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环渤海经济圈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地处这一经济圈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的武清开发区,积极推进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投资环境建设,努力打造园林式、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诚招天下客,信收四海心,成为京津之间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投资区域之一。
从首都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南行40分钟,一座崭新的科技新城便会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初次来到武清开发区的人,无不对这里的发展与建设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个于199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仅环境优美,秀雅怡人,同时各项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武清开发区共引进中外企业530余家,吸引投资总额170多亿元,累计实现税收46亿元,解决就业4.2万人,成为京津之间开发区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以载体优势促企业发展
俗话说: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投资呢,怕选错地方!在经济迅速发展、招商引资日趋激烈的今天,选择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园区已经成为投资者筹划的头等大事。然而,不筑金巢,如何引凤?没有过硬的基础设施,怎能承载外商的大笔投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自1992年奠基以来,武清开发区以规划为先导,确立了“着眼长远、适当超前、综合起步、滚动开发”,以载体优势促企业发展的思路。在建设资金得以良性滚动的坚实基础上,大胆地体现出在硬件建设上的超前意识。起步阶段,尽管落户企业还比较少,但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顶住各方压力,严格按照“适当超前”的规划予以实施,这使得园区的建设标准在过了多年仍未被淘汰。
超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武清开发区在建设上坚持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所有设施均按最高标准规划建设,并在发展理念、标准和运作上与国际全面接轨,打造开发区的国际品牌。1992年6月23日奠基以来,武清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区内道路全部按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各种管线全部敷设地下,并采用开放性结构设计,预留充足的扩展接口。区内建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3座,由京津唐电网和华北电网双电源供电,微机联控自建区以来从未发生断电、限电现象;投资1亿元建设的引滦净水中心,每天可为区内提供6万吨高标准的自来水;可提供DDN 、分组交换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的8万门数字通讯中心等等,为入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设施保证。同时,区内建有污水处理厂、管道天然气站、集中供热站等设施,可满足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需求。在此基础上,区内还规划了软体区,包括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和研发中心。软体区内专门为高科技人才创业设置了“SOHO”用地。此外,开发区着力实施的数码港工程,建设高速宽带骨干网,为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全球营销提供了无障碍的高速通道,也为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提供了智能平台。
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在环境配套上,武清开发区坚持大手笔,讲求高品位,不断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向环境要效益。在中心区建设有集住宿、餐饮、游泳、保龄、高尔夫等休闲、娱乐、体育设施为一体的四星级天鹅湖度假村和海关培训中心,还有银行、大型购物中心等。建区伊始,武清开发区就将园区定位为生产、生活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型”园林式开发区,把“水清、树绿、景美、灯明”作为新区环境建设标准。目前,区内公园、绿地面积达230余万平方米,做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此外,武清开发区不断加强环境整治与保护,大气、水质均保持在良好状态,被天津市政府授予“环保模范社区”称号。
高效快捷的配套服务机构。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武清开发区投资1600万元建立了武清海关,实现了区内进出口货物门对门直通,缩短了开发区与港口的距离,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在武清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武清开发区又开始规划国际保税物流园区,此外,区内其它重要服务部门,如国税、地税、劳动、人事、公安、消防、电力等,都在开发区内设立了分支机构,就近为企业搞好服务,有效促进了行政环境的优化。
以服务软环境吸引投资
服务软环境是吸引投资的核心。如今,各开发区之间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的客观现状,决定了一个成功的开发区必须是“全能运动员”、是“内外兼修的高手”。如果一个开发区仅仅能够提供空洞的“巢穴”(硬件),缺少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它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因此,能否成功地将园区与企业间生硬的“房东”、“房客”关系转化为无微不至的亲人朋友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武清开发区始终坚持“人人是环境,时时是环境,处处是环境”的理念,从人事制度、管理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配套调整,努力开展深层次服务,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开发区作为全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要与国内外的客商打交道,要接触许多新规则、新事物,员工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其发展的进程。多年来,武清开发区在用人上杜绝了各种人情关系,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社会招聘贤才,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笔试、面试、录用程序,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竞争上岗。职务高低升降完全由其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效果来决定,能者上,庸者下。
严谨的工程管理机制。开发区建立了一整套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保证了工期和质量,降低了成本。极大地缓解了开发区当时建设资金不足的窘迫,而且杜绝了“人情”交易,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自此武清开发区形成了招投标的规矩:任何涉及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寻找承建商,而且,同台竞争者不能少于5家。招投标机制保证了武清开发区建设资金的高效利用与良性循环,园区每年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钱都比预算要节省近千万元。
