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良的地质条件,为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采取合理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并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对地质环境加以合理应用,提高防治效果。文章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策略及地质环境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期望能够对促进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分类号:P694
一、引言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环境,它是人类存在的必备因素,也是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因素,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中常发生不可摆脱的地质灾害。因此,人们在利用地质环境建立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地质环境进行研究,来了解和预防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损失,并通过对地质环境的深入了解来充分利用地球带给我们的地质资源。
二、岩土工程常見地质灾害分析
1.泥石流
如果山坡原本稳定的泥沙发生松动现象,再遇上强降雨或者大面积的冰雪融化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因素也比较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人为因素,因为对山体进行开凿时没有使用合适的开凿方式,对树木进行随意开垦,对山体进行过度开垦,或者是将山体挖掘之后的岩石和岩土随意堆放等,这些都会引起泥沙发生松动,从而造成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出现后,处于地势降低的居民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带来巨大的损失。
2. 崩塌
崩塌就是山体突然全部塌陷下来,该地质灾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主要是因为山体下部分出现空虚导致无法承受住上部山体的压力,从而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因为人们对山体进行过度开采,在山体的底部过度挖掘,然后随便堆砌,就会导致山体底部的承受能力变弱,从而造成崩塌现象。岩土工程中出现崩塌现象将会造成工程整体施工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情况。
3. 岩溶、采空塌陷
地面塌陷具体指的就是地表因陷落而产生的坑洞,一般可分成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两种,直接破坏了地表岩土,导致地表出现变形,挤压、压缩、位移与断裂等情况明显,降低了地面质量,而且地面会出现沉降与塌陷等多种变形问题。地面塌陷会严重威胁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因而要多加注意。而导致地面塌陷的原因则集中体现在过度采矿而引发的地下岩土结构受损,或者是地下水使用过度而引发的地下岩土结构改变,均会引起地面塌陷的问题。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1. 挖方边坡滑坡的防治
针对挖方边坡滑坡问题,可以从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①新开挖的边坡应当进行及时支护,或是挡土,未进行支挡前,应当用塑料薄膜进行遮盖防雨,以免边坡受到雨水冲刷,增大滑坡的发生几率,对边坡进行支挡后,应及时对外围的绿化进行恢复;②在工程场地设置完善的截排水措施,可以将排水系统设置在边坡的顶、面、脚及水平台阶处,并在坡顶外围设置截水沟,使雨水归入到地面排水系统当中,避免坡面受到雨水冲刷,减少渗入坡体的雨水总量;③加大边坡的监测力度,一旦发现情况,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④建筑物与边坡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 抗滑桩施工技术
1)抗滑桩在布置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分析,需要考虑到滑坡体的推力和厚度,最好是将其布置在推力小且土层薄的地方。抗滑桩的长度不能过长,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35m。抗滑桩的布置形式单排形式,也可以是分段阻滑方式,其适用范围不一样,前者比较适用于推力较小的地方,后者则比较适用于推力很大的地方。2)抗滑桩的位置需要具有精确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桩体的位置不准确,或者误差较大,就会直接造成该桩体的稳定性出现问题,于是地质灾害的防护工作就难以实现。3)确定桩孔:挖孔的方式有机械挖孔和人工挖孔,这两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是不管使用何种挖孔方式,孔洞挖完之后需要对其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干净,最后再通过管道的方式浇灌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水下完成该操作,则导管的位置需要设置为低于水下2m。
3.生物预控
生物预控主要是通过使用生物条件对自然环境进行改善,从而可以实现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这种预控措施属于一种经济性非常强的技术,能够保护生态平衡和稳定,还能够对自然环境进行改善,通过这种生物预控,能够具有较好的生态效果,而且还能够降低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成本。所以使用这种方式将会具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很多地质灾害频发的位置,这些位置的生态环境基本上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所以使用生物预控,比如在这些地区植树造林、合理放牧、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采自然资源等,总之就是实现生态环境平衡,使得自然环境得以保护,从而达到地质灾害预控的作用,并且这种做法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结束语
因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影响,所以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不能一味地最求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并且在提出各种仿制技术和预控措施时,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的地质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雷.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8):49-50.
[2] 席建忠.浅谈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1):25.
[3] 姚文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16):220+223.
[4] 冷明玮.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2):272+274.
[5] 王余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5):157-158.
