目中有人”是指教师从孩子的“学”出发。在《找秋天》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过程,思考孩子们想学什么,会怎么学,学得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助解决等等。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交流的契机,让课堂教学成为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空间,成为师生向未知方向探索的旅程。
三、我们的收获
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主人的位置让给了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把问的权力交给了学生,把讲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品味到学习给他们的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的自身价值,找到了成为课堂主人的责任。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自学,自学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之间讨论解决,教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导演”,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由于课堂上教师创设了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学生随时都能产生突发奇想,都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火花逐步汇聚成一道彩虹——这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每一节课都将面临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时刻刻都要做好解答学生疑问的准备。课堂上教师被学生问倒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正是新型教学模式带来的可喜局面。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入探索新知的殿堂,另一方面也在警示我们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以知识的不断更新来充实自己,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双赢成果。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新课程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 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235-01
2011版新课标提出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经验,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目的。因此,我校立足研究语文常态教学模式,在边实践、边反思中,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拓展延伸。
一、我们的思考
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滔滔不绝,教师只是完成自己“教”的任务,这曾经是我们课堂的真实写照。学习效益低下,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是旁观者。学生学习、思考、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被教师用所谓的勤奋讲授无限制地占去,他们自然就变成了学习的旁观者。只有彻底打破原来的课堂结构,改变思维的方式,真正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校在教学实践中摒弃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强调“教什么、如何教”的做法,以学定教,彻底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围绕“学什么、如何学”建构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拓展延伸。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这种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有效课堂模式的有机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既不是对有效教学模式的生搬硬套,更不是传统教学的一成不变,而是在语文课堂上把目光转向学生,关注学生的课堂需求,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我們的做法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将精心设计的预学单在课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提示有目的地独立预学,为探究新知做好心理准备;课堂上,我会围绕文章主旨提出一个或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讨论研究,并根据小组汇报交流,让已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解答疑问;最后,我根据课堂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梳理知识,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带着更深的问题,更新的探究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实践。
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须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教材又要挖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教学内容丰韵起来。我在教语文综合性学习《找秋天》时,打破教材这本“圣经”,不局限于课本上提供的图画,而是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课前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秋天;课堂上引导孩子们从目睹、耳闻、鼻嗅、口尝这四个方面去交流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利用多媒体,引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欣赏田野的秋天,启发孩子感悟秋是美丽的、是甜蜜、是芳香的、是丰收的……
“目中有人”是指教师从孩子的“学”出发。在《找秋天》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过程,思考孩子们想学什么,会怎么学,学得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助解决等等。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交流的契机,让课堂教学成为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空间,成为师生向未知方向探索的旅程。
三、我们的收获
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主人的位置让给了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把问的权力交给了学生,把讲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品味到学习给他们的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的自身价值,找到了成为课堂主人的责任。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自学,自学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之间讨论解决,教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导演”,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由于课堂上教师创设了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学生随时都能产生突发奇想,都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火花逐步汇聚成一道彩虹——这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每一节课都将面临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时刻刻都要做好解答学生疑问的准备。课堂上教师被学生问倒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正是新型教学模式带来的可喜局面。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入探索新知的殿堂,另一方面也在警示我们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以知识的不断更新来充实自己,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双赢成果。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新课程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