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代,提倡‘有啥吃啥’,强人以一律。巴金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说是应该‘吃啥有啥’,结果招致讨伐。今日当不致如斯也。”——这句话是已故历史学家、文汇报老报人唐振常在《乡味何在》一文中的结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百姓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再到现在甚至是“不知吃啥”,饮食文化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这“食”的问题,就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天大的事情。吃得好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和谐生活。一粒米里看世界,两根箸间话国情。从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里,从普通家庭的餐桌上,我们得出答案:中国人民饮食内容乃至饮食文化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三十年,正所谓“有滋有味”的三十年。
“从无到有”的苦乐年华
【关键词:票证岁月】
倪叔星老人今年八十岁了,是一位普通的青岛市民。回忆这“有滋有味”的三十年,老人家毫不迟疑地告诉我们四个字——从无到有。
改革开放初期,倪叔星和老伴李淑娟及三个子女住在延安路31号的居民楼里。那个年代,对于城里人来说,粮食关系跟户籍关系一样重要,每家都有粮证,上面写着一家有多少人,每个人多少定额。月初,倪老就拿着粮证去粮店领粮票。1978年,老伴李淑娟是青岛棉织二厂的工人,粮票定额很高;倪老在青岛渔业公司行政科工作,虽是干部,粮票却没老伴多,不过每个月有五斤鱼的补贴。他们的子女也都刚刚参加工作,所以,生活条件还是相对宽裕的。每月家里能有150斤的粮食,足够五口人吃。
宋秀文老人今年75岁了。她的老家在即墨牛齐埠,从小学起就搬到了青岛的亲戚家,从此在市区定居。记得在老家的时候,顿顿都是咸菜、杂面馒头,家里人口多,粮食紧张的时候,甚至吃不饱。改革开放初,宋秀文在城里的生活过得挺不错,每月定量的粮票供应让在食品厂的她每顿都能吃得上白馒头。宋秀文此时再回到那个小村庄看望父母,当她跟亲人们坐在炕头吃饭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老家小饭桌上有了不小的变化。宋秀文问父母,怎么不吃饼子了?现在大伙儿都吃得饱吗?父亲很朴实地说:“邓小平上台,一年以后吃饽饽。”农村粮食供给也充足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再也不会出现了。
当然,无论城里乡下,足够吃是一回事儿,吃什么又是另一回事了。那个时代的符号非常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饭菜是相似的;每家房间置办的家具是相似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人们都希望有丰富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然而,食品种类非常单一,“有什么就得吃什么”,白菜、萝卜和土豆是最常见的蔬菜,鸡蛋要用粮票换。由于当时肉类受国家控制供应,城市里不卖肉。但是农村不受控制。所以出现了赶集。好多城市居民都去李村集买需要的肉类、蛋类。谈及往事,不少“过来人”都笑着说,自己还去过农户家里“换鸡蛋”呢。
物资匮乏的票证岁月里,青岛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海产品是不用“票”买的。想吃蛤蜊、海蛎子、鲜鱼,那不算“口粮”。但是,想买到却也不易,大家很早就排着长队等,往往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轮到了,却卖完了,后面排着的就只有失望而归。
“买菜”不简单,做饭也不易。那时候用散煤烧炉子做饭。煤,还是要用煤证换的。每家每户都在门口垒一个“煤池子”,把煤储备在里面。用散煤烧炉子做饭的年代,家家户户都要受煤炭的“重度污染”。炒着菜,炉子不旺了,拿起炒锅,往炉子里一加煤,便弄得满屋子烟尘。炒出再香的菜肴也落着星星碳末,大煞口福。
八十年代初,刚参加工作的张修发与妻子准备结婚,需要操办一场“婚宴”。那时候的饭店大都是国营的,饭菜也不像现在的“规模”。老张记得最有名的是“青岛饭店”早上的包子和甜沫、“春和楼”的饺子以及自家附近一家小饭店里8分钱的汤面……在饭店置办“婚宴”?——谁都不会想到。这顿饭理所当然是在家吃。那时候没有冰箱,先是托“关系”买冷冻肉,再是找亲戚朋友一起凑菜票,准备各色蔬菜,最后,当然少不了备酒。白酒是最经典的“青岛栈桥”,红酒是“青岛葡萄酒”,啤酒便是散装的、延续至今的“青岛啤酒”,能有这么一桌“体面”的婚宴,在当时已属不易。亲朋好友来家里,跟邻居借来桌子椅子,热热闹闹一整天。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
生于70年代的人,改革开放初期算是他们的青春期。对于那段生活,长于他们的人也同样经历过,但由于年龄的差异,那个年代留给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他们的记忆也更为清晰。费晓玲便属于青岛长大的70后。她回忆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韶华,一脸热情和兴奋。那时候,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晓玲常受到妈妈的奖励。有一天,妈妈奖励她香蕉,她甭提多高兴了,先一小口一小口咬,后来连小口都舍不得了,就舔着吃,都吃完了还不忘把香蕉皮再舔一遍。现在一看到儿子吃冰激凌的样子,她就会想起那时的自己。还有那推着小车卖冰棍的老大爷,一声声“冰棍儿——”的吆喝,犹如历史的回声,回忆起来是那么亲切,吃着几分钱的绿豆冰棍,能让心情好上一个夏天。
