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效应对高职教育发展导向作用的探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fox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要促进我国就业,就必须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要发展高职教育,就必须十分重视就业效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状况;其次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就业的双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就业效应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导向作用;最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效应 高职教育 导向作用
  [作者简介]唐宏(1974- ),广西玉林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女性文学。(广西 南宁 53002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3-0160-02
  
  高职教育是根据一定职业岗位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的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的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要促进我国就业,就必须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就必须十分重视就业效应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导向作用。
  
  一、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分析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就业压力大,这就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关就业的国情。近十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明显上升,而需求增长缓慢,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就业形势严峻。以2007年为例,2007年我国全国就业人员为76990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由此可见,我国的就业压力非常巨大。
  我国的就业问题既有供求总量方面的问题,也有结构方面的问题。从劳动力的供需来看,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总量过剩和结构失衡。就业问题集中在:
  一是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在我国,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就业问题严峻,而且失业人群主要包括下岗及失业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未就业劳动力。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再就业和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分流、企业人员失业与下岗政策等,造成劳动力供给过度。
  二是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兴技术就业者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劳动者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以农村为例,我国农村一方面非技能劳动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需要一定职业技术和一定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大量空缺。通过高职教育或其他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使之掌握高层次产业的主要技能,加快向生产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对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就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导向效应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可分为劳动力生产就业和非劳动力市场就业。就业不仅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实现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经济学上的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况,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
  高职教育具有积极的就业效应,在我国,高职教育积极的就业效应集中表现在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下岗人员三大方面,即由于高职教育而导致就业量的扩大吸纳效应。
  高职教育具有积极的就业效应,反过来,就业对高职教育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主要取决于劳动力需求,最终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市场的旺盛与否,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决定了劳动力的人才需求类别,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在高职教育供求理论模型的框架中,就业因素对其中的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学生,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供求具有导向作用,并影响高职教育的投资。总体来说,把高职教育定位为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是很准确的。其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以就业为导向,可以促进高职院校良性发展
  从高职院校来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充分就业,可以使传统经济的科技应用水平大为提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而能丰富投资的来源,使高职院校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近些年之所以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是现代技术产业化推动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大规模的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了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最终促进了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二)以就业为导向,能引导高职教育培养用人单位、岗位所需要的人才
  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与发展,提高了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形成有效的供给,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即就业。同时,高级技术人才的就业,又可促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新兴行业的产生与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据中国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综合信息》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仅1991年成立以来,创造的就业岗位从1991年的138万猛增至2002年的320万,创造间接就业岗位1600万人左右。
  (三)以就业为导向,能引导高职院校培养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的人才
  就业需求导致求学需求,就业是学生的导航器。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与其就业或失业状态有密切联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4月的调查表明,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其中,平均为40岁,35岁以上的占到72.4%,职业技能不高、无技术和初级技工占49.5%。可见大量劳动力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社会对高级工的需求超过供给,高级技术人员的就业机会增多。据分析,从2005~2007年,广东企业新增就业岗位虽然较多,但技术型工种的比例也在大幅提高。广东省的调查显示,全省技术工人总数从2000年的359.7万人增加至2004年的575.48万人,净增215.78万人,增长60%;比2003年增加了97.33万人,增长20%。但高级技术人才缺口相当大。到2004年底全省高技能人才(含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27.51万人,仅占全省技能人才队伍的4.64%。劳动力专家也对技术工人队伍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合理比例应该为 8.2∶13.9∶46.1∶31.8,而目前广东省的比例为3∶6.8∶31.3∶58.9。为了适应就业需求,高职教育就必须培养多种层次的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
  (四)以就业为导向,可以引导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投资
  就业因素,通过高职教育市场的就业需求影响教育供给,进而影响投资。对教育产品的人才需求,是直接需求,是一种最终的需求。而学生对教育服务的求学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间接需求。对教育产品的人才需求导致对教育服务的求学需求。如果毕业生充分就业,学生的求学需求就会不断增加。随着高职教育的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势必使投资主体扩大对高职教育的投资,通过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进而增加高职教育的供给。这样就业与投资,通过高职教育供求的矛盾运动,进入良性互动,即就业需求会引发投资行为,投资会创造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高级技术人员的就业会促使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会培育投资主体、增长投资来源。
  