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近几年,武清开发区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将自身发展与园区企业的利益挂钩,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适时提出了服务的“三个转变”。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变低层次服务为高层次服务。将服务由局限在办理执照、接水接电等简单劳务,向能够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和经贸信息等高层次服务转变。三是变初期服务为全程、全方位服务,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打造武清开发区的服务品牌。在实际工作中,武清开发区积极帮助区内企业进行市场推广。前几年,他们率先在区内栖仙温泉公寓中使用区内企业——瑞特格公司的钢板散热器和丹佛斯公司的温控产品,并向其他住宅小区进行推荐;为了帮助台湾中央电子公司拓宽产品销路,他们协同企业到广东、上海进行调研与推广。实践证明,服务已经成为更有效的招商引资途径。
优势产业聚集发展前景无限
近几年,武清开发区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引进上伸下延项目,形成产业链、产业群。目前,区内投资总额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6个,1亿元以上的有21个;世界500强企业6家;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32家。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武清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其投资和产值均占到全区的近70%。
电子信息产业是武清开发区较早形成的主导产业。起步阶段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东棉株式会社,就率先投资5000万美元建立了大真空有限公司,近几年,光宝电子、三富电子、磁化电子、中央电子、三晶电子、千光电子等一大批电子信息类企业纷纷选择在武清开发区落户,使武清开发区逐渐成为京津之间一个重要的电子信息业生产基地。
在机械制造产业中,落户武清开发区的世界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也很多。丹麦最大的工业企业丹佛斯投资6000万美元,建成了其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他们的拳头产品——热力膨胀阀已占有全球40%的市场份额。美卓戴纳派克(中国)压实摊铺设备有限公司是芬兰美卓集团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其主要产业为道路摊铺压实设备,产品现占据了全球近30%的市场份额。此外,这里还有世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重要企业——芬兰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艾默生过程管理阀门有限公司、日本的井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德国的巴哈斯—桑索霍芬机械有限公司等。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武清开发区主动抢抓有利时机,及时引进了一批重要企业,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中美合资的中天高科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特种车辆改装厂。又如为韩国现代汽车配套的奥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日本的华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丘比克转印有限公司、马勒东炫滤清器有限公司、山阳马克机械有限公司等相关生产企业也都纷纷在武清开发区安营扎寨。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又引进了由香港加达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加浩(天津)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汽车用金属冲压件生产企业。
如今,武清开发区已把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作为招商重点,特别是注重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的引进,力争形成产、学、研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武清开发区人凭着艰苦创业、大胆试、大胆闯的精神,白手起家,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然而,成功属于过去,未来充满挑战。我们深信,位于京津之间、聚集多种优势的武清开发区,一定会抓住环渤海经济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难得机遇,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取得更多的突破,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从首都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南行40分钟,一座崭新的科技新城便会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初次来到武清开发区的人,无不对这里的发展与建设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个于199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仅环境优美,秀雅怡人,同时各项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武清开发区共引进中外企业530余家,吸引投资总额170多亿元,累计实现税收46亿元,解决就业4.2万人,成为京津之间开发区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以载体优势促企业发展
俗话说: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投资呢,怕选错地方!在经济迅速发展、招商引资日趋激烈的今天,选择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园区已经成为投资者筹划的头等大事。然而,不筑金巢,如何引凤?没有过硬的基础设施,怎能承载外商的大笔投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自1992年奠基以来,武清开发区以规划为先导,确立了“着眼长远、适当超前、综合起步、滚动开发”,以载体优势促企业发展的思路。在建设资金得以良性滚动的坚实基础上,大胆地体现出在硬件建设上的超前意识。起步阶段,尽管落户企业还比较少,但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顶住各方压力,严格按照“适当超前”的规划予以实施,这使得园区的建设标准在过了多年仍未被淘汰。
超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武清开发区在建设上坚持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所有设施均按最高标准规划建设,并在发展理念、标准和运作上与国际全面接轨,打造开发区的国际品牌。1992年6月23日奠基以来,武清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区内道路全部按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各种管线全部敷设地下,并采用开放性结构设计,预留充足的扩展接口。区内建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3座,由京津唐电网和华北电网双电源供电,微机联控自建区以来从未发生断电、限电现象;投资1亿元建设的引滦净水中心,每天可为区内提供6万吨高标准的自来水;可提供DDN 、分组交换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的8万门数字通讯中心等等,为入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设施保证。同时,区内建有污水处理厂、管道天然气站、集中供热站等设施,可满足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需求。在此基础上,区内还规划了软体区,包括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和研发中心。软体区内专门为高科技人才创业设置了“SOHO”用地。此外,开发区着力实施的数码港工程,建设高速宽带骨干网,为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全球营销提供了无障碍的高速通道,也为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提供了智能平台。
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在环境配套上,武清开发区坚持大手笔,讲求高品位,不断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向环境要效益。在中心区建设有集住宿、餐饮、游泳、保龄、高尔夫等休闲、娱乐、体育设施为一体的四星级天鹅湖度假村和海关培训中心,还有银行、大型购物中心等。建区伊始,武清开发区就将园区定位为生产、生活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型”园林式开发区,把“水清、树绿、景美、灯明”作为新区环境建设标准。目前,区内公园、绿地面积达230余万平方米,做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此外,武清开发区不断加强环境整治与保护,大气、水质均保持在良好状态,被天津市政府授予“环保模范社区”称号。