1993年,国家正式放开粮食销售,一夜之间,曾经与老百姓饭桌息息相关的粮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粮票比钱还有用”的那段票证时代正式画上了句号。沿用了38年的粮票宣布取消,全国居民购买粮食不再需要定额分配的票证。这一最具计划经济色彩的票据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如今,再拿出当年的粮票,回忆着悠悠岁月里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故事,那一本本详细记录收支的账本,里面的账目也由最初的大饼换成了包子、鸡蛋,再到现在的面包牛奶。当年吃着冰棍的孩童已为人母,改革开放初期那段岁月成为人们记忆中不可复制的苦乐年华。
“吃啥有啥”的新“食”尚
【关键词:天天像过年】
进入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似乎不经意间,大家一下子都“富”起来了,今天张家来顿清蒸鱼,明天李家炖个红烧肉,后天王家包肉馅饺子……冰箱也塞的满满的,要什么有什么。家家“油水”都足了,真可谓“天天像过年”。
改革开放使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饮食文化的变革。富裕起来的人们,进饭店的渐渐多了起来,海参、鲍鱼开始出现在饭店里。除了本地特色海鲜,鲁菜也不再独占风骚。川菜、湘菜、粤菜、西餐厅、茶座等也开始入驻岛城,刮起饮食业的新风尚。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餐饮名店”的四星级酒店红日宾馆,正是九十年代开张的。当时他们还是以上海菜为特色。红日宾馆的陈副经理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仅仅“靠海吃海”是远远不够的。“拿来主义”被当时的许多饭店引用并且深受人们的欢迎。一时间,五湖四海的特色佳肴都引入了青岛,云霄路一条街作为地标性小吃街,红红火火的迎接着八方来客。
1993年,来自美国的肯德基在青岛中山路开了第一家餐厅。开张的头几年,几乎天天爆满,想买个汉堡要排好长时间的队,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开洋荤”的。肯德基虽是“快餐”,却让更多的青岛人接纳了“外国饭”。随后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意大利比萨、法国菜等纷纷引入岛城,市民不出市便能吃遍世界。
说起这个时代的新“食”尚,不得不再一次提到“婚宴”。婚宴在九十年代发展非常迅速。场地也由原来最简陋的自家拼桌子凑椅子,变成了初具规模的饭店筵席。
陈芳是香港回归那年结的婚。那时的婚宴已经不是八十年代的新娘点烟、当众“啃”苹果、亲戚朋友一起哄闹新房了。专业婚宴酒楼的出现,让婚宴市场急速扩大,变得丰富了很多。婚宴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桌上的食品五花八门,酒水饮料应有尽有,香烟喜糖人人都发。但是人们并不十分在乎餐桌上的零零碎碎,更多的是要求婚宴气氛喜庆和大气。双方家长给陈芳和老公在丽晶大酒店摆了三十桌,宴请了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无论规模、档次、文化含量都让人耳目一新。
九十年代末,“年夜饭”也不再是传统的“在家吃饺子”了。过年亲戚多才热闹,可是家里坐不下;年轻人想省时间、图方便,留出更多的时间玩儿;小两口刚刚结婚,过年去谁家不去谁家决定不了——饭店的年夜饭应运而生。
“年夜饭”都“走出去”了,百姓再张罗什么事情也习惯去饭店了。饭店成为聚会最基本的“载体”。1999年开始,胶东路开始住房改造。家住胶东路26号的几户人家,到离胶东路不远的饭店吃了顿“散伙饭”。二十几年的老邻居,早已亲如一家,胶东路的老房子更是养育了几代人。这一拆迁,大家再坐到一起,老邻居再凑这么齐,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天的餐桌上有菜有鱼、有茶有酒,更有浓浓的邻里亲情。
张永荷老人今年75岁,青岛7中毕业。老太太上学的时候,7中的校名是“圣功中学”。当年风华正茂的同学,毕业后很多离开了青岛,去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再见面时他们都已经儿孙满堂。老同学有从北京赶来的,也有从上海、深圳赶来的。品尝着海味儿,回忆那年少往事,说起刚考上大学的小孙女……老同学们约好了,再过十年还到这个饭店叙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资供应逐渐市场化。市场上食物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当季的蔬菜水果、蛋禽类、肉类、各色主食应有尽有,即使冬天也照样能吃到夏天的水果。面包、蛋糕、牛奶、饼干、方便面等副食品也渐渐走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人们很快喜欢上这些营养价值高、口味又好的食品,日常消费也慢慢倾向于各式各样的副食产品。1998年主食消费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为17.6%,比1978年降低18.7个百分点,而副食消费所占比重48.7%比1978年提高12.7个百分点。饮食追求精细化特征日渐凸现。
从凭票购买,买只烧鸡也要排长队,到带着孩子买肯德基炸鸡翅;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从国营饭店的包子甜沫到私营餐馆的海参鲍鱼;从追求吃得饱到细粮与副食搭配的新消费时尚……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岛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
