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奇峭俊美的黄山下来,进入皖南丘陵,宛如从仙境走入人间。仙境有仙境的美,人间有人间的美。黄山美得奇绝、美得不同凡响、美得出类拔萃、美得不可思议,它是大自然的一个偶然。所以说它是天下奇观,它是让人看的,它的美是观赏美,真叫你住在黄山,恐怕受不了,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隔开很远的距离。
下了黄山,你就回到人间了。鹅黄的油菜花开得正浓,东一块西一块散落在高低起伏的绿色中,不时有一片盛开的桃花如粉色的云彩向你飘来,艳红的山杜鹃则像一簇簇火苗晃过眼帘。错落在缤纷的彩色中,白墙黑瓦的房屋用最原始最基本的色调展示着朴素的美,这就是著名的徽派民居。
皖南恐怕是明清古民居最集中的地区,有居屋,有牌坊,有祠堂,如此集中,如此完整,实在是罕见的。据介绍,文物建筑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在近代,除了太平天国那场战争,这里很少战乱。可是我想,这里毕竟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石牌坊之类在当时确凿无疑属于“封资修”的“四旧”,在彻底扫荡之列。我曾在新疆吐鲁番参观过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尽管坐落在偏僻干涸的戈壁,其壁画依然没有逃脱热情的红卫兵的毁灭性破坏。皖南,处于人口稠密地区,靠近中心城市,它的那些老古董何以在“革命小将”的眼皮底下侥幸苟活?
在黟县的西递村,一座明代建筑的主人给我们介绍廊柱上的木雕、墙上的条幅,介绍得兴致上来了,又从阁楼里取出祖辈的画像。入画的祖上当然是值得骄傲的,头戴顶子花翎身着朝服。不是真正的官吏,是盐商花钱买的官。这样的画像在十年动乱时没有付之一炬,简直不可思议!
西递村是徽商集中的一个村落。全村有保存完好的124幢明清民居,自然是极富裕的地区。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商人并不像现在有些人理解的,把经济和文化对立起来。我看到一条条幅,上书“读书好经商好效好就好”,真是很反传统,很符合“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西递的盐商确实是很重视教育,在清初就在村里办书院和女子学堂。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培养女学生是很大胆很有魄力很反潮流的举动,可见西递人对文化的热情。
重视文化,不是西递独有的现象,而是自明朝中叶兴起的徽商区别于其他商帮的共同特点,从而孕育了丰富灿烂的徽州文化。这使我联想到了徽派民居等文物建筑得以完好保存的原因,那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使得人类的文明从精神到物质绵延不绝地延续下来,延续下来的文明又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促进文明的继续发展。人类就这么一步步走向美好。
可是我又觉得,这样的解释又嫌过于笼统。文物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力量有时候很强大,有时候又很脆弱。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在我们国家,应该是文化水准最高的地区了吧,可在这些地方,“文化大革命”中的扫“四旧”恰恰是最彻底的。
离西递村不远,我们还参观了一个叫作宏村的地方,那里有个牌坊群,都是胡姓人氏,或当大官,或立战功,或贞节,或尽孝,赫然耸立,沿路排成一列。这些石头雕成的几丈高的大家伙,不像字画可以藏着掖着,保护这类文物,绝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应该有一群人,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利益所在,这个利益就是氏族的利益。他们都姓胡,他们是牌坊主人的后代。牌坊,是他们家族的光荣,他们要一代代传下去。
宗族是血缘的联系,血缘是人类最基本最紧密的纽带,它常常会超越意识形态而存在。在同姓聚居的农村,宗族的力量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当外来力量威胁到宗族文化的时候,宗族的力量就会顽强地起而抗争。
而在城市,宗族就被分割了。所以宗族势力是和农村相联系的,是和封建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说,它是落后的,它保护的文化是封建文化。但封建文化中有糟粕也有精华,一股脑儿毁灭是更愚昧的态度。
徽派民居外形是很漂亮很有特点的,但居住者却说不上舒适,它毕竟是两百年前的建筑,两百年前皇帝老子住的房子也不舒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当地的老百姓不可能永远住这样的房子。若干年以后,没有实用价值的牌坊或许还会存在,我担心民间的明清建筑会越来越少,这也是很矛盾的事。上海“三年大变样”的一个结果,就是相当多的有特色的老房子消失了。西方有些国家很注重保护古老建筑,他们将房屋内部改造得很现代化、很舒适,同时小心翼翼地保留房屋的外观,这是个可取的经验。
宗族的力量越来越小了,宗族的概念已经扩大为民族。我想,保护传统文化的任务也应该由国家来承担了。
下了黄山,你就回到人间了。鹅黄的油菜花开得正浓,东一块西一块散落在高低起伏的绿色中,不时有一片盛开的桃花如粉色的云彩向你飘来,艳红的山杜鹃则像一簇簇火苗晃过眼帘。错落在缤纷的彩色中,白墙黑瓦的房屋用最原始最基本的色调展示着朴素的美,这就是著名的徽派民居。
皖南恐怕是明清古民居最集中的地区,有居屋,有牌坊,有祠堂,如此集中,如此完整,实在是罕见的。据介绍,文物建筑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在近代,除了太平天国那场战争,这里很少战乱。可是我想,这里毕竟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石牌坊之类在当时确凿无疑属于“封资修”的“四旧”,在彻底扫荡之列。我曾在新疆吐鲁番参观过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尽管坐落在偏僻干涸的戈壁,其壁画依然没有逃脱热情的红卫兵的毁灭性破坏。皖南,处于人口稠密地区,靠近中心城市,它的那些老古董何以在“革命小将”的眼皮底下侥幸苟活?
