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物理》是目前高等院校的尤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而在大学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所谓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指的是在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刺激下,促使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并且对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加以启迪,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本文结合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了深入的探析,旨在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学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13-01
现阶段,“知识经济”已经逐渐的成为新时期、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经济竞争归根到底均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创新思维能力的竞争。从本质上来看,创新思维是开放性、多层次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多种思维形式诸如直觉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的综合,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独创性与新颖性,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响应时代发展及教学改革的号召,及时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 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1.1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任何层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基本素质基础和能力基础上所构建起来的,只有科学、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那么创造思维的培养才能切实的具备可靠而又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是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科学及全面的发展,这便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正的对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以贯彻,使教学实施和教学设计均始终立足于学生,把学生当成是教学活动服务的对象和主体,把学生的需求当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详细的来说,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当对以下能力或素质的训练及培养加以渗透:(1)抽象与概括能力;(2)分析及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能力;(3)逻辑推理能力;(4)数据的处理和采集能力;(5)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
1.2 重视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类比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当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对类比法加以积极的运用,因为通过类比法,有助于对某些物理规律及结论的大胆猜想,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实际上,很多物理规律有着较强的相似形,所以,教师在讲解相关物理内容时,切勿首先把结论告知于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的采用类比思维猜测结果,这样便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功效。比如,在讲授静电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引力场和静电场进行类比,可以将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进行类比,可以将高度和电势进行类比,可以将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进行类比。这样便能够通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使相对较为抽象的静电学内容变得形象而又浅显易懂,达到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的突破,进而实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与此同时,该类教学风格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类似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设置类比性习题,强化类比训练,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1.3 重视启发方法的运用,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思维活动
通常启发式的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启发的方法和启发的方式往往是形式多样的,比如采取直观启发方法,将“示范”效应加强;运用设疑启发的方法,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把设计的疑难问题尽可能的发掘深化,采取多种多样的比较手段,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以训练;采用情境启发方法,将关键环节抓住,对问题的情境不断的加以转变;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采取启发类推的方法,通过已知的对象实现对生疏未知对象的联想和理解,对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进行训练;采用启发归谬的方法,使学生切身的参与到谬误的归谬和解答问题的片面性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进行培养;采用启发研讨的方法,对学生思维的创建性进行培养。借助于以上多样灵活的启发方法,将学生的思维训练加强,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强化。
1.4 开展课外探究活动,突出学生的发展个性
人的个性对其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着推动作用,而创造性的个性则是推动创造性实践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全面的彰显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以个性的发展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师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科普读物、杂志和报刊能够将最新科技成果及当前科技信息及时的反映出来,这些课外信息不但能够对物理教材内容中的缺陷加以弥补,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的获知现代化的科技信息;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按照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不同兴趣点,运用学生自愿参与的方式,有目的、有步骤的对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加以组织,比如家用电器维修小组、无线电爱好小组、力学小制作小组等,将课外时间与课堂物理知识充分的相结合,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将物理“应用性”的宗旨体现出来。
2 结语
总而言之,创造思维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方式,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持之以恒的加以训练,从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洪宪.试析大学物理教学创新[J].科教文汇,2008(8):95.
[2] 刘培姣.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孝感学院学报,2006(6):116-118.
[3] 梅孝安,苏卡林,周菊林,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09(4):178-179.
[4] 史友进,孙厚谦,俞晓明,等.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主动适应工程教育的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2-94.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学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13-01
现阶段,“知识经济”已经逐渐的成为新时期、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经济竞争归根到底均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创新思维能力的竞争。从本质上来看,创新思维是开放性、多层次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多种思维形式诸如直觉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的综合,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独创性与新颖性,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响应时代发展及教学改革的号召,及时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 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1.1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任何层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基本素质基础和能力基础上所构建起来的,只有科学、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那么创造思维的培养才能切实的具备可靠而又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是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科学及全面的发展,这便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正的对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以贯彻,使教学实施和教学设计均始终立足于学生,把学生当成是教学活动服务的对象和主体,把学生的需求当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详细的来说,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当对以下能力或素质的训练及培养加以渗透:(1)抽象与概括能力;(2)分析及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能力;(3)逻辑推理能力;(4)数据的处理和采集能力;(5)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
1.2 重视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类比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当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对类比法加以积极的运用,因为通过类比法,有助于对某些物理规律及结论的大胆猜想,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实际上,很多物理规律有着较强的相似形,所以,教师在讲解相关物理内容时,切勿首先把结论告知于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的采用类比思维猜测结果,这样便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功效。比如,在讲授静电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引力场和静电场进行类比,可以将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进行类比,可以将高度和电势进行类比,可以将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进行类比。这样便能够通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使相对较为抽象的静电学内容变得形象而又浅显易懂,达到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的突破,进而实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与此同时,该类教学风格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类似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设置类比性习题,强化类比训练,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1.3 重视启发方法的运用,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思维活动
通常启发式的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启发的方法和启发的方式往往是形式多样的,比如采取直观启发方法,将“示范”效应加强;运用设疑启发的方法,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把设计的疑难问题尽可能的发掘深化,采取多种多样的比较手段,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以训练;采用情境启发方法,将关键环节抓住,对问题的情境不断的加以转变;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采取启发类推的方法,通过已知的对象实现对生疏未知对象的联想和理解,对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进行训练;采用启发归谬的方法,使学生切身的参与到谬误的归谬和解答问题的片面性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进行培养;采用启发研讨的方法,对学生思维的创建性进行培养。借助于以上多样灵活的启发方法,将学生的思维训练加强,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强化。
1.4 开展课外探究活动,突出学生的发展个性
人的个性对其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着推动作用,而创造性的个性则是推动创造性实践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全面的彰显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以个性的发展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师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科普读物、杂志和报刊能够将最新科技成果及当前科技信息及时的反映出来,这些课外信息不但能够对物理教材内容中的缺陷加以弥补,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的获知现代化的科技信息;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按照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不同兴趣点,运用学生自愿参与的方式,有目的、有步骤的对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加以组织,比如家用电器维修小组、无线电爱好小组、力学小制作小组等,将课外时间与课堂物理知识充分的相结合,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将物理“应用性”的宗旨体现出来。
2 结语
总而言之,创造思维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方式,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持之以恒的加以训练,从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洪宪.试析大学物理教学创新[J].科教文汇,2008(8):95.
[2] 刘培姣.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孝感学院学报,2006(6):116-118.
[3] 梅孝安,苏卡林,周菊林,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09(4):178-179.
[4] 史友进,孙厚谦,俞晓明,等.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主动适应工程教育的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