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排浪式的教育改革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ha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对我说,她在广西党校学习时,曾到百色市田东县农村参加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到农村小学办学之困难,尤其是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欠佳。她说,许多农村学生为了跳出农门而考大学,所以他们从高等师范院校毕业后,都不愿回到农村任教。她请我向有关方面反映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托她转达的意见。这位老人是广西民族大学1968届的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教书,后来当过县师范学校的副校长。这位老人认为,当初“一刀切”地将中等师范学校砍掉,过急过快,没有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这是造成现在农村教师队伍窘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取消中师,代之以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小学任教是为了提高教师质量,这本是件好事。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情况不同。原来中师培养的学生大多到农村任教,保证了农村的师资来源;但后来形成的县县取消中师的热潮,造成近年来农村合格师资的持续短缺。
  由此,我想到消费趋势的变化: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曾是消费方式的主流;现在进入小康阶段,这种消费方式将逐渐被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方式所取代。我们教育领域仿佛也有过这种模仿型和排浪式的改革,现在大概也到了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出发,将多样化、个性化作为改革的重要原则的时候了。
  教育改革当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消费方式的变革。教育改革常常会从模仿开始,也常常需要激发起广大群众的改革热情,掀起一股汹涌的改革热潮。但是,当改革脱离实际,排浪式推进时,我们就会违背初衷,造成不良后果,从而使这一改革不得不成为下一次改革的目标。
  这种排浪式改革的动因来自不同方面。
  有的来自“一刀切”的决策惯性。法律法规是规范一切社会活动的准绳,必须严格遵守。除此之外的其他决策均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简单地采取“一人有病,大家吃药”的办法。我们曾经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撤点并校一时成为风潮,结果造成部分地区学生上学困难;于是,我们又使用行政手段,不管条件是否许可,都恢复教学点,又形成一股新的风潮。我们曾经在推进示范性高中建设时,推动初高中剥离,并允许剥离后的初中进行国有民办改制,于是掀起一股改制风潮;后来有些部门认为,这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所以,不管实验成功与否,都用行政命令一概收回,于是又掀起一股收归公办的风潮。
  有的来自对教育规律缺乏尊重。我国的教育改革当然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应当坚持中西融合、洋为中用的原则。比如:不要不顾实际情况,将探究式教学作为最好的教学模式纷纷效仿,而后又因个别地区的PISA成绩不错,某些国家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肯定,而故步自封。再如: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加强教学研究无疑十分必要,但在某种功利的驱动下,许多所谓的研究变成了单纯的赛课,进而掀起一股“赛课热”,使得很多人对赛课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常态课的重视。这些都值得我们警惕。
  有的来自教育消费的从众心理。当有的家长送孩子去学外语时,不少家长就会觉得,自己若不如此,就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于是在学前教育中掀起一股“双语教育”的风潮;后来作为对“双语教育”某些不良效果的抵制,不少地区又掀起了国学教育热。其实,“双语教育”和国学教育都非绝对不可,但一经成“风”,便很容易被异化。最为典型的当属“奥数”。它本是一种适合某些学生的很好的思维训练方式,但变成学校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后,便变了味。在家长的助推下,“奥数热”持续升温;但最终又形成一股批判“奥数”的热潮。
  这种排浪式的改革,是教育改革走向成熟难以逾越的过程,但我们应尽早地告别它,努力消除它的负面影响。我想,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避免简单的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注重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应当是一个大国推进教育改革应有的态度、气度和风度。
其他文献
陇东是长庆油田的根,也是陇东油田采油二厂赖以发展壮大的一片热土。37年来,采油二厂与庆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一衣带水的地缘因素,使企地建立了割舍不断的感情。长期以来,采油
许惠南 1955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72年毕业于无锡市艺术学校。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进修。现为无锡市书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获得第六届中国体育美展铜奖,江苏省第一、二、三届山水画展银奖、铜奖,江苏省首届美术节铜奖,七彩世纪中国画大展铜奖。曾出访加拿大、日本、韩国、摩洛哥、突尼斯、马来西亚、新加坡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人格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然而,如何才能让这些幼小的太阳发光?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后进生的成功愿望,在教学中,多给予他们追求成功的机会,让这些孩子从自己的学习劳动中去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并且将此转化并形成新的学习动力,从而良性循环。后进生只有不断体验到成功感,才能不断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引导他们迈向成功
同志们:今天,我和沛文同志出席全省市州政府研究室主任座谈会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个是代表徐省长和省政府来看望大家。一个是对大家长期以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这里,我讲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幼教模式已经被逐步淘汰,生动的教学课件和多变的教学方式让现在的幼教工作呈现出多种形式。这种改进和变化,不仅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容易接受的,对于家长的课外教学而言,更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性作用。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有些幼儿教师在幼教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或者工具,以至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工作上的误区。  应用误区  过度依赖信息化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