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雪夜访问的戴逵,究竟是谁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魏晋“名士”,人们往往第一印象就是“竹林七贤”,再往后则是琅琊、太原王氏,陈郡谢氏,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王子猷雪夜探望戴安道”故事中的配角戴安道,才是魏晋风度的集大成者。
  戴安道,名戴逵,“安道”是他的字。提起他,很多人可能没太深的印象,但《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探望戴安道”的故事,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詳。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王子猷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只见雪地白茫茫一片,皎洁明亮。他一边喝酒一边赏雪,不禁吟诵起左思的《招隐诗》。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好友戴安道,于是便连夜乘小船前往戴家。小船缓缓行驶了一夜,可他到了戴家连门都没进就走了,同行的人不能理解,既然都到了家门口,为何不进去呢?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的行动和语言出乎人意料之外,既是他个性原本任性不羁,而这种随兴而行的魏晋风度,却也是“名士风流”的象征。
  那么,戴安道呢?
  “恨吾老,不见其盛时”
  戴逵幼年时便展露出不一样的才情和智慧。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里说,戴逵“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其画古人山水极妙。”戴逵十余岁时随父亲游建康,他们来到瓦官寺时,正巧名画家王蒙在这里为人作画。王蒙素与戴家有旧,听闻戴逵是个神童,便要他现场作画一幅。戴逵推辞不过,挥毫泼墨,一挥而就画成《渔翁图》。王蒙观戴逵画风画意潇洒俊逸、气韵不凡,感叹道:“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中年以后,戴逵的绘画技法日趋成熟。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将戴逵列入第三品,赞其“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土贤圣,百工所范,荀、卫已后,实为领袖”。
  以这超拔常人的画艺,他甚至改变了某些人对绘画的看法。
  戴逵曾跟随范宣学习子史经文。范宣是当时知名学者,博学多识,尤善“三礼”,且一身傲骨,不慕荣华,朝廷先后征他为主簿、太子博士、散骑侍郎等,都坚辞不就。戴逵仰慕范宣为人,处处以范宣为师,“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因而范宣十分器重他。范宣初始时很看不惯戴逵画画的技能,认为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于世无补。戴逵于是依照东汉张衡的《南都赋》,绘成一幅《南都赋图》送给范宣,范宣看后才开始重视绘画艺术。


  可惜的是戴逵绘画作品今已无存,仅唐《贞观公私画史》著录戴逵十一幅,《历代名画记·历代能画人名》记录其作品计有十八件。顾恺之在他所著《魏晋胜流画赞》中,收录了戴逵的五幅作品,称赞他的作品世人“莫能及之”。
  一生致力于“雕虫小技”
  同样曾为戴逵绝技而没能传下来的,还有他的造像手艺。
  实际上,戴逵在艺术史上最具创新性的贡献,就是佛像雕塑。
  东晋时期,佛学盛行,朝廷上下信佛者日益增多,佛教艺术也由此发扬光大。戴逵喜交名士之人,与当时著名的玄化高僧支道林(遁)有往来,还与佛门高僧慧远有书信往来,慧远称他为“佛弟子”。正因为戴逵对佛经研究深入,因此在雕刻佛像时融入自己的理解,一改前人“形制古朴,未足瞻敬”的创作理念,以“动心”为审美,用“塑形”为手段,提升了佛像的亲和度和庄严度,使宝相深入人心,开启了后来曹仲达、张僧繇的造像人物的画风。梁思成先生在《中国雕塑史》中称颂他开创了一种“南朝式”,即中国本土化的佛像雕塑艺术。
  戴逵曾为南京瓦官寺作五躯佛像,和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及狮子国(锡兰岛)的玉像,共称“瓦官寺三绝”。可惜这三绝如今都已湮灭。
  晋孝武帝中叶,会稽山阴灵宝寺慕名求戴逵为之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木像。佛像刻制完成后,观者无不称妙。可戴逵总觉得这尊像过于朴拙。于是他就潜坐帷幕之后,把参观者对于佛像的各种议论记录下来,反复琢磨、修改,三年之后终于刻制成一尊“最具中国特色”的佛像。
  戴逵还创造了夹漆像的作法,把漆工艺的技术运用到雕塑方面,是今天仍流行的脱胎漆器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雕塑被称为“雕虫小技”,雕刻作品大多是工匠兼职完成。很少有人对雕像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戴逵就是极少数中的一个。他之所以能致力于绘画和雕塑艺术,与他闲游隐逸的志向是分不开的。
  一门隐遁的高士
  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擅长鼓瑟,曾派人召他到太宰府来演奏一曲。那人刚到戴逵家时,戴逵对这个陌生人非常热情,但当他得知此人来意,立刻当着客人的面,把自己心爱的瑟砸了,说道:“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在武陵王司马晞征他不应,闹了一场砸瑟风波后,戴逵便决定终身不仕,举家来到会稽剡县,彻底过起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
  东晋隐逸之风盛行,有些是“天下无道则隐”,被迫选择明哲保身;有些只是借隐逸另辟蹊径寻求功名。戴逵是真正的隐者,他博涉才艺,儒玄并修,高门社会不断呼吁朝廷征辟戴逵,他却始终避世不仕,以隐逸显名。