与“食”俱进的后现代生活
【关键词:享受生活,美味健康,关注食品安全】
改革开放不但让人们吃饱吃好,更让大家认识到:饮食,已经不单单是“吃的”,它渐渐形成了一门文化,其内涵也在日益丰富。饮食,与百姓享受生活联系在一起。
享受,要先说说宝宝。现在市场上的婴幼儿食品多种多样,年轻的妈妈们更是在宝宝的“吃”上下足了功夫,让孩子体会到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和其中的乐趣。专家说了,婴儿的营养讲究均衡摄取,这样才能防止某种营养的缺失给宝宝成长带来的危害。不同种类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素是不一样的。淀粉类食物中含的蛋白质比较丰富;蔬菜水果类含的矿物质、纤维素多一些。所以,一岁左右的宝宝可以添加婴儿米粉、婴儿面条等作为辅食。坚果类要算是微量元素的宝库了。核桃、榛子、芝麻、花生等,都富含锌、铁、锰、硒等多种元素。妈妈们把核桃仁敲成小碎末,再给宝宝拌在饭里。这样的待遇,恐怕只有“新世纪”的宝宝才能拥有,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他们,真是“食”代宠儿。
改革开放在70年代人身上留下的痕迹,最为明显。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行“party”了。奶油生日蛋糕、青岛啤酒、水蜜桃香槟、崂山可乐、鱼香肉丝、糖醋里脊……成了聚会必不可少的添加剂。一位70后说,那时候年轻人在一起,尤其是男生们在一起,要是不“哈”点儿“青岛啤酒”,就觉得少点儿什么,根本玩儿不痛快。现在的这些同学,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职场中的他们约好时间再出来聚会,散散心就去酒吧,高脚杯轻轻一碰,那份活力便找回来了;想聊聊天就去咖啡厅喝下午茶;图温馨就携家眷到酒店包间,几户人家来个家庭晚宴……而街头上三五成群,喝着罐头瓶子里散装啤酒的年轻人和大街小巷中提着装满啤酒的塑料袋匆匆回家的上班族所组成的青岛“街景”,早己退回到岁月深处。
范婷婷是个“赶时髦”的年轻人。下午三点到四点半经常自己或者约客户去喝下午茶,晚上常常跟朋友们到酒吧消遣。下午茶起源于英国。150多年前,从未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东方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独特华美的饮茶方式,以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与High Tea)”享誉天下。150年后,当这个名词成为舶来品来到中国,有着几千年茶文化的大国,除了绿茶、红茶改造成“茶饮料”外,又新添了“下午茶”。在青岛,除了各大星级饭店有下午茶,各处的咖啡馆、西餐厅也都在四点左右流行起了“teatime”。全职太太这个时间停下手中的家务享受阳光,上班族可以和范婷婷一样,借此机会忙里偷闲或者约见客人,大学生们则利用下午茶浪漫的约会。酒吧在岛城流行有好长时间了,栈桥边上的“向日葵”酒吧,1996年开张,是岛城最早的酒吧之一。每天到这里的,大多是中国或者外国的年轻人,看着无敌海景,来上一杯威士忌,酒吧时光悠游而过。酒吧的多元文化发展到现在,影响着渐渐成为社会主流的年轻一族。快乐的时候,可以三五成群的喝着啤酒侃大山;郁闷的时候来杯烈酒消消愁……闹吧、静吧,依照心情选择其一吧。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食品也越来越挑剔,食品价格已经不是最先考虑的问题了。“聪明是吃出来的”、“美丽是吃出来的”、“健康是吃出来的”,含多少营养成分,能否增强抵抗力,是否有减肥功效或者有没有农药、化学添加等因素成为市民选择食品的关注点
今年年近七旬的齐老太太,平时对穿衣打扮、家电家居之类一切从简。就是这“吃”,从不马虎。老太太专门找到咸阳路的一家蔬菜公司,这里的蔬菜是从莒南运来的无污染水果蔬菜。每次去都要花将近两百元“买菜”。平时给老伴买的降血压保养品不少,孙女要“减肥”,要给她多买含纤维多的食品,儿子儿媳上班辛苦,采购含优质蛋白的食品成为首选。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蔬果,齐老太太很是开心。
不过,有开心的也就有闹心的。2003年,灾难性的SARS夺走了很多生命。追及“非典”根源,野生动物果子狸竟是病毒的主要载体。而人们大胆地食用野生动物,不把“享受”野味当回事儿的行为,酿成了人类不能承受之重的苦果。“非典”使食品安全成为“焦点”。这场“战役”告一段落之后,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表示,果子狸体内的冠状病毒依然会迅速变化,如果对果子狸这样的野生动物不严格控制,这种病毒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流行病菌,重新引发非典疫情。
今年9月12日,三鹿受污染奶粉致婴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奶粉的“三聚氰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接着其他品牌奶制品、“咯咯达”鸡蛋、四川广源桔子、毒蚕蛹……也走入我们警觉的视线。
从2001年瘦肉精事件,2003年“非典”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直至今日“三聚氰胺”事件,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一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国家都会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比如,2003年结合非典防治,全国各地区都开展了餐饮业专项整治;再如,今年的“毒奶粉”事件,全国范围内彻底进行了一次奶制品清查。这些措施无疑会使食品市场恢复秩序,同时规范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也让消费者放心。
