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油、盐、酱、醋“三字诀”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tong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豆油
  看颜色。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黏性的液体。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内,便使油脂有了颜色。在室温下先对着自然光线观察,优质大豆油清晰透明,呈黄色至橙黄色。次质大豆油稍混浊,有少量悬浮物,油色呈棕色至棕褐色。若油液混浊,有大量悬浮物和沉淀物,则多为劣质油,应避免购买。
  闻气味。鉴别大豆油的气味,可以在打开油瓶盖封口的瞬间,用鼻子挨近容器口,闻其气味;或是取1~2滴油样放在手掌上,双手合拢,快速摩擦至发热,闻其气味。优质大豆油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无异味;而劣质大豆油有霉味、焦味、哈喇味等不良气味。
  尝滋味。漱口后,用干净筷子蘸取少量油样,涂在舌头上,品尝其滋味。优质大豆油具有大豆固有的滋味,无异味。质量稍次的大豆油滋味平淡或稍有异味。劣质大豆油入口有苦味、酸味、辣味及其他刺激性滋味。
  选食盐
  看颜色。剪开包装袋,用小勺取出少许食盐放在白纸上仔细观察。颜色洁白的为优质食盐,劣质食盐颜色呈暗灰色或黄褐色。在观察颜色的同时仔细观察其外形,注意有无肉眼可见的杂质。优质食盐结晶整齐一致,坚硬光滑,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不结块,无反卤吸潮现象,无杂质。晶粒大小不均,光泽暗淡,有易碎的结块,或有反卤吸潮现象及外来杂质的,则为不合格食盐。
  闻气味。取一小勺食盐于研钵中研碎后,立即嗅其气味。优质食盐无气味。劣质食盐有异臭或其他外来异味。
  尝滋味。取少量食盐溶于蒸馏水中,制成5%的盐溶液,蘸取少许尝试。优质食盐具有纯正的咸味。劣质食盐则有苦味、涩味或其他异味。
  选酱油
  看颜色。优质酱油呈红褐色或棕褐色,有光泽而不发乌,瓶底无沉淀物或杂物。
  闻气味。打开瓶盖,优质酱油可闻到一股浓厚的香味,劣质酱油香气少或有异味。
  尝滋味。用干净的小汤勺取少许酱油于口中品尝,优质酱油味道鲜美,咸甜适口,味醇厚、柔和。
  除上述之外,还可采取摇晃法:取100 ml酱油倒入干净的蒸馏水瓶,盖紧后摇晃瓶子,观察酱油沿瓶壁流下的速度。优质酱油浓度高,黏性较大,流动慢;劣质酱油浓度低,像水一样流动较快。
  选食醋
  看颜色。根据品种的不同,优质食醋呈琥珀色、棕红色或白色,液态澄清,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无霉花浮膜,无醋鳗、醋虱、醋蝇。劣质食醋色泽发乌,无光泽,液态混浊,有大量沉淀,有片状白膜悬浮,有醋鳗、醋虱和醋蝇等。
  闻气味。取50 ml醋倒入干净的蒸馏水瓶,拧紧瓶盖后用力摇晃数分钟,开盖嗅闻。优质食醋则有食醋固有的气味和醋酸气味,无其他异味。劣质食醋则有酸臭味、霉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尝滋味。取少许食醋品尝,优质食醋酸味柔和,稍有甜口,无其他不良异味。劣质食醋则有刺激性的酸味,有涩味、霉味或其他不良异味。
  在生活中多学一点食品辨别知识,食品安全就会多一份保障。
其他文献
烤,在山东等北方地区运用较多;干烧,是川菜烹饪的特色技法。两者基本形式相同,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烤制菜肴在徐州还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化生产,称为当地的特色食品。本文深入探讨了烤制工艺,对推广烹饪技法、挖掘更多更好的中餐菜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烤是西南官话,是(火靠)的异体字,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之一,是中、大火较长时间烹调方法的代表。烤的工艺简洁,速度较快;先煸、炸干烹饪原料中的水分,更利于
吃将老皮  我老家有位邻居,长得五大三粗,黑红脸膛,脾气倔,饭量大,说话高门大嗓。至今我也不知道他的大名,只知道他的绰号叫老皮。  字典里对“皮”字是这样解释的: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按农村人理解,“皮”就是皮实,经冻经饿经话经摔打。  一般来说,饭量与力气是成正比的,老皮也然,他既是吃将,也是干将。那会儿是生产队大班子做活,老皮拉车驾辕;拉耧捉耧把;谁家盖房打地基,扛石夯的准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