  戴逵不仕,并非看不惯现状而遁世,而是真正愿意与自然接触,在远离世俗的地方读读书、作作画,体味生命的真谛。他还专门写了篇《放达为非道论》,嘲弄所谓隐者“徒贵貌似”的玩世不恭,放荡不羁,认为“名士”追求的应该是内心的风雅放达。时人作《云中诗》,将其一门与琅邪、太原王氏并称。当时高门士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谢安亦亲自“往看之”,尽管“谢本轻戴”,但谈论后“悠然知其量”。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概括戴氏门风曰:“一门隐遁,高声振于晋宋”。
  何谓人生的主角呢?也许并不是取得多么显赫的世俗上的功名,而是实实在在地选择了怡然自洽的生活方式,自得其乐地追求自身的志趣,即便清苦也不改其志,过一种合乎自然的逍遥的人生。
  纵观戴逵的一生,虽然只有《晋书》和《世说新语》中的只言片语,但足以勾勒出一位风流名士的形象,只可惜他的画作和诗文都已佚失,不能得见其当年风采,只能遥遥感慨一句“戴逵仙去徽之死,乘兴无人更棹船。”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但只要有一碗饭吃,钱又算什么呢?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  一定要把书看重,什么都不要眼红,但可眼红读书,朋友可以不交或少交,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贫困倒是当作家的准备条件,书是忌富,人富则思惰,要学会逼自己静心读书,深知书中精义。  好读书的“坏处”自然很多。譬如终生受穷别想当官,没个好身体,不是好丈夫,没有好人缘,性格古钻。  但是,能好读书
期刊
从《水浒》阅读到《水浒》随笔  我对古典文学与中国历史的兴趣,启蒙于《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没上小学前,每天晚饭后,与父亲守着收音机,津津有味地听苏州评话《水浒》或《三国》,成为儿时温馨的记忆。离家不远有家老虎灶,附设的茶座每天下午有说书艺人讲扬州评话“武十回”之类,多次蹭听过白书。上小学后,偶有小钱,放学没事也光顾过小人书摊,一套《水浒》连环画就是这样看完的。记得最后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显
期刊
前几年在一家网店看见有旧本《静庵文集》出售,这是曾经王静安先生烧掉的书,流传稀少。因为以前没见过,研究之下,却发现不是原书。书订为洋装上下两册,厚黄纸封面,正文为手书油印,在书名页的背面有牌记为“光绪乙巳九月出板”,是根据原书所描摹,差可惑人。虽然这不是原本,应是民国间学术机构印以自用,但刻版清雅、装订规整,观之可喜。只是售价十分惊人,要一万五千元的巨款。去年底上网浏览,想看看那书卖出去没有,书固
期刊
如果不是父親的那点爱好,我家和“诗书”应该不会扯上什么关系。  我家世代务农,祖父幼时念过两年私塾,算是一个识字的农民,但终生都在河南西平的老家种地。“三年自然灾害”时,祖父母逃荒来到江南,在我家寄食四个月,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两位老人。我记得祖父曾夸我们兄妹几人“目清眉秀”,言谈显得有点文化,其余的言行好像都与“诗书”无关。父亲倒是读过两年初中,但还没毕业,日寇打到河南,他就投笔从
期刊
1927年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曾打出一面红旗,“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设计了工农革命军的军旗。  抗战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不再打统一军旗,而由各根据地和各部队自行制作军旗。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统一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并未设置统一的军旗。  1948年,中共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西柏坡讨论军队正规化时,
期刊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2013年由我发掘修复,经由合作出版社呈于公众,初心仅为令其重见天日,未料竟掀起一阵“字课图说热”,且历久不衰。各社竞相出版,家长皆以家藏一套“字课图说”为荣。  此间,我婉拒了多家出版社聘我策划新版本的意图。委实来说,良莠不齐的出版质量、功利夹杂的出版心态、随波逐流的出版环境,让我只想作壁上观,因此并未心动。  然而,对于“字
期刊
在新近翻译出版的畅销科普著作《人体简史》中,比尔·布莱森指出,大自然创造人类的一个特性就是让他很不容易死,但奇葩的是人类又往往“自寻死路”。人类会因为狂妄自大败在小小的病毒手下,会因为意见不合大打出手,会为了争权夺势发动战争自相残杀。  人类当然有着种种缺点,这些缺点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譬如直立行走的代价是让我们腰酸背疼,食道和气管离得太近让我们成了最容易噎死的生物之一。心理上的缺点更加致命,我们既
期刊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分享梁启超家书中的十句话,与所有父母亲共勉。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
期刊
您只看老舍先生的《駱驼祥子》和《茶馆》,不一定能想得到,这位老北京范儿的先生,其实是留过洋的。有些先生,可能一辈子都在中国,但举手投足、遣词造句,很有西式风格。老舍先生是正经去过英国的,但地道的北京话一世不忘。其笔下吃食,也是。“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地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  像《骆驼祥子》里,祥子是
期刊
以前,十分喜欢日本斋藤昌三编纂的内田鲁庵随笔集《纸鱼繁昌记》,这本日本的书话集很好地契合了读书人对于书的痴迷。如书中所言,淘书、爱书、藏书,像一条书鱼一样自由自在,乃平生一大乐事。如今提笔回忆过往岁月中有关书的记忆,从自印本、油印本到重装本,竟引出以下几种淘书的往事来。  自印本  我平素喜欢逛冷摊和乱淘。之前在上海南市的文庙附近是有不少旧书摊的,中华路向北穿过复兴路,至梦花街上热闹非凡。特别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