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践行低碳节能、绿色循环刻不容缓[1]。对此,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组建了“天商环保循环小分队”,以实际行动投身创建美丽中国战略实施,开展以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文明,提高群眾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打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持久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低碳节能;绿色循环;生态文明
为提高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行动能力,提高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能力,以实际行动投身创建美丽中国战略实施,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环保循环小分队”利用暑期,针对天津市的生态环境开展以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文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打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持久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呼吁大众从自我做起,践行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循环利用、绿色生活的生态环保理念。
一、活动可行性分析
新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8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持,具有制度的可行性;团队成员在实施调研前,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做了充分的资料收集,认真探讨了调研思路,具有组织可行性;调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水西公园和天津自然博物馆,出行方便,具有可行性;实践团队利用暑假期间开展活动,有充裕的时间发放调查问卷,汇总整理材料,具有时间的可行性。
二、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
(一)调研考察篇
[中新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团队第一站对生态城展开实地调研活动。
生态城着力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特例区[2],与蓝天融为一体的风力发电设备,和园区景色相得益彰的太阳能发电板,无一不体现着环保循环的经济理念。废物处理体系以“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为原则,通过使用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平台,鼓励居民线上线下进行垃圾分类。
[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以”家园”为总主题,讲述一个从远古到当代、从世界到天津的”家园”故事。在生态展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所出台的一系列国家战略方针政策彰显着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态度;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定方案》以及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表明了政府的信心和决心;垃圾分类处理的生活常识介绍让参观人员获益匪浅。
(二)数据分析篇
紧跟“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浪潮,实现资源环保节约,本次实践活动的基层调查项目采取网上问卷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天津市部分居民对于绿色循环的了解程度和所持态度。(https://www.wenjuan.com)
(1)性别、年龄结构、所受教育程度
本次调查参与群体女性比例大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部分在30-50之间,青年与中年偏多,说明日常垃圾分类处理和绿色环保意识较强的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和家庭女主人。垃圾分类及环保循环意识受教育程度和家庭角色影响较大。
(2)关于日常践行环保节能情况的调查
9.27%的调查对象表示基本不用一次性餐具;20.00%的调查对象表示会重复使用生活用水;45.85%的调查对象在处理废旧物品时只是简单检查后直接扔掉;16.59%的调查对象在购物时会经常自带帆布袋。数据表明:受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节能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在:经常使用不可再生或高度难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用品,缺乏循环利用生活资源的积极性。而这些行为都会对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以及加速能源枯竭等恶态势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提升居民的绿色节能意识迫在眉睫。
(3)关于对日渐推广的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践行情况调查
统计数据显示,在各地区纷纷执行垃圾分类处理的今天,仅有4.3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严格践行的只有12.20%。在对垃圾种类分类的投票中“可回收垃圾”的得票率最高,说明大家对垃圾类型的分类辨别知识有待提高。与此同时,20.4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区已经实施了垃圾分类处理;半数的调查对象对自己小区的垃圾处理表示不满。由此我们得知:想让高效率、高普及度的垃圾分类成为现实还有一段路要走。各地区、各部门应加强宣传、进一步向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广泛参与。
(4)关于绿色环保、节能循环理念态度的调查
令人欣慰的是,绝大多数(77.07%)受访群众表示垃圾分类很有实施的必要;过半数(56.10%)受访群众表示在了解垃圾分类后会自觉践行;65.37%的受访群众表示会欣然前往社区举办的以资源回收可再生为主题的宣讲会。这意味着大家并非不具备环境和资源的危机感,只是缺乏与之相关的知识来指导生活实践。对此,提高对群众绿色环保知识的普及度、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显得更加刻不容缓。
(三)宣传实践篇:
团队通过投稿滨海时报、大学生网报,以及在学校公众号和学院公众号撰写推文向广大群众介绍了本次暑期实践的调研情况,并以此为背景进行宣传,呼吁广大群众 “从自己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期引起群众共鸣。
同时,团队成员也付诸行动前往具有生态、大绿、自然、低碳、精致设计理念的水西公园开展实践,团队以绿色出行方式,低碳骑车前往。在公园湖边发现有很多随手丢弃的垃圾。团队成员纷纷尽绵薄之力捡起随意丢弃的垃圾,希望通过行动引起到身边人的关注,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三、结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了生态环境改善机制,践行了低碳节能、绿色循环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宣传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虽然本次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的践行与宣扬,天商环保循环小分队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何为.推动天津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N].中国环境报,2019-04-05(003).
