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泰语是除英语之外在中国最受宠的十大外语了,它们在教育部的官方称谓是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俗称“小语种”。这种称呼未必准确,但很受大家欢迎。
很多人学外语都是出于个人喜好,但在具体选择某个语言的时候,除了爱好,最看重的应该就是就业形势了。
《2011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显示,在2010届高于平均薪资(2815元/月)的主要本科专业中,排名前五十的“小语种”专业有:法语(第一,4566元/月)、德语(第二,3869元/月)、俄语(第十五,3402元/月)、日语(第三十一,3100元/月)、朝鲜语(第三十八,3021元/月)。
而在另一份《201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中,法语(第二十二)、朝鲜语(第二十二)、德语(第四十一)和日语(第四十九)也位居前五十之列。
毕业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不包括在此排序中(如葡萄牙语,虽就业形势很好,但由于毕业生太少而无缘此榜单)。
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就业渠道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它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政府机构、高校、新闻传媒、外企、中外合资企业、外贸公司、旅游公司、留学培训机构。
说完了大同,下面来说说小异,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
下面就来看看这些语种的基本状况吧。
开办院校:108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法国、加拿大、比利时、瑞士、海地、阿尔及利亚、黎巴嫩、毛里求斯、摩洛哥、突尼斯等40多个国家。
使用人口:2.9亿。
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语种,各种国际会议和各项国际赛事的现场解说都至少有法英两种语言。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几乎就是非洲预科班。因为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加上中非的传统友谊,使得中国的公司在非洲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法语专业毕业生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去非洲一般起薪在1000-1500美元/月,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的原因。
开办院校:43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西班牙、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
使用人口:3.5亿。
西班牙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响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但是开办西语的院校这几年有所增加,加上合适的岗位上逐渐有了合适的人,西语的就业优势在未来会有所放缓。
开办院校:12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葡萄牙、巴西、安哥拉、中国澳门、西班牙、莫桑比克和东帝汶。
使用人口:2亿。
葡萄牙语跟西语同产于伊比利亚半岛,两者情同手足,在拼写和发音上也有些类似。葡语的使用地区以非洲为主。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莫桑比克也与中国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中国是它的第六大投资国。从企业自己登记的招聘信息来看,学葡语的人去非洲,起薪会达到2000-2500美元/月,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语种望尘莫及的。此外,“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也是葡语国家。
开办院校:87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等30多个国家。
使用人口: 1.25亿。
德语的就业和这个国家一样,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面提到的几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业。近几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德语培训的招生人数也略有下降。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
开办院校:465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日本。
使用人口:1.3亿。
日本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大多数日本人的英语都不是很好(这点从影视剧和新闻中就可以看出),所以日企会吸收大量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学日语的人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另外,中日关系的好坏也对日语人才的就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开办院校:13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意大利、瑞士、索马里等20多个国家。
使用人口:0.7亿。
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有个性,但意语学子的就业多半很规矩,仍然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几大领域。意大利语没有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是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所以意语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
开办院校:102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朝鲜、韩国。
使用人口:0.7亿。
朝鲜语这些年在中国备受青年人的追捧,鸟叔的一首《江南style》更唱红了世界,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朝鲜语的,跟朝鲜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韩企在山东、东北、江浙、广东等地比较多,而且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在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一来中国很多朝鲜族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二来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不是长久之策。
开办院校:21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沙特阿拉伯、也门、阿联酋、科威特、埃及、苏丹、利比亚等国家。
使用人口: 2.1亿。
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东非和北非,该地区给人的印象就是沙漠和石油。一些国家也名副其实的富得流油:弹丸之地,人口只有80多万的卡塔尔能举办亚运会、世界杯;阿联酋首都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的建造,都离不开石油的功劳。阿语国家的确是很喜欢拿石油说事的,阿语毕业生的就业跟这个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从习俗上来讲,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好就业。
开办院校:127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使用人口: 1.4亿。
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的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但好消息是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中俄贸易已不局限于黑龙江、新疆的一些边境地区,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街上的路标,商店的招牌也都是中俄双语的,很成规模。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有不少这些年都没怎么招生,俄语的就业整体上处于一个正在回暖的状态。
开办院校:24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泰国。
使用人口: 0.5亿。
近年来,泰国的旅游热带动了泰语的发展。如果说《杜拉拉升职记》《泰囧》《快乐到家》等电影的热播让大家看到了这块土地的优美风景。那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则是为泰语热注射了一针兴奋剂。需要指出的是,之前市场紧缺的泰语人才,在近几年毕业生大规模输出后,也逐渐饱和,单一的泰语翻译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今后的泰语人才除了熟练掌握泰语,最好还能拥有一门实用技能。
