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某些物质的美学要求也不断提高。房屋等建筑作为人们最重要的日常生活、娱乐场所,除了需要满足人们居住、娱乐等基本要求外,还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为了适应不同层、不同教育背景人的不同需求,人文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基于此,本文对人文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人文元素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家庭结构等方面的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居住空间质量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住得下人就行”增加到现在不仅要环境舒适,还要风景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等要求。建筑设计师们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空间及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改善建筑设计,使得我国建筑在十几年间有了显著发展。这些都归功于人文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人文元素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原则与结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加,促使人们去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交往的准则上升到精神层面之后就成为“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是设计的重心,一个优秀建筑设计师应该是人文精神的肯定者和塑造者,通过设计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环境质量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人类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建筑设计是以人作为设计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是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的,这就是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人文元素在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人性化的设计方面,即是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如何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与舒适的环境,从而为使用者在感官上带来舒适的享受,这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而对于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由于快速的工作节奏使人们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从人文元素的角度看,我们所设计的作品应该让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获得更多的人性关怀,在私人生活的家庭空间内生活得更为舒适和放松。
人文建筑设计现状
1、地方特色的渐渐隐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地区的建筑和建筑间的交通愈加便捷,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不断频繁,地区之问的物质水平不断接近,同时,地方色彩却显得愈加模糊和浅淡,现代建筑给我们带来了成片的“方匣子”,它们就站在神州大地的每一方土地上,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同样的方快式脸孔,让人感觉千篇一律,冷漠而缺乏生气,孤独而缺乏活力,这都是地方特色渐渐隐退的结果,人们无法在一个城市里看到属于这个地方的独特标志,哪怕是一种花纹,一个图案,或是一种建筑材料,一种色彩,就自然感受不到这个地区历经百年甚而千年的文明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缺失。
2、民族性缺失
我国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的建筑原本饶有特色,例如云南的吊脚楼、蒙古族和藏族所住的蒙古包、帐篷等等。然而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都在不断流失。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许多民族都不断被汉化,被“大一统”这种汉化不仅体现在民族服装和饮食方面(例如,如今只有西藏的边缘牧区还沿袭着穿藏袍的习俗,那些政府官员或生活在拉萨城里的人都褪去了民族服装,只有在盛大节日或藏历新年时才会返璞归真),还体现在建筑方面。许多人,甚至少数民族的人对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宝贵精神遗产都意识不强,将高楼大厦和西方化的建筑等同于经济的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殊不知,没有了人文性和自身的民族性,也就没有了特色,没有了精神内涵。
历史建筑保护的不足
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建筑物的重建与新建,建筑类型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加,功能愈加完善,新科技给建筑设计注入活力的同时,传统的完整而博大的建筑体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都在无情地遭到破坏,大规模开发与建设不断威胁城镇的传统风貌,充满韵味和历史感的旧城景观从人们的视野中不断消失,高楼大厦随之拔地而起,夺取各城镇的形象主导权,传统风貌随即被冲击,而至支离破碎。
将人文因素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措施
1、积极学习外国与古代中国的先进设计理念
从建筑周边的环境以及城市的实际整体面貌出发,灵活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突出欧美建筑的风格与古典中国的味道。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还是欧美建筑总有值得借鉴的元素。所以建筑设计师在借鉴的时候,不能完全摒弃,也不能全盘吸收。中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悠久,闪着光辉,是传承历史与传统的载体。同时,也包含了我国民族传统中的精华。例如北京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四合院中所主张的风水学说,实际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筑环境学是吻合的。然而建筑设计中,只要不断融合,吸收精华设计才能不断进步。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建筑设计是欧洲的严谨,中国的高贵、典雅,这也体现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
2、在设计中体现节约和环保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策略”是这个商业时代永恒的核心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绿色萦绕、心旷神怡的乐园。故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融入人文因素,让人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并明智将大自然中不尽不竭的资源加以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可多利用一些屋顶绿化隔热、并且在小区中种植花卉和落叶树、在热水器的选择上,可选用太阳能,在建筑选材上,应大力推崇对环境污染少并且能循环利用的材料。在厨房或卫生间中,除外消毒柜、微波炉此等必备品之外,还可安装污水处理池、加湿器、废气处理器等环保设备,不仅更加人性化,提升住户的舒适感,还能从根本上减轻
环境负担。
室内设计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科技技术水平逐渐上升,诸如消毒柜以及抽油烟机等电器设备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设计者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在遵循整洁、环保、大方和适用的基础上对房屋客厅、餐厅、卧室以及书房进行结构划分,节省建筑空间,创新建筑设计,营造轻松舒适的室内空间。譬如烹调和用餐可以设置在一个空间内,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和享受空间,卫生间设计既要满足业主生活行为规律,也要满足卫生、舒适和安全的需要,卫生间要配备洗浴设备、废气以及污物排除设备。总之,人文因素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就是要以人为本,房屋建筑要满足人们对生活、对美以及对舒适性的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传统,实现建筑与当地文化特色、周围环境以及室内外空间的融合,提高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避免过多的复制国外建筑或者是其他城市建筑,提高建筑本身的艺术性和技术含量。
總结
建筑设计中溶入人文元素,即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需求,满足人对生活的需求,对舒适的需求,对美的需求,让每一个消费者在千篇一律的城市中,能拥有其个性的一面,都能感觉很舒适。设计师应当把设计一个能够尊重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水平的同时折射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小婷。建筑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J].新西部,2010,3(08):54.
[2]邹晓周。建筑与人文关系之刍议[J].建筑设计管理,2009,8(08):90-100.
[3] 史庆丰,关丽娜。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J]. 青年文学家,2009,(06).
