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活于澳大利亚北部海岸地区的澳大利亚原住民在精神上将自己与海洋景观紧密相联,并将海洋景观建构为他们的精神景观,从而产生了大量充满活力的神秘而又神圣的海洋意象。本文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认知基础——澳大利亚原住民神话叙事出发,探讨当代原住民著名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的《卡彭塔利亚湾》中浸润着澳大利亚原住民创世先祖神秘生命力的海洋意象,揭示了河流海洋与陆地一样,不仅是一个地理疆域,还是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精神归属地,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及行为的律法,更是后殖民语境中固化原住民身份的表达。
【关键词】 海洋景观;精神景观;神话叙事;海洋意象;《卡彭塔利亚湾》
【中图分类号】I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16-02
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联2018年第二批重大(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大连海洋文化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018dlskzd060)阶段性成果。
亚历克西斯·赖特是卡彭塔利亚湾高原的瓦安伊部落的成员,拥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2007年凭借《卡彭塔利亚湾》荣获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成为澳大利亚著名原住民作家。
西方文化教育和原住民文化的熏陶使她的叙事方式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不仅模糊了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也消解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赖特试图以这种融合原住民古老传统与现代性的方式,再现原住民万物有灵的神话传说对原住民认知的构建和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让人们感知自然对人类精神的关照和庇佑,以及原住民独特的生态智慧。
一、《卡彭塔利亚湾》与原住民“海洋人”
《卡彭塔利亚湾》的故事背景是卡彭塔利亚湾南部,讲述了住在一座白人建的港口小镇德斯珀伦斯边缘的原住民为保护古老文明,守护祖先留下的土地和海洋不受国际矿业公司的污染与毁灭性的开发而进行的不屈抗争史。
“海洋人”(sea people)是生活在卡彭塔利亚湾海岸的原住民的自称,在他们万物皆有灵的认知中,海洋与陆地没有绝对的差异,都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和赖以生存的家园。各种海洋景观远非提供食物及可居住的地理疆域,它们更是充满活力的精神景观,因为他们深信,创世先祖将其神秘的精神力量、使海洋变得丰饶的生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赋予了大海。先祖的创世行为不仅创造了宽阔的海峡,甚至还留下了绵延几十到几百公里的各种海洋景观,某些岛屿、沙洲、礁石、海岬、潮汐、湍流以及海洋生物等本身即是先祖本体在世间的显现。这些海洋景观因先祖的精神力和生命力的持续存在而成为原住民的精神景观和身份的象征,成为管理人与土地、海洋和自然界,人与社会关系的律法。
二、《卡彭塔利亚湾》中的海洋意象
对于澳大利亚原住民来说,家园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蕴含人、动物、植物和创世原始图腾,也包括地下、地表、土壤、矿物、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有陆地家园、海洋家园,甚至天空家园……原住民因家园而被创造,他们是家园中所有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彰显着原住民与海洋河流、山川大地以及动植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原住民的精神归属和身份体现。对于生活在卡彭塔利亚湾的原住民来说,海洋与河流更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
(一)海洋的创世先祖意象
澳大利亚原住民认为海洋自古就有,但却因为创世先祖的降临而变得神圣。在原住民的认知中,创世虹蛇是河流的化身,它凭其巨大的创世之力将海水注入陆地,创造出大河溪流以及各种沾染着海洋气息的陆地景观,将海洋、河流和陆地塑造成完整的一体,为卡彭塔利亚湾的原住民创造了一个海陆景观丰富的生存家园,之后栖身于一条河流之下,使其成为原住民的精神圣地:“从老祖宗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那条大蛇……满载他自己巨大的创造之力,从星星上盘旋而下……在卡彭塔利亚湾潮湿的泥土之上笨重地爬来爬去……穿过滑溜溜的泥滩,形成深深的峡谷。海水翻滚着滔滔巨浪,沿大蛇留下的‘尾迹’……形成一条條弯弯曲曲的大河,流淌在海湾辽阔的平原……在它的‘尾迹’创造了许多条河流之后,它又创造了最后一条……这也正是大蛇在巨大的石灰岩地下河床网络下面居住的地方。”
