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搞好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所以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从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式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通信工程 课程体系 优化
通信工程专业隶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是涵盖通信、电子、计算机、网络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其专业课程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如何搞好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扎实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科知识,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实践训练,能从事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研究、设计、制造、调测、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
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3年开办本科、2005年开办电信工程本科、2006年开办通信工程本科、网络工程本科以来,形势发展较快,一方面,国内通信建设不断掀起高潮,特别是2008年国内3G建设启动之后,对通信人才的需求量呈现爆炸式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渐趋激烈;第三方面,由于公共基础课、基础课学时学分不断加重,专业课程所占学时学分持续下降,而教学难度广度却不能相应下降。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与时俱进,以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优化为出发点,逐渐摸索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思路;高效率地利用好有限甚至还逐年下降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既能让学生具备扎实的通信工程理论基础, 同时又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通信专业某一具体方向知识和技能。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学着眼点与主流通信网技术存在矛盾
传统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多以程控交换原理等传统课程为基础, 从语音通信的角度着力专业课教学,与现在主流的通信网技术理念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理论内容与实际技术相脱节。
另外, 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开始建立到现在的20多年间,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迅速发展中竞争融合, 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 在教学中很多新技术、新思想并不能及时地在专业教材中出现, 这就要求对原来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使得专业课程体系能够与主流通信网技术发展协调一致,而不至于刻舟求剑。
二、传统教学方式和薄弱的实践教学条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集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形成了该学科独有的体系。它需要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结合, 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 需要课堂和专用通信实验环境的结合,需要人才培养方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密切结合。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的管理,学生不是学习创新主体而是录音机,严重缺乏专业学习兴趣,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信工程专业薄弱的实验条件也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通信工程专业实验主要是原理类课程所依附的验证性实验,在老式实验箱上进行一些没有技术含量、依葫芦画瓢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对于目前主流的通信网技术仍然是一无所知,严重脱离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不符合硕士培养单位对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水平要求。
三、雙师型师资严重不足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
不少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师实践经验还不足。通信工程是一个特殊行业, 并不是每个教师刚从高校毕业出来都已经具备了研发、设计、管理现代通信网的技术和和能力。没有参与过现代通信网研发、设计、管理的教师, 必定缺乏感性认识和整体认识, 导致教学中容易发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经过多次研讨、调研与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现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并实施了高年级阶段依据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课程的思路,并制定了依据高新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数据灵活增减专业任选课的原则。
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2008年以来的3G移动通信建设高潮为通信行业提供了数十万高质量就业岗位,其次,待3G移动通信网建成稳定运营之后,随之而来的将产生大量3G增值业务研发、运营的岗位需求;最后,考虑到我系属于新建工科系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双师型教师尚不足,不足以支撑过的专业方向。因此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专业方向 “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并多次组织教研活动讨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进行教材选型、大纲编写、实验室建设规划制订等工作。根据学校修订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我们再次展开多次教研活动对2008、2009、2010级培养方案进行了反复研讨修订,对部分专业任选课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以适应社会需要,在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群的划分,包括:数据及语音通信课程群、移动及网优类课程群、移动业务开发类课程群、通信线路及光通信课程群等。
为了加强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综合与创新训练,我们提出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培养为主线。首先将青年教师选送到优秀企业去派驻挂职锻炼,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锻造双师型优秀师资,其次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到毕业实习等分阶段、分步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创新活动体现在每个训练项目中,最后利用实验设备资源,进行毕业设计,把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用于产品开发、设计和制作上。经过综合创新培训的学生,参加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先后获得湖南赛区一等奖两项、全国二等奖一项;还多次获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参加国家网络工程师考试通过高达91%左右。
本文受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教改项目(RKKJGY0942)资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0QN12)(2010QN37)资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双语教学建设项目资助(Switch Networks & Applications).
