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的美术发展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多元形式。超现实主义的出现是建立在创造前人所不知道的感觉,是一种超越绘画,把自动写作思想搬进绘画,摆脱一切人类限制的绘画流派。人类在观念上如此剧烈的转变必然要在绘画中反映出来,超现实主义正是适应这个迫切要求而产生的。
[关键词]杰昂•米罗;艺术生涯;超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92-02
杰昂•米罗的艺术生涯是一首美丽的回旋曲。他的一生在寻找本我、实践本我、达成超我的过程中,探索着“自我”与绘画的关系,并完成了一个画家对于心灵最终的回归。
电影理论大师麦茨曾说过:“本我如果不随身携带着它的超我,它就不能享受幸福。”而要达到“携带超我”该有多难?寻找本我的路途犹如攀登珠穆朗玛峰,达到超我则更像是探寻深藏地下的列楚基耶洞。[1]米罗的艺术生涯就如穿梭于高峰和深洞间的乾坤大挪移,其艺术成就的高峰一望便知,而他追寻深藏于内心的列楚基耶的脚步也未曾停歇。
西班牙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这也注定了生于此地的米罗浪漫主义的艺术生涯。“米罗一生多产,画风如一而又有多样变化,以无与伦比的复杂性到极有魅力的单纯性,从具象简化到高度抽象,从几何形到有机形,从微观到宏观,从西方传统到东方精神,从经验世界到超验世界,从地道的原始性到十足现代感……”[2]尽管米罗的艺术语言是丰富的,但纵观他的作品,还是能够看出一些规律性。本文暂且将米罗的艺术生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寻找本我、实践本我、达成超我。
一、寻找本我
米罗从小就开始学习素描,1907年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并在1913年进入圣卢克艺术中心。他的艺术生涯真正的起点应该是在1913年之后,此后,他血管里流淌的艺术天性,使他如饥似渴地追索着过往大师们的激情痕迹,看似他在模仿学习,实则仍是听从着内心天性的召唤。
有人说,青年时代的米罗是“野兽主义”的,这不够全面。事实上,纵观其1917年前后的一批作品,可以看出,早期的米罗先后受到塞尚、凡高、野兽派以及立体主义的影响。以约作于1916年的《存活着的玫瑰》为例,对比塞尚的静物画,可以看出塞尚对他的影响。而1917的作品《E C 里卡肖像》更是糅杂了凡高式的线条、野兽派的色彩以及新艺术运动中的灵感源泉之一 ——浮世绘。1919年的作品《持镜裸女》体现了立体主义对米罗的影响,在同期的《站立的裸女》中,我们更是很容易找到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影子。因此,1912年弃商从画之后的几年是米罗历经寻找本我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借鉴学习大于自我表现。
1922年是米罗艺术生涯的转折期。此后,他的兴趣转向了卢梭式的原始主义。虽仍是受到前人影响的转向,但卢梭绘画中的特殊气质,或曰“降低群体规范的技术性以凸现个体精神的主动性”[3]给米罗其后的创作以很大的影响,看似他笔下表现的是类似于卢梭式的幻想、古怪、神秘的氛围,但却已经开始融汇了米罗与生俱来的西班牙式的浪漫和热烈,正如他1922年的作品《农场》,夹带着原始主义的神秘和超现实主义的天马行空,同时也有着米罗特有的气质,而这也正是米罗“表现大于借鉴”的起点。
早在1919年,米罗便先后结识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并在1924年前后画出了《耕犁过的田园》和《哈利奎狂欢节》,这两幅作品甚至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宣言”。但是尽管被布勒东赞为“或许是我们中间最彻底的超现实主义者”,米罗仍坚定不移地向着“米罗式艺术生平轨迹”抛物线的最高点前进着。