高效快捷的配套服务机构。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武清开发区投资1600万元建立了武清海关,实现了区内进出口货物门对门直通,缩短了开发区与港口的距离,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在武清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武清开发区又开始规划国际保税物流园区,此外,区内其它重要服务部门,如国税、地税、劳动、人事、公安、消防、电力等,都在开发区内设立了分支机构,就近为企业搞好服务,有效促进了行政环境的优化。
以服务软环境吸引投资
服务软环境是吸引投资的核心。如今,各开发区之间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的客观现状,决定了一个成功的开发区必须是“全能运动员”、是“内外兼修的高手”。如果一个开发区仅仅能够提供空洞的“巢穴”(硬件),缺少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它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因此,能否成功地将园区与企业间生硬的“房东”、“房客”关系转化为无微不至的亲人朋友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武清开发区始终坚持“人人是环境,时时是环境,处处是环境”的理念,从人事制度、管理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配套调整,努力开展深层次服务,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开发区作为全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要与国内外的客商打交道,要接触许多新规则、新事物,员工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其发展的进程。多年来,武清开发区在用人上杜绝了各种人情关系,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社会招聘贤才,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笔试、面试、录用程序,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竞争上岗。职务高低升降完全由其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效果来决定,能者上,庸者下。
严谨的工程管理机制。开发区建立了一整套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保证了工期和质量,降低了成本。极大地缓解了开发区当时建设资金不足的窘迫,而且杜绝了“人情”交易,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自此武清开发区形成了招投标的规矩:任何涉及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寻找承建商,而且,同台竞争者不能少于5家。招投标机制保证了武清开发区建设资金的高效利用与良性循环,园区每年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钱都比预算要节省近千万元。
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近几年,武清开发区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将自身发展与园区企业的利益挂钩,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适时提出了服务的“三个转变”。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变低层次服务为高层次服务。将服务由局限在办理执照、接水接电等简单劳务,向能够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和经贸信息等高层次服务转变。三是变初期服务为全程、全方位服务,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打造武清开发区的服务品牌。在实际工作中,武清开发区积极帮助区内企业进行市场推广。前几年,他们率先在区内栖仙温泉公寓中使用区内企业——瑞特格公司的钢板散热器和丹佛斯公司的温控产品,并向其他住宅小区进行推荐;为了帮助台湾中央电子公司拓宽产品销路,他们协同企业到广东、上海进行调研与推广。实践证明,服务已经成为更有效的招商引资途径。
优势产业聚集发展前景无限
近几年,武清开发区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引进上伸下延项目,形成产业链、产业群。目前,区内投资总额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6个,1亿元以上的有21个;世界500强企业6家;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32家。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武清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其投资和产值均占到全区的近70%。
电子信息产业是武清开发区较早形成的主导产业。起步阶段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东棉株式会社,就率先投资5000万美元建立了大真空有限公司,近几年,光宝电子、三富电子、磁化电子、中央电子、三晶电子、千光电子等一大批电子信息类企业纷纷选择在武清开发区落户,使武清开发区逐渐成为京津之间一个重要的电子信息业生产基地。
在机械制造产业中,落户武清开发区的世界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也很多。丹麦最大的工业企业丹佛斯投资6000万美元,建成了其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他们的拳头产品——热力膨胀阀已占有全球40%的市场份额。美卓戴纳派克(中国)压实摊铺设备有限公司是芬兰美卓集团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其主要产业为道路摊铺压实设备,产品现占据了全球近30%的市场份额。此外,这里还有世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重要企业——芬兰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艾默生过程管理阀门有限公司、日本的井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德国的巴哈斯—桑索霍芬机械有限公司等。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武清开发区主动抢抓有利时机,及时引进了一批重要企业,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中美合资的中天高科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特种车辆改装厂。又如为韩国现代汽车配套的奥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日本的华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丘比克转印有限公司、马勒东炫滤清器有限公司、山阳马克机械有限公司等相关生产企业也都纷纷在武清开发区安营扎寨。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又引进了由香港加达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加浩(天津)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汽车用金属冲压件生产企业。
如今,武清开发区已把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作为招商重点,特别是注重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的引进,力争形成产、学、研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武清开发区人凭着艰苦创业、大胆试、大胆闯的精神,白手起家,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然而,成功属于过去,未来充满挑战。我们深信,位于京津之间、聚集多种优势的武清开发区,一定会抓住环渤海经济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难得机遇,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取得更多的突破,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