近日,从青岛创建“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动员大会获悉,青岛市将努力在2010年底,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品种检测、消费者满意度等“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上均达到并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将“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从前吃饱吃好,现在提倡“吃不饱才是最健康的”。吃的健康,科学营养的观念深入人心。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陈静如说,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饮食结构促使人们崇尚更加健康科学的饮食生活,主食又回归到粗粮,改变了一段时间大鱼大肉、精粮细粮的饮食习惯。这是正确的饮食观念。而关注食品安全、引导饮食健康、饮食消费、饮食习惯的报道多不胜数,报纸每天登,电视每天播,互联网更是方便快捷。要吃无污染的蔬菜、当年的粮食、活蹦乱跳的鱼虾、排酸的肉禽、非转基因的花生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岛饮食文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岛城名牌“小吃”不断发展,海鲜依旧是青岛的“美味名片”,市区美食街纵横交错,外国餐点更加地道。市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购买力不断增强,饮食习惯、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奶奶的厨房是炉子、散煤和猪油;妈妈的厨房是排气扇、煤气罐和红烧肉;我们的厨房是油烟机、天然气和有机食品。当年爷爷说吃喝讲究的是味道,爸爸说要注重品质,而现在的我们更在意健康。有滋有味的三十年,一段值得细细品味的记忆。
三十年流行的零食
零食,是各个时代生活滋味的万用密码,是三餐之外不可或缺的生活佐料,给人的感觉总是甜蜜而温馨的。恋旧的70后、渐渐成熟的80后、还有“非主流”的90后,不妨回想一下陪伴我们成长的零食,以文字的方式犒赏那一颗颗孩子气的童心。
70后:此情可待成追忆
1、冰棍
冰棍儿,应该是70后最为熟悉的记忆了。那个时候,每到夏天,看到一个保温桶上面包着厚厚的毯子,不用说,这就是卖冰棍的。不带颜色的是纯冰棍,5分一根,绿色的是绿豆冰棍,1毛一根。那时候一分分攒起来的钱都换成一根根的冰棍了。
2、爆米花
一个历经沧桑的老爷爷扛着一口葫芦一样的黑锅,摇着摇着,“嘣”的一声,将米变成膨大起来的雪白的爆米花。爆米花老头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3、糖稀
两根小木棍,加一团半透明的糖稀,来回搅拌,还可以拉成很长的线,并且不容易断,好吃又好玩。一放学,校门口卖糖稀的就被同学们围了满满一圈。
4、糖瓜
粘粘的糖,甜甜的味儿。小时候最常见的“奖励品”。
5、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1毛钱一根。
6、麦乳精
麦乳精是颗粒状的,有点像现在的果珍,不过冲出来有奶味,比奶稀多了。意犹未尽之时,还可以躲着父母拿勺子舀着干吃,结晶后的颗粒在嘴里慢慢溶化,浓缩千丝万缕的甜蜜。有时去看病人,也会拿这个送人。算是那时不错的营养品。
7、棉花糖
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口感很好。
80后:就这样日益丰盈
1、各色面包
“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猪肉卷是永恒的。”这是加菲猫的经典名言。不少80后的女孩受加菲猫的影响,觉得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确实比男生更难拒绝。
2、雪糕
各种口味的雪糕就像当年的冰棍儿一样受欢迎。商店、超市、学校门口……冰柜里的雪糕永远不能每样都尝个遍,鲜奶的、巧克力的、水果的,每一样都很好吃。
3、肯德基、麦当劳
对于80后来说,肯德基、麦当劳既是主食,也是零食。从1993年中山路第一家肯德基开张到现在数不胜数的肯德基、麦当劳,由此可见洋快餐的影响力。
4、台湾鸡柳
所谓台湾鸡柳,就是学校门口小作坊的油炸鸡肉条。只是包装的纸袋子上印着“台湾鸡柳”,还格外强调“正宗”。80后学生时代的必选零食,味道非常鲜美,从1元到5元,称重计算。
5、膨化食品
一袋袋的“上好佳”,虽没有任何营养,但就是舍不得,放不下,吃不够。
6、方便面
课间的时候,方便面可以干嚼当零食。中午放学后,可以泡着当午饭。红烧牛肉味儿的、香菇炖鸡味儿的,都受到大家的喜欢。最重要的——方便嘛!
90后:别说我们不懂“品味”
1、冰激凌
冰激凌是雪糕的升级版。和路雪、雀巢、八喜……各路品牌一路吃过来。冰激凌始终花样百出,所以,从童年到现在,可以百吃不腻。非常难得的是,无论是两块五的“甜筒”,还是阳光百货好几十元的“哈根达斯”,吃起来都相当美味。
2、巧克力
那句“只融在口,不融在手”的德芙巧克力广告词,让80后爱上了“德芙”。后来的90后不仅喜欢“德芙”的牛奶巧克力,还热爱“费列罗”榛仁巧克力、“好时”的“小身材大味道”以及“吉百利”的太妃糖……
3、超炫棒棒糖
如今,“非主流”的照片中定要有个“道具”的话,那就莫过于棒棒糖了。90后从小吃到大,而且棒棒糖也“越吃越大”,到现在,差不多能盖住半个脸颊。
4、酸奶
细数90后的零食,酸奶可能是最健康的一种了。口味也呈现多样化。现在,“减肥”的孩子还拿它当饭吃呢!
