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陕西南路582弄
就在不满三十岁的叶纯之结束了在香港的“揾食”生涯,挈妇将雏回到阔别八年的上海。八年间,他为《翠翠》《嫦娥》等一百多部电影作曲配乐,名字在香港乃至东南亚家喻户晓。据说,其行程犹如今日之明星,经常被刊诸报端,请人吃饭、外出踏青都能上报纸。
这次举家返沪,当然又是一个大新闻。只是,这次并不在“娱乐版”。就在叶纯之离港的第二天,当地几家亲台湾报纸赫然刊出:“中共文化特务叶纯之昨日回国。”原来,叶纯之在香港一边进行音乐创作,一边秘密从事我党领导的革命工作。他被组织要求匆匆返沪,不免引起外界猜疑。
第二年,叶小钢在上海出生,他上面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出生在香港。在上海陕西南路582弄,虽然叶小钢一家五口住一幢三层洋房,但是童年在他的记忆里却充满艰辛。小时候,他经常半夜三四点钟去马路对面的步高里小菜场排队买菜。因为只要稍晚一些,紧俏的蔬菜就没有了。
叶小钢经常一个人排三个队,各用竹篮子和青砖占两个队。有时与人发生争执,他会瞪着眼睛据理力争,毫不后退。他四岁开始弹钢琴,可能程度一般,也可能是老师“不识货”,总之他没有考进徐汇区少年宫的钢琴班。六岁上下,他在陪二姐去上海市少年宫考试时,被舞蹈指导邬美珍看中,进了市少年宫。
叶小钢对区少年宫钢琴老师不屑的眼神耿耿于怀。“拉倒!区少年宫有什么了不起,我是市少年宫舞蹈队的!”邬美珍对学生十分苛刻。“现在我天天像拿着鞭子似的逼着我的作曲学生拼搏拼搏、奋斗奋斗搞事业,恐怕是从邬美珍那儿潜移默化来的。”叶小钢对邬美珍心存感念。
叶家有丰富的藏书。小学毕业后,叶小钢大部分闲暇时光都窝在上海陕西南路的洋房里啃经典。“文革”时抄家,叶家大部分的书都没剩下。可笑亦可叹的是,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因为书名逃过一劫。“上山下乡”运动贯穿了整个“文革”时期,叶小钢的大姐做了工人,二姐和哥哥做了农民。根据当时的政策,他可工可农。
1971年,初中毕业的叶小钢去了一年农场。在上海的崇明岛,他学会了插秧、割水稻。转年又去了上海郊区一个偏远的造纸厂当钳工,一干就是6年。在工厂当学徒的头一年,他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鲁迅全集》。
叶小钢每天坚持练琴两个小时,星期天休息,他会加劲练八个小时。“我经常弹到楼下拿着竹竿捅天花板,前后左右的邻居拿石头砸我们家的玻璃。夏天,父母也会因为我弹琴,躲到阳台去。有一次,母亲问邻居:你看钢琴伴奏《红灯记》吗?邻居说,我看什么,我天天听人家隔壁弹。”
厂里工人都知道叶小钢会弹钢琴,对他比较照顾。但有一件事让他很痛苦。当时,年轻人要求思想进步,积极入团,但是叶小钢因为家庭原因一直不能如愿。费了很多周折,叶小钢终于入了团,但还是有人投反对票。有人说他不务正业,弹“封资修”的东西。
叶小钢锲而不舍地练琴,希望“考上文工团,改变人生”。总政、海政、空政、铁路、煤矿等文工团他都考过,业务没有问题,最后都卡在了政审上。“你们今后的人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家里是指不上的。”父亲常说的这句话叶小钢记忆犹新。
北京鲍家街43号
“考钢琴系永远弹别人的作品,考作曲系也许一辈子别人就弹你的东西。”1977年底,恢复高考。那年中央音乐学院没有招钢琴专业,叶小钢可以选择的只有作曲系。母亲的话坚定了他报考作曲专业的决心。叶小钢花了两三天写了人生中第一个曲子,结果顺利通过了考试。本来计划录取10名学生的作曲专业,因为邓小平的批示,最终增加到36名。
“政治经济学考了98分,中国党史考了99.5分,错了一个小括号。”叶小钢对当年的成绩记得很清楚,“因为人太多了,竞争太厉害了,而且年龄比较大,唯恐自己落下,所以天天特别累。”
1981年,26岁的叶小钢在中央音乐学院小礼堂举行了人生中第一个个人作品音乐会。演出曲目有周广仁弹奏的《岱雪》、夏小曹等演奏的《弦乐四重奏》,还有根据当时流行的“朦胧诗”写成的《这红色的雪》《果子熟了》等。
