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甲胎蛋白(AFP)在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133例初诊并经病理确诊为各类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第八版《外科学》进行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类型分组。病例研究组是42例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患者,对照组是91例其他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包括胸腺瘤3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0例、胸内甲状腺肿2例、纵隔囊肿25例、纵隔脂肪瘤2例、纵隔淋巴瘤11例及胸腺癌10例)。采用化学发光发检测AFP,采用电化学发光发检测β-HCG。对数据进行K-S正态性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并确定临界值(cut-off)。
结果病例组的血清AFP和β-HCG的检测水平分别为13.26(2.39~48.09) ng/ml和1.99(0.10~15.7) IU/L,显著高于对照组[AFP:2.47(1.78~3.16) ng/ml, β-HCG: 0.10 (0.10~0.55) IU/L]和对照组中的各疾病。病例组和对照组整体比较AFP和β-HCG的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分别比较时,除β-HCG在病例组和胸内甲状腺肿间无显著差异外,病例组的两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各疾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独检测AFP和β-HCG从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鉴别诊断出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cut-off值分别为5.07 ng/ml和2.32 IU/L;敏感度分别为57.1%和50.0%,特异度分别为97.8%和96.7%,准确性分别为54.9%和46.7%,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3和0.755,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6.00和15.17。AFP与β-HCG并联将鉴别诊断出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敏感度提高到71.4%;由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获得预测概率P=1/[1+exp(–0.319AFP-0.253HCG+2.850)],在其cut-off值取0.30时,特异度、AUC、阳性似然比分别提高到98.9%、0.835及65.00,阴性似然比降低到0.29,阳性预测值(96.8%)和阴性预测值(88.2%)也有所提高。
结论血清β-HCG、AFP联合诊断的预测概率P对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诊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 38:67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