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负担的轻重和数学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文就“活”“动”如何给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乐学
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它揭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课堂教学犹如高水平的体操表演,它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饱满的激情,还要有高超娴熟的动作技巧,更要有科学、准确、灵活的动作.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像体操动作那样衔接得十分轻松、自如、得体,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无论哪种教学内容,更无论哪类学校(大学、中学和小学)都不可能由教师一个人从头讲到尾,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例如,我在“走进数学世界”教学时,我首先让每名学生报一报自己的生日,学生争先恐后地报出了自己的生日,脸上充满了喜悦.“下面请报一报你们爸爸、妈妈的生日.”我对学生说.有的学生很快地说出了爸爸、妈妈的生日,有的学生却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有一位学生说道:“真逗!请仔细看看你们准备好的爸爸、妈妈的身份证吧!”这样,学生不仅很快地记住了爸爸、妈妈的生日,而且从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这些身份证号码里还能读出哪些信息?小明说:“我妈的身份证号是320925197209179871,从1972、09、17可以知道我妈妈是1972年9月17日出生的;另外,32、09、25是我妈妈所属的省(市、自治区)、市、县(市、区)的编码,987是顺序码,1是校验码.”这些都是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的例子.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八年级“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且测量它的两条直角边长并告诉我后,我就能说出斜边的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都抢着说出较大或者较小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看我能不能说出它的斜边的长,力求难住我.当我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我:“老师,为什么您能说得又准又快呢?其中有什么奥秘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了起来.有的学生还提出了新问题:两条直角边与斜边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顿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怎么会不高呢?
二、让学生“活”起来,促成学生善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乐于学习,更不用说会善于学习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是师生交往,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学贵有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这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但教师的引导不应削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空间,积极启发,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使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例如,在讲代数式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在课堂上展开了握手游戏,两名学生互相握手,一共握了几次?3名学生在一起握手,每两名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4名学生握手呢?n名学生握手呢?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开始了游戏,在握手游戏中,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方法,掌握了知识.借此机会我又提出:“若同学之间互相握手该为互赠礼物,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学生的学习活动再一次进入高潮,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三、利用“活动”激学,帮助学生会学
陶行知说得好:“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与新课程倡导的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的理念不谋而合.要求教师要重视“活动”并指导学生在活动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数学素养,达到教学效果高效.
(责任编辑 黄桂坚)
一、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乐学
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它揭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课堂教学犹如高水平的体操表演,它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饱满的激情,还要有高超娴熟的动作技巧,更要有科学、准确、灵活的动作.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像体操动作那样衔接得十分轻松、自如、得体,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无论哪种教学内容,更无论哪类学校(大学、中学和小学)都不可能由教师一个人从头讲到尾,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例如,我在“走进数学世界”教学时,我首先让每名学生报一报自己的生日,学生争先恐后地报出了自己的生日,脸上充满了喜悦.“下面请报一报你们爸爸、妈妈的生日.”我对学生说.有的学生很快地说出了爸爸、妈妈的生日,有的学生却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有一位学生说道:“真逗!请仔细看看你们准备好的爸爸、妈妈的身份证吧!”这样,学生不仅很快地记住了爸爸、妈妈的生日,而且从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这些身份证号码里还能读出哪些信息?小明说:“我妈的身份证号是320925197209179871,从1972、09、17可以知道我妈妈是1972年9月17日出生的;另外,32、09、25是我妈妈所属的省(市、自治区)、市、县(市、区)的编码,987是顺序码,1是校验码.”这些都是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的例子.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八年级“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且测量它的两条直角边长并告诉我后,我就能说出斜边的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都抢着说出较大或者较小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看我能不能说出它的斜边的长,力求难住我.当我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我:“老师,为什么您能说得又准又快呢?其中有什么奥秘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了起来.有的学生还提出了新问题:两条直角边与斜边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顿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怎么会不高呢?
二、让学生“活”起来,促成学生善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乐于学习,更不用说会善于学习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是师生交往,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学贵有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这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但教师的引导不应削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空间,积极启发,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使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例如,在讲代数式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在课堂上展开了握手游戏,两名学生互相握手,一共握了几次?3名学生在一起握手,每两名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4名学生握手呢?n名学生握手呢?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开始了游戏,在握手游戏中,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方法,掌握了知识.借此机会我又提出:“若同学之间互相握手该为互赠礼物,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学生的学习活动再一次进入高潮,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三、利用“活动”激学,帮助学生会学
陶行知说得好:“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与新课程倡导的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的理念不谋而合.要求教师要重视“活动”并指导学生在活动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数学素养,达到教学效果高效.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