很多人学外语都是出于个人喜好,但在具体选择某个语言的时候,除了爱好,最看重的应该就是就业形势了。
《2011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显示,在2010届高于平均薪资(2815元/月)的主要本科专业中,排名前五十的“小语种”专业有:法语(第一,4566元/月)、德语(第二,3869元/月)、俄语(第十五,3402元/月)、日语(第三十一,3100元/月)、朝鲜语(第三十八,3021元/月)。
而在另一份《201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中,法语(第二十二)、朝鲜语(第二十二)、德语(第四十一)和日语(第四十九)也位居前五十之列。
毕业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不包括在此排序中(如葡萄牙语,虽就业形势很好,但由于毕业生太少而无缘此榜单)。
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就业渠道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它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政府机构、高校、新闻传媒、外企、中外合资企业、外贸公司、旅游公司、留学培训机构。
说完了大同,下面来说说小异,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
下面就来看看这些语种的基本状况吧。
开办院校:108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法国、加拿大、比利时、瑞士、海地、阿尔及利亚、黎巴嫩、毛里求斯、摩洛哥、突尼斯等40多个国家。
使用人口:2.9亿。
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语种,各种国际会议和各项国际赛事的现场解说都至少有法英两种语言。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几乎就是非洲预科班。因为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加上中非的传统友谊,使得中国的公司在非洲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法语专业毕业生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去非洲一般起薪在1000-1500美元/月,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的原因。
开办院校:43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西班牙、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
使用人口:3.5亿。
西班牙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响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但是开办西语的院校这几年有所增加,加上合适的岗位上逐渐有了合适的人,西语的就业优势在未来会有所放缓。
开办院校:12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葡萄牙、巴西、安哥拉、中国澳门、西班牙、莫桑比克和东帝汶。
使用人口:2亿。
葡萄牙语跟西语同产于伊比利亚半岛,两者情同手足,在拼写和发音上也有些类似。葡语的使用地区以非洲为主。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莫桑比克也与中国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中国是它的第六大投资国。从企业自己登记的招聘信息来看,学葡语的人去非洲,起薪会达到2000-2500美元/月,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语种望尘莫及的。此外,“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也是葡语国家。
开办院校:87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等30多个国家。
使用人口: 1.25亿。
德语的就业和这个国家一样,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面提到的几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业。近几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德语培训的招生人数也略有下降。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
开办院校:465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日本。
使用人口:1.3亿。
日本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大多数日本人的英语都不是很好(这点从影视剧和新闻中就可以看出),所以日企会吸收大量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学日语的人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另外,中日关系的好坏也对日语人才的就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开办院校:13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意大利、瑞士、索马里等20多个国家。
使用人口:0.7亿。
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有个性,但意语学子的就业多半很规矩,仍然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几大领域。意大利语没有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是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所以意语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
开办院校:102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朝鲜、韩国。
使用人口:0.7亿。
朝鲜语这些年在中国备受青年人的追捧,鸟叔的一首《江南style》更唱红了世界,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朝鲜语的,跟朝鲜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韩企在山东、东北、江浙、广东等地比较多,而且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在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一来中国很多朝鲜族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二来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不是长久之策。
开办院校:21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沙特阿拉伯、也门、阿联酋、科威特、埃及、苏丹、利比亚等国家。
使用人口: 2.1亿。
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东非和北非,该地区给人的印象就是沙漠和石油。一些国家也名副其实的富得流油:弹丸之地,人口只有80多万的卡塔尔能举办亚运会、世界杯;阿联酋首都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的建造,都离不开石油的功劳。阿语国家的确是很喜欢拿石油说事的,阿语毕业生的就业跟这个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从习俗上来讲,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好就业。
开办院校:127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使用人口: 1.4亿。
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的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但好消息是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中俄贸易已不局限于黑龙江、新疆的一些边境地区,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街上的路标,商店的招牌也都是中俄双语的,很成规模。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有不少这些年都没怎么招生,俄语的就业整体上处于一个正在回暖的状态。
开办院校:24所。
使用国家和地区:泰国。
使用人口: 0.5亿。
近年来,泰国的旅游热带动了泰语的发展。如果说《杜拉拉升职记》《泰囧》《快乐到家》等电影的热播让大家看到了这块土地的优美风景。那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则是为泰语热注射了一针兴奋剂。需要指出的是,之前市场紧缺的泰语人才,在近几年毕业生大规模输出后,也逐渐饱和,单一的泰语翻译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今后的泰语人才除了熟练掌握泰语,最好还能拥有一门实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