5、西式糕点
蛋挞,黑森林,芝士蛋糕、蓝莓蛋糕,都是90后熟悉的点心。因为“酸酸甜甜就是我”!
“从无到有”的苦乐年华
【关键词:票证岁月】
倪叔星老人今年八十岁了,是一位普通的青岛市民。回忆这“有滋有味”的三十年,老人家毫不迟疑地告诉我们四个字——从无到有。
改革开放初期,倪叔星和老伴李淑娟及三个子女住在延安路31号的居民楼里。那个年代,对于城里人来说,粮食关系跟户籍关系一样重要,每家都有粮证,上面写着一家有多少人,每个人多少定额。月初,倪老就拿着粮证去粮店领粮票。1978年,老伴李淑娟是青岛棉织二厂的工人,粮票定额很高;倪老在青岛渔业公司行政科工作,虽是干部,粮票却没老伴多,不过每个月有五斤鱼的补贴。他们的子女也都刚刚参加工作,所以,生活条件还是相对宽裕的。每月家里能有150斤的粮食,足够五口人吃。
宋秀文老人今年75岁了。她的老家在即墨牛齐埠,从小学起就搬到了青岛的亲戚家,从此在市区定居。记得在老家的时候,顿顿都是咸菜、杂面馒头,家里人口多,粮食紧张的时候,甚至吃不饱。改革开放初,宋秀文在城里的生活过得挺不错,每月定量的粮票供应让在食品厂的她每顿都能吃得上白馒头。宋秀文此时再回到那个小村庄看望父母,当她跟亲人们坐在炕头吃饭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老家小饭桌上有了不小的变化。宋秀文问父母,怎么不吃饼子了?现在大伙儿都吃得饱吗?父亲很朴实地说:“邓小平上台,一年以后吃饽饽。”农村粮食供给也充足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再也不会出现了。
当然,无论城里乡下,足够吃是一回事儿,吃什么又是另一回事了。那个时代的符号非常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饭菜是相似的;每家房间置办的家具是相似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人们都希望有丰富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然而,食品种类非常单一,“有什么就得吃什么”,白菜、萝卜和土豆是最常见的蔬菜,鸡蛋要用粮票换。由于当时肉类受国家控制供应,城市里不卖肉。但是农村不受控制。所以出现了赶集。好多城市居民都去李村集买需要的肉类、蛋类。谈及往事,不少“过来人”都笑着说,自己还去过农户家里“换鸡蛋”呢。
物资匮乏的票证岁月里,青岛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海产品是不用“票”买的。想吃蛤蜊、海蛎子、鲜鱼,那不算“口粮”。但是,想买到却也不易,大家很早就排着长队等,往往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轮到了,却卖完了,后面排着的就只有失望而归。
“买菜”不简单,做饭也不易。那时候用散煤烧炉子做饭。煤,还是要用煤证换的。每家每户都在门口垒一个“煤池子”,把煤储备在里面。用散煤烧炉子做饭的年代,家家户户都要受煤炭的“重度污染”。炒着菜,炉子不旺了,拿起炒锅,往炉子里一加煤,便弄得满屋子烟尘。炒出再香的菜肴也落着星星碳末,大煞口福。
八十年代初,刚参加工作的张修发与妻子准备结婚,需要操办一场“婚宴”。那时候的饭店大都是国营的,饭菜也不像现在的“规模”。老张记得最有名的是“青岛饭店”早上的包子和甜沫、“春和楼”的饺子以及自家附近一家小饭店里8分钱的汤面……在饭店置办“婚宴”?——谁都不会想到。这顿饭理所当然是在家吃。那时候没有冰箱,先是托“关系”买冷冻肉,再是找亲戚朋友一起凑菜票,准备各色蔬菜,最后,当然少不了备酒。白酒是最经典的“青岛栈桥”,红酒是“青岛葡萄酒”,啤酒便是散装的、延续至今的“青岛啤酒”,能有这么一桌“体面”的婚宴,在当时已属不易。亲朋好友来家里,跟邻居借来桌子椅子,热热闹闹一整天。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
生于70年代的人,改革开放初期算是他们的青春期。对于那段生活,长于他们的人也同样经历过,但由于年龄的差异,那个年代留给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他们的记忆也更为清晰。费晓玲便属于青岛长大的70后。她回忆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韶华,一脸热情和兴奋。那时候,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晓玲常受到妈妈的奖励。有一天,妈妈奖励她香蕉,她甭提多高兴了,先一小口一小口咬,后来连小口都舍不得了,就舔着吃,都吃完了还不忘把香蕉皮再舔一遍。现在一看到儿子吃冰激凌的样子,她就会想起那时的自己。还有那推着小车卖冰棍的老大爷,一声声“冰棍儿——”的吆喝,犹如历史的回声,回忆起来是那么亲切,吃着几分钱的绿豆冰棍,能让心情好上一个夏天。
1993年,国家正式放开粮食销售,一夜之间,曾经与老百姓饭桌息息相关的粮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粮票比钱还有用”的那段票证时代正式画上了句号。沿用了38年的粮票宣布取消,全国居民购买粮食不再需要定额分配的票证。这一最具计划经济色彩的票据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如今,再拿出当年的粮票,回忆着悠悠岁月里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故事,那一本本详细记录收支的账本,里面的账目也由最初的大饼换成了包子、鸡蛋,再到现在的面包牛奶。当年吃着冰棍的孩童已为人母,改革开放初期那段岁月成为人们记忆中不可复制的苦乐年华。
“吃啥有啥”的新“食”尚
【关键词:天天像过年】
