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信用支付以一种新姿态出现在广大网民的视野当中。而高校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然而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群体呈现出消费观念超前却经济实力滞后的矛盾,所以容易在这种先买后付的消费模式中形成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关键词:网络信用支付; 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信用支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早先出现的信用卡就是最典型的信用支付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之一。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得的数据: “交易规模: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增幅上升5.1个百分点。其中,B2B电商交易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39%。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7%。”
传统的购物方式对于现在的人们不再是唯一方式,在实体店内消费者不但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经历还可能花费更好的价格获得商品,所以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消费模式其具有自身的优势,不但网络上购物省去人们购物的时间,而且支付方式、交易方式等便捷性。说到支付方式就不得不提近几年出现的网络信用支付了,主要包括阿里巴巴的“蚂蚁花呗”、京东的“白条”支付还有各大高校出现的分期购等等。现下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用支付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不少学者认为这种信用消费会对大学生的消费产生刺激,进而给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信用消费的现状
在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中,作者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社会荣誉、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基础。答案是基础就是财富,也就是说财富的拥有者可以创造更多远比金钱还有重要的水财富。他们炫耀其财富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谋而合。社会人最终的社会需求就是来自他们的尊重从而得到自我的实现。那么这些人如何展示自己的财富从而使獲得他人的尊重呢?凡勃伦区分了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炫耀性休闲;另一种是炫耀性消费。进入快节奏的工业社会以后,比起为了显示金钱多少的休闲来讲,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任何小型社会中,休闲活动是获得荣誉的主要手段;但在现代社会,炫耀性消费就成为表现财富数量的最有效手段。
现阶段的大学生多为90后,在中学时期他们一直是依靠父母后来离开家独立生活摆脱家长的束缚对于金钱和新事物的诱惑不知该如何把握。有关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和现状的文献很多,而且学者还对大学生群里消费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而大学生几个消费问题主要有:一是学生将消费作为让自己有面子,赢得虚荣心和获取同学认可的一种方式;二是冲动型、随心所欲型、爱慕虚荣型以及享乐型这些不良类型的也是造成不良消费的原因(并且城市学生中,不良类型消费所占比例更多);三就是消费缺乏计划性,储蓄概念薄弱,缺乏有效的消费管理手段。由此看来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成为他们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二、网络信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
消费心理指的是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关于消费心理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学者们都给出了很多相应的维度。但学者们对于不良消费心理都达成了普遍的一致: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
在2016年出现了一条重磅的新闻——一个10G的“大学生裸条”照片、视频压缩包在网上流传开,这个文件里面包含了167名女大学生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及视频,甚至包括所谓的“肉偿”视频。除了这些信息外,文件中还包含女大学生的学信网资料、身份证、手机号以及亲友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而文件泄露的源头则指向了网络熟人借贷平台——借贷宝。虽然后来借贷宝官方辟谣说不是该公司的问题,但是此类的网络信用消费方式成为了大家注目的焦点。显而易见这要的网络信贷消费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每一位大学生对于价格和品质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但是我们起码可以知道价格和质量对于很多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即便他们在客观上存在着相比于朋辈群体而言可以称之为“奢侈”的消费行为,在内心深处仍然认为应该选择实用的商品,性价比高也似乎成为了大学生在消费当中要坚持的并自圆其说的“政治正确”。
而一些电商平台提供的一些信用支付方式是否也会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影响呢?笔者对一些大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从访谈结果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积极的角度来看,部分被访者认为电子商务小额信贷可以提高个人支配资金的能力;消极的角度来看,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有的被访者担心电子商务小额信贷产品可能存在着诸多风险。首先可能会面临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其次,在无法按时还款时,有可能会影响到信用记录,甚至是影响正常生活。同时,还有人提到可能会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相比于已经有正式工作和稳定收入的人群,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整体偏低,消费品也基本上以生活必需品为主。消费能力较低,试错的空间就会比较小。而上面提到的“裸贷”事例也是极为个别的现象。
三、小结
