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新时期对数学的要求。现行我国的高考制度和对教师的评估机制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故各学校纷纷在课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加大教学的难度,使高中数学教师更处于举步维艰、不堪重负的境地。因此,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课标教材;课堂教学;专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新课标所体现的各种理念也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而彰显其社会价值。新《课程标准》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那么,如何更好的贯彻新课程理念,从而更完善地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上述目标,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地碰撞、融合、发展,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闪现出新的光彩。为此,我对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回顾与反思,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从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谈谈一些感想,就教于各位同行与专家。
一、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处理好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基础
高中数学内容分必修与选修,必修分为五个模块(相对独立的五个数学分支),实行模块式教学,实施学分制。既受到欢迎,又在经历着挑战。高中新课程为不同志向、不同数学需要的学生设置了五种不同的选擇。必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发展方向分为:侧重于社会科学的学生要选修系列l的两个专题、系列3的两个专题或系列4各两个专题;而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学生要选修系列2三个专题、系列3或系列4各两个专题。规定学分要达到要求。其初衷是好的,设想是美好的,但实施起来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了,有的甚至不太科学。“因为科学是知识体系,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更有其鲜明的特点,课程章节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衔接关系,必须循序渐进,不成体系的知识是难于学习的,只有了解了其前后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而模块教学中要求小步走,螺旋式上升,知识体系被打乱,一个知识分成几个不同部分,分散在不同的模块中,不成体系,导致跳跃式地讲授知识,各个模块难于整合,引起数学上混乱。
案例:《必修2》中4.1.1《圆的标准方程》
在本章的章头语中明确指出,前一章学习了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可以用方程表示,通过方程,可以研究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交点等问题。本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建立圆的方程,通过圆的方程,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在4.1.1节里面,提出思考: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一个圆呢?教材给出圆的定义,把圆心用坐标A(a,b),圆上的任意动点M(x,y)与圆心的距离表示为r,那么圆心为A的圆就是集合P={MIIMAl=r}。然后推出圆的方程为:
(x-a)2+(y-b)2=r2(1)
教材中,还给出一个结论:若点M(x,y)在圆上,由上述讨论可知,点M的坐标适合方程(1);反之,若点M(x,y)的坐标适合方程(1),这就说明点M与圆心A的距离为r,即点M在圆心为A的圆上。我们把方程(1)称为A(a,b),半径长为r的圆的方程,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standard equationofcircle)。
圆本来是圆锥曲线的一种,现行新教材将它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骨肉”分离。在学习完圆的方程后,同学们真正接触到二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线,那么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又是怎么样的呢?还有哪些曲线的方程就用二元二次方程来表示?按基础的安排,一年半后学生再来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他们的兴趣和激情锐减,教学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改的落脚点和支撑点,也是新课改的攻坚之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改变,课改成功就是一句空話,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改变简单讲授、机械训练的单一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理解确认”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和“优质教学”的场所;是引导学生掌握适应生存竞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素养、个性和睿智的场所;是探究、发现、创造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提升教学生命质量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提倡“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整体预设,局部生成”,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来展开教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对教学内容要精中求简,追求鲜活、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课堂教学内涵的提升、发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经历着一场重大的转型,从“知识型课堂”转向“智慧型课堂”和“生命型课堂”。当前教学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突破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究竟拿什么去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拿什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拿什么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智慧潜能?拿什么熏陶、洗礼学生的身心,促其全面发展?它时刻扣问、敲打着每一位高中教师的心扉。我们要唤起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完全自由地思维,并充分自主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三、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保证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终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不仅要接受职前的师范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生涯中不断进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锻炼。教师专业化是一种世界潮流,数学教师专业化,既有数学学科素养的要求,也有教育素质素养,特别是人文精神的要求。从上述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来看,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认识的、努力设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来自数学方面的,也有来自教育方面的。综合地表现在不能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数学知识所蕴涵的价值观资源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揭示和利用。教学中常常纠缠于细枝末节,存在脱离数学本源的现象,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发展效益不理想。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新教师。因此,我们要加强个人研究,研究教材和课标,研究专家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同时,我们还必须重视与同仁的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与个人研究同等重要。只有在扎扎实实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意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标教材;课堂教学;专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新课标所体现的各种理念也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而彰显其社会价值。新《课程标准》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那么,如何更好的贯彻新课程理念,从而更完善地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上述目标,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地碰撞、融合、发展,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闪现出新的光彩。为此,我对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回顾与反思,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从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谈谈一些感想,就教于各位同行与专家。
