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前段时间收集的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解析,发现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如材料投放来源单一、材料种类繁多、活动材料投放未体现层次性、渐进性等诸多问题,此文仅对于幼儿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现状进行一个阐述及调整策略,让孩子更好的去感受和体验“美”。
关键词:幼儿园美工区 材料投放 调整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指南》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一、美工区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美工区应该成为一个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乐园,为他们的游戏、学习与创作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有条理地进行各种美工活动,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认识,从而塑造幼儿的审美能力。根据调查报告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对于美工区材料的投放非常用心,会提供很多低结构材料,环境布置得也是具有温馨与艺术感,是孩子们受欢迎的热门地带,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材料投放来源单一
材料的投放未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原则与幼儿主体性原则,现实中材料都是教师一手操办着,区域柜里琳琅满目的操作材料都是购买而来亦或者是教师制作与收集的半成品,比如开展活动《夏日饮品》那教师往往就会投放一些纸杯、橡皮泥、笔、纸等让幼儿去选择。幼儿对于材料没有参与,其中最好利用的家长资源也被抛其脑后,实在可惜。
(二)投放材料种类繁多、随意摆放
走进美工区,仿佛进入了一个宝藏地,低头望去材料可谓是丰富至及,随便一个主题如:《妈妈的头发》可操作的材料就有棉花、毛根、毛线、彩条、剪刀、颜料等,材料准备充分值得赞扬,可这也会让幼儿不知如何选择,也会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材料的整理很随意,认为摆放整齐就万事大吉,幼儿操作后往往胡乱收拾一番,教师还得重新摆好。
(三)预设材料大于生成材料
美工区材料的投放往往与主题相关联,教师会根据主题来决定材料的内容,比如主题《金色的秋天》教师会有目的的投放关于秋天的事物,捏水果、画菊花..还有的会根据教学活动去投放,如语言活动《三只蝴蝶》会把活动延伸至区域里,让幼儿去绘画蝴蝶等。材料还会与教师的想法相联系,教师会主观性的投放区域材料,这样一来从始至终幼儿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区域就像被柜子围起来的牢笼,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二、美工区材料投放的调整策略
(一)材料投放应还给幼儿,让幼儿做投放材料的主人
我们应该将材料搜集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与幼儿一起设计、准备和制作材料,比如主题《金色的秋天》幼儿可以回家主动请家长一起收集落叶、去公园观赏菊花、把真实的蔬菜水果带来欣赏与观察等等,还可以观看图书和画报了解秋天的色彩与秋天还有什么特点,例如它是丰收的季节,有水稻、南瓜...天气也会变凉,人们会换上长袖、秋裤。通过自己能当材料收集的小主人小朋友就会有意识并非常乐意去观察周遭的一切事物,不仅发展了设计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二)投放材料要有目的性、有标识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教师应明确什么样的材料能引发什么样的活动,不是让幼儿盲目的去玩,要与具体目标相联系,比如结合《过新年》主题活动,围绕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了解新年的习俗目标,可以投放红色对联纸、红包、礼盒等,让幼儿与材料产生互动与对话,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区域材料丰富多样,应该要做好分类整理,可以与幼儿讨论哪些是工具类品,哪些是手工材料等,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打印材料照片粘贴好,让幼儿进行材料收取的一一对应,中大班幼儿可以通过数字、文字或者让幼儿自己设计标识,分类整理、做好标识是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除了让幼儿取放方便之外,更能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收纳习惯,教师也能更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三)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兴趣点
区域活动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直接参与区域的预设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幼儿意愿,了解幼儿想法,从幼儿视角来预设主题区域活动,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根据主题去启发幼儿思考,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有创造性、幼儿生活周遭的材料,还可以与幼儿一起协商讨论确定材料的内容,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不要被书本上预设的材料禁锢了幼儿的思维。例如:《金色的秋天》可以投放预设材料画菊花也可以投根据幼儿的兴趣、想法投放做菊花、用颜料吹菊花等。
(四)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渐进性。
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对于美工区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发展水平去投放不同的材料,因此材料要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去投放,使材料细化,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不同,材料的细化能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有些幼儿绘画水平高的幼兒可以在空白纸上直接进行创作,弱一点的可以进行一个添画。当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达到了,教师应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例如:《金色的秋天》捏水果,刚开始可以让幼儿捏简单的造型,接着对水果有更深层次的创作,最后可以合作捏一个果园等等。