29岁的中国内地青年叶小钢的现代风格引起国际同行的注意,为此Naxos(西曼国际唱片公司)专门为他出了唱片。香港同行因为他,引发了在香港举行的中国第一次作曲家大会,大陆、台湾、香港各派十名作曲家参加,两岸三地的艺术交流大幕随之开启。
在当时相对封闭的中国能写出这样的现代音乐,叶小钢把原因归结为对知识的渴求。英国作曲家格尔莱在中央音乐学院讲了一个月课,每节课都是浮光掠影,但带来了不少国际上流行的音乐流派和专业名词。每天课下查书、查资料,让叶小钢和同学们眼界大开。
1985年,叶小钢因患急性肝炎,被隔离在中央音乐学院前院一个偏远的小屋里。在那里,他完成了轰动一时的《地平线》——
一年前的新西兰之旅给叶小钢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飞越太平洋时,他从万米高空俯视大海,无间断的伸展在他心中形成巨大冲击力,迫使他的目光找寻一个落点。那不是任何实在的物体,而是水天的汇合处——地平线。
叶小钢收回视线,在小桌板上画下三个字——地平线。这次,他终于把自己的特殊感受用音乐表达了出来。
“当时北京音乐界的传统‘卫道士’掌握着生杀大权,任何年轻人的新想法全都被扼杀在摇篮里,并且嘲笑年轻人不会以‘传统’手法作曲。于是,我写了这首马勒式浪漫的《地平线》来回敬,现在这首作品居然成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在中国不断地上演,并被中国的指挥家带往外国演出。”在1994年8月专辑CD的小册子《多余的话》中,叶小钢写道。
1987年,留校任教四年的叶小钢获得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奖学金,选择赴美留学。那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音乐家了。刚到美国的叶小钢揣着一万美元,踌躇满志。但是没过多久就用完了。学业之余,他用各种办法挣钱。他为中国台湾、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作品配乐,以前在大陆不屑一顾的活他也接。和当时很多留学生一样,他也在餐馆打过工。少年时代六年的钳工经历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刷盘子端菜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到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之夜,叶小钢开车扎进了大雪堆,怎么也开不出来。正在无望时,驶来几辆车,从车上下来一帮年轻人。大家二话不说,拿出自己车里的绳子帮他拉车,因为下雪打滑,有一个小伙子拿自己的大衣垫在他的车轮子下面。等到车拉出来,试了没有问题之后,那群年轻人没有留下名字就和他作别了。这让漂流他乡的叶小钢感受到了不设防的温暖。
留学期间,叶小钢为管弦乐队创作了《冬》。评论者说,这部作品表达了一个初来者在美国生活的文化困境。
“这首乐曲作于水牛城,一个一年差不多半年是冬天的纽约州北部的鬼地方,云层老是压得很低,仿佛你一生中倒霉的日子都会在这里发生。我喜欢暗淡的音色组合,这也许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叶小钢在唱片说明书上写道。
从鲍家街43号走向世界
“美国床头的灯光柔和而温馨,但半夜砸醒自己的不再是大学时代放在床头那高高垒起的书,而是更沉重的种族、语言、经济和文化的差异。”1994年,叶小钢回到阔别七年的祖国,继续任教于母校中央音乐学院。
大学同班同学、作曲家、小说家刘索拉说:“叶小钢的作品,各种风格里有一种风格,就是‘大旋律’,是老百姓能听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上海的音乐家,他为电视剧《上海沧桑》创作的主题曲和主题音乐,就是风格鲜明的大旋律,让你一听就十二分认同的上海味道。”
