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螺丝已被牢牢拧紧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回到20世纪的50年代,正是美国梦的一处梦乡,在那个名为俄亥俄州克林顿港的市镇上,所有的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体面的人生机遇。但半个世纪过去后,克林顿港的生活却已成为一场美国噩梦,整个社区被划分成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两边的孩子各自驰向彼此不可想象的人生。”
  ——《我们的孩子》(《Our Kids》)
  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团队,以数年之功,将出生于克林顿港而如今散布在美国各地的107人加以追踪寻访,写成了《Our Kids》这部书。
  作者认为克林顿港确是一个可以代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微观缩影,从人口、经济到教育、社会,乃至政治,都是如此。书的第一章主要讲的是唐和弗兰克的故事:唐和弗兰克来自不同阶层的家庭,前者来自工人阶级家庭,后者则来自克林顿港少有的富庶家族,但于二者退休后纵观其一生经历,所呈现出来的阶级差异确是隐而不彰的。在克林顿港高中1959届的毕业生中,他们无论家庭背景如何,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于完整的家庭中,生活在自家擁有的房产里,邻里之间是互助友爱的。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届学生中的两位黑人子女,他们尽管没有高等学历的双亲,还要和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作斗争,却双双攻获硕士学位——“社会经济上的阶级并没有构成不可逾越的障碍”的结论在此验证。
  50年代,美国家庭大多是奥兹和哈莉特模式的:父亲主外,赚钱养家;母亲主内,操持家务,共同养育几个孩子。70年代时,稳定的家庭结构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童数量与日俱增。家庭结构是否稳定与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息息相关,那些不幸的孩子往往被烙上消极的印记。因而,帕特南将之视为“美国梦”破灭的导火索。书中提到,当下美国社会经济、教育在前三分之一的上层阶级家庭拥有“新传统”的婚姻模式。
  既是传统,为何言新?其实奥兹和哈莉特模式与“新传统”实际上并无二致,只不过于性别分工、收入花销上有别于50年代。那么后三分之一呢?有社会学家将他们构成的家庭模式命名为“脆弱的家庭”(Fragile Families)——伴侣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短暂,孩子的养育也逐渐同婚姻脱钩。出生于此阶层的孩子,其父辈已经无法为其提供经济上的充足供应,又因家庭结构的支离破碎,注定将走上坎坷的一生。
  如果说破碎的家庭是“美国梦”破灭的导火索,那么更深的原因则是美国阶层间差距的不断扩大。作者为突出这一主题,更多着墨于富家子和穷孩子的人生故事,确证美国孩子之间日渐扩大的机会鸿沟。著作中第六章的题目令人印象至深——“路在何方”,从克林顿港到费城,从本德镇到亚特兰大再到橘子郡,家庭之间的经济悬殊是每一段故事的关键情节。下层阶级家庭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上层阶级的父母却控制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后三分之一的家庭或迫于生计,或穷于意识,很大程度上不能做到对孩子的启蒙引导,孩子的大学梦随时有破灭的可能。
  经济学家达伦·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大卫·奥图(David Autor)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美国的教育状况每况愈下,但问题的主因并不出现在美国的教育系统上。时下美国的阶层逐渐趋于固化,当两极分化的螺丝被牢牢拧紧,出身寒门的孩子们路在何方呢?