不仅如此,虹蛇又将自己与当地原住民融为一体,与他们达成了穿透一切、沾染一切的虹蛇契约:“据说虹蛇的身体上有许多可以漏水的孔洞,一切都可以从它的身体透过。它弥漫在整个大气里,如皮肤般黏附在沿河而居的人们身上。”这种神性与人性的融合使居于河边和海岸的原住民拥有了同一而又多重的原住民身份,即 “the river people”( 河流人)、“seamen”(海洋人)、“water people”(水人)以及“the Gulf county men and women”(卡彭塔利亚湾的人们)。亘古流传的虹蛇契约自然而然地赋予了原住民守护这片陆地、河流和海洋的神圣职责,使卡彭塔利亚湾的原住民对家园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如果你的土地被破坏,你也会大声疾呼。大蛇当年的契约仍然束缚万物,就连头发梳到脑后、迈着轻快的脚步去教堂的小黑姑娘也不例外。”
卡彭塔利亚湾的原住民能够时刻感受到海洋景观中展现出的创世先祖神秘而又神奇的生命力。沉睡于地下暗河之中的虹蛇不仅将呼吸化成大海的潮汐,同时也将自己的形象和情感赋予了大河,使其成为情感勃发、生命力旺盛的“蛇河”,河水随着它的呼吸——潮汐定时涨落,创造出“……银光闪闪的涟漪、宛如昼伏夜出的小蛇身上的鳞片。而那小蛇,阳光一照射到它滑溜溜的、半透明的身体,就愤怒地摆动着,扭动着,逃回黑暗之中。”
同时,海洋——河流——陆地本身也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律法。大河是随心所欲、智慧威严、果敢而又固执的,它按照自己的要求,承认或否认人们对它的索取:“大河按照自己的‘心情’,依季节变化改变河道,你和它必须保持一致。”原住民遵守开天辟地以来大河的秘密,即老祖宗传下来的虹蛇契约,与大河的脾性相契合,因而得到虹蛇的庇佑,享有大海与大河按季节给予他们的丰盛食物。 (二)海洋的鳕鱼图腾意象
“图腾”(totemism)一词源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族方言, 意为“他的亲属”。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图腾思维及图腾崇拜源于他们的创世神话叙事。澳大利亚原住民深信创世时代的神灵先祖通过变形化作某种动物或植物(即图腾,或被称为“柯彭格”),成为他们的朋友或保护者。对虹蛇的图腾式信仰支撑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精神和全部的日常生活,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占据着非常神圣的地位。
主人公诺姆因与其自打开天辟地以来就生活在河边的祖先一样牢记虹蛇契约,因而他以一种奇特的方式与虹蛇化身的大河建立起神秘的联系——大河之名被从已故英国女王的名字改成诺姆的名字,成为“诺姆河”,诺姆也被赋予了虹蛇的神秘而又神圣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大海中的生灵—鳕鱼成了他的图腾和保护者。当诺姆因划船远航变得身体虚弱之时,鳕鱼纷纷汇集到他的小船周围,驱散他精神上的孤苦,安慰他摇摆不定的灵魂。在鳕鱼群的精心陪伴和护送下,诺姆不仅将其朋友埃利亚斯送回梦想中的天空家园,而且在精神层面上重新体验到了与海洋相融合的喜悦,寻回了作为海洋人的原住民身份。
在《卡彭塔利亚湾》中,澳大利亚原住民对创世虹蛇的尊敬与崇拜将各种自然现象与生命现象相互交织成一种巨大而庞杂的关系网络,人与海洋彼此依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神圣的守护与庇佑的契约关系。
三、结语
“在许多东西方民族文学作品中,海洋是一种象征,或是倾诉的对象。人们以诗人的眼光来描述它,借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胸怀。”然而在具有当今人类“活化石”之称的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认知中,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海洋并不是一种空洞的实体或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他们现实的精神信仰。海洋中的一切都蕴含着先祖神圣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向人们讲述着先祖创世的历史,因此海洋是原住民的身份显现,是与先祖联系的纽带,是维系家族延续的律法。
Wellesley Islands的原住民长者Kenneth Jacob曾指出:“我们的律法与白人的律法不同。我们的律法并不写在书本里,不能随身携带,它就在海洋中。这就是当你做错事时会发生某些事情的原因。海洋知道,虹蛇也知道。虹蛇仍然栖息于此。他的神灵仍然监视着那些律法的破坏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守护海洋并确保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我们现在也要保证白人作对事情。如果他们不遵循律法,会立刻陷入麻烦中的。”
在《卡彭塔利亚湾》中,当白人国际矿业公司的大型矿山机器肆意破坏土地,矿业垃圾严重污染原住民家园的时候,创世虹蛇引发了飓风和暴雨等极端天气,配合原住民战士费希曼和威尔炸毁了矿山,彰显了海洋神秘而巨大的律法作用,以及原住民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参考文献:
[1]亚历克西斯·赖特.卡朋塔利亚湾[M].李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曹晓安.中西经典海洋文学主题浅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3,(7).
[3]Rose,D.B.“Indigenous ecologies and an ethic of connection.”In N.Low (ed.)Global Ethics and Environment.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9.