[4]赵娣珍。医院建筑设计的人文元素——尼泊尔公务员医院设计思考[J].四川建筑,2009,6(05):145-165.
【关键词】人文元素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家庭结构等方面的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居住空间质量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住得下人就行”增加到现在不仅要环境舒适,还要风景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等要求。建筑设计师们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空间及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改善建筑设计,使得我国建筑在十几年间有了显著发展。这些都归功于人文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人文元素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原则与结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加,促使人们去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交往的准则上升到精神层面之后就成为“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是设计的重心,一个优秀建筑设计师应该是人文精神的肯定者和塑造者,通过设计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环境质量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人类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建筑设计是以人作为设计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是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的,这就是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人文元素在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人性化的设计方面,即是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如何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与舒适的环境,从而为使用者在感官上带来舒适的享受,这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而对于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由于快速的工作节奏使人们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从人文元素的角度看,我们所设计的作品应该让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获得更多的人性关怀,在私人生活的家庭空间内生活得更为舒适和放松。
人文建筑设计现状
1、地方特色的渐渐隐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地区的建筑和建筑间的交通愈加便捷,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不断频繁,地区之问的物质水平不断接近,同时,地方色彩却显得愈加模糊和浅淡,现代建筑给我们带来了成片的“方匣子”,它们就站在神州大地的每一方土地上,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同样的方快式脸孔,让人感觉千篇一律,冷漠而缺乏生气,孤独而缺乏活力,这都是地方特色渐渐隐退的结果,人们无法在一个城市里看到属于这个地方的独特标志,哪怕是一种花纹,一个图案,或是一种建筑材料,一种色彩,就自然感受不到这个地区历经百年甚而千年的文明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缺失。
2、民族性缺失
我国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的建筑原本饶有特色,例如云南的吊脚楼、蒙古族和藏族所住的蒙古包、帐篷等等。然而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都在不断流失。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许多民族都不断被汉化,被“大一统”这种汉化不仅体现在民族服装和饮食方面(例如,如今只有西藏的边缘牧区还沿袭着穿藏袍的习俗,那些政府官员或生活在拉萨城里的人都褪去了民族服装,只有在盛大节日或藏历新年时才会返璞归真),还体现在建筑方面。许多人,甚至少数民族的人对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宝贵精神遗产都意识不强,将高楼大厦和西方化的建筑等同于经济的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殊不知,没有了人文性和自身的民族性,也就没有了特色,没有了精神内涵。
历史建筑保护的不足
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建筑物的重建与新建,建筑类型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加,功能愈加完善,新科技给建筑设计注入活力的同时,传统的完整而博大的建筑体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都在无情地遭到破坏,大规模开发与建设不断威胁城镇的传统风貌,充满韵味和历史感的旧城景观从人们的视野中不断消失,高楼大厦随之拔地而起,夺取各城镇的形象主导权,传统风貌随即被冲击,而至支离破碎。
将人文因素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措施
1、积极学习外国与古代中国的先进设计理念
从建筑周边的环境以及城市的实际整体面貌出发,灵活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突出欧美建筑的风格与古典中国的味道。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还是欧美建筑总有值得借鉴的元素。所以建筑设计师在借鉴的时候,不能完全摒弃,也不能全盘吸收。中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悠久,闪着光辉,是传承历史与传统的载体。同时,也包含了我国民族传统中的精华。例如北京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四合院中所主张的风水学说,实际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筑环境学是吻合的。然而建筑设计中,只要不断融合,吸收精华设计才能不断进步。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建筑设计是欧洲的严谨,中国的高贵、典雅,这也体现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
2、在设计中体现节约和环保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策略”是这个商业时代永恒的核心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绿色萦绕、心旷神怡的乐园。故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融入人文因素,让人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并明智将大自然中不尽不竭的资源加以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可多利用一些屋顶绿化隔热、并且在小区中种植花卉和落叶树、在热水器的选择上,可选用太阳能,在建筑选材上,应大力推崇对环境污染少并且能循环利用的材料。在厨房或卫生间中,除外消毒柜、微波炉此等必备品之外,还可安装污水处理池、加湿器、废气处理器等环保设备,不仅更加人性化,提升住户的舒适感,还能从根本上减轻
环境负担。
室内设计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科技技术水平逐渐上升,诸如消毒柜以及抽油烟机等电器设备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设计者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在遵循整洁、环保、大方和适用的基础上对房屋客厅、餐厅、卧室以及书房进行结构划分,节省建筑空间,创新建筑设计,营造轻松舒适的室内空间。譬如烹调和用餐可以设置在一个空间内,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和享受空间,卫生间设计既要满足业主生活行为规律,也要满足卫生、舒适和安全的需要,卫生间要配备洗浴设备、废气以及污物排除设备。总之,人文因素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就是要以人为本,房屋建筑要满足人们对生活、对美以及对舒适性的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传统,实现建筑与当地文化特色、周围环境以及室内外空间的融合,提高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避免过多的复制国外建筑或者是其他城市建筑,提高建筑本身的艺术性和技术含量。
總结
建筑设计中溶入人文元素,即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需求,满足人对生活的需求,对舒适的需求,对美的需求,让每一个消费者在千篇一律的城市中,能拥有其个性的一面,都能感觉很舒适。设计师应当把设计一个能够尊重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水平的同时折射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小婷。建筑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J].新西部,2010,3(08):54.
[2]邹晓周。建筑与人文关系之刍议[J].建筑设计管理,2009,8(08):90-100.
[3] 史庆丰,关丽娜。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J]. 青年文学家,2009,(06).
[4]赵娣珍。医院建筑设计的人文元素——尼泊尔公务员医院设计思考[J].四川建筑,2009,6(05):14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