1928年出游荷兰,宣告了米罗艺术生平第一个阶段的结束。在《荷兰室内1号》和《荷兰室内2号》中,我们已经完全能够找到属于米罗自己的话语方式,感受到米罗进行创作时的激情,而后不得不感叹,当一位画家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那种力量大到可以将整个世界圈进全然本我的领地中。
二、实践本我
1929年是米罗人生中承上启下的一年,他结婚了,并抛出了“谋杀绘画”的激烈言辞,他声称要回到远古时代,像原始人在洞窟里一般快乐地涂鸦。这一年,米罗36岁,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这个阶段正是进入成年期后体力、灵敏度、反应能力、手工技能等都处于最佳状态之时。20世纪30年代初,米罗创作了《结构》和《实物一绘画》类装置性作品,实践着“谋杀绘画”的口号,亦像是实现自我模式前的热身运动。
米罗1933年的一组无题系列作品中,自由的形体、奔放的构图中完全是米罗式的色彩和线条,他看似在追求一种完全生发于天性的意趣,事实上,他已经慢慢构建起一个知性化的“米罗式符号系统”。虽然他在此时想要谋杀绘画,实际上却已筑起了自己绘画世界的高楼大厦。因此,可以说,在20世纪30年代初,米罗开始了实践本我的知性绘画创作,并在40年代初把这种体系发挥到极致,由此诞生了“星座”系列。《迷恋着女人的密码和群星》、《被一只鸟旋绕的女人》、《子夜的夜莺之歌与晨雨》等,无一不彰显着米罗绘画的知性美,画面中的各样图形和线条构成了一个胜似布满繁星的天空图景,由此被称为“星星王子”的米罗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完全个人化的本我世界,甚至在此后的创作中,“星座”系列中出现的“米”字也成了米罗作品的标志之一。
1958年,米罗继“星座”系列之后最为知名的作品《太阳》和《月亮》问世,像是对之前创作的总结,画面上表现了几乎所有米罗式的绘画语言——象征性的图形、大小圆形的穿插、线条的缱绻、“米”字符号等,因此,这些作品的出现可以视作米罗创作第二个阶段的结束。尽管在1960年为哈佛大学制作的陶瓷壁画及1963、1964年所作的壁画中,还反复出现了米罗绘画历程中“知性系统”的痕迹,但更多的却是对绘画技法的“无视”和追求某种自由意趣的不羁。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米罗真正开始了“探洞之旅”,探寻着已经被“技法”、“模式”尘封多年的如水晶般璀璨的天性之美。
三、达成超我
早在20世纪30年代,米罗已经被认作超现实主义的领袖人物,而他此后的创作无疑都该看作是顶峰上的舞蹈。这是一个画家确定本我以后的仪式。有些画家将这种舞蹈继续了一生,亦或许体力的透支和感受力的漠然使其越跳越糟。米罗的可贵在于,他自己就不认可作为超现实主义领袖人物的头衔,他登上了世人瞩目的高峰的同时,一刻不停地探求着深藏在本我世界以外的超我世界,所以才会在1929年提出“谋杀绘画”的口号,并希望像原始人在洞窟中一般快乐地涂鸦。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异的状态——一边攀登别人的珠穆朗玛峰,一边探索自己的列楚基耶洞。
本文将米罗“探洞之旅”的起点定为1958年,即他为联合国作《太阳》、《月亮》壁画并获奖之后。比起30年代,此时的米罗得到了更多的声望和赞誉,于是,他开始更多地“为自己”作画。可以理解,一开始想要得到的是来自主体以外的认同,而一旦得到了这种认同,他就开始更加关注于主体的自我认同。通过客体对主体的认同得以建立本我世界,而要使主体满足于本我的高度,便要寻找超我的境界了。超我,对于画家米罗来说,不是“主义”,不是“认同”,甚至不是“技法”,而是像原始人一样,自然挥洒而出的天性美。它或许不符合固有的审美法则,但是它一定呼应着自己内心的诉求。如果说30年代起,在米罗的创作中,“本我”已经开始携带着他的“超我”,那么,60年代开始,则是“超我”裹挟着“本我”继续前进。