对于价格和质量大学生都不太愿意舍弃两者中的任意一个,但是两者却是事物的两面不可能同时获得。在大部分人的的网购心理中,价格是很最重要的原因,而对质量的担忧则是限制着网购行为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房租和人力成本明显高于物流成本,相比于实体店消费来讲,网购是更经济的;但是,信息不对称也是网络购物的最大问题之一。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每一位大学生对于价格和品质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但是我们起码可以知道价格和质量对于很多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即便他们在客观上存在着相比于朋辈群体而言可以称之为“奢侈”的消费行为,在内心深处仍然认为应该选择实用的商品,性价比高也似乎成为了大学生在消费当中要坚持的并自圆其说理由。 “物美价廉”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使用价值上下波动的,这就意味着高价格和高品质在很大的概率上是共存的。所谓的“性价比高”,实际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希望价格与质量能实现某种平衡,而且这种平衡,是以希望用较低的价格获得较高的使用价值为特征。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掌握着极其有限的经济资源的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从消费的各个环节来看,将消费的环节分解为选择、购买和使用商品三个过程。信用消费很有可能刺激大学生冲动购物,刺激大学生物色超过实际购买力的产品,进行超前消费,表明大学生会受到信贷产品的刺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
对于一些不良的信用借贷产品是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高校内的学生管理科应该开设一些强制性讲座,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到个人征信的重要新以及信用消费存在的风险、相应的利息计算方式、如何理财等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于信用消费的防御心理。
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信贷市场和信贷从业机构的规范,在结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给出统一的行业标准,放款前明确告知用户应承担的义务和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利息的计算,已经有一些银行或电商平台在借款时会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借款人需要支付的利息。仍然有一些网络信贷平台在服务过程中没有如实地提供利率相关的信息,甚至会故意贴出低息、免息的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对于这类行为,监管部门应予以严惩,并提出统一的操作标准。
作为信贷产品的消费者,大学生也应该加强权力义务意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辨别不良信贷产品的能力,明确自己在信贷市场中会面临的风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不要轻信虚假广告的宣传,让自己远离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威,张虎.对当代大学生信货消费问题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9.
[2]短期消费信贷款与居民消费: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4.
[3]李蕾.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J].高教高职研究,2007.
[4]陈曙红.大学生的消费认同与家庭资本——以一所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
[5]付晓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
[6]张玉茹.大学生消費行为的伦理剖析[J].教书育人,2003.
[7]蒋勇,当代大学生信贷消费探析[J].陕西青年职院学报,2009.
[8]张立.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电子商务,2015.
关键词:网络信用支付; 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信用支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早先出现的信用卡就是最典型的信用支付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之一。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得的数据: “交易规模: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增幅上升5.1个百分点。其中,B2B电商交易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39%。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7%。”
传统的购物方式对于现在的人们不再是唯一方式,在实体店内消费者不但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经历还可能花费更好的价格获得商品,所以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消费模式其具有自身的优势,不但网络上购物省去人们购物的时间,而且支付方式、交易方式等便捷性。说到支付方式就不得不提近几年出现的网络信用支付了,主要包括阿里巴巴的“蚂蚁花呗”、京东的“白条”支付还有各大高校出现的分期购等等。现下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用支付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不少学者认为这种信用消费会对大学生的消费产生刺激,进而给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信用消费的现状
在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中,作者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社会荣誉、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基础。答案是基础就是财富,也就是说财富的拥有者可以创造更多远比金钱还有重要的水财富。他们炫耀其财富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谋而合。社会人最终的社会需求就是来自他们的尊重从而得到自我的实现。那么这些人如何展示自己的财富从而使獲得他人的尊重呢?凡勃伦区分了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炫耀性休闲;另一种是炫耀性消费。进入快节奏的工业社会以后,比起为了显示金钱多少的休闲来讲,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任何小型社会中,休闲活动是获得荣誉的主要手段;但在现代社会,炫耀性消费就成为表现财富数量的最有效手段。
现阶段的大学生多为90后,在中学时期他们一直是依靠父母后来离开家独立生活摆脱家长的束缚对于金钱和新事物的诱惑不知该如何把握。有关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和现状的文献很多,而且学者还对大学生群里消费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而大学生几个消费问题主要有:一是学生将消费作为让自己有面子,赢得虚荣心和获取同学认可的一种方式;二是冲动型、随心所欲型、爱慕虚荣型以及享乐型这些不良类型的也是造成不良消费的原因(并且城市学生中,不良类型消费所占比例更多);三就是消费缺乏计划性,储蓄概念薄弱,缺乏有效的消费管理手段。由此看来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成为他们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二、网络信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