2002年开始,叶小钢与国内音乐界的许多朋友一起,创建北京现代音乐节。“外国有我们没有,所以我们要有,不光要有,我们还要引领外国,比外国人做得好。”叶小钢说。
他发动他的学生为校歌谱曲,并亲自率领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来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二中,实施“送校歌计划”。“学习艺术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很重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难出诺贝尔奖得主,而美国一个学校就有20多个诺贝尔奖得主?我觉得我们太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叶小钢感慨道。
2013年9月,在叶小钢58岁生日的前一天,他迎来了一个最好的礼物——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音乐厅为他举办了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美国主流交响乐团专门为一位中国作曲家举办的专场音乐会。
“能不能有大成就,关键看人生最后十年。”如今,60岁的叶小钢丝毫不敢懈怠。叶小钢平时很忙,他会利用开车时听车载音响,里面总是放上一两张碟,听得烂熟于心,然后再换两张。“普通人开车听可能会出问题,他不会,因为他已经熟悉那种轰鸣感了。”当年,在美国罗彻斯特的冬天,叶小钢常呆坐于院中,老树的叶子掉光了,枝干抖索地伸向冰冷的夜空。望一眼寒星,他觉得那是一撮最美丽的精灵在深不可测的苍穹里跳舞。
如今,在由五线谱构成的天空中,叶小钢希望他的音乐既能浓墨重彩,也可声色微现;能流丽酣畅,也可清扬婉兮;大作品做到黄钟大吕,搏激励志;小作品可以尺幅兴波,微雨湿花,浮现淋漓丹青的美感与醇境。
(编辑·韩旭)
[email protected]
就在不满三十岁的叶纯之结束了在香港的“揾食”生涯,挈妇将雏回到阔别八年的上海。八年间,他为《翠翠》《嫦娥》等一百多部电影作曲配乐,名字在香港乃至东南亚家喻户晓。据说,其行程犹如今日之明星,经常被刊诸报端,请人吃饭、外出踏青都能上报纸。
这次举家返沪,当然又是一个大新闻。只是,这次并不在“娱乐版”。就在叶纯之离港的第二天,当地几家亲台湾报纸赫然刊出:“中共文化特务叶纯之昨日回国。”原来,叶纯之在香港一边进行音乐创作,一边秘密从事我党领导的革命工作。他被组织要求匆匆返沪,不免引起外界猜疑。
第二年,叶小钢在上海出生,他上面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出生在香港。在上海陕西南路582弄,虽然叶小钢一家五口住一幢三层洋房,但是童年在他的记忆里却充满艰辛。小时候,他经常半夜三四点钟去马路对面的步高里小菜场排队买菜。因为只要稍晚一些,紧俏的蔬菜就没有了。
叶小钢经常一个人排三个队,各用竹篮子和青砖占两个队。有时与人发生争执,他会瞪着眼睛据理力争,毫不后退。他四岁开始弹钢琴,可能程度一般,也可能是老师“不识货”,总之他没有考进徐汇区少年宫的钢琴班。六岁上下,他在陪二姐去上海市少年宫考试时,被舞蹈指导邬美珍看中,进了市少年宫。
叶小钢对区少年宫钢琴老师不屑的眼神耿耿于怀。“拉倒!区少年宫有什么了不起,我是市少年宫舞蹈队的!”邬美珍对学生十分苛刻。“现在我天天像拿着鞭子似的逼着我的作曲学生拼搏拼搏、奋斗奋斗搞事业,恐怕是从邬美珍那儿潜移默化来的。”叶小钢对邬美珍心存感念。
叶家有丰富的藏书。小学毕业后,叶小钢大部分闲暇时光都窝在上海陕西南路的洋房里啃经典。“文革”时抄家,叶家大部分的书都没剩下。可笑亦可叹的是,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因为书名逃过一劫。“上山下乡”运动贯穿了整个“文革”时期,叶小钢的大姐做了工人,二姐和哥哥做了农民。根据当时的政策,他可工可农。