刘建闽,1976年11月生,福建人,现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通信与控制工程系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关键词:通信工程 课程体系 优化
通信工程专业隶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是涵盖通信、电子、计算机、网络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其专业课程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如何搞好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扎实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科知识,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实践训练,能从事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研究、设计、制造、调测、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
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3年开办本科、2005年开办电信工程本科、2006年开办通信工程本科、网络工程本科以来,形势发展较快,一方面,国内通信建设不断掀起高潮,特别是2008年国内3G建设启动之后,对通信人才的需求量呈现爆炸式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渐趋激烈;第三方面,由于公共基础课、基础课学时学分不断加重,专业课程所占学时学分持续下降,而教学难度广度却不能相应下降。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与时俱进,以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优化为出发点,逐渐摸索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思路;高效率地利用好有限甚至还逐年下降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既能让学生具备扎实的通信工程理论基础, 同时又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通信专业某一具体方向知识和技能。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学着眼点与主流通信网技术存在矛盾
传统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多以程控交换原理等传统课程为基础, 从语音通信的角度着力专业课教学,与现在主流的通信网技术理念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理论内容与实际技术相脱节。
另外, 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开始建立到现在的20多年间,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迅速发展中竞争融合, 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 在教学中很多新技术、新思想并不能及时地在专业教材中出现, 这就要求对原来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使得专业课程体系能够与主流通信网技术发展协调一致,而不至于刻舟求剑。
二、传统教学方式和薄弱的实践教学条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集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形成了该学科独有的体系。它需要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结合, 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 需要课堂和专用通信实验环境的结合,需要人才培养方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密切结合。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的管理,学生不是学习创新主体而是录音机,严重缺乏专业学习兴趣,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信工程专业薄弱的实验条件也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通信工程专业实验主要是原理类课程所依附的验证性实验,在老式实验箱上进行一些没有技术含量、依葫芦画瓢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对于目前主流的通信网技术仍然是一无所知,严重脱离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不符合硕士培养单位对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水平要求。
三、雙师型师资严重不足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
不少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师实践经验还不足。通信工程是一个特殊行业, 并不是每个教师刚从高校毕业出来都已经具备了研发、设计、管理现代通信网的技术和和能力。没有参与过现代通信网研发、设计、管理的教师, 必定缺乏感性认识和整体认识, 导致教学中容易发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经过多次研讨、调研与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现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并实施了高年级阶段依据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课程的思路,并制定了依据高新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数据灵活增减专业任选课的原则。
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2008年以来的3G移动通信建设高潮为通信行业提供了数十万高质量就业岗位,其次,待3G移动通信网建成稳定运营之后,随之而来的将产生大量3G增值业务研发、运营的岗位需求;最后,考虑到我系属于新建工科系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双师型教师尚不足,不足以支撑过的专业方向。因此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专业方向 “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并多次组织教研活动讨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进行教材选型、大纲编写、实验室建设规划制订等工作。根据学校修订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我们再次展开多次教研活动对2008、2009、2010级培养方案进行了反复研讨修订,对部分专业任选课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以适应社会需要,在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群的划分,包括:数据及语音通信课程群、移动及网优类课程群、移动业务开发类课程群、通信线路及光通信课程群等。
为了加强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综合与创新训练,我们提出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培养为主线。首先将青年教师选送到优秀企业去派驻挂职锻炼,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锻造双师型优秀师资,其次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到毕业实习等分阶段、分步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创新活动体现在每个训练项目中,最后利用实验设备资源,进行毕业设计,把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用于产品开发、设计和制作上。经过综合创新培训的学生,参加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先后获得湖南赛区一等奖两项、全国二等奖一项;还多次获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参加国家网络工程师考试通过高达91%左右。
本文受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教改项目(RKKJGY0942)资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0QN12)(2010QN37)资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双语教学建设项目资助(Switch Networks & Applications).
刘建闽,1976年11月生,福建人,现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通信与控制工程系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