一、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处理好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基础
高中数学内容分必修与选修,必修分为五个模块(相对独立的五个数学分支),实行模块式教学,实施学分制。既受到欢迎,又在经历着挑战。高中新课程为不同志向、不同数学需要的学生设置了五种不同的选擇。必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发展方向分为:侧重于社会科学的学生要选修系列l的两个专题、系列3的两个专题或系列4各两个专题;而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学生要选修系列2三个专题、系列3或系列4各两个专题。规定学分要达到要求。其初衷是好的,设想是美好的,但实施起来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了,有的甚至不太科学。“因为科学是知识体系,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更有其鲜明的特点,课程章节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衔接关系,必须循序渐进,不成体系的知识是难于学习的,只有了解了其前后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而模块教学中要求小步走,螺旋式上升,知识体系被打乱,一个知识分成几个不同部分,分散在不同的模块中,不成体系,导致跳跃式地讲授知识,各个模块难于整合,引起数学上混乱。
案例:《必修2》中4.1.1《圆的标准方程》
在本章的章头语中明确指出,前一章学习了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可以用方程表示,通过方程,可以研究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交点等问题。本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建立圆的方程,通过圆的方程,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在4.1.1节里面,提出思考: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一个圆呢?教材给出圆的定义,把圆心用坐标A(a,b),圆上的任意动点M(x,y)与圆心的距离表示为r,那么圆心为A的圆就是集合P={MIIMAl=r}。然后推出圆的方程为:
(x-a)2+(y-b)2=r2(1)
教材中,还给出一个结论:若点M(x,y)在圆上,由上述讨论可知,点M的坐标适合方程(1);反之,若点M(x,y)的坐标适合方程(1),这就说明点M与圆心A的距离为r,即点M在圆心为A的圆上。我们把方程(1)称为A(a,b),半径长为r的圆的方程,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standard equationofcircle)。
圆本来是圆锥曲线的一种,现行新教材将它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骨肉”分离。在学习完圆的方程后,同学们真正接触到二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线,那么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又是怎么样的呢?还有哪些曲线的方程就用二元二次方程来表示?按基础的安排,一年半后学生再来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他们的兴趣和激情锐减,教学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改的落脚点和支撑点,也是新课改的攻坚之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改变,课改成功就是一句空話,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改变简单讲授、机械训练的单一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理解确认”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和“优质教学”的场所;是引导学生掌握适应生存竞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素养、个性和睿智的场所;是探究、发现、创造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提升教学生命质量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提倡“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整体预设,局部生成”,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来展开教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对教学内容要精中求简,追求鲜活、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课堂教学内涵的提升、发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经历着一场重大的转型,从“知识型课堂”转向“智慧型课堂”和“生命型课堂”。当前教学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突破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究竟拿什么去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拿什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拿什么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智慧潜能?拿什么熏陶、洗礼学生的身心,促其全面发展?它时刻扣问、敲打着每一位高中教师的心扉。我们要唤起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完全自由地思维,并充分自主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三、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保证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终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不仅要接受职前的师范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生涯中不断进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锻炼。教师专业化是一种世界潮流,数学教师专业化,既有数学学科素养的要求,也有教育素质素养,特别是人文精神的要求。从上述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来看,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认识的、努力设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来自数学方面的,也有来自教育方面的。综合地表现在不能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数学知识所蕴涵的价值观资源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揭示和利用。教学中常常纠缠于细枝末节,存在脱离数学本源的现象,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发展效益不理想。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新教师。因此,我们要加强个人研究,研究教材和课标,研究专家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同时,我们还必须重视与同仁的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与个人研究同等重要。只有在扎扎实实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意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