进入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似乎不经意间,大家一下子都“富”起来了,今天张家来顿清蒸鱼,明天李家炖个红烧肉,后天王家包肉馅饺子……冰箱也塞的满满的,要什么有什么。家家“油水”都足了,真可谓“天天像过年”。
改革开放使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饮食文化的变革。富裕起来的人们,进饭店的渐渐多了起来,海参、鲍鱼开始出现在饭店里。除了本地特色海鲜,鲁菜也不再独占风骚。川菜、湘菜、粤菜、西餐厅、茶座等也开始入驻岛城,刮起饮食业的新风尚。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餐饮名店”的四星级酒店红日宾馆,正是九十年代开张的。当时他们还是以上海菜为特色。红日宾馆的陈副经理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仅仅“靠海吃海”是远远不够的。“拿来主义”被当时的许多饭店引用并且深受人们的欢迎。一时间,五湖四海的特色佳肴都引入了青岛,云霄路一条街作为地标性小吃街,红红火火的迎接着八方来客。
1993年,来自美国的肯德基在青岛中山路开了第一家餐厅。开张的头几年,几乎天天爆满,想买个汉堡要排好长时间的队,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开洋荤”的。肯德基虽是“快餐”,却让更多的青岛人接纳了“外国饭”。随后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意大利比萨、法国菜等纷纷引入岛城,市民不出市便能吃遍世界。
说起这个时代的新“食”尚,不得不再一次提到“婚宴”。婚宴在九十年代发展非常迅速。场地也由原来最简陋的自家拼桌子凑椅子,变成了初具规模的饭店筵席。
陈芳是香港回归那年结的婚。那时的婚宴已经不是八十年代的新娘点烟、当众“啃”苹果、亲戚朋友一起哄闹新房了。专业婚宴酒楼的出现,让婚宴市场急速扩大,变得丰富了很多。婚宴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桌上的食品五花八门,酒水饮料应有尽有,香烟喜糖人人都发。但是人们并不十分在乎餐桌上的零零碎碎,更多的是要求婚宴气氛喜庆和大气。双方家长给陈芳和老公在丽晶大酒店摆了三十桌,宴请了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无论规模、档次、文化含量都让人耳目一新。
九十年代末,“年夜饭”也不再是传统的“在家吃饺子”了。过年亲戚多才热闹,可是家里坐不下;年轻人想省时间、图方便,留出更多的时间玩儿;小两口刚刚结婚,过年去谁家不去谁家决定不了——饭店的年夜饭应运而生。
“年夜饭”都“走出去”了,百姓再张罗什么事情也习惯去饭店了。饭店成为聚会最基本的“载体”。1999年开始,胶东路开始住房改造。家住胶东路26号的几户人家,到离胶东路不远的饭店吃了顿“散伙饭”。二十几年的老邻居,早已亲如一家,胶东路的老房子更是养育了几代人。这一拆迁,大家再坐到一起,老邻居再凑这么齐,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天的餐桌上有菜有鱼、有茶有酒,更有浓浓的邻里亲情。
张永荷老人今年75岁,青岛7中毕业。老太太上学的时候,7中的校名是“圣功中学”。当年风华正茂的同学,毕业后很多离开了青岛,去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再见面时他们都已经儿孙满堂。老同学有从北京赶来的,也有从上海、深圳赶来的。品尝着海味儿,回忆那年少往事,说起刚考上大学的小孙女……老同学们约好了,再过十年还到这个饭店叙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资供应逐渐市场化。市场上食物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当季的蔬菜水果、蛋禽类、肉类、各色主食应有尽有,即使冬天也照样能吃到夏天的水果。面包、蛋糕、牛奶、饼干、方便面等副食品也渐渐走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人们很快喜欢上这些营养价值高、口味又好的食品,日常消费也慢慢倾向于各式各样的副食产品。1998年主食消费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为17.6%,比1978年降低18.7个百分点,而副食消费所占比重48.7%比1978年提高12.7个百分点。饮食追求精细化特征日渐凸现。
从凭票购买,买只烧鸡也要排长队,到带着孩子买肯德基炸鸡翅;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从国营饭店的包子甜沫到私营餐馆的海参鲍鱼;从追求吃得饱到细粮与副食搭配的新消费时尚……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岛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
与“食”俱进的后现代生活
【关键词:享受生活,美味健康,关注食品安全】
改革开放不但让人们吃饱吃好,更让大家认识到:饮食,已经不单单是“吃的”,它渐渐形成了一门文化,其内涵也在日益丰富。饮食,与百姓享受生活联系在一起。