1971年,初中毕业的叶小钢去了一年农场。在上海的崇明岛,他学会了插秧、割水稻。转年又去了上海郊区一个偏远的造纸厂当钳工,一干就是6年。在工厂当学徒的头一年,他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鲁迅全集》。
叶小钢每天坚持练琴两个小时,星期天休息,他会加劲练八个小时。“我经常弹到楼下拿着竹竿捅天花板,前后左右的邻居拿石头砸我们家的玻璃。夏天,父母也会因为我弹琴,躲到阳台去。有一次,母亲问邻居:你看钢琴伴奏《红灯记》吗?邻居说,我看什么,我天天听人家隔壁弹。”
厂里工人都知道叶小钢会弹钢琴,对他比较照顾。但有一件事让他很痛苦。当时,年轻人要求思想进步,积极入团,但是叶小钢因为家庭原因一直不能如愿。费了很多周折,叶小钢终于入了团,但还是有人投反对票。有人说他不务正业,弹“封资修”的东西。
叶小钢锲而不舍地练琴,希望“考上文工团,改变人生”。总政、海政、空政、铁路、煤矿等文工团他都考过,业务没有问题,最后都卡在了政审上。“你们今后的人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家里是指不上的。”父亲常说的这句话叶小钢记忆犹新。
北京鲍家街43号
“考钢琴系永远弹别人的作品,考作曲系也许一辈子别人就弹你的东西。”1977年底,恢复高考。那年中央音乐学院没有招钢琴专业,叶小钢可以选择的只有作曲系。母亲的话坚定了他报考作曲专业的决心。叶小钢花了两三天写了人生中第一个曲子,结果顺利通过了考试。本来计划录取10名学生的作曲专业,因为邓小平的批示,最终增加到36名。
“政治经济学考了98分,中国党史考了99.5分,错了一个小括号。”叶小钢对当年的成绩记得很清楚,“因为人太多了,竞争太厉害了,而且年龄比较大,唯恐自己落下,所以天天特别累。”
1981年,26岁的叶小钢在中央音乐学院小礼堂举行了人生中第一个个人作品音乐会。演出曲目有周广仁弹奏的《岱雪》、夏小曹等演奏的《弦乐四重奏》,还有根据当时流行的“朦胧诗”写成的《这红色的雪》《果子熟了》等。
29岁的中国内地青年叶小钢的现代风格引起国际同行的注意,为此Naxos(西曼国际唱片公司)专门为他出了唱片。香港同行因为他,引发了在香港举行的中国第一次作曲家大会,大陆、台湾、香港各派十名作曲家参加,两岸三地的艺术交流大幕随之开启。
在当时相对封闭的中国能写出这样的现代音乐,叶小钢把原因归结为对知识的渴求。英国作曲家格尔莱在中央音乐学院讲了一个月课,每节课都是浮光掠影,但带来了不少国际上流行的音乐流派和专业名词。每天课下查书、查资料,让叶小钢和同学们眼界大开。
1985年,叶小钢因患急性肝炎,被隔离在中央音乐学院前院一个偏远的小屋里。在那里,他完成了轰动一时的《地平线》——
一年前的新西兰之旅给叶小钢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飞越太平洋时,他从万米高空俯视大海,无间断的伸展在他心中形成巨大冲击力,迫使他的目光找寻一个落点。那不是任何实在的物体,而是水天的汇合处——地平线。
叶小钢收回视线,在小桌板上画下三个字——地平线。这次,他终于把自己的特殊感受用音乐表达了出来。
“当时北京音乐界的传统‘卫道士’掌握着生杀大权,任何年轻人的新想法全都被扼杀在摇篮里,并且嘲笑年轻人不会以‘传统’手法作曲。于是,我写了这首马勒式浪漫的《地平线》来回敬,现在这首作品居然成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在中国不断地上演,并被中国的指挥家带往外国演出。”在1994年8月专辑CD的小册子《多余的话》中,叶小钢写道。