消费心理指的是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关于消费心理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学者们都给出了很多相应的维度。但学者们对于不良消费心理都达成了普遍的一致: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
在2016年出现了一条重磅的新闻——一个10G的“大学生裸条”照片、视频压缩包在网上流传开,这个文件里面包含了167名女大学生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及视频,甚至包括所谓的“肉偿”视频。除了这些信息外,文件中还包含女大学生的学信网资料、身份证、手机号以及亲友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而文件泄露的源头则指向了网络熟人借贷平台——借贷宝。虽然后来借贷宝官方辟谣说不是该公司的问题,但是此类的网络信用消费方式成为了大家注目的焦点。显而易见这要的网络信贷消费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每一位大学生对于价格和品质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但是我们起码可以知道价格和质量对于很多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即便他们在客观上存在着相比于朋辈群体而言可以称之为“奢侈”的消费行为,在内心深处仍然认为应该选择实用的商品,性价比高也似乎成为了大学生在消费当中要坚持的并自圆其说的“政治正确”。
而一些电商平台提供的一些信用支付方式是否也会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影响呢?笔者对一些大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从访谈结果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积极的角度来看,部分被访者认为电子商务小额信贷可以提高个人支配资金的能力;消极的角度来看,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有的被访者担心电子商务小额信贷产品可能存在着诸多风险。首先可能会面临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其次,在无法按时还款时,有可能会影响到信用记录,甚至是影响正常生活。同时,还有人提到可能会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相比于已经有正式工作和稳定收入的人群,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整体偏低,消费品也基本上以生活必需品为主。消费能力较低,试错的空间就会比较小。而上面提到的“裸贷”事例也是极为个别的现象。
三、小结
对于价格和质量大学生都不太愿意舍弃两者中的任意一个,但是两者却是事物的两面不可能同时获得。在大部分人的的网购心理中,价格是很最重要的原因,而对质量的担忧则是限制着网购行为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房租和人力成本明显高于物流成本,相比于实体店消费来讲,网购是更经济的;但是,信息不对称也是网络购物的最大问题之一。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每一位大学生对于价格和品质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但是我们起码可以知道价格和质量对于很多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即便他们在客观上存在着相比于朋辈群体而言可以称之为“奢侈”的消费行为,在内心深处仍然认为应该选择实用的商品,性价比高也似乎成为了大学生在消费当中要坚持的并自圆其说理由。 “物美价廉”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使用价值上下波动的,这就意味着高价格和高品质在很大的概率上是共存的。所谓的“性价比高”,实际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希望价格与质量能实现某种平衡,而且这种平衡,是以希望用较低的价格获得较高的使用价值为特征。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掌握着极其有限的经济资源的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从消费的各个环节来看,将消费的环节分解为选择、购买和使用商品三个过程。信用消费很有可能刺激大学生冲动购物,刺激大学生物色超过实际购买力的产品,进行超前消费,表明大学生会受到信贷产品的刺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
对于一些不良的信用借贷产品是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高校内的学生管理科应该开设一些强制性讲座,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到个人征信的重要新以及信用消费存在的风险、相应的利息计算方式、如何理财等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于信用消费的防御心理。
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信贷市场和信贷从业机构的规范,在结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给出统一的行业标准,放款前明确告知用户应承担的义务和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利息的计算,已经有一些银行或电商平台在借款时会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借款人需要支付的利息。仍然有一些网络信贷平台在服务过程中没有如实地提供利率相关的信息,甚至会故意贴出低息、免息的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对于这类行为,监管部门应予以严惩,并提出统一的操作标准。
作为信贷产品的消费者,大学生也应该加强权力义务意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辨别不良信贷产品的能力,明确自己在信贷市场中会面临的风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不要轻信虚假广告的宣传,让自己远离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威,张虎.对当代大学生信货消费问题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9.
[2]短期消费信贷款与居民消费: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4.
[3]李蕾.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J].高教高职研究,2007.
[4]陈曙红.大学生的消费认同与家庭资本——以一所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
[5]付晓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
[6]张玉茹.大学生消費行为的伦理剖析[J].教书育人,2003.
[7]蒋勇,当代大学生信贷消费探析[J].陕西青年职院学报,2009.
[8]张立.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电子商务,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