[4]张建新.澳洲土著社會非行政性秩序的建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5]Grieves,V.Aboriginal Spirituality:A Baseline for Indigenous Knowledges Development in Australia[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2008,(2).
作者简介:
宫红英,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澳大利亚文学。
【关键词】 海洋景观;精神景观;神话叙事;海洋意象;《卡彭塔利亚湾》
【中图分类号】I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16-02
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联2018年第二批重大(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大连海洋文化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018dlskzd060)阶段性成果。
亚历克西斯·赖特是卡彭塔利亚湾高原的瓦安伊部落的成员,拥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2007年凭借《卡彭塔利亚湾》荣获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成为澳大利亚著名原住民作家。
西方文化教育和原住民文化的熏陶使她的叙事方式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不仅模糊了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也消解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赖特试图以这种融合原住民古老传统与现代性的方式,再现原住民万物有灵的神话传说对原住民认知的构建和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让人们感知自然对人类精神的关照和庇佑,以及原住民独特的生态智慧。
一、《卡彭塔利亚湾》与原住民“海洋人”
《卡彭塔利亚湾》的故事背景是卡彭塔利亚湾南部,讲述了住在一座白人建的港口小镇德斯珀伦斯边缘的原住民为保护古老文明,守护祖先留下的土地和海洋不受国际矿业公司的污染与毁灭性的开发而进行的不屈抗争史。
“海洋人”(sea people)是生活在卡彭塔利亚湾海岸的原住民的自称,在他们万物皆有灵的认知中,海洋与陆地没有绝对的差异,都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和赖以生存的家园。各种海洋景观远非提供食物及可居住的地理疆域,它们更是充满活力的精神景观,因为他们深信,创世先祖将其神秘的精神力量、使海洋变得丰饶的生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赋予了大海。先祖的创世行为不仅创造了宽阔的海峡,甚至还留下了绵延几十到几百公里的各种海洋景观,某些岛屿、沙洲、礁石、海岬、潮汐、湍流以及海洋生物等本身即是先祖本体在世间的显现。这些海洋景观因先祖的精神力和生命力的持续存在而成为原住民的精神景观和身份的象征,成为管理人与土地、海洋和自然界,人与社会关系的律法。
二、《卡彭塔利亚湾》中的海洋意象
对于澳大利亚原住民来说,家园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蕴含人、动物、植物和创世原始图腾,也包括地下、地表、土壤、矿物、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有陆地家园、海洋家园,甚至天空家园……原住民因家园而被创造,他们是家园中所有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彰显着原住民与海洋河流、山川大地以及动植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原住民的精神归属和身份体现。对于生活在卡彭塔利亚湾的原住民来说,海洋与河流更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
(一)海洋的创世先祖意象
澳大利亚原住民认为海洋自古就有,但却因为创世先祖的降临而变得神圣。在原住民的认知中,创世虹蛇是河流的化身,它凭其巨大的创世之力将海水注入陆地,创造出大河溪流以及各种沾染着海洋气息的陆地景观,将海洋、河流和陆地塑造成完整的一体,为卡彭塔利亚湾的原住民创造了一个海陆景观丰富的生存家园,之后栖身于一条河流之下,使其成为原住民的精神圣地:“从老祖宗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那条大蛇……满载他自己巨大的创造之力,从星星上盘旋而下……在卡彭塔利亚湾潮湿的泥土之上笨重地爬来爬去……穿过滑溜溜的泥滩,形成深深的峡谷。海水翻滚着滔滔巨浪,沿大蛇留下的‘尾迹’……形成一条條弯弯曲曲的大河,流淌在海湾辽阔的平原……在它的‘尾迹’创造了许多条河流之后,它又创造了最后一条……这也正是大蛇在巨大的石灰岩地下河床网络下面居住的地方。”
不仅如此,虹蛇又将自己与当地原住民融为一体,与他们达成了穿透一切、沾染一切的虹蛇契约:“据说虹蛇的身体上有许多可以漏水的孔洞,一切都可以从它的身体透过。它弥漫在整个大气里,如皮肤般黏附在沿河而居的人们身上。”这种神性与人性的融合使居于河边和海岸的原住民拥有了同一而又多重的原住民身份,即 “the river people”( 河流人)、“seamen”(海洋人)、“water people”(水人)以及“the Gulf county men and women”(卡彭塔利亚湾的人们)。亘古流传的虹蛇契约自然而然地赋予了原住民守护这片陆地、河流和海洋的神圣职责,使卡彭塔利亚湾的原住民对家园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如果你的土地被破坏,你也会大声疾呼。大蛇当年的契约仍然束缚万物,就连头发梳到脑后、迈着轻快的脚步去教堂的小黑姑娘也不例外。”
