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是每个学校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必备设计理念。[1]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一些教学中的惯性力量的因素影响,几乎所有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都存在一些失衡的问题。所以,加强小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生;人文素养;教学方法;途径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时期是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最佳时期。
一、当代小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处在了解表面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虽然明确地告知学生知识点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却不以为然,对知识依然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只理解表面意思,不了解深层含义。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人文素养是什么他们可能都不清楚。
(二)乐于助人,但是缺乏包容心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非常乐于助人,喜欢和人沟通交流,并且会主动地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但是,当别的同学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或者获得某些奖状的时候,他们会妒忌、不高兴,这也从侧面体现出现在小学生的包容心不够。[2]
(三)情绪波动大
三、四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当他们受到外界影响的时候,就会变得焦躁、焦虑,无心学习,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例如,很多学生在考试前就会变得非常焦躁,他们害怕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在考试前的复习中也没有心思学习,只是走马观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导致学生以后更不喜欢学习。
二、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学习文学名篇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学习历史名篇,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熟读名篇,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等[3],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背诵朗读比赛,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学习文学名篇。
(二)情感熏陶
中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并不是作者直接写在文章中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阅读、思考推敲出来的,并不是阅读一次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挖掘中华名著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准确地理解名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能理解有误,然后通过教学的方式,把其中的人文情感内涵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理解其内涵并产生共鸣。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实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迁移,达到文学中“学文、悟道、应用”的根本目的,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老师,您好!》和《珍珠鸟》这两篇文章,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能只读课文,要深入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跳出课本体会情感,读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三)进行语文实践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每天的晨读时间,语文教师都可以选择一篇古诗或者美文让学生朗读,而且必须是有感情、有技巧地朗读。还可以选择朗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产生温故知新的效果,并且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比赛,比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画画比赛、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通过组织这些具有文学色彩的比赛,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让学生喜欢上文学,还可以创新学生的文学思想等。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可以加强校园的墙壁文化建设。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的一些走廊、教室拐角或者各种类型教室的宣传园地等地方开设人文文化成果展示,可以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的不同种类的手抄報、优秀的诗文作品、获奖的手绘作品等,还可以在一些展区展示一些历史经典的人物事迹、著名的江山图画、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等,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
还可以开设学校广播站。学校可以每天在广播站广播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著名的诗词、优秀的名人事迹,或者学生的优秀作品等。
总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4]优秀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每个个体成长最本质的源泉,也是最持久的发展动力,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是当代小学必须重视的教学课程,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郭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探索[J].教改·教研,2013.
[2]刘小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讨,2015.
[3]任迎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
[4]王云.小学语文文学素养教育研究[J].素质教育,2010(17).
编辑 郭小琴
关键词:小学生;人文素养;教学方法;途径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时期是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最佳时期。
一、当代小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处在了解表面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虽然明确地告知学生知识点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却不以为然,对知识依然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只理解表面意思,不了解深层含义。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人文素养是什么他们可能都不清楚。
(二)乐于助人,但是缺乏包容心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非常乐于助人,喜欢和人沟通交流,并且会主动地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但是,当别的同学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或者获得某些奖状的时候,他们会妒忌、不高兴,这也从侧面体现出现在小学生的包容心不够。[2]
(三)情绪波动大
三、四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当他们受到外界影响的时候,就会变得焦躁、焦虑,无心学习,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例如,很多学生在考试前就会变得非常焦躁,他们害怕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在考试前的复习中也没有心思学习,只是走马观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导致学生以后更不喜欢学习。
二、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学习文学名篇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学习历史名篇,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熟读名篇,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等[3],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背诵朗读比赛,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学习文学名篇。
(二)情感熏陶
中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并不是作者直接写在文章中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阅读、思考推敲出来的,并不是阅读一次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挖掘中华名著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准确地理解名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能理解有误,然后通过教学的方式,把其中的人文情感内涵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理解其内涵并产生共鸣。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实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迁移,达到文学中“学文、悟道、应用”的根本目的,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老师,您好!》和《珍珠鸟》这两篇文章,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能只读课文,要深入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跳出课本体会情感,读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三)进行语文实践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每天的晨读时间,语文教师都可以选择一篇古诗或者美文让学生朗读,而且必须是有感情、有技巧地朗读。还可以选择朗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产生温故知新的效果,并且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比赛,比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画画比赛、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通过组织这些具有文学色彩的比赛,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让学生喜欢上文学,还可以创新学生的文学思想等。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可以加强校园的墙壁文化建设。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的一些走廊、教室拐角或者各种类型教室的宣传园地等地方开设人文文化成果展示,可以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的不同种类的手抄報、优秀的诗文作品、获奖的手绘作品等,还可以在一些展区展示一些历史经典的人物事迹、著名的江山图画、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等,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
还可以开设学校广播站。学校可以每天在广播站广播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著名的诗词、优秀的名人事迹,或者学生的优秀作品等。
总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4]优秀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每个个体成长最本质的源泉,也是最持久的发展动力,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是当代小学必须重视的教学课程,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郭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探索[J].教改·教研,2013.
[2]刘小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讨,2015.
[3]任迎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
[4]王云.小学语文文学素养教育研究[J].素质教育,2010(17).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