享受,要先说说宝宝。现在市场上的婴幼儿食品多种多样,年轻的妈妈们更是在宝宝的“吃”上下足了功夫,让孩子体会到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和其中的乐趣。专家说了,婴儿的营养讲究均衡摄取,这样才能防止某种营养的缺失给宝宝成长带来的危害。不同种类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素是不一样的。淀粉类食物中含的蛋白质比较丰富;蔬菜水果类含的矿物质、纤维素多一些。所以,一岁左右的宝宝可以添加婴儿米粉、婴儿面条等作为辅食。坚果类要算是微量元素的宝库了。核桃、榛子、芝麻、花生等,都富含锌、铁、锰、硒等多种元素。妈妈们把核桃仁敲成小碎末,再给宝宝拌在饭里。这样的待遇,恐怕只有“新世纪”的宝宝才能拥有,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他们,真是“食”代宠儿。
改革开放在70年代人身上留下的痕迹,最为明显。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行“party”了。奶油生日蛋糕、青岛啤酒、水蜜桃香槟、崂山可乐、鱼香肉丝、糖醋里脊……成了聚会必不可少的添加剂。一位70后说,那时候年轻人在一起,尤其是男生们在一起,要是不“哈”点儿“青岛啤酒”,就觉得少点儿什么,根本玩儿不痛快。现在的这些同学,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职场中的他们约好时间再出来聚会,散散心就去酒吧,高脚杯轻轻一碰,那份活力便找回来了;想聊聊天就去咖啡厅喝下午茶;图温馨就携家眷到酒店包间,几户人家来个家庭晚宴……而街头上三五成群,喝着罐头瓶子里散装啤酒的年轻人和大街小巷中提着装满啤酒的塑料袋匆匆回家的上班族所组成的青岛“街景”,早己退回到岁月深处。
范婷婷是个“赶时髦”的年轻人。下午三点到四点半经常自己或者约客户去喝下午茶,晚上常常跟朋友们到酒吧消遣。下午茶起源于英国。150多年前,从未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东方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独特华美的饮茶方式,以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与High Tea)”享誉天下。150年后,当这个名词成为舶来品来到中国,有着几千年茶文化的大国,除了绿茶、红茶改造成“茶饮料”外,又新添了“下午茶”。在青岛,除了各大星级饭店有下午茶,各处的咖啡馆、西餐厅也都在四点左右流行起了“teatime”。全职太太这个时间停下手中的家务享受阳光,上班族可以和范婷婷一样,借此机会忙里偷闲或者约见客人,大学生们则利用下午茶浪漫的约会。酒吧在岛城流行有好长时间了,栈桥边上的“向日葵”酒吧,1996年开张,是岛城最早的酒吧之一。每天到这里的,大多是中国或者外国的年轻人,看着无敌海景,来上一杯威士忌,酒吧时光悠游而过。酒吧的多元文化发展到现在,影响着渐渐成为社会主流的年轻一族。快乐的时候,可以三五成群的喝着啤酒侃大山;郁闷的时候来杯烈酒消消愁……闹吧、静吧,依照心情选择其一吧。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食品也越来越挑剔,食品价格已经不是最先考虑的问题了。“聪明是吃出来的”、“美丽是吃出来的”、“健康是吃出来的”,含多少营养成分,能否增强抵抗力,是否有减肥功效或者有没有农药、化学添加等因素成为市民选择食品的关注点
今年年近七旬的齐老太太,平时对穿衣打扮、家电家居之类一切从简。就是这“吃”,从不马虎。老太太专门找到咸阳路的一家蔬菜公司,这里的蔬菜是从莒南运来的无污染水果蔬菜。每次去都要花将近两百元“买菜”。平时给老伴买的降血压保养品不少,孙女要“减肥”,要给她多买含纤维多的食品,儿子儿媳上班辛苦,采购含优质蛋白的食品成为首选。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蔬果,齐老太太很是开心。
不过,有开心的也就有闹心的。2003年,灾难性的SARS夺走了很多生命。追及“非典”根源,野生动物果子狸竟是病毒的主要载体。而人们大胆地食用野生动物,不把“享受”野味当回事儿的行为,酿成了人类不能承受之重的苦果。“非典”使食品安全成为“焦点”。这场“战役”告一段落之后,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表示,果子狸体内的冠状病毒依然会迅速变化,如果对果子狸这样的野生动物不严格控制,这种病毒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流行病菌,重新引发非典疫情。
今年9月12日,三鹿受污染奶粉致婴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奶粉的“三聚氰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接着其他品牌奶制品、“咯咯达”鸡蛋、四川广源桔子、毒蚕蛹……也走入我们警觉的视线。
从2001年瘦肉精事件,2003年“非典”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直至今日“三聚氰胺”事件,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一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国家都会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比如,2003年结合非典防治,全国各地区都开展了餐饮业专项整治;再如,今年的“毒奶粉”事件,全国范围内彻底进行了一次奶制品清查。这些措施无疑会使食品市场恢复秩序,同时规范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也让消费者放心。