在这个学前教育崛起与社会开始重视的时代,务必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专业性,我们需要多思考多反思,让幼儿处于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愿,做善于捕捉目的性材料的先驱者。
关键词:幼儿园美工区 材料投放 调整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指南》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一、美工区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美工区应该成为一个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乐园,为他们的游戏、学习与创作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有条理地进行各种美工活动,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认识,从而塑造幼儿的审美能力。根据调查报告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对于美工区材料的投放非常用心,会提供很多低结构材料,环境布置得也是具有温馨与艺术感,是孩子们受欢迎的热门地带,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材料投放来源单一
材料的投放未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原则与幼儿主体性原则,现实中材料都是教师一手操办着,区域柜里琳琅满目的操作材料都是购买而来亦或者是教师制作与收集的半成品,比如开展活动《夏日饮品》那教师往往就会投放一些纸杯、橡皮泥、笔、纸等让幼儿去选择。幼儿对于材料没有参与,其中最好利用的家长资源也被抛其脑后,实在可惜。
(二)投放材料种类繁多、随意摆放
走进美工区,仿佛进入了一个宝藏地,低头望去材料可谓是丰富至及,随便一个主题如:《妈妈的头发》可操作的材料就有棉花、毛根、毛线、彩条、剪刀、颜料等,材料准备充分值得赞扬,可这也会让幼儿不知如何选择,也会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材料的整理很随意,认为摆放整齐就万事大吉,幼儿操作后往往胡乱收拾一番,教师还得重新摆好。
(三)预设材料大于生成材料
美工区材料的投放往往与主题相关联,教师会根据主题来决定材料的内容,比如主题《金色的秋天》教师会有目的的投放关于秋天的事物,捏水果、画菊花..还有的会根据教学活动去投放,如语言活动《三只蝴蝶》会把活动延伸至区域里,让幼儿去绘画蝴蝶等。材料还会与教师的想法相联系,教师会主观性的投放区域材料,这样一来从始至终幼儿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区域就像被柜子围起来的牢笼,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二、美工区材料投放的调整策略
(一)材料投放应还给幼儿,让幼儿做投放材料的主人
我们应该将材料搜集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与幼儿一起设计、准备和制作材料,比如主题《金色的秋天》幼儿可以回家主动请家长一起收集落叶、去公园观赏菊花、把真实的蔬菜水果带来欣赏与观察等等,还可以观看图书和画报了解秋天的色彩与秋天还有什么特点,例如它是丰收的季节,有水稻、南瓜...天气也会变凉,人们会换上长袖、秋裤。通过自己能当材料收集的小主人小朋友就会有意识并非常乐意去观察周遭的一切事物,不仅发展了设计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二)投放材料要有目的性、有标识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教师应明确什么样的材料能引发什么样的活动,不是让幼儿盲目的去玩,要与具体目标相联系,比如结合《过新年》主题活动,围绕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了解新年的习俗目标,可以投放红色对联纸、红包、礼盒等,让幼儿与材料产生互动与对话,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区域材料丰富多样,应该要做好分类整理,可以与幼儿讨论哪些是工具类品,哪些是手工材料等,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打印材料照片粘贴好,让幼儿进行材料收取的一一对应,中大班幼儿可以通过数字、文字或者让幼儿自己设计标识,分类整理、做好标识是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除了让幼儿取放方便之外,更能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收纳习惯,教师也能更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三)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兴趣点
区域活动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直接参与区域的预设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幼儿意愿,了解幼儿想法,从幼儿视角来预设主题区域活动,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根据主题去启发幼儿思考,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有创造性、幼儿生活周遭的材料,还可以与幼儿一起协商讨论确定材料的内容,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不要被书本上预设的材料禁锢了幼儿的思维。例如:《金色的秋天》可以投放预设材料画菊花也可以投根据幼儿的兴趣、想法投放做菊花、用颜料吹菊花等。
(四)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渐进性。
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对于美工区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发展水平去投放不同的材料,因此材料要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去投放,使材料细化,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不同,材料的细化能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有些幼儿绘画水平高的幼兒可以在空白纸上直接进行创作,弱一点的可以进行一个添画。当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达到了,教师应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例如:《金色的秋天》捏水果,刚开始可以让幼儿捏简单的造型,接着对水果有更深层次的创作,最后可以合作捏一个果园等等。
在这个学前教育崛起与社会开始重视的时代,务必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专业性,我们需要多思考多反思,让幼儿处于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愿,做善于捕捉目的性材料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