在黟县的西递村,一座明代建筑的主人给我们介绍廊柱上的木雕、墙上的条幅,介绍得兴致上来了,又从阁楼里取出祖辈的画像。入画的祖上当然是值得骄傲的,头戴顶子花翎身着朝服。不是真正的官吏,是盐商花钱买的官。这样的画像在十年动乱时没有付之一炬,简直不可思议!
西递村是徽商集中的一个村落。全村有保存完好的124幢明清民居,自然是极富裕的地区。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商人并不像现在有些人理解的,把经济和文化对立起来。我看到一条条幅,上书“读书好经商好效好就好”,真是很反传统,很符合“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西递的盐商确实是很重视教育,在清初就在村里办书院和女子学堂。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培养女学生是很大胆很有魄力很反潮流的举动,可见西递人对文化的热情。
重视文化,不是西递独有的现象,而是自明朝中叶兴起的徽商区别于其他商帮的共同特点,从而孕育了丰富灿烂的徽州文化。这使我联想到了徽派民居等文物建筑得以完好保存的原因,那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使得人类的文明从精神到物质绵延不绝地延续下来,延续下来的文明又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促进文明的继续发展。人类就这么一步步走向美好。
可是我又觉得,这样的解释又嫌过于笼统。文物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力量有时候很强大,有时候又很脆弱。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在我们国家,应该是文化水准最高的地区了吧,可在这些地方,“文化大革命”中的扫“四旧”恰恰是最彻底的。
离西递村不远,我们还参观了一个叫作宏村的地方,那里有个牌坊群,都是胡姓人氏,或当大官,或立战功,或贞节,或尽孝,赫然耸立,沿路排成一列。这些石头雕成的几丈高的大家伙,不像字画可以藏着掖着,保护这类文物,绝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应该有一群人,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利益所在,这个利益就是氏族的利益。他们都姓胡,他们是牌坊主人的后代。牌坊,是他们家族的光荣,他们要一代代传下去。
宗族是血缘的联系,血缘是人类最基本最紧密的纽带,它常常会超越意识形态而存在。在同姓聚居的农村,宗族的力量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当外来力量威胁到宗族文化的时候,宗族的力量就会顽强地起而抗争。
而在城市,宗族就被分割了。所以宗族势力是和农村相联系的,是和封建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说,它是落后的,它保护的文化是封建文化。但封建文化中有糟粕也有精华,一股脑儿毁灭是更愚昧的态度。
徽派民居外形是很漂亮很有特点的,但居住者却说不上舒适,它毕竟是两百年前的建筑,两百年前皇帝老子住的房子也不舒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当地的老百姓不可能永远住这样的房子。若干年以后,没有实用价值的牌坊或许还会存在,我担心民间的明清建筑会越来越少,这也是很矛盾的事。上海“三年大变样”的一个结果,就是相当多的有特色的老房子消失了。西方有些国家很注重保护古老建筑,他们将房屋内部改造得很现代化、很舒适,同时小心翼翼地保留房屋的外观,这是个可取的经验。
宗族的力量越来越小了,宗族的概念已经扩大为民族。我想,保护传统文化的任务也应该由国家来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