近日,从青岛创建“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动员大会获悉,青岛市将努力在2010年底,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品种检测、消费者满意度等“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上均达到并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将“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从前吃饱吃好,现在提倡“吃不饱才是最健康的”。吃的健康,科学营养的观念深入人心。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陈静如说,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饮食结构促使人们崇尚更加健康科学的饮食生活,主食又回归到粗粮,改变了一段时间大鱼大肉、精粮细粮的饮食习惯。这是正确的饮食观念。而关注食品安全、引导饮食健康、饮食消费、饮食习惯的报道多不胜数,报纸每天登,电视每天播,互联网更是方便快捷。要吃无污染的蔬菜、当年的粮食、活蹦乱跳的鱼虾、排酸的肉禽、非转基因的花生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岛饮食文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岛城名牌“小吃”不断发展,海鲜依旧是青岛的“美味名片”,市区美食街纵横交错,外国餐点更加地道。市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购买力不断增强,饮食习惯、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奶奶的厨房是炉子、散煤和猪油;妈妈的厨房是排气扇、煤气罐和红烧肉;我们的厨房是油烟机、天然气和有机食品。当年爷爷说吃喝讲究的是味道,爸爸说要注重品质,而现在的我们更在意健康。有滋有味的三十年,一段值得细细品味的记忆。
三十年流行的零食
零食,是各个时代生活滋味的万用密码,是三餐之外不可或缺的生活佐料,给人的感觉总是甜蜜而温馨的。恋旧的70后、渐渐成熟的80后、还有“非主流”的90后,不妨回想一下陪伴我们成长的零食,以文字的方式犒赏那一颗颗孩子气的童心。
70后:此情可待成追忆
1、冰棍
冰棍儿,应该是70后最为熟悉的记忆了。那个时候,每到夏天,看到一个保温桶上面包着厚厚的毯子,不用说,这就是卖冰棍的。不带颜色的是纯冰棍,5分一根,绿色的是绿豆冰棍,1毛一根。那时候一分分攒起来的钱都换成一根根的冰棍了。
2、爆米花
一个历经沧桑的老爷爷扛着一口葫芦一样的黑锅,摇着摇着,“嘣”的一声,将米变成膨大起来的雪白的爆米花。爆米花老头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3、糖稀
两根小木棍,加一团半透明的糖稀,来回搅拌,还可以拉成很长的线,并且不容易断,好吃又好玩。一放学,校门口卖糖稀的就被同学们围了满满一圈。
4、糖瓜
粘粘的糖,甜甜的味儿。小时候最常见的“奖励品”。
5、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1毛钱一根。
6、麦乳精
麦乳精是颗粒状的,有点像现在的果珍,不过冲出来有奶味,比奶稀多了。意犹未尽之时,还可以躲着父母拿勺子舀着干吃,结晶后的颗粒在嘴里慢慢溶化,浓缩千丝万缕的甜蜜。有时去看病人,也会拿这个送人。算是那时不错的营养品。
7、棉花糖
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口感很好。
80后:就这样日益丰盈
1、各色面包
“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猪肉卷是永恒的。”这是加菲猫的经典名言。不少80后的女孩受加菲猫的影响,觉得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确实比男生更难拒绝。
2、雪糕
各种口味的雪糕就像当年的冰棍儿一样受欢迎。商店、超市、学校门口……冰柜里的雪糕永远不能每样都尝个遍,鲜奶的、巧克力的、水果的,每一样都很好吃。
3、肯德基、麦当劳
对于80后来说,肯德基、麦当劳既是主食,也是零食。从1993年中山路第一家肯德基开张到现在数不胜数的肯德基、麦当劳,由此可见洋快餐的影响力。
4、台湾鸡柳
所谓台湾鸡柳,就是学校门口小作坊的油炸鸡肉条。只是包装的纸袋子上印着“台湾鸡柳”,还格外强调“正宗”。80后学生时代的必选零食,味道非常鲜美,从1元到5元,称重计算。
5、膨化食品
一袋袋的“上好佳”,虽没有任何营养,但就是舍不得,放不下,吃不够。
6、方便面
课间的时候,方便面可以干嚼当零食。中午放学后,可以泡着当午饭。红烧牛肉味儿的、香菇炖鸡味儿的,都受到大家的喜欢。最重要的——方便嘛!
90后:别说我们不懂“品味”
1、冰激凌
冰激凌是雪糕的升级版。和路雪、雀巢、八喜……各路品牌一路吃过来。冰激凌始终花样百出,所以,从童年到现在,可以百吃不腻。非常难得的是,无论是两块五的“甜筒”,还是阳光百货好几十元的“哈根达斯”,吃起来都相当美味。
2、巧克力
那句“只融在口,不融在手”的德芙巧克力广告词,让80后爱上了“德芙”。后来的90后不仅喜欢“德芙”的牛奶巧克力,还热爱“费列罗”榛仁巧克力、“好时”的“小身材大味道”以及“吉百利”的太妃糖……
3、超炫棒棒糖
如今,“非主流”的照片中定要有个“道具”的话,那就莫过于棒棒糖了。90后从小吃到大,而且棒棒糖也“越吃越大”,到现在,差不多能盖住半个脸颊。
4、酸奶
细数90后的零食,酸奶可能是最健康的一种了。口味也呈现多样化。现在,“减肥”的孩子还拿它当饭吃呢!
5、西式糕点
蛋挞,黑森林,芝士蛋糕、蓝莓蛋糕,都是90后熟悉的点心。因为“酸酸甜甜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