  帕特南所提出解决之道是:“承认我们对这些孩子的义务。”穷孩子和富家子之间的隔阂应该被打破,他引过另一位学者的话:“如果我们的孩子遇到困难——我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任何人的孩子——我们所有人都不应袖手旁观,而有责任照看他们。”
  寒门之寒应该受暖,寒门之槛应迈出贵子。
  责任编辑:宋明晏
其他文献
云南大学校园一年四季美不胜收,被生动地概括出云大七景:钟楼的“钟铎接晖”、会泽楼的“崇楼眺翠”、至公堂的“至公闻吼”、海棠圃的“海棠映日”、银杏道的“银杏飘金”、文渊楼的“旧院读松”、九五台阶的“龙门仰止”。这些景色中不乏历史悠久的老建筑,每一幢老建筑都有一段陈年往事,连接着多位在此生活过的学界泰斗。重温这些故事,感受时光积淀下云大的美,就像品味陈年的老酒,韵味绵长。  会泽院——云大的标志性建筑
诗鸟  不断变形的  超越时空的  诗鸟  从茫茫宇宙的  最深处飞来  用无限的翅膀  扇风  点燃空中流浪的石头  从此  石头变成燃烧的头颅  叫作太阳  以万物靠不进的威风  主宰宇宙  诗鸟  作为点燃太阳的  最初的第一把火  到处呼唤  构造大海的  最初的第一滴水  构造陆地的  最初的第一粒土壤  构造躯体的  最初的第一个蛋白体  构造灵魂的  最初的第一个虚无  诗鸟  从太
回家:以專心考研的方式  我本科主修专业是新闻传播大类中的编辑出版学,在北京与云南之间逐渐深入的文化碰撞和交融中,我和周围众多的北京学子一起探索着毕业之后的发展道路,最终结合自身背景与实际情况选择了考研回家这条路:从大一学习了新闻传播方向,大二探索了法律和管理类联考方向,大三才最终确定历史学为考研方向。  经过近两年的自我观察和向内摸索,我开始逐渐明白与其说考研是一场选拔性考试,不如说考研是一场适
新馆新概念  张太雷故居为一座二进三开间木结构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保存完好。  张太雷1918年夏与陆静华结婚时借居于此,共居住了7年时间,女儿西屏、西蕾和儿子一阳都出生在这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复原陈列再现了张太雷及家人在此生活的場景,这座古朴而清雅的房子见证过一个伟大家庭的英勇与悲壮。  故居前门楼上方镶嵌着由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张太雷故居”金字匾额,天井中央矗立着张太雷
在老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里,有不少大学老校长旧居。  东堂子胡同75号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多年,一生俭朴未置一宅一地,在北大任职期间,先生先后在西城、东城、宣武租房居住。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的75号院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先生于1917年至1923年间在此居住。  整座院落为一三进四合院,其中第一进院的倒座房是当年蔡元培先生的会客厅。2000年东堂子胡同西口拆迁改造时,蔡元培故居
和父母亲过年  城里已经空空荡荡,  父亲母亲在阳台上听稀疏的爆竹,  一声比一声孤零。  好清静哟——母亲自言自语,  耳背的母亲说出清静让我惊讶,  如雷轰顶。膝下四世同堂,  热闹只是片刻,清静了。  父亲也一言不发,  只盯着对面的嘉陵江,向远。  一只麻雀在眼前飞来飞去,  最后飞走了。  我知道我也要离开,  年后的清静应该比现在更冷。  此时无声,听得见落叶的微响,  一盆金钱橘挂满
江一郎:《江一郎詩选》,《江南诗》2018年第2期  2018年第2期的《江南诗》杂志特辟“纪念小辑”,发表二十来首的《江一郎诗选》和柯平的文章《那个提灯的人》,以纪念诗人江一郎。海子离世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先后己有好多位诗人由于种种原因过早地离开我们,形成了我们诗歌史上令人痛心也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诗人之死”也成了我们这个时代非常独特的精神症候和内在隐痛。  关于隐痛,《江一郎诗选》的开头第一
纠结:点赞又撤回  清醒过来的我拿起手机,刚好7点,醒得越来越准时。现在的我已经不需要闹钟就可以准时醒来了。打开QQ、微信,收到各种通知,顺便再刷刷朋友圈。报道抗疫英雄的文章总是很多,无数的普通人在这次疫情中都成为了英雄,多几篇他们的文章也是理所当然。无论是在什么平台,我看到这类文章都会毫不犹豫地点赞。虽然自己什么都没做,但点个赞也是支持。而就在朋友圈里,出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文章。我的一位同学去当
王学芯  王学芯,生于北京,长在无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诗刊》第十届青春诗会。获《萌芽》《十月》《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获《中国作家》《扬子江诗刊》双年度诗人奖,获《诗选刊》年度杰出诗人奖。部分诗歌译介国外,出版个人诗集《可以失去的虚光》《尘缘》等9部。  一个有经验的人  日子在玻璃上移动  它反射光芒 使过去的时光  泛起记忆和微笑  我习惯把自己的灵魂  挂在脊柱上行走 渴望清晨完美 
那时候的夜晚,苦涩的胆汁  倘若我无朋无党,一块石头说出寒冷  城里吟唱的人又是谁呢?  前朝的宫灯点亮,谁能穿过时间之门?  铁锁生銹,野马脱缰  我们顺藤摸瓜,看见人间的飞禽走兽  泥泞的人群。那么多光阴要按揭  得慈眉善目,心如流水  我们要去的地方太远  要夜观星象,解析硕大无朋的词语  草蛇灰线,像一块沉默的兽皮  我们在深夜赶路,敲打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