60年代以后,米罗的作品更加自信,线条越来越简练,色彩也越发简化。普遍的说法是,米罗的画更加成熟了。从表现主题上,米罗更加关注地球以及生活环境。笔者认为,米罗更关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对比40年代的作品《被一只鸟旋转的女人》、《沙滩上的女人》和60年代的作品《一个小姑娘在太阳前的快乐》,前者是形式感很强的图形,而后者更多的是情绪化的线条、色块;前者有着知性化的美丽,后者却带着生发于天性的热度。
中国本土的新锐导演宁浩说过一段很有趣的话:“曾有一个阶段,他迷恋于德国电影,后来回想,觉得特别虚假。正像去看欧洲的芭蕾舞剧和中国的民间舞蹈,或许芭蕾舞剧更让人觉得风雅,但实际上民间舞蹈却能让他感受到更多的东西。”每个人都要经历类似宁浩所经历的这种过程,早期总在追求某种已成定势的高度,并不自觉地循着某一种特定的模式、一种“知性化”的模式,看似一步步的向着高处攀爬,实际上征服的只是所有人的“高峰”,并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笔者认为,智慧的或说是幸运的艺术家,是那些在登上山峰后,能够走下神坛,来到地平线,并开始向下挖掘的人。真正的自己总是深藏在类似于列楚基耶那样美丽的洞穴里,他单纯并不受侵染,敢于并善于表达自我。对于画家更是如此,走下神坛以后得到的不仅是重拾天性的狂喜,还有技法上完全烂熟于无形的自然。因此,最成功的画家不是登山高手,而是探洞高手,他们勇于放弃高峰的繁华,而追求凹深处的寂静,正如米罗。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83年逝世之前,米罗一直在自己世界中的列楚基耶洞内前行,最终他停在哪里?他是否找到了水晶“枝形吊灯舞厅”(枝形吊灯舞厅是列楚基耶洞内最为奇妙的发现,它的水晶石长达6米)?我们都无从知晓,只有他留下的作品闪烁着水晶般的光辉,他们告诉所有的人:“我曾到过列楚基耶,并永远留在了那里。”
[注释]
[1]列楚基耶洞穴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地下洞穴之一,位于美国新墨河哥州的列楚基耶。该洞穴系统有193米长,500米深,为世界第五大最长洞穴。
[2]罗锦铨、张环、新艺编:《米罗画风》,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3]冉锋、德英、许薇编:《戈雅•卢梭画风》,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关键词]杰昂•米罗;艺术生涯;超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92-02
杰昂•米罗的艺术生涯是一首美丽的回旋曲。他的一生在寻找本我、实践本我、达成超我的过程中,探索着“自我”与绘画的关系,并完成了一个画家对于心灵最终的回归。
电影理论大师麦茨曾说过:“本我如果不随身携带着它的超我,它就不能享受幸福。”而要达到“携带超我”该有多难?寻找本我的路途犹如攀登珠穆朗玛峰,达到超我则更像是探寻深藏地下的列楚基耶洞。[1]米罗的艺术生涯就如穿梭于高峰和深洞间的乾坤大挪移,其艺术成就的高峰一望便知,而他追寻深藏于内心的列楚基耶的脚步也未曾停歇。
西班牙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这也注定了生于此地的米罗浪漫主义的艺术生涯。“米罗一生多产,画风如一而又有多样变化,以无与伦比的复杂性到极有魅力的单纯性,从具象简化到高度抽象,从几何形到有机形,从微观到宏观,从西方传统到东方精神,从经验世界到超验世界,从地道的原始性到十足现代感……”[2]尽管米罗的艺术语言是丰富的,但纵观他的作品,还是能够看出一些规律性。本文暂且将米罗的艺术生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寻找本我、实践本我、达成超我。
一、寻找本我
米罗从小就开始学习素描,1907年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并在1913年进入圣卢克艺术中心。他的艺术生涯真正的起点应该是在1913年之后,此后,他血管里流淌的艺术天性,使他如饥似渴地追索着过往大师们的激情痕迹,看似他在模仿学习,实则仍是听从着内心天性的召唤。