  三、高等职业教育对就业的双重效应
  
  (一)高等职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效应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升级,使得技术运用的难度普遍增加,进而使产业提高了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就业门槛增高,高级技术人才需求增加。国外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为了获得或胜任较高难度的岗位,人们就要去接受更多、更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提高劳动力的知识与技能,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与结构性失业的再就业。高职教育的投资不仅能增加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且通过高职教育的投资形成人力资本,还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减少失业、增加就业提供物质基础。可以得出,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广泛运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对教育的挤出效应
  高职教育的就业效应具有双重性,既具有吸纳效应,又具有挤出效应。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高职教育的投资增加而导致高职教育产品供给量的绝对或相对增加,从而加剧劳动力市场竞争而导致原有在岗职工的下岗或失业。
  
  四、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从生源市场角度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更换速度加快,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同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职业的更换速度加快、职业类型增多、职业技术含量加大,学生可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高职教育和专业训练,获得未来就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就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
  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下的“宠儿”,他们与普通劳动者一样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同时,有限的、结构性的社会劳动力需求必然不能为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精英岗位”。因而,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导广大大学生摒弃旧有的精英意识,帮助他们及早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其应当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一)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就业指导原则
  大学生毕业后将会直接面对社会,面临着职业生涯的选择。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以立人为根本,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大学毕业生,这是高校教育的关键所在。要让学生明确生涯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人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实践生涯规划。要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外面的世界,了解社会的发展,使他们尽可能清晰地把握到时代的脉搏。概言之,高职教育必须立足现实,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年轻的生命和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二)以生涯规划为核心,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将生涯理念融入新的课程设置,就是要以学生个性和特点为基础,以社会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科目。当前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大学生学力不足、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等。在这种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涯发展方向,缺乏对社会的必要了解,封闭的视野局限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从深层来看,这种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对人生的整体设计和规划,缺少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格素养,走出象牙塔后,迎接他们的将是猝不及防的激烈竞争和迥然不同的社会需求,学生只能束手无策,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此,大学生课程科目的安排还需调整和完善。首先,应该强化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化课程要鼓励打造精品课,向学生输送最前沿的专业化知识。其次,要调整课程设置,多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最重要的是,各专业应增设与生涯规划有关的素质教育课程,直接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规划。
  (三)搭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高职教育活动体系
  通过认真组织、调查,摸清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理论和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有效的服务。传统的教育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是一些简单的讲座和咨询,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往往没有获得应有的提高。要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广泛听取学生的反响和意见,积极开拓教育思路,尝试新的活动形式,增进学生对感兴趣的行业的了解。
  (四)推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组织机制中尽管已经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但是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这些机构事务性工作太多,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高效的就业指导活动,原有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不能很好地应对时代发展、形势变化给高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的挑战,素质的参差不齐也使得他们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而,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都难以取得就业指导工作所应取得的最好效果。因此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培养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者,使就业指导人员形成一个专家型、学习型的管理团队,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应采取多种方式,如出国培训、国内集训、参观考察、与兄弟院校就业指导机构交流工作经验等。此外还应为就业指导队伍补充新的血液,选拔优秀人才从事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实际工作,对于有志于从事就业指导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优秀人才,应该积极鼓励其加入就业指导队伍,并善于听取这类新的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就业指导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合格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该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懂得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以及热心为学生服务;还应该有着较宽的知识面,熟悉专业的教学特点,特别是熟悉职业选择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了解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和职业理论。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高职教育肩负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地培养国家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使命。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巨大,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提高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关于21世纪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4).
  [2]顾华祥.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伟英.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思考[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1).
  [4]马树超.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0).
其他文献
新年伊始,又到了总结去年工作谋划来年思路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个崭新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但笔者认为.新的一年.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狠抓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
观察不同染毒剂量的双酚A(BPA)对C57BL6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并探寻毒性相关生物靶点。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10、50和250μg·kg^-1组。利用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及数量正在急剧上升,引发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内的各项生理活动也产生着深远的影
2006年12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电子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消费电子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上,海尔数字电视凭借十年来在数字电视领域的
2015年5月29日至30日,德化县迎来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国际专家组对“世界陶瓷之都”的复评。专家组包括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北美地区的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
在地表水中检出高浓度的安乃近代谢产物4-乙酰氨基安替比林(4-AAA),但目前缺乏对4-AAA的生态毒性研究,故无法评价其生态风险。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测试方法,研
经分析,制约琯溪蜜柚丰产栽培的生产要素(包括病虫水肥管理、气候、人力资源等)是多方面的,政府相关涉农部门须加强技术引导与服务,增加农业投入,优化多种生产要素,通过制定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方兴未艾。其中,关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描述尚不全面。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几点认识,以资参考。  [关键词]专业人员 教师 职业道德  [作者简介]富海芝(1964- ),女,辽宁沈阳人,保定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论和企业文化。(河北 保定 071051)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