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技术分析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p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细胞的全能性理论选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脊瘠,适应沙地立地条件的健康、树干圆满、无病虫害的3-6年生的樟子松林为砧木,选择优良彰武松母树,采集当年生健壮的无病虫害发育良好5 cm-8 cm长的枝条为接穗,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以嫁接时间、砧木的生长量、接穗的切口长度等技术环节对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在6月中旬,嫁接当日日出以前选择当年生枝为接穗,形成5-7厘米长的斜切面嫁接于生长量>8厘米的砧木上,成活率较高。
  关键词 彰武松;樟子松;嫁接;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20-02
  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90年首次选育出来的一个新树种,为高大常绿乔木,树皮呈灰黑色,鲮片状开裂,针叶长7 cm~15 cm,针叶长短隔年交替,针叶直或稍扭曲,扭曲时和油松极为相似,两针一束,也有三针一束的,颜色和油松相似;种子为黑色;球果翌年9月成熟。属于春季生长类型的树种,全年最大生长量出现在5月上中旬;地径开始生长比高生长晚10天左右,全年出现两次生长,其中以春季生长为主;主根的生长和地径的生长交错进行,和苗高生长基本同步,彰武松的平蒸腾速率呈现单峰型,全年蒸腾速率最高出现在7月份与樟子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同样的生态条件下,平均每克樟武松针叶的叶绿素的含量是樟子松的1.5倍,同时樟武松有较小的蒸腾强度,较低的失水速度。
  经过彰武松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生长状况、抗逆能力等系统对比研究发现,18年生彰武松胸径20 cm,树高8 m,它的综合生长指标比樟子松快20%以上,是北方松中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它树势挺拔,生长旺盛,抗旱能力突出,抗病能力极强,且耐瘠薄土壤。课题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的形态学相结合,探索了彰武松的起源,为有性繁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运用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对彰武松进行嫁接育苗技术研究,解决了彰武松无性繁殖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为大力发展彰武松这一速生丰产树种,加快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提供技术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彰武县章古台镇、陕西榆林城郊林场东沙林区,章古台年降水量450 mm-500 mm,榆林市位于东经109°42′,北纬28°14′,海拨1100 m,属于干旱、半干旱沙漠,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底温-32.7℃,极端最高温度38.6℃,全年日照时数2928小时,10℃以上活动积温3208℃,年降水量438 mm,无霜期151天。试验地榆林市榆阳区城效林场东沙林区土壤为沙盖黄土地和纯沙地,pH值在6.9-7.3之间。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以樟子松为砧木,以彰武松为接穗。
  1.3 试验方法
  1.3.1 砧木选择和接穗采集
  1)砧木选择:砧木选择健康、树干圆满、无病虫害的3-6年生的樟子松。
  2)接穗采集:在已确定的母树林内选择优良母树,采集当年生健壮的无病虫害枝条作接穗。嫁接前采集接穗,接穗采集时间设前1 d,当天日出前和当天下午3个时段处理。接穗切面长度设
  5 cm、6 cm、7 cm、8 cm、9 cm以上5个处理。
  1.3.2 嫁接时间与方法
  1)嫁接时间:分别于5月下旬、6月上旬和中旬进行嫁接。
  2)嫁接方法: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首先接穗来源于发育良好,长5 cm-8 cm的当年生枝条,接穗枝头保留15-22束针叶,其余全部摘除。先将接穗基部用刀片削一短斜面,然后翻转过来,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捏住接穗,食指在下边垫着接穗。右拇指和食指夹持刀片,从顶牙最后一束针叶下部逐渐切到髓心,然后顺着髓心平行前进,纵向切去半边接穗,削面要求平直光滑,接穗基部成扁楔形。其次选比较平直的砧木一侧,于主干接穗稍粗壮的1年生处,摘除接区全部针叶,然后手持刀片,平贴树干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切开,长度与接穗削面相等,使之露出水白色的形成层,下端向里斜切一刀,以割断砧木削开的皮部而成尖齿状。然后先将削好的接穗基部楔形部分对准砧木面下部的齿状槽中,再把接穗切面贴在砧木得切面上。务必使二者的形成层紧密吻合,左手捏住下部,用大拇指按住接穗和塑料薄膜带一端,左手执塑料薄膜带的另一端从下往上一环压一环缠绕,缠到上端超过切口以后,再从上向下缠绕,到下端后绑缚。
  1.4 嫁接后管理
  1.4.1 肥水管理
  嫁接成活后,及时对砧木去顶,抹铅油以防止水分蒸发。如果不下雨,只浇水1次,以漫灌为好。成活后结合浇水施尿素,以加速生长。浇水后及时中耕锄草,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和杂草为害。
  1.4.2 病虫害防治
  七月中旬用通杀化学药剂喷洒树干,对苗木和地面喷洒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以防治病害。
  1.5 调查统计