有人说,青年时代的米罗是“野兽主义”的,这不够全面。事实上,纵观其1917年前后的一批作品,可以看出,早期的米罗先后受到塞尚、凡高、野兽派以及立体主义的影响。以约作于1916年的《存活着的玫瑰》为例,对比塞尚的静物画,可以看出塞尚对他的影响。而1917的作品《E C 里卡肖像》更是糅杂了凡高式的线条、野兽派的色彩以及新艺术运动中的灵感源泉之一 ——浮世绘。1919年的作品《持镜裸女》体现了立体主义对米罗的影响,在同期的《站立的裸女》中,我们更是很容易找到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影子。因此,1912年弃商从画之后的几年是米罗历经寻找本我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借鉴学习大于自我表现。
1922年是米罗艺术生涯的转折期。此后,他的兴趣转向了卢梭式的原始主义。虽仍是受到前人影响的转向,但卢梭绘画中的特殊气质,或曰“降低群体规范的技术性以凸现个体精神的主动性”[3]给米罗其后的创作以很大的影响,看似他笔下表现的是类似于卢梭式的幻想、古怪、神秘的氛围,但却已经开始融汇了米罗与生俱来的西班牙式的浪漫和热烈,正如他1922年的作品《农场》,夹带着原始主义的神秘和超现实主义的天马行空,同时也有着米罗特有的气质,而这也正是米罗“表现大于借鉴”的起点。
早在1919年,米罗便先后结识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并在1924年前后画出了《耕犁过的田园》和《哈利奎狂欢节》,这两幅作品甚至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宣言”。但是尽管被布勒东赞为“或许是我们中间最彻底的超现实主义者”,米罗仍坚定不移地向着“米罗式艺术生平轨迹”抛物线的最高点前进着。
1928年出游荷兰,宣告了米罗艺术生平第一个阶段的结束。在《荷兰室内1号》和《荷兰室内2号》中,我们已经完全能够找到属于米罗自己的话语方式,感受到米罗进行创作时的激情,而后不得不感叹,当一位画家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那种力量大到可以将整个世界圈进全然本我的领地中。
二、实践本我
1929年是米罗人生中承上启下的一年,他结婚了,并抛出了“谋杀绘画”的激烈言辞,他声称要回到远古时代,像原始人在洞窟里一般快乐地涂鸦。这一年,米罗36岁,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这个阶段正是进入成年期后体力、灵敏度、反应能力、手工技能等都处于最佳状态之时。20世纪30年代初,米罗创作了《结构》和《实物一绘画》类装置性作品,实践着“谋杀绘画”的口号,亦像是实现自我模式前的热身运动。
米罗1933年的一组无题系列作品中,自由的形体、奔放的构图中完全是米罗式的色彩和线条,他看似在追求一种完全生发于天性的意趣,事实上,他已经慢慢构建起一个知性化的“米罗式符号系统”。虽然他在此时想要谋杀绘画,实际上却已筑起了自己绘画世界的高楼大厦。因此,可以说,在20世纪30年代初,米罗开始了实践本我的知性绘画创作,并在40年代初把这种体系发挥到极致,由此诞生了“星座”系列。《迷恋着女人的密码和群星》、《被一只鸟旋绕的女人》、《子夜的夜莺之歌与晨雨》等,无一不彰显着米罗绘画的知性美,画面中的各样图形和线条构成了一个胜似布满繁星的天空图景,由此被称为“星星王子”的米罗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完全个人化的本我世界,甚至在此后的创作中,“星座”系列中出现的“米”字也成了米罗作品的标志之一。
1958年,米罗继“星座”系列之后最为知名的作品《太阳》和《月亮》问世,像是对之前创作的总结,画面上表现了几乎所有米罗式的绘画语言——象征性的图形、大小圆形的穿插、线条的缱绻、“米”字符号等,因此,这些作品的出现可以视作米罗创作第二个阶段的结束。尽管在1960年为哈佛大学制作的陶瓷壁画及1963、1964年所作的壁画中,还反复出现了米罗绘画历程中“知性系统”的痕迹,但更多的却是对绘画技法的“无视”和追求某种自由意趣的不羁。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米罗真正开始了“探洞之旅”,探寻着已经被“技法”、“模式”尘封多年的如水晶般璀璨的天性之美。