(辽宁地矿建设集团,辽宁沈阳 110000)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分类号:P694
一、引言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环境,它是人类存在的必备因素,也是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因素,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中常发生不可摆脱的地质灾害。因此,人们在利用地质环境建立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地质环境进行研究,来了解和预防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损失,并通过对地质环境的深入了解来充分利用地球带给我们的地质资源。
二、岩土工程常見地质灾害分析
1.泥石流
如果山坡原本稳定的泥沙发生松动现象,再遇上强降雨或者大面积的冰雪融化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因素也比较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人为因素,因为对山体进行开凿时没有使用合适的开凿方式,对树木进行随意开垦,对山体进行过度开垦,或者是将山体挖掘之后的岩石和岩土随意堆放等,这些都会引起泥沙发生松动,从而造成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出现后,处于地势降低的居民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带来巨大的损失。
2. 崩塌
崩塌就是山体突然全部塌陷下来,该地质灾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主要是因为山体下部分出现空虚导致无法承受住上部山体的压力,从而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因为人们对山体进行过度开采,在山体的底部过度挖掘,然后随便堆砌,就会导致山体底部的承受能力变弱,从而造成崩塌现象。岩土工程中出现崩塌现象将会造成工程整体施工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情况。
3. 岩溶、采空塌陷
地面塌陷具体指的就是地表因陷落而产生的坑洞,一般可分成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两种,直接破坏了地表岩土,导致地表出现变形,挤压、压缩、位移与断裂等情况明显,降低了地面质量,而且地面会出现沉降与塌陷等多种变形问题。地面塌陷会严重威胁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因而要多加注意。而导致地面塌陷的原因则集中体现在过度采矿而引发的地下岩土结构受损,或者是地下水使用过度而引发的地下岩土结构改变,均会引起地面塌陷的问题。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1. 挖方边坡滑坡的防治
针对挖方边坡滑坡问题,可以从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①新开挖的边坡应当进行及时支护,或是挡土,未进行支挡前,应当用塑料薄膜进行遮盖防雨,以免边坡受到雨水冲刷,增大滑坡的发生几率,对边坡进行支挡后,应及时对外围的绿化进行恢复;②在工程场地设置完善的截排水措施,可以将排水系统设置在边坡的顶、面、脚及水平台阶处,并在坡顶外围设置截水沟,使雨水归入到地面排水系统当中,避免坡面受到雨水冲刷,减少渗入坡体的雨水总量;③加大边坡的监测力度,一旦发现情况,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④建筑物与边坡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 抗滑桩施工技术
1)抗滑桩在布置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分析,需要考虑到滑坡体的推力和厚度,最好是将其布置在推力小且土层薄的地方。抗滑桩的长度不能过长,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35m。抗滑桩的布置形式单排形式,也可以是分段阻滑方式,其适用范围不一样,前者比较适用于推力较小的地方,后者则比较适用于推力很大的地方。2)抗滑桩的位置需要具有精确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桩体的位置不准确,或者误差较大,就会直接造成该桩体的稳定性出现问题,于是地质灾害的防护工作就难以实现。3)确定桩孔:挖孔的方式有机械挖孔和人工挖孔,这两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是不管使用何种挖孔方式,孔洞挖完之后需要对其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干净,最后再通过管道的方式浇灌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水下完成该操作,则导管的位置需要设置为低于水下2m。
3.生物预控
生物预控主要是通过使用生物条件对自然环境进行改善,从而可以实现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这种预控措施属于一种经济性非常强的技术,能够保护生态平衡和稳定,还能够对自然环境进行改善,通过这种生物预控,能够具有较好的生态效果,而且还能够降低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成本。所以使用这种方式将会具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很多地质灾害频发的位置,这些位置的生态环境基本上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所以使用生物预控,比如在这些地区植树造林、合理放牧、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采自然资源等,总之就是实现生态环境平衡,使得自然环境得以保护,从而达到地质灾害预控的作用,并且这种做法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结束语
因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影响,所以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不能一味地最求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并且在提出各种仿制技术和预控措施时,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的地质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雷.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8):49-50.
[2] 席建忠.浅谈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1):25.
[3] 姚文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16):220+223.
[4] 冷明玮.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2):272+274.
[5] 王余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5):157-158.
(辽宁地矿建设集团,辽宁沈阳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