卡彭塔利亚湾的原住民能够时刻感受到海洋景观中展现出的创世先祖神秘而又神奇的生命力。沉睡于地下暗河之中的虹蛇不仅将呼吸化成大海的潮汐,同时也将自己的形象和情感赋予了大河,使其成为情感勃发、生命力旺盛的“蛇河”,河水随着它的呼吸——潮汐定时涨落,创造出“……银光闪闪的涟漪、宛如昼伏夜出的小蛇身上的鳞片。而那小蛇,阳光一照射到它滑溜溜的、半透明的身体,就愤怒地摆动着,扭动着,逃回黑暗之中。”
同时,海洋——河流——陆地本身也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律法。大河是随心所欲、智慧威严、果敢而又固执的,它按照自己的要求,承认或否认人们对它的索取:“大河按照自己的‘心情’,依季节变化改变河道,你和它必须保持一致。”原住民遵守开天辟地以来大河的秘密,即老祖宗传下来的虹蛇契约,与大河的脾性相契合,因而得到虹蛇的庇佑,享有大海与大河按季节给予他们的丰盛食物。 (二)海洋的鳕鱼图腾意象
“图腾”(totemism)一词源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族方言, 意为“他的亲属”。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图腾思维及图腾崇拜源于他们的创世神话叙事。澳大利亚原住民深信创世时代的神灵先祖通过变形化作某种动物或植物(即图腾,或被称为“柯彭格”),成为他们的朋友或保护者。对虹蛇的图腾式信仰支撑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精神和全部的日常生活,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占据着非常神圣的地位。
主人公诺姆因与其自打开天辟地以来就生活在河边的祖先一样牢记虹蛇契约,因而他以一种奇特的方式与虹蛇化身的大河建立起神秘的联系——大河之名被从已故英国女王的名字改成诺姆的名字,成为“诺姆河”,诺姆也被赋予了虹蛇的神秘而又神圣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大海中的生灵—鳕鱼成了他的图腾和保护者。当诺姆因划船远航变得身体虚弱之时,鳕鱼纷纷汇集到他的小船周围,驱散他精神上的孤苦,安慰他摇摆不定的灵魂。在鳕鱼群的精心陪伴和护送下,诺姆不仅将其朋友埃利亚斯送回梦想中的天空家园,而且在精神层面上重新体验到了与海洋相融合的喜悦,寻回了作为海洋人的原住民身份。
在《卡彭塔利亚湾》中,澳大利亚原住民对创世虹蛇的尊敬与崇拜将各种自然现象与生命现象相互交织成一种巨大而庞杂的关系网络,人与海洋彼此依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神圣的守护与庇佑的契约关系。
三、结语
“在许多东西方民族文学作品中,海洋是一种象征,或是倾诉的对象。人们以诗人的眼光来描述它,借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胸怀。”然而在具有当今人类“活化石”之称的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认知中,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海洋并不是一种空洞的实体或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他们现实的精神信仰。海洋中的一切都蕴含着先祖神圣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向人们讲述着先祖创世的历史,因此海洋是原住民的身份显现,是与先祖联系的纽带,是维系家族延续的律法。
Wellesley Islands的原住民长者Kenneth Jacob曾指出:“我们的律法与白人的律法不同。我们的律法并不写在书本里,不能随身携带,它就在海洋中。这就是当你做错事时会发生某些事情的原因。海洋知道,虹蛇也知道。虹蛇仍然栖息于此。他的神灵仍然监视着那些律法的破坏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守护海洋并确保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我们现在也要保证白人作对事情。如果他们不遵循律法,会立刻陷入麻烦中的。”
在《卡彭塔利亚湾》中,当白人国际矿业公司的大型矿山机器肆意破坏土地,矿业垃圾严重污染原住民家园的时候,创世虹蛇引发了飓风和暴雨等极端天气,配合原住民战士费希曼和威尔炸毁了矿山,彰显了海洋神秘而巨大的律法作用,以及原住民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参考文献:
[1]亚历克西斯·赖特.卡朋塔利亚湾[M].李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曹晓安.中西经典海洋文学主题浅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3,(7).
[3]Rose,D.B.“Indigenous ecologies and an ethic of connection.”In N.Low (ed.)Global Ethics and Environment.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9.
[4]张建新.澳洲土著社會非行政性秩序的建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5]Grieves,V.Aboriginal Spirituality:A Baseline for Indigenous Knowledges Development in Australia[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2008,(2).
作者简介:
宫红英,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澳大利亚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