1987年,留校任教四年的叶小钢获得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奖学金,选择赴美留学。那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音乐家了。刚到美国的叶小钢揣着一万美元,踌躇满志。但是没过多久就用完了。学业之余,他用各种办法挣钱。他为中国台湾、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作品配乐,以前在大陆不屑一顾的活他也接。和当时很多留学生一样,他也在餐馆打过工。少年时代六年的钳工经历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刷盘子端菜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到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之夜,叶小钢开车扎进了大雪堆,怎么也开不出来。正在无望时,驶来几辆车,从车上下来一帮年轻人。大家二话不说,拿出自己车里的绳子帮他拉车,因为下雪打滑,有一个小伙子拿自己的大衣垫在他的车轮子下面。等到车拉出来,试了没有问题之后,那群年轻人没有留下名字就和他作别了。这让漂流他乡的叶小钢感受到了不设防的温暖。
留学期间,叶小钢为管弦乐队创作了《冬》。评论者说,这部作品表达了一个初来者在美国生活的文化困境。
“这首乐曲作于水牛城,一个一年差不多半年是冬天的纽约州北部的鬼地方,云层老是压得很低,仿佛你一生中倒霉的日子都会在这里发生。我喜欢暗淡的音色组合,这也许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叶小钢在唱片说明书上写道。
从鲍家街43号走向世界
“美国床头的灯光柔和而温馨,但半夜砸醒自己的不再是大学时代放在床头那高高垒起的书,而是更沉重的种族、语言、经济和文化的差异。”1994年,叶小钢回到阔别七年的祖国,继续任教于母校中央音乐学院。
大学同班同学、作曲家、小说家刘索拉说:“叶小钢的作品,各种风格里有一种风格,就是‘大旋律’,是老百姓能听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上海的音乐家,他为电视剧《上海沧桑》创作的主题曲和主题音乐,就是风格鲜明的大旋律,让你一听就十二分认同的上海味道。”
2002年开始,叶小钢与国内音乐界的许多朋友一起,创建北京现代音乐节。“外国有我们没有,所以我们要有,不光要有,我们还要引领外国,比外国人做得好。”叶小钢说。
他发动他的学生为校歌谱曲,并亲自率领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来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二中,实施“送校歌计划”。“学习艺术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很重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难出诺贝尔奖得主,而美国一个学校就有20多个诺贝尔奖得主?我觉得我们太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叶小钢感慨道。
2013年9月,在叶小钢58岁生日的前一天,他迎来了一个最好的礼物——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音乐厅为他举办了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美国主流交响乐团专门为一位中国作曲家举办的专场音乐会。
“能不能有大成就,关键看人生最后十年。”如今,60岁的叶小钢丝毫不敢懈怠。叶小钢平时很忙,他会利用开车时听车载音响,里面总是放上一两张碟,听得烂熟于心,然后再换两张。“普通人开车听可能会出问题,他不会,因为他已经熟悉那种轰鸣感了。”当年,在美国罗彻斯特的冬天,叶小钢常呆坐于院中,老树的叶子掉光了,枝干抖索地伸向冰冷的夜空。望一眼寒星,他觉得那是一撮最美丽的精灵在深不可测的苍穹里跳舞。
如今,在由五线谱构成的天空中,叶小钢希望他的音乐既能浓墨重彩,也可声色微现;能流丽酣畅,也可清扬婉兮;大作品做到黄钟大吕,搏激励志;小作品可以尺幅兴波,微雨湿花,浮现淋漓丹青的美感与醇境。
(编辑·韩旭)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