三、达成超我
早在20世纪30年代,米罗已经被认作超现实主义的领袖人物,而他此后的创作无疑都该看作是顶峰上的舞蹈。这是一个画家确定本我以后的仪式。有些画家将这种舞蹈继续了一生,亦或许体力的透支和感受力的漠然使其越跳越糟。米罗的可贵在于,他自己就不认可作为超现实主义领袖人物的头衔,他登上了世人瞩目的高峰的同时,一刻不停地探求着深藏在本我世界以外的超我世界,所以才会在1929年提出“谋杀绘画”的口号,并希望像原始人在洞窟中一般快乐地涂鸦。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异的状态——一边攀登别人的珠穆朗玛峰,一边探索自己的列楚基耶洞。
本文将米罗“探洞之旅”的起点定为1958年,即他为联合国作《太阳》、《月亮》壁画并获奖之后。比起30年代,此时的米罗得到了更多的声望和赞誉,于是,他开始更多地“为自己”作画。可以理解,一开始想要得到的是来自主体以外的认同,而一旦得到了这种认同,他就开始更加关注于主体的自我认同。通过客体对主体的认同得以建立本我世界,而要使主体满足于本我的高度,便要寻找超我的境界了。超我,对于画家米罗来说,不是“主义”,不是“认同”,甚至不是“技法”,而是像原始人一样,自然挥洒而出的天性美。它或许不符合固有的审美法则,但是它一定呼应着自己内心的诉求。如果说30年代起,在米罗的创作中,“本我”已经开始携带着他的“超我”,那么,60年代开始,则是“超我”裹挟着“本我”继续前进。
60年代以后,米罗的作品更加自信,线条越来越简练,色彩也越发简化。普遍的说法是,米罗的画更加成熟了。从表现主题上,米罗更加关注地球以及生活环境。笔者认为,米罗更关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对比40年代的作品《被一只鸟旋转的女人》、《沙滩上的女人》和60年代的作品《一个小姑娘在太阳前的快乐》,前者是形式感很强的图形,而后者更多的是情绪化的线条、色块;前者有着知性化的美丽,后者却带着生发于天性的热度。
中国本土的新锐导演宁浩说过一段很有趣的话:“曾有一个阶段,他迷恋于德国电影,后来回想,觉得特别虚假。正像去看欧洲的芭蕾舞剧和中国的民间舞蹈,或许芭蕾舞剧更让人觉得风雅,但实际上民间舞蹈却能让他感受到更多的东西。”每个人都要经历类似宁浩所经历的这种过程,早期总在追求某种已成定势的高度,并不自觉地循着某一种特定的模式、一种“知性化”的模式,看似一步步的向着高处攀爬,实际上征服的只是所有人的“高峰”,并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笔者认为,智慧的或说是幸运的艺术家,是那些在登上山峰后,能够走下神坛,来到地平线,并开始向下挖掘的人。真正的自己总是深藏在类似于列楚基耶那样美丽的洞穴里,他单纯并不受侵染,敢于并善于表达自我。对于画家更是如此,走下神坛以后得到的不仅是重拾天性的狂喜,还有技法上完全烂熟于无形的自然。因此,最成功的画家不是登山高手,而是探洞高手,他们勇于放弃高峰的繁华,而追求凹深处的寂静,正如米罗。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83年逝世之前,米罗一直在自己世界中的列楚基耶洞内前行,最终他停在哪里?他是否找到了水晶“枝形吊灯舞厅”(枝形吊灯舞厅是列楚基耶洞内最为奇妙的发现,它的水晶石长达6米)?我们都无从知晓,只有他留下的作品闪烁着水晶般的光辉,他们告诉所有的人:“我曾到过列楚基耶,并永远留在了那里。”
[注释]
[1]列楚基耶洞穴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地下洞穴之一,位于美国新墨河哥州的列楚基耶。该洞穴系统有193米长,500米深,为世界第五大最长洞穴。
[2]罗锦铨、张环、新艺编:《米罗画风》,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3]冉锋、德英、许薇编:《戈雅•卢梭画风》,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