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一一探究”式教学是物理教学课改中倡导的重要教学模式。本文即联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相关案例,以“问题一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入手,从以问启疑、实验教学两方面对初中物理“问题一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作了扼要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探究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经历了较大的转变,重视“问题情境”,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即以真实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为核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主地探究、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因此,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探究”式教学应着力于揭示物理现象的矛盾,动摇学生固有生活经验或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以此刺激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使学生真正的乐于成为问题探究的主体。就此,我仅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相关的体会,以供抛砖引玉。
一、“问题一探究”式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课改的核心是就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兴趣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问题一探究”式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学生主体原则。“问题一探究”式教学中的各环节均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师生、生生交流,做学生探究新知的引导者。
2 启发性原则。“问题”需要教师联系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作创造性处理,使其富有启发性,成为学生思维的促进剂、引发剂。教师应尽量保证学生参与、体验物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做到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质疑解难。
3 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正确考量初中学生知识结构及能力的限制,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控制问题难度,难度过高的可将其细分为若干子问题,化难为易;较浅的问题也要做到易中生趣。此外,准确性、艺术性、灵活性等原则也是初中物理“问题一探究”式教学所应注意的问题。
二、初中物理“问题一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以“疑”为核心、以“探”为灵魂是初中物理“问题一一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師应牢牢把握“疑”、“探”二字,贯穿教学始终,切实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以问启疑,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恰到好处的问题往往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完成由“知之者”向“好之者”、“乐之者”方向的转变,这是教学实践充分证明的事实。因此,教学设问应兼顾问题内容和问题引出方式,可以通过趣味性科普知识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开门见山地提出来,引导学生带着“脑、笔、手”去思考、讨论、探究。如在播放完奥斯特实验动画后,教师可就电能生磁的现象向学生设问,能否用磁铁使导线中产生电流,由磁生电。这种对称性的思维方式既有效启发了学生思维,又很好地为此后的实验指导思想做了铺垫。教师也可就法拉第软铁环实验的物理学史实进行简要介绍,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解。
第二,藉助实验,通过延伸型问题或比较型问题的形式拓展学生思维。知识源于实践,始于观察。物理实验作为课程教学中的特殊实践活动,对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能起到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1 物理实验的延伸型设问。教师应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适时加以点拨,延伸拓展,以免学生“只做不看”或“看而不思”。譬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教师就应从“为什么”型的基础问题引导学生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入探究,当学生取得初步感性认识后,就可以提出这些问题:怎样摆放凸透镜、物体、光屏的位置?为什么三者的中心要大致处于一直线上?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还能成像吗等等。尽管此类问题的探究性不强,但从探究的广义性和初中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这种程度的延伸型问题已经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了。
2 物理实验的比较型设问。此处的比较型问题即在实验的基础上,就实验对象或条件的变化导致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所作的设问。以前文的法拉第实验为例,教师可作如下设问:如果导体、磁场间不发生相对运动,而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发生变化,那么还会产生电流吗?教师在学生的比较讨论中要适时给予恰当的激励或形成性评价,就学生的思考、探究方向作一些方向性提示,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成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形成问题——探究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总之,问题一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同时,教育者也要积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确保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准确地把握演示状况,将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浅显示例或问题,达到因势利导、驾驭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新彩,初中物理学习中关于“思考”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8.
[2]彭新年,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科教育,2009,1.
[3]于成龙,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探究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经历了较大的转变,重视“问题情境”,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即以真实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为核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主地探究、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因此,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探究”式教学应着力于揭示物理现象的矛盾,动摇学生固有生活经验或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以此刺激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使学生真正的乐于成为问题探究的主体。就此,我仅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相关的体会,以供抛砖引玉。
一、“问题一探究”式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课改的核心是就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兴趣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问题一探究”式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学生主体原则。“问题一探究”式教学中的各环节均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师生、生生交流,做学生探究新知的引导者。
2 启发性原则。“问题”需要教师联系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作创造性处理,使其富有启发性,成为学生思维的促进剂、引发剂。教师应尽量保证学生参与、体验物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做到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质疑解难。
3 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正确考量初中学生知识结构及能力的限制,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控制问题难度,难度过高的可将其细分为若干子问题,化难为易;较浅的问题也要做到易中生趣。此外,准确性、艺术性、灵活性等原则也是初中物理“问题一探究”式教学所应注意的问题。
二、初中物理“问题一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以“疑”为核心、以“探”为灵魂是初中物理“问题一一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師应牢牢把握“疑”、“探”二字,贯穿教学始终,切实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以问启疑,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恰到好处的问题往往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完成由“知之者”向“好之者”、“乐之者”方向的转变,这是教学实践充分证明的事实。因此,教学设问应兼顾问题内容和问题引出方式,可以通过趣味性科普知识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开门见山地提出来,引导学生带着“脑、笔、手”去思考、讨论、探究。如在播放完奥斯特实验动画后,教师可就电能生磁的现象向学生设问,能否用磁铁使导线中产生电流,由磁生电。这种对称性的思维方式既有效启发了学生思维,又很好地为此后的实验指导思想做了铺垫。教师也可就法拉第软铁环实验的物理学史实进行简要介绍,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解。
第二,藉助实验,通过延伸型问题或比较型问题的形式拓展学生思维。知识源于实践,始于观察。物理实验作为课程教学中的特殊实践活动,对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能起到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1 物理实验的延伸型设问。教师应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适时加以点拨,延伸拓展,以免学生“只做不看”或“看而不思”。譬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教师就应从“为什么”型的基础问题引导学生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入探究,当学生取得初步感性认识后,就可以提出这些问题:怎样摆放凸透镜、物体、光屏的位置?为什么三者的中心要大致处于一直线上?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还能成像吗等等。尽管此类问题的探究性不强,但从探究的广义性和初中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这种程度的延伸型问题已经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了。
2 物理实验的比较型设问。此处的比较型问题即在实验的基础上,就实验对象或条件的变化导致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所作的设问。以前文的法拉第实验为例,教师可作如下设问:如果导体、磁场间不发生相对运动,而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发生变化,那么还会产生电流吗?教师在学生的比较讨论中要适时给予恰当的激励或形成性评价,就学生的思考、探究方向作一些方向性提示,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成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形成问题——探究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总之,问题一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同时,教育者也要积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确保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准确地把握演示状况,将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浅显示例或问题,达到因势利导、驾驭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新彩,初中物理学习中关于“思考”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8.
[2]彭新年,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科教育,2009,1.
[3]于成龙,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