[2]白远洋,郭志达,李金宇.建设“无废城市”路径选择与推进策略[J].环境保护科学,2019,45(04):7-9+54.
关键词:低碳节能;绿色循环;生态文明
为提高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行动能力,提高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能力,以实际行动投身创建美丽中国战略实施,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环保循环小分队”利用暑期,针对天津市的生态环境开展以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文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打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持久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呼吁大众从自我做起,践行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循环利用、绿色生活的生态环保理念。
一、活动可行性分析
新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8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持,具有制度的可行性;团队成员在实施调研前,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做了充分的资料收集,认真探讨了调研思路,具有组织可行性;调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水西公园和天津自然博物馆,出行方便,具有可行性;实践团队利用暑假期间开展活动,有充裕的时间发放调查问卷,汇总整理材料,具有时间的可行性。
二、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
(一)调研考察篇
[中新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团队第一站对生态城展开实地调研活动。
生态城着力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特例区[2],与蓝天融为一体的风力发电设备,和园区景色相得益彰的太阳能发电板,无一不体现着环保循环的经济理念。废物处理体系以“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为原则,通过使用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平台,鼓励居民线上线下进行垃圾分类。
[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以”家园”为总主题,讲述一个从远古到当代、从世界到天津的”家园”故事。在生态展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所出台的一系列国家战略方针政策彰显着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态度;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定方案》以及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表明了政府的信心和决心;垃圾分类处理的生活常识介绍让参观人员获益匪浅。
(二)数据分析篇
紧跟“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浪潮,实现资源环保节约,本次实践活动的基层调查项目采取网上问卷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天津市部分居民对于绿色循环的了解程度和所持态度。(https://www.wenjuan.com)
(1)性别、年龄结构、所受教育程度
本次调查参与群体女性比例大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部分在30-50之间,青年与中年偏多,说明日常垃圾分类处理和绿色环保意识较强的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和家庭女主人。垃圾分类及环保循环意识受教育程度和家庭角色影响较大。
(2)关于日常践行环保节能情况的调查
9.27%的调查对象表示基本不用一次性餐具;20.00%的调查对象表示会重复使用生活用水;45.85%的调查对象在处理废旧物品时只是简单检查后直接扔掉;16.59%的调查对象在购物时会经常自带帆布袋。数据表明:受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节能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在:经常使用不可再生或高度难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用品,缺乏循环利用生活资源的积极性。而这些行为都会对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以及加速能源枯竭等恶态势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提升居民的绿色节能意识迫在眉睫。
(3)关于对日渐推广的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践行情况调查
统计数据显示,在各地区纷纷执行垃圾分类处理的今天,仅有4.3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严格践行的只有12.20%。在对垃圾种类分类的投票中“可回收垃圾”的得票率最高,说明大家对垃圾类型的分类辨别知识有待提高。与此同时,20.4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区已经实施了垃圾分类处理;半数的调查对象对自己小区的垃圾处理表示不满。由此我们得知:想让高效率、高普及度的垃圾分类成为现实还有一段路要走。各地区、各部门应加强宣传、进一步向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广泛参与。
(4)关于绿色环保、节能循环理念态度的调查
令人欣慰的是,绝大多数(77.07%)受访群众表示垃圾分类很有实施的必要;过半数(56.10%)受访群众表示在了解垃圾分类后会自觉践行;65.37%的受访群众表示会欣然前往社区举办的以资源回收可再生为主题的宣讲会。这意味着大家并非不具备环境和资源的危机感,只是缺乏与之相关的知识来指导生活实践。对此,提高对群众绿色环保知识的普及度、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显得更加刻不容缓。
(三)宣传实践篇:
团队通过投稿滨海时报、大学生网报,以及在学校公众号和学院公众号撰写推文向广大群众介绍了本次暑期实践的调研情况,并以此为背景进行宣传,呼吁广大群众 “从自己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期引起群众共鸣。
同时,团队成员也付诸行动前往具有生态、大绿、自然、低碳、精致设计理念的水西公园开展实践,团队以绿色出行方式,低碳骑车前往。在公园湖边发现有很多随手丢弃的垃圾。团队成员纷纷尽绵薄之力捡起随意丢弃的垃圾,希望通过行动引起到身边人的关注,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三、结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了生态环境改善机制,践行了低碳节能、绿色循环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宣传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虽然本次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的践行与宣扬,天商环保循环小分队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何为.推动天津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N].中国环境报,2019-04-05(003).
[2]白远洋,郭志达,李金宇.建设“无废城市”路径选择与推进策略[J].环境保护科学,2019,45(04):7-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