  2007年7月下旬,在嫁接的苗木中,各抽50株,分别调查不同嫁接时间、采穗时间、切面长度和砧木生长量(4 cm、6 cm和8 cm以上)条件下彰武松的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嫁接时间对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6月中旬嫁接的彰武松成活率最高,达80%;其次为6月上旬和5月下旬。
  2.2 采穗时间对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以当天日出前采集接穗,彰武松的嫁接成活率最高(76%);其次为当天下午和前1 d采集接穗。
  2.3 切面长度对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接穗切面长度5 cm-7 cm时,彰武松嫁接成活率较高,可达到76%-80%;若接穗切面长度过长8 cm,彰武松嫁接成活率则明显降低。
  2.4 砧木生长量对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砧木生长量4 cm-6 cm时,嫁接成活率极低;砧木生长量>8 cm时,嫁接成活率明显提高,达78%。说明砧木生长量过低时不适合嫁接。
  3 结束语
  由于彰武松良种及苗木的供应量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是彰武松供种很少,另一原因无性嫁接苗木非常有限,不能做到广泛大面积的推广繁殖,而扦插技术又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提高彰武松的嫁接成活率对有限的资源是一个十分有益的补偿,在相对的时间内采取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途径,此次实验表明:
  1)嫁接的时间应选选择在6月中旬。
  2)嫁接的接穗应用当日日出以前采集的接穗。
  3)接穗的切面长度应选择为5—7厘米。
  4)应选择砧木生长量>8厘米的砧木。
  5)要求在嫁接时,技术熟练越快越好。
  6)应做好所嫁接苗木的肥水管理。
  7)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通过这些措施就能极大地提高彰武松嫁接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黎承湘,张学利,刘淑玲等.彰武松生长及适应性初步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8-129.
其他文献
我国现在的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不断向其他国家学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方面的技术也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水利工程勘测技术,甚至达到了比较领先的水平。但是,我们依旧有很多的问题存在,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摘要 信号电缆是铁路运输的专用信号电缆,主要用于特定电压下对铁路的数字信号、音频信号等进行控制。由于信号电缆所处的控制电路存在缺陷,铁路信号传输过程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破坏了原先完整的通信体系。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对铁路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障信号传输。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铁路信号干扰的主要来源及防治处理。  关键词 铁路;信号干扰;来源;防治  中图分类号 U
摘要:针对EPON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详细介绍了其在机场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期能够对机场监控平台的建设起到参考  作用。  关键词:视频监控;PON;EPON;机场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22-0178-01  1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航业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根据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民航业战略地位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的必要环节,其重要性和关键地位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内涵,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加以明确,并提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
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出版市场规则与制度。出版市场规则与制度是出版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只有继续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出版市场规则
西北地区高速公路沿线电力网供电不便,供电成本较高,太阳能发电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较为实用的现实意义。
摘 要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干旱山区农业发展特别重要,本文简要分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22-01  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  1.1 基本县情  同心县位于宁夏山川结合